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84 KB
  • 2021-11-10 发布

人教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愚公移山 学 科 语文 课 题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 ‎2.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过程 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 态度 ‎1.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2.正视成长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明确故事寓意。 ‎ ‎2.学习生动的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神话色彩结尾的作用。 2.“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希望同学们学完之后有深刻的启迪。‎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出示:‎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疏通课文 ‎ ‎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 ‎ 学生欣赏动漫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初步感知寓言内容。‎ 学生交流相关的文学常识,结合教师的资料助读整理笔记。‎ 速读,读准全文。‎ 小组翻译,自行结合工具书解释难词、难句。‎ 全班讨论释疑难词难句,互相更正、解答。‎ 由音乐、画面的切入,引起学生兴趣,快速进入课堂情境。‎ 不积细流,不成江河,时时注意让学生于点滴的学习中完成文学常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运用已有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小组完成课文翻译,锻炼学生的自学和合作能力。‎ ‎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自由朗读理解课文翻译,查漏补缺。‎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四、研读课文 ‎(一)理清课文线索 ‎1. 文中哪个词语能起引发故事的作用?‎ ‎“平险”──愚公的一个想法和举措,引发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2、愚公要“平险”,“险”在哪里?‎ ‎ “险”在家对面──“面山而居”。这是故事的背景。‎ ‎3、为什么要“平险”?‎ ‎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这是故事的开端。‎ ‎4、“平险”是如何进行的?‎ ‎ “谋”、“许”、“率”、“叩”、“垦”、“运”、“助”等行为。这是故事的发展。‎ ‎5、“平险”的反对者有哪些理由?‎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故事的高潮。‎ ‎6、结局是什么?‎ ‎“神惧”、“帝感”而“无陇断”。这是故事的结局。‎ ‎(二)理解对话作用 ‎1.有两次对话显现了故事的曲折与波澜,能否找出来?‎ 明确:‎ 愚公妻与愚公的对话──目的为解决问题。‎ ‎    智叟与愚公的对话──目的在于阻止行动。‎ ‎2. 课文是怎样表示愚公这个人物的?‎ 多媒体出示:‎ ‎  ⑴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志向)。‎ ‎  ⑵ 鲜明对比──智叟实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 ‎  ⑶ 侧面烘托──山高、路远,神惧、帝感(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愚公形象(多媒体出示):‎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 ‎3.理解寓意(多媒体出示):‎ 这是一篇寓言,寓言就是通过某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作者通过塑造愚公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五、探究拓展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教师明确: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 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 从课文中找出引发故事作用的词语。‎ 回答教师针对文本内容的一连串追问,从而理清寓言的故事线索。‎ 从课文中找出对话部分,并且概括对话内容。‎ 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方法。‎ 集体归纳人物形象。‎ 分组讨论故事寓意,结合教师归纳的多媒体资料,理解寓言的寓意。‎ 同桌交流看法 在阅读中整理寓言线索,明确故事情节,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对话把握文章重点,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语言高潮部分的内容,结合文章语句理解愚公人物形象,探讨塑造人物的方法,在自己以后的写作中加以借鉴,读中有讲,讲中有读,品、读结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达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在概括出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理解寓言的寓意,这样设计不抽象,不枯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学生探究,发表自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很愚”,智叟“很智”,你的看法如何呢?