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43 KB
  • 2021-11-10 发布

【2020年中考语文,含答案,word可编辑,初中语文试卷】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试卷第 1页,总 10页 四川省广安市 2020 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 确 的一项是( ) A.静谧 (mì) 窗棂 (níng) 憔悴 (cuì) 拈 轻怕重(niān) B.恼愠 (yùn) 怅惘 (wǎng) 间 或(jiàn) 矫 揉造作(jiāo) C.自矜 (jīn) 谒 见(yè) 佝 偻(gōu) 瞠 目结舌(chěn) D.翩 然(piān) 翌 日(yì) 轻觑 (qù) 巧妙绝伦 (lún)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 确 的一项是( ) A.尴尬 忏悔 雷霆 饥肠漉漉 B.帐篷 诬蔑 幌子 殚食壶浆 C.羁绊 萦绕 汲取 接踵而至 D.掂量 架驭 囫囵 战战兢兢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华蓥山新建的几个风景区和老风景区珠联璧合,相映成辉。 B.曾经有一位美术专业的学生外出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 能是轻描淡写,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C.一年一度的四川武胜龙舟节拉开了帷幕。远远望去,嘉陵江畔巧夺天工。 D.正如演出前预料的一样,初三(1)班的同学将话剧《屈原》演绎得荡气回肠, 这让班主任喜出望外。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它、 感知它。 B.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C.检查组将继续紧盯网吧乱象治理,努力营造健康绿色的上网。 D.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的力量在于“润物细 无声”。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在探险路上,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训练有素,你就会生还。 若疏于训练,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B.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 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C.对这样的做法,我们是支持呢?还是反对呢? D.今天下午,小静给我们送来了香蕉、苹果、梨……等水果。 6. 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 主体中)。剧本中的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 性文字。 B.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 描写山水的名篇。 C.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生命自身”的神 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小说《变色龙》。 7.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民间认为龙司雨,掌管人间的降雨。 ②不同的地方舞龙习俗不同,有舞布龙的、有舞龙灯的、有舞草龙的,还有把 人连接起来腾舞的。 ③年节舞龙或舞狮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传统活动。 试卷第 2页,总 10页 ④舞龙便成为民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活动。 ⑤舞者手执木杆上下飞动,翻转腾跃,犹如真龙现身人间。 A.③①④②⑤B.③②⑤④①C.①④②⑤③D.②①④③⑤ 二、现代文阅读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知识的责任 ①知识分子应该担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知识的责任。所谓知识的责任,既 指学术责任,更指社会责任。 ②担负学术责任,他的前提是建立起负责任的思想。怎样才算负责任呢?它需 要搜集大量的事实根据,再经过逻辑的审核,最后形成周密的体系。从这个标 准来看,建立负责任的思想是很艰辛的,需要漫长的过程,有时需要付出巨大 的代价。比如在实验室做实验,受伤的人不知有多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再 如去荒山沙漠勘探,因为天灾人祸而死伤的人也不知有多少。他们不依赖空想 和幻想,他们看重实验,这便是对思想负责任。 ③担负学术责任,还要能对这种思想去负责。思想一旦建立之后,就应该去发 表,去推进,去扩充。在发表以前,当然要斟酌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 但做出发表的决定之后,如果没有新的发现或修正,也没有为别人更精辟的学 说所折服,那就应当以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有力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比如 哥白尼最先发表地动学说,说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及其他行星都在他的周围运 行,他因此受到教会的迫害。