- 2.38 M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第三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3节 碳和一氧化碳
课程标准
1. 了解几种常见的碳单质,知道其性质及用途。
2. 知道一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
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知识网络
知识梳理
1. 碳的单质
(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碳单质 物理性质 用途
金刚石 ________ 作钻探机的________、作装饰品
石墨
________ 作电池的电极
黑、质软细腻、
有滑腻感 作________、润滑剂
活性炭 ________ 作吸附剂
硬度大 钻头
导电性强
铅笔芯
吸附性强
碳单质 物理性质 用途
C60 ________色的微小晶体 ________
注意事项:
①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但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变为金刚石属于________变化;
③活性炭(包括木炭)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组成的,
属于混合物
深红 作导体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化学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化学性
质
原理(用方程式表示) 用途
稳定性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变质 墨水用于书
写档案、作
画
可燃性
氧气不足:
_________________ 作燃料
氧气充足:
_________________
还原性
碳还原氧化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用于冶炼金
属,作还原
剂
2C+O2 2CO
C+O2 CO2
C+2CuO 2Cu+CO2↑
3C+2Fe2O3 4Fe +3CO2↑
C+CO2 2CO
物理
性质
________色____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
化学性质
(用方程式
表示)
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毒性:极易与___________结合,造成人体
________
用途 利用可燃性,可作________;利用还原性可作
________
2.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无 无
略小 难
2CO+O2 2CO2
3CO+Fe2O3 2Fe+3CO2
血红蛋白
缺氧
燃料
还原剂
考点精炼
考点1 碳的单质 (5年3考:年第8、16题,2018年第
4题,2017年15题)
1.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
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 )
A. 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 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A
2. 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
学和力学特性。图3-3-1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
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
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
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
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
金属相似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B
3. 化学物质中有一种由多个五边形和六边形组成的
形似足球的笼状分子,称为“足球烯”(如图3-3-
2),化学式为C60,下列关于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B. 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g
C. 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 C60是一种单质碳
D
4. 在“一带一路”实施中,代表中国制造的高铁走
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
石墨的性质是
( )
A. 稳定性
B. 滑腻感
C. 还原性
D. 导电性
C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 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
B. 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
C. 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D. 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
B
考点点拨
本考点主要考查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记住几种碳单
质的特性,如金刚石硬度最大;石墨是硬度
最小的矿物,有导电性和润滑性;活性炭吸附性强等。
注意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因此同种元素组
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考点2 碳的化学性质(5年1考:2018年第4题)
6. 下列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都有可燃性
B. 都有导电性
C. 都是黑色固体
D. 都有滑腻感
A
7. 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
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
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
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具有吸附性,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B. 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B
8. 已知碳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化铜发生反应,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其
中碳在该反应中作为
( )
A. 还原剂
B. 氧化剂
C. 助燃剂
D. 催化剂
A
9. 试管中有黑色粉末,高温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
同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黑色粉末可
能是
( )
A. 木炭粉
B. 铜与木炭粉
B. 四氧化三铁与木炭粉
D. 氧化铜与木炭粉
D
考点点拨
本考点主要考查碳的化学性质,碳在不同条件下显示
出不同的性质。如常温下碳具有稳定性,高温下具有
还原性,碳还具有可燃性,在O2充足时燃烧生成CO2,
O2不充足时燃烧生成CO。
考点3 一氧化碳(5年4考:年第13题,2018年第9题,
2016年第11、19题,2015年第13、22题)
10. 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
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 CO可用于冶炼金属
C. 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D
11. 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
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
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 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D. 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A
12.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它是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
B. 它能与氧结合而具有还原性
C. 它能降低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有剧毒
D. 一氧化碳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
D
13.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的比较不正确
的是
( )
A. 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
燃料
D. 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
会引起中毒
B
考点点拨
本考点主要考查CO的三大化学性质:有毒性、可燃性、
还原性及其相应的用途。生活中要防范CO中毒,提高
安全意识。
重点实验
木炭或CO还原氧化铜
(5年2考:2016年第19题,2015年第22题)
木炭还原氧化铜 CO还原氧化铜
实验
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装置
C+2CuO 2Cu+CO2↑CO+CuO
Cu+CO2
操作
步骤
查(气密性)→装(药品)→定(固定
装置)→点(酒精灯,加热)→撤
(导管)→熄
查→装→定→通(CO)→点→
熄(左灯)→通(CO)→熄(右灯)
实验
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
事项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时,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网
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石灰
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加热前先通一会儿CO,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先停止加热,
继续通CO至玻璃管冷却的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CO有毒,尾气必须进行
处理,通常采用________
法,防止污染空气
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提高温度
防止试管中液体倒流,
炸裂试管
排尽
管中空气,防止加
热时发生爆炸
防
止灼热的铜重新被
氧化 点燃
【例】某研究小组利用图3-3-3所示装置探究碳的氧化
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已知碳酸镁加热发生类似碳酸
钙的分解反应。
(1)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
MgCO3 MgO+CO2↑
(2)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
_____________。
(3)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
(4)图中装置F是安全瓶,能防倒吸,从实验安全考虑,
本实验还应在装置________之间添加装置F。
吸收二氧化碳
干燥气体
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Fe2O3+3CO 2Fe+3CO2
B、C
广东中考
1. (选择题节选)判断正误,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里
打“√”,错误的打“×”。
(1)()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 (
)
(2)()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
间后,加热,黑色固体变红,说明无色气体一定为
H2。
( )
(3)(2018)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性质相同。 (
)
√
×
×
(4)(2018)知识归纳:在封闭房间内烧含碳燃料,要
防CO中毒。
( )
(5)(2016)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 )
(6)(2015)类推: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
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 )
√
×
√
2. (广东节选)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具有
____________的结构,能起到吸附作用。
3. (广州)实验室有如图3-3-4所示装置,回答下
列问题:
(1)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
的高度调节_____处的高度,
再确定______处的高
度。(均填“甲”或“乙”)
(2)结束实验的操作是:先
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
疏松多孔
乙
甲
移出导管 熄灭酒精灯
4. (2017广东节选)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活性炭净水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5广东节选)如图3-3-5为某同学制作的微型
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1)甲酸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X+CO↑,则X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氧化铜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其化学反
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环保,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点)。
H2O
黑色变红色
CO+CuO Cu+CO2
一氧化碳被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并且
节约能源
相关文档
-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12021-11-1014页
-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2021-11-1017页
- 2020版中考道德与法治一练通第一部2021-11-1018页
- 【精品资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2021-11-1028页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2021-11-1014页
- 道德与法治一练通第一部分教材知识2021-11-1015页
- 2020版中考道德与法治一练通第一部2021-11-109页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2021-11-1030页
-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品教学2021-11-10706页
- 【精品资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2021-11-10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