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9.50 K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 学年福建省南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
1.(3 分)下列应用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于生产铅笔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2.(3 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三个氧原子:O3
B.碳酸钠:NaCO3
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2CO
D.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O
3.(3 分)分类是化学学科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如图物质分类关系中,若
②
是纯净物,
①
与
②
是并列关系,
②
与
③
是包含关系。则
③
不可能是( )
A.生铁 B.氮气 C.高锰酸钾 D.五氧化二磷
4.(3 分)下列实验操作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
A. 取用固体 B. 称量固体
C. 分离固液 D. 加热固体
5.(3 分)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食盐溶液润湿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锈
蚀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锈蚀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B.导管内的液面低于试管内的液面
C.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锈蚀
D.以水代替食盐溶液,铁不能发生锈蚀
6.(3 分)下列示意图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 )
A. 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B. 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C. 氯化钠的形成
D. 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7.(3 分)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煮沸的方法
B.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用涂油的方法
C.缺钙可能会导致骨骼畸形,需要经常补充金属钙
D.为了提高金属铜的硬度,可加入锌制成黄铜合金
8.(3 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探究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 比较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
D. 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CO2 的含量
9.(3 分)如图使用打火机时,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
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下开关,丁烷分子的体积变大
B.电火花引燃丁烷时,使丁烷的着火点升高
C.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停止运动
D.火焰熄灭,是因为断绝了丁烷的来源
10.(3 分)某校学习小组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收集并测定 CO2 的体积(如图所示)。
实验数 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射器读数/mL 60.0 85.0 88.0 89.0 89.5 89.8 89.9 90.0 90.0 90.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实验中需快速地将 10mL 稀盐酸推入烧瓶内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D.根据以上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 CO2 的体积是 30mL
二、解答题(共 9 小题,满分 70 分)
11.(6 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锂电池开启了现代移动
智能生活:
①
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②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
12.(3 分)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
请写出“ ”所表示的物质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 。
②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7 分)实验是学习与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1)用如图一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氨水。
①
实验现象是 。
②
该实验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
(2)如图二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空气吹散烘干的面粉,瞬间 发生爆炸,硬纸板
盖被冲飞,蜡烛熄灭。
①
吹散面粉的目的是 。
②
储存面粉、汽油等易燃物或易爆物时,应注意 。
14.(7 分)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电解水实验如图 1 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可用 检验;若收集到
该气体的体积为 10mL,则与 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大约为 mL。
(2)自来水可通过直饮水机净化得到直饮水,其中净化步骤如图 2 所示:
①
请你写出净化步骤中,运用的净水方法有 、 (任写两种)。
②
向直饮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若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是软水。
15.(11 分)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物质世界。以金属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金属元素的存在
①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以化合物存在,而金、铂等极少数金属因为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却能以单质存在。
②
常见铁矿石有: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2)、磁铁矿(主要成分 Fe3O4)等。这两种铁
矿石的主要成分含铁元素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
(2)认识金属的性质 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南”、平”两个字,露出下面的
锌板。向“南”字上滴加稀盐酸,向“平”字上滴加 CuSO4 溶液。
①
“南”字上的现象是 。
②
“平”字上有红色物质析出,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3)认识金属的制备
工业上,金属钨(W)可由氢气和三氧化钨(WO3)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 反应
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
(4)认识金属的用途烤制食物时常用到铝箔,主要利用了金属铝的 (填性质)。
16.(7 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
质,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其中 A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C 和 E 是组成元
素相同 的气体,D 是红棕色的粉末。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
(1)写出 A 的化学式 。
(2)A 和 C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3)D 和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10 分)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探究氧气与金属铁的反应。
(1)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②
仪器 a 的名称为 。若用 B 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管口 ( 填“m”
或“n”)进入。
(2)探究氧气与金属铁的反应
①