后来布鲁诺继续研究,认可了这个思想,并极力 传播,结果惹怒了教会,被处以极刑。伽利略继起,凭借物理学的证明,发扬 光大了这种学说,却为此锒铛入狱。他们虽受尽困辱,但科学思想因他们的负 责而神采奕奕。 ④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还应为社会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做“社会的良知”。 他们要用责任的思想照亮时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世人,否则如何对得起自己 的天赋?如果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史先哲的伟大遗留?在 中国,知识分子被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身为 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天降大任义不容辞的态度,去担当领导大众继往开来 的责任。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正是有了这样的 抱负,他才被称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胸中十万兵”,也是由此而来的。 ⑤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知识分子?让我们互相勉励,勇敢地 担负起知识的责任来,克服困难,振兴民族。 (1)文中画线的词语,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天灾人祸——指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 B.神采奕奕——精力旺盛,容光焕发。 C.社会的良知——指一个社会的道德底线。 D.胸中十万兵——指胸中有韬略。 (2)下列依次对文中第②④段画线句子论证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B.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C.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D.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画线的“这个标准”是指建立思想,继而去发表,去推进,去扩充。 B.第③段中,列举的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三个事例有层进关系,与上文“去 发表,去推进,去扩充”一一对应,因此事例之间顺序不能更换。 C.第④段中,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说明知识分子应用高尚的人格去担当起更大的 责任。 D.第⑤段用反问句提起,加强语气,表明知识分子应效仿古人,承担起应有的 责任。 试卷第 3页,总 10页 (4)罗家伦先生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抱一种天降大任义不容辞的态度,去担当 领导大众继往开来的责任”。下列材料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面对黑暗的官场,陶渊明拂袖而去,在田园“著文章自娱”,留下丰富的精神 遗产。 B.面对国势倾颓,文天祥苦苦支撑,领兵报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光耀青 史。 C.面对麻木的国民,鲁迅毅然弃医从文,在茫茫的黑夜中呐喊,激励爱国者不 断前行。 D.面对独裁统治,闻一多拍案而起,大声地“说了个痛快”,来唤醒民众追求民 主。 9.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题。 飘舞的碎布 他是一名货运司机,年前的一个月,准备跑完这最后一趟就回家过年。6 岁 的儿子闹着要和他一起去南方,他答应了。 他开了三天两夜的车,终于到了南方的城市,带着儿子买了一身衣服和一 些年货,然后驱车往家走。新闻广播不停地说,南方的很多城市遭遇了罕见的 暴雪。他的心担忧起来。 他的车刚入安徽,就被从高速公路上赶了下来。安徽下起暴雪,暴雪和冻 雨封住了高速路。他连忙拐进国道,但国道也被积雪封住了。他在国道上堵了 一夜后,清晨的积雪更多了。他开始后悔带儿子出来,儿子也哭闹起来:“爸爸, 我要回家!这里太冷了!”儿子的脸被冻得有些发白,车上空调早就坏了。他用 大棉袄裹住儿子,心想必须离开这里,不能把儿子冻坏。他问了好多路上的司 机,终于打听到附近的深山有一条老山路,可以走出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 于是,他出发了,开车沿着一条颠簸的小路往深山走。那是一个漆黑的夜, 雪越来越大,他完全凭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往前开,开得极慢极慢…… “砰……”车猛地一震,陷入了一个塌方的深坑里。他下意识地掏出手机看, 天啊!居然没有信号。他想,这里的电网一定也断了。天下着鹅毛大雪,他却 像热锅上的蚂蚁。整整一夜,他在车前的道路上徘徊着。 天亮后,他到周围去探路,希望能看到一个村庄或者一户人家。可是,四 周全是白茫茫的山,他踩着厚厚的雪,精神恍惚,不留神摔了一跤,把脚扭伤 了。他回到车里,忍着疼安慰恐慌的儿子,然后默默地祈祷。整整一天,都没 有一辆车从这里经过。 又是一个无眠夜,他决定走出去,找到人来救自己和儿子,干粮被儿子吃 得只剩一点点。而他,已经一天多没有吃东西了。 早上,他决定独自上路,他要儿子待在车里,乖乖地等他回来。他沿着一 条岔路一瘸一拐地往外走,才走了两步,便回头去看,儿子正趴在车窗前张望。 