‎ 答案参考(多媒体出示):‎ 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平,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3、辩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 多媒体出示:‎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1998年的长江、嫩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洪水无情人有情”,正是广大军民手牵手,肩并肩,众志成城,抵御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而搬家或绕道似乎是明智之举,实则是就事论事,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不可改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可智叟在愚公的驳斥下哑口无言,可知他是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的人。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那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便是了,大可不必"严防死守'.如果遇事怕难退却,何来"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能是诗人笔下的蓝图,更不要说如今的“南水北调”了。‎ 其实,今天我们可以不移山也不搬家---打隧道。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这种精神接力。苦干加巧干才是成功嘛!‎ 六、理解升华 提问:什么是愚公精神?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教师总结(多媒体出示):‎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 集体交流意见 学生针对教师的提问,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阅读教师整理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 针对问题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展开辩论。‎ 结合教师出示的有关资料理解愚公移山的做法,用科学的眼光来评价移山的行为。‎ 学生探究、讨论,要求阐述的有理有据。‎ 阅读教师给予的有关资料,理解愚公精神的时代意义。‎ 己见解,突破教学难点 问题设计具有发散性,尊重学生看法,在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理解文中人物名字的妙用。‎ 对于文章中人们一直争论的问题,让学生在辩论中理解,并不强求理解一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鉴赏的能力。‎ 理解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缩短时空距离,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学习人物精神,接受情感教育。‎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七、课堂总结 教师结束语(多媒体出示《愚公移山》歌曲):‎ 同学们,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然或社会的现象,就借助于幻想中具有超人智慧的力量的神来解释问题。神话往往代表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而愚公的精神,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因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是伟大、艰巨的,必须有坚毅的精神才能完成。所谓绕道搬家,是屈服于自然,是害怕困难、逃避矛盾的心理表现。‎ 聆听播放的《愚公移山》歌曲,再次感受愚公精神的精髓。‎ 课堂在铿锵有力的江涛的歌曲中结束,让学生回味无穷。‎ 作 业 设 计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点。‎ 板 书 设 计 ‎ 精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 ‎ 人 少 愚公移山 ‎ 山 高 对比 ‎ 困难 路 远 ‎ 工具简陋 反衬 ‎ ‎ 教 学 反 思 相 关 链 接 愚公移山:建构出来的民族精神与问题 ‎ ■田兆元 ‎ 愚公移山不是传统的中国精神代表的故事,而是二十世纪的一种建构。踏实勤奋与虚妄幻想奇妙结合,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精神症候,其实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病。‎ ‎    ‎ 相 关 链 接 ‎ 愚公移山,这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它的传播,与其文本编入中学语文课本有直接的关系。哪种渠道会被编入中小学课本的传播力强大呢?没有的,如今的于丹易中天的讲演,在央视上不断播放,也不会比中学课文的影响力大,这是因为课文一旦编入,会被强行接受。强大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通过课堂,不厌其烦地领读,讲解,有的还要强制性背诵,相信没有能够拒绝。一篇好的文章被选入,那真是功德无量;一种好的解读,那也是惠及千万人千秋万代的好事。当然,要是一篇糟糕的东西选进中小学语文课本里去,那真是贻害天下,而一种愚蠢的解读,更是不仅会糟蹋掉一篇好的文章,还会让人弱智。‎ ‎  《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可能中国的学生没有人没有读过的,因为毛主席有一篇同名的文章叫《愚公移山》,写于抗战结束的1945年,同时一场新的战斗即将开始,毛泽东为了号召人民群众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斗争,拿出这个故事,希望民众像老愚公一样富有战斗精神,这是他的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精神的体现,结果,人民群众把腐败的国民党及其军队打垮了;1957年,毛主席为了弘扬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精神,他为一个叫厉家寨的地方题词,这样写道:“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个好例”。据说,当时的厉家寨很有名,国内外很多人来参观。