用 C 装置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②
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
开门窗,火会烧的更旺的原因 。
18.(13 分)霾污染跟燃煤密切相关,燃煤还同时排放大量的 NOX 和 SO2(会造成空气污
染 形成酸雨)。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某燃煤地区霾的成分、SO2 的检验和吸收产生
了浓 厚的兴趣并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查阅资料:
①
霾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黑碳、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溶于水)、含金属元 素的物质和
其它成分等。
②
SO2 和 CO2 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中 SO2 还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活动一: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黑碳
(1)选择某地重度雾霾天气,用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2)将采集得到的可吸入颗粒物加入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将滤渣干燥后置于左边
的凹槽内,如图 1 所示。
(3)先通入 O2,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在导管口接上气球;然后将注射器中的澄清石
灰水滴入右边的凹槽内;再加热点燃滤渣。观察到滤渣剧烈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气球变大。
(4)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5)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理由是 。
活动二:探究煤粉燃烧是否产生 SO2
(1)如图 2 所示,将煤粉置于左边的凹槽内,先通入 O2,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在
导管口接上气球。
(2)将注射器中的 (填“澄清石灰水”或“品红溶液”)滴入右边的凹槽内,再
加热点燃煤粉,可检验煤粉燃烧有 SO2 产生。
( 3 ) 在 装 置 的 导 管 口 接 上 气 球 的 目 的 是 。
活动三:探究如何有效吸收煤粉燃烧产生的 SO2
(1)如图 3 所示,烧瓶内装有 SO2 气体,依次用注射器注入相同体积的水、澄清石灰
水、浓氢氧化钠溶液,得到图 4 的烧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2)从图 4 的实验曲线看,吸收效果较好的试剂是 。
(3)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是 (写一点)。
19.(6 分)新型碳材料﹣﹣石墨烯(C)在电化学分析、电催化、超级电容器和化学电池等
诸多方面有广泛应用。有一制备石墨烯的原理为:Al2S3+3CO Al2O3+3C+3S.若
需要制备 72g 新型碳石墨烯,请计算需要消耗硫化铝(Al2S3)的质量。
2019-2020 学年福建省南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
1.(3 分)下列应用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于生产铅笔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
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石墨用于生产铅笔芯是利用石墨很软,属于物理性质,故 A 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水蒸气领冷凝成水滴,
属于物理性质,故 B 错;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 C 错;
D、呼吸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氧气用于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
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
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2.(3 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三个氧原子:O3
B.碳酸钠:NaCO3
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2CO
D.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O
【分析】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
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
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解:A、三个氧原子:3O,O3 错误,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钠:Na2CO3,NaCO3 错误,故选项错误;
C、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两个一氧化碳分子:2CO 正确,
故选项正确;
D、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并且符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铜中铜元素的
化合价为+2: O, O 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
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
题和填空题中。
3.(3 分)分类是化学学科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如图物质分类关系中,若
②
是纯净物,
①
与
②
是并列关系,
②
与
③
是包含关系。则
③
不可能是( )
A.生铁 B.氮气 C.高锰酸钾 D.五氧化二磷
【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
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解答】解:
①
与
②
是并列关系,
②
是纯净物,所以
①
是混合物,
③
包含在
②
中,因
为
②
是纯净物,
③
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但不能是混合物,因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
关系,四个选项中只有生铁属于混合物,所以
③
不可能是生铁。
故选:A。
【点评】分类是一种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要抓住分类的依据来认识分类结果,依据
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
4.(3 分)下列实验操作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
A. 取用固体 B. 称量固体
C. 分离固液 D. 加热固体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
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
所示操作正确。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3 分)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食盐溶液润湿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锈
蚀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锈蚀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B.导管内的液面低于试管内的液面
C.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锈蚀
D.以水代替食盐溶液,铁不能发生锈蚀
【分析】根据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食盐溶液润湿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一段
时间后,铁生锈消耗了装置中的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锈蚀后生成氧化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食盐溶液润湿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一段时间后,铁
生锈消耗了装置中的氧气,使装置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导管内的液面高于试管
内的液面,故选项说法错误。
C、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锈蚀,故选项说
法正确。
D、以水代替食盐溶液,铁也会发生锈蚀,只是锈蚀的速率不如用食盐溶液快,故选项说
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并能灵活运用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3 分)下列示意图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 )