他扭头继续前行,再也没有回头,他怕自己涌出的眼泪被儿子看见。 他走过一个弯道,开始脱下自己的外套,拿出刀子,将一只袖子割下,撕 成几条碎布,然后抽出一条挂在路旁大树的枝头。 他深深地明白,自己不知道走到哪里,才能让人找到,而那时,是否还有 力气回去救儿子。他必须留下标记,哪怕自己倒下了,或许还能给别人指明一 条寻找儿子的路。每走过一段路,他便将一条碎布挂在枝头做标记。身上的衣 服一件一件被他脱下,然后一刀一刀划开,一块一块被撕下来。先是外衣的另 一只袖子,之后从夹层剖开,一块块撕下来。再后来,就是羊毛衫。 他拖着受伤的脚,不知道走了多远,越往前走越绝望,绝望到连眼泪都没 有了。 他穿着最后一件贴身的内衣,冻得浑身发麻;他饥肠辘辘,头昏眼花,脑 子里一片空白。但是,当他再走了一段路之后,却坚定地脱下内衣,将袖子撕 开。 他感觉几乎没有力气了,但是却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当他又一次攀上一个 试卷第 4页,总 10页 山头时,猛然听到那熟悉的汽车喇叭声。他不顾一切地向山下走去,不断地用 干涸的喉咙喊叫,那钻心的脚痛也感觉不到了…… 当正在疏通公路的武警战士发现,一个浑身只穿着一条短裤的男人出现在 面前时,他们都惊呆了。还没来得及扶住这个男人,他就倒下了。 战士们用军袄裹住他,然后把他放上担架抬着往回走,沿着路上的标记, 每看到一条飘舞的碎布,年轻的战士眼中就有泪光在闪动。当他们顺利地找到 他泪水涟涟的儿子时,他猛地从担架上跳了下来,紧紧地抱住儿子。儿子不哭 了,摇着他的肩膀问他:“爸爸,你的衣服怎么不见了?”他笑着回答说:“撕掉 了,过年了,爸爸也想穿新衣服了!”他的话音刚落,山野里回荡起一阵笑声, 只是所有人的眼中都盈满了泪花。 (1)请简要梳理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________→后悔→________→兴奋(激动、欣喜) (2)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天下着鹅毛大雪,他却像热锅上的蚂蚁。 ②当他们顺利地找到他泪水涟涟的儿子时,他猛地从担架上跳了下来,紧紧地 抱住儿子。 (3)结合上下文,用第一人称写出“正趴在车窗前张望”的儿子的心理活动。 (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他”是一位关爱孩子,处事果断,面对困境不放弃,坚强幽默的父亲。 B.本文记叙了一位父亲在大雪天为救儿子出困境撕碎全身衣服做路标并最终获 救的故事。 C.“新闻广播不停地说,南方的很多城市遭遇了罕见的暴雪”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 了铺垫。 D.因为怕找不到回来的路,促使他在“他穿着最后一件贴身的内衣,冻得浑身发 麻”的情况下,仍把内衣脱下,将袖子撕开。 (5)读了本文,你内心一定充满感动,请把你的感动写出来。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放眼全球,无现金的电子支付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技术改变生活的一种趋势, 也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模式。但是,无现金社会是否能成为现实? ②无现金社会的两种技术催生的信息文明不但可以促成无现金社会的到来,而 且将从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有专家预测,未来 10 年,约 50%的 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代替,其中金融行业就首当其冲,因为人工智能 和信息技术简捷,能节省大量人力。仅仅是在节省劳动力上,实现无现金社会 就有最大的理由。 ③今天,中国人的无现金支付主要依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95%的网友选择这 两种电子支付方式。现在,支付宝有超过 4.5 亿实名用户,排名无现金支付第 一位;其次是微信支付,用户达 4 亿。采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子金融交 易和流通,当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益处和方便。 ④无现金社会能节约社会资源,降低成本,货币作为交换的等价物,其本身也 需要材料和制作,无论是古代的金锭、银锭,铜板,还是今日的硬币和纸币, 都需要资源、材料、制作手段及技术。如果实现无现金社会,则印制钞票的成 本和资源就会大大节约。 ⑤此外,没有现金的社会让那些抢劫现金的不法分子无从下手,相应的犯罪将 消除。而且,无现金社会还能社绝假币坑人的事情发生, ⑥当然,电子支付也存在很多问题。电子支计并非对所有人都是便捷的。例如, 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电子支付的老人,等等。 ⑦当然,电子支付在解决现金遗失,被抢盗等安全问题之外,又产生了另一方 面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和流通的安全常常遭避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人为的 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和技术诈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流通和支付遭受很大 试卷第 5页,总 10页 损失,并且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电子金融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可能遭遇 系统扇盘而无法进行金融流通和支付。