但有趣的是,这个第三句的厉家寨的好例不知道为什么后来被删去了,我打赌今天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是不知道这个厉家寨在哪里了。很早就只剩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这样一句的题词,伴随着他的龙飞凤舞的书法,飘扬流行在神州大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找出这样一篇《愚公移山》的课文来,真是太好理解了。‎ ‎   但是,愚公移山的故事在过去似乎并不太流行。那部著名的古文文选《古文观止》没有收录这篇《愚公移山》,而更古老的一部选本《昭明文选》也似乎没有这篇东西。显然,找这样一篇东西还是很不容易的。我想这篇东西并不是中国精神的代表,我们有关于勤劳的故事,但我们不会对于挖山很感兴趣,这至少让大家感到是不是坏了风水,山岂是好随便乱挖的?再说,让上帝来背走两座大山,这也实在不是所有中国人的想像。传统的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人伦,强调的是与自然的和谐顺应,愚公移山的故事是一种影响不大的另类。我们不会把一个勤劳的故事拿来作为一个打仗的鼓舞的故事,也不会把勤奋的故事拿来作为改造山河的故事,因为这两者都不符合人文精神,是一种禁忌。‎ ‎   我可以武断地说:愚公移山精神并不是中国传统的精神,而是二十世纪的一种建构。当我们反复诵读这个故事,我们开始相信,我们就是愚公的后代,我们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篇不足三百多字的小文章,在中学教学中,要安排两到三个课时,加上预习复习,还有作业考试,仅仅在中学就要耗费很长时间,都是难以计算。而这是一篇需要背诵的课文,学生花费的时间将会更多,一个负责人的老师会监督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而一个学习稍微好一点同学不会不能背诵《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教师对于该寓言的解读,清一色都是顽强精神,坚忍不拔的精神,坚持到底的精神为根本。这是初中课文,假如我们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能够得到贯彻,则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都应该背诵该课文,那么,中国人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人数会超过任何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的人数,它是如此强势渗透到中国人的心灵和骨髓之中。‎ ‎  再加上毛泽东的著作《愚公移山》曾经作为老三篇之一,要求背诵;“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题词随处可见,媒体形象加上制度贯彻,愚公精神成为中国的精神力量源泉之一是实实在在的。这种建构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最成功的文化建构,它本不是传统,但因为是一篇古文,便代表传统的形象,与现实的结合密不透风,成为中国精神的代名词之一。‎ ‎  ‎ 相 关 链 接 ‎ 最近有个三十集的《愚公移山》的电视剧,又在进一步强化愚公移山的故事,有这样一段画面:有许多人在那里挖山,但寓言里面说只有三个人挖山,这很离谱,所以我看不下去。   我们还有深入解读这个寓言的影响的必要。据说在教学中有的同学提出“搬家”之说,认为愚公挖山还不如搬家。这种“创新”的境界没有高到哪里,因为寓言不是说的这个意思。这个寓言,解读为坚忍不拔的精神是绝对没有错的,但我们还要看到:这两座山其实愚公他们子孙三人只是每人挑了一担土就完事了,山不是他们挖的,而是神仙背走的。结果是:人有一点实际行动,但完成任务却是通过幻想。于是我们发现,艰苦努力与凭空幻想竟然是这样的奇妙得结合在一起。20世纪的中国精神是这样的矛盾啊!‎ ‎  有人想着勤勤恳恳,有人想着一夜暴富,实实在在的努力与飞黄腾达的幻想,这样的现实与这样的寓言互为表里!这让我们想到1958年,大家也是很辛苦,大办钢铁,但想的是超英赶美。干的不是很踏实,目标当然实现不了。这样的精神也一直传到新的世纪,我们缝制千千万万件的衬衫,硬是用血汗换来两万亿美元的储备,这不是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呢?可是我们也幻想我们已经崛起(其实我们最多普及了一个九年制义务教育,还穷着),幻想已经占到世界的中央,幻想中国文化已经复兴(有多少打着道德旗号的骗子啊,把中国文化糟蹋得一塌糊涂),幻想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其实这样的幻想是依赖出口,为外国人打工(就像幻想两位神仙来背走大山),我们竟然存在着对于他者的幻想,把胜利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这不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后半段的表达吗?‎ ‎   是不是一个勤劳的人竟然想的还是别人来拯救?这是我对于处在崩溃状态的中国经济与道德的一种感想,是不是建构那个故事的时候还是有点偏差?我们选择这个故事的时候好像没有反思过那个寓言的结尾,那个结尾是不是有毒?毒害了我们的心。当然酒不醉人人自醉,我们的空想狂的毛病,我们对于拯救者的期待症,不能怪那则寓言,我们要反思的是:我们的实实在在有没有做到底?我们在没有很好解读那个拯救者的情节的时候,无意识里面患上了幻想症?或许这是我们应该治疗的一种精神病。‎ ‎   有位民俗学家在分析一个叫杰克与豆茎的故事的英美不同版本时候有很有趣的说法。英国的故事里面,杰克是个懒汉,把家里的最后的奶牛拿出去换了一颗豆子,母亲气愤得扔了它,没有想到,第二天,这颗豆子竟然长出来一根豆茎,并直达天庭。美国的故事则有所不同,这个豆子是在家里捡到的,母亲吩咐杰克去种这颗豆子,结果豆茎慢慢长起来,最后也到天上了。民俗学家说:英国故事表现出英国的没落,他们快一无所有了,却期待奇迹的发生;美国故事乃是美国人勤勤恳恳的写照,所以他们比英国富强。也许有些牵强,但我是认为,绝对不会是没有道理的。‎ ‎   这个美国故事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今天的美国人还记得这个故事吗?不然他们怎么也在幻想着暴富呢?流浪汉也会期待住到别墅里去,这真是奇迹,结果呢?当然是次贷和金融危机。我们看到,充满幻想的世界正在沉沦!一起沉沦的,有美国,有欧洲,也有日本,中国是不是还要幻想可以独善其身?‎ ‎  让我们挖山,不是神仙搬走,而是一担一担地自己挑走它,世界就有希望,沉沦便可挽救!愚公移山,要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励志故事,把事情做到底的故事,而不是虚妄幻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