例如,在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 人为突害如战争)发生时,光纤和终端设施道到破坏,电子支付就会陷入瘫痪, 一个社会的正常生活也随之瘫痪。同样,黑客攻击也会让网络瘫痪,从而让消 费和支付无法进行。即便这样的事件很极端,也可能多年不遇,但是从安全的 角度来看,人类也很难只实行一种没有备份的系统,在生活和金融领域全部取 消钞票。 (1)无现金社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益处和方便,除了节省劳动力外,还 能够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促成无现金社会的到来,而且将从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 生活和工作。 B.第③段主要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95%的中国人使用支付宝和微 信支付说明了电子金融交易和流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益处和方便。 C.文段采用逻辑顺序,首先说明无现金社会的现象,然后说明无现金社会的优 势,最后说明电子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这样说明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使说 明更有条理性。 D.作者认为,要真正做到无现金社会,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完善网点建设, 完善电子支付体系;二是要确保信息技术安全,杜绝电子支付和流通过程中的 安全漏洞,避免系统崩盘的事情发生。 三、句子默写 11. 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清,亭亭净植,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岂不罹凝寒?________。(刘桢《赠从弟》) (3)__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4)许浑在《咸阳城东楼》中描写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对历史沧桑无限感 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新冠肺炎疫情严峻,但我们相信,有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 击疫情,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正如李白《行路难》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12. 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 精品。 B.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风景之“异”,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 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C.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D.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 的愁思。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名著阅读 13. 名著阅读 试卷第 6页,总 10页 根据阅读积累,补写以下读书笔记卡。 时间 2020.6.10 编号 068 书名:《________》 作者:埃德加•斯诺 作品内容: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 程;二是“红色中国”的________。 书名:《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作品结构和语言:结构上采取________的链式结构,线索分明;语言上用的是________, 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 六、综合性学习 14.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今年“五一”假期,八方游客畅游广安山水,领略广安魅力。红色旅 游景区小平故里景区接待游客 4.4 万人次,华蓥山旅游景区接待游客 1.8 万人次。 材料二 今年 4 月 30 日,在广安华蓥市双河街道的高顶山矿区矿山地质环境 治理恢复项目施工现场,200 余名工人正在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施工。这里有 12 家矿山企业、面积 50 公顷的矿区将在不久后变身 4A 级景区,游客在景区可实 地全程体验矿工工作和生活。 材料三 广安市前锋区会龙村坚持产村相融、农旅结合发展思路,充分挖掘 文化元素、观光休闲元素,规划建设以桃园观光和越野赛车为主题的“桃园悦野” 乡村旅游项目,完成桃园观光、餐饮基地、垂钓基地、露营基地等配套工程。 (1)请写出你从以上材料中探究出的主要信息。 (2)结合语境补写句子。 全国各地游客争相来到华蓥山,追寻________,感受红色文化,饱览________。 (3)学校将组织学生到市民广场观看“滑竿抬幺妹”表演。请根据下面的示意段 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到目的地。 七、对比阅读 1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 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 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试卷第 7页,总 10页 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 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 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 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如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 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节选自陶渊明《搜神后记》,有删改) (1)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一 闭 一 开 水 深 广 不 得 渡。 (2)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①黄发垂髫 (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③尝采药至衡山 ( ) ④深入忘反 ( ) (3)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不知有汉 乃相谓曰 B.忘路之远近 水陆草木之花 C.一人便以笠自障 先帝不以臣卑鄙 D.其真无马邪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5)【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一词相仿。 (6)【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 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八、作文 16. 当你与父母面对面倾诉时,你获得了亲情;当你与老师面对面交流时,你 获得了启迪;当你与同学面对面探讨时,你获得了友情;当你与陌生人面对面 对话时,你获得了真诚…… 请以“面对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宇迹 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17. 李子柒,1990 年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看过李子柒视频的人,无不对视频里的 古风田园生活向往、憧憬着。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子,李子柒总能过成一首诗、 一幅画。三月桃花开了,采来酿桃花酒;四月枇杷成熟,酿枇杷酒;五月樱桃 成熟季,李子柒就开始酿樱桃酒、煨樱桃酱、烘樱桃干、调制樱桃青柠饮。到 了七巧节(七夕,乞巧节),用紫薯做七巧饼;中秋节,做苏式鲜肉月饼;九月 酿桂花酒;十月红彤彤的柿子吊满墙,便做起了柿饼;入冬则腌起腊肉、香肠 和鱼鲞(xiǎng 剖开晾干的鱼),整个院子里挂得满满当当…… 李子柒不仅把所有的美好都倾注于食物当中,还总是挖空心思去创造美,动手 能力极强。老宅拆下来的旧木板变成为宝,自己凿榫敲钉接水管,再搬个旧石 槽当洗脸盆,刷层桐油,典雅质感的洗手台就造出来了。觉得院子太空了,就 搭个秋千架。养蚕为奶奶做蚕丝被,用吃剩下的葡萄皮,为自己染一件袅如紫 烟的轻纱薄裙。 请结合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 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试卷第 8页,总 1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四川省广安市 2020 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D 2.C 3.A 4.D 5.B 6.D 7.A 二、现代文阅读 8.B B A A 9.担忧,绝望 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他比作“热锅上的蚂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在 车陷深坑、通讯中断时内心的焦急万分和无计可施的情态,表现了他对深陷困 境的担忧之情和对儿子深深的爱。 ②运用动作描写,用“跳”“抱住”等词,生动地写出了他因为把儿子救出困境, 骨肉终于重逢的欣喜、兴奋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沉的爱的赞美。(也可 以从形容词“猛地、紧紧”来赏析) 答案示例:爸爸,我想和你一起去,别丢下我一个人,我害怕啊! D 看完了这篇文章,我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感动,我感动于文中父亲的伟大, 感动于父亲对儿子那份无私的爱。 10.三、句子默写 1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松柏有本性 树梢树枝树根根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诗歌鉴赏 12.D 示例:一杯浊酒难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但久戍边关功业未成,归家遥遥无期。 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复杂情感。 五、名著阅读 13.红星照耀中国,历史、现状和未来,先分后和,古代白话 六、综合性学习 14.示例一:广安市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示例二:广安市多措施发展旅游产业。 英雄足迹,自然风光 示例一:从学校出发,沿金安大道向北,至金安大道与洪州大道的十字路口 (交叉路口),再沿洪州大道向西北走即可到达。 示例二:从学校出发,沿右边的路向前,至金安大道与洪州大道的十字路口 (交叉路口),再左转沿洪州大道向前走即可到达。 七、对比阅读 15.(1)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2)①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②妻子儿女,③曾经,④通“返”,返回 B 试卷第 9页,总 10页 (4)①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②深山中竟然有人活动的踪迹,(他们两个人)对此感到很奇怪。 (5)豁然开朗 (6)暗示这样神秘美好的境界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反 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八、作文 16.面对面 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人总要选择。不管后面有多么困难,有多少的挫折磨 难,我们依然要勇往直前。不知是哪一年了,我只是模模糊糊地记着,那是一 年夏天。正是那年的挫折,使我变得坚强。 教室里,依旧是同学们嘈杂的说话声。我抬头看着窗外,雨还在下。渐渐地, 大雨模糊了我的视线,我转过头来,看着正前方的讲桌,发呆着。 不知是哪一个同学喊了一声,“老师来了!”教室里肃然无声。果然,不一会儿, 老师抱着一叠卷子,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了进来。我们知道,又要考试了。虽然, 我们从小就是从一次次的考试来到这里的,但每当我们看到卷子时,还是会恐 惧、厌倦。即使你心里有极大不满,也无济于事,考试就是考试,没人能改变 它。 卷子发下来了,我习惯性地看了看。这次的卷子很简单,都是基础知识,只要 不是上课没有听讲,都能做出高分,我拿起笔,写了起来。教室很安静,仿佛 只能听见窗外“沙沙”的雨声。考试很快结束了,我写上名字,交了上去。 次日,老师走进教室,发起了卷子。我依旧拿起一张纸,记录听得的分数,到 我了。“72 分”。我没有听错吧,我拿起卷子,甚至有些不相信我的眼睛,卷子 上打满了刺眼红色叉子。一时间,我有点接受不了。我还是我自己吗?我心里 开始胡思乱想。 回到家,我把卷子交给了父母,他们狠狠地教训了我,并让我在屋子里反思。 我轻轻走进房间,关上了门。这一刻,我明白了。人不会因为水的平淡无奇而 拒绝饮用它。我必须要端正心态,这点挫折不算什么,要想成功就必须迎接更 大的挫折,如果我被打败了,那么我就会自暴自弃,这反而会害了我,使我与 成功越来越远,那我就永远不会成功了。 当我与挫折面对面时,我选择了坚强面对事实,学会了努力奋斗,改变现状。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打败挫折,取得成功。 17.诗意地生活 爷爷老了,七十多岁快八十了吧。奶奶呢,也六十多岁了。他们的年代里,男 子比女子大十来岁也属正常,总之,他们是在一起了,然后就有了爸爸,再然 后就有了我们,一户生活在农村里的平凡家庭。 好像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一直是忙碌的。他背着锄头出去侍弄他的农田、土地; 他在园子里种菜,栽果树;他去给人家帮一点力所能及的忙……很健康、很快乐、 很自在地活着。奶奶呢,就在家里喂她的那群鸡,吆喝着两只狗,洗干净爷爷 的衣裳,一边等着爷爷多年不变的“命令”:“老婆子,在干什么?快煎茶吃!” 奶奶就放下手中的活计,假装埋怨地说:“这么快就回来休息啦。”然后很认真 地去为爷爷煎茶,端送到爷爷手中,与他坐着一边喝茶一边闲谈。 奶奶一直都勤俭朴素地维持着她跟爷爷的家。虽然儿女们都早已长大成家,她 不必再为吃穿而省吃俭用,可是她依旧用着最原始的柴灶。她说煤火只用来煮 饭太浪费,气又太贵,所以还是烧柴好。于是,在那些野草疯长的季节里,我 和妹妹就跟着爷爷的斧头活跃在山野间,砍倒、捆扎,背回家、排开、晒干, 一捆捆的柴草就进了柴房。于是,无数个炊烟袅袅的时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 奶奶的灶堂里看到哔哔剥剥的声响里奶奶通红的笑脸。特别是在冬日,爷爷烧 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则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 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 我不知道,爷爷奶奶是否也有爱情,也懂得爱情。奶奶曾告诉我,她是别人介 试卷第 10页,总 10页 绍给爷爷的。也许一开始,他们之间是什么也没有的。可是在时间地磨砺下, 在相互地依赖与信任里,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超越了爱情的。有一次,爷爷很 突然地病了,病得很重,奶奶背着爷爷偷偷流泪,我安慰她没事的,爷爷会好 的。可是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几乎热泪盈眶。她说:“要是老头子死了,那我就 随他一起去。”从那次以后,奶奶对爷爷就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从那时起, 才知道,原来这世间真有永恒的存在。 我时常望着爷爷奶奶夫唱妇随的身影想,真正诗意的生活,就该是这样的吧, 诗意,就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