A. 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B. 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C. 氯化钠的形成
D. 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分析】此题属于一种以图示的形式给予的信息,从图中不难看出是从微观的角度认知
物质变化时本质的区别。
【解答】解:A、二氧化碳状态变化,分子间距变小,气态到液态的变化,选项 A 正确;
B、水分子电极后分子变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氢气和氧气,氧气需要两个氧原子,
所以微观电解示意图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选项 B 错误;
C、钠失去电子,氯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选项 C 正确;
D、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27℃的速度小于 127℃的速度,选项 D 正确。
故选:B。
【点评】
①
从微观上看,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
变,而粒子本身没有改变;
②
化学变化实质:发生变化时,构成物质的粒子重新组合成其它物质。
7.(3 分)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煮沸的方法
B.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用涂油的方法
C.缺钙可能会导致骨骼畸形,需要经常补充金属钙
D.为了提高金属铜的硬度,可加入锌制成黄铜合金
【分析】A、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解答;
B、根据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解答;
C、根据钙元素用含钙元素的化合物补充解答;
D、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金属的硬度大解答。
【解答】解:A、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煮沸的方法,故正确;
B、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用可采用涂油的方法,以隔绝氧气和水,故正确;
C、缺钙可通过服用含钙元素的化合物补充,而不是补充金属钙,故错误;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金属的硬度大,加入锌制成黄铜合金可提高铜的硬度,因此故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
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
解决实际问题。
8.(3 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探究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 比较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
D. 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CO2 的含量
【分析】对比实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
燃烧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A、锌和镁的形状不同,不能比较其活泼性,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Y 型管中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而热水
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相同条件下,活塞越难压缩,说明微粒之间的间隔越小,越容易压缩,说明微粒之间
间隔越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过程中,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程度不如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更
明显,说明呼出气体中 CO2 的含量高,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3 分)如图使用打火机时,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
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下开关,丁烷分子的体积变大
B.电火花引燃丁烷时,使丁烷的着火点升高
C.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停止运动
D.火焰熄灭,是因为断绝了丁烷的来源
【分析】A、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着火点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按下开关,压强减小,丁烷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电火花引燃丁烷时,使温度达到丁烷的着火点以上,而不是使丁烷的着火点升高,故
选项说法错误。
C、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仍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松开开关时,火焰熄灭,是因为断绝了丁烷的来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分子的基本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
10.(3 分)某校学习小组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收集并测定 CO2 的体积(如图所示)。
实验数 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射器读数/mL 60.0 85.0 88.0 89.0 89.5 89.8 89.9 90.0 90.0 90.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实验中需快速地将 10mL 稀盐酸推入烧瓶内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D.根据以上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 CO2 的体积是 30mL
【分析】A、根据压强原理检查气密性;
B、根据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原理分析;
C、根据方程式书写步骤分析;
D、根据题中数据分析;
【解答】解:A、实验前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A 正确;
B、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可能造成烧瓶内气压增大,稀盐酸难以完全推入烧瓶中或仪器
连接处脱落,故需快速地将 10mL 稀盐酸推入烧瓶内,B 正确;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
CaCl2+H2O+CO2↑,C 正确;
D、从第 8 分钟后气体的体积不再变化,但原稀盐酸占有 10ml,(推入稀盐酸后仍然会恢
复到原压强)所以第 1 分钟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 50ml,第 2 分钟是 75ml,最终生成二
氧化碳的体积是 80ml,D 错误;
故选:D。
【点评】明确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会分析题中数据解答有关问题。
二、解答题(共 9 小题,满分 70 分)
11.(6 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锂电池开启了现代移动
智能生活:
①
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 。
②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Li+ 。
【分析】
①
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方格信息分析;
②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解答】解:
①
由小方格信息知,最上方数据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锂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 6.941。
②
锂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为 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离子,离子符号为 Li+。
故答案为:(1)6.941;(2)失;Li+。
【点评】明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解答本题关键。
12.(3 分)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
请写出“ ”所表示的物质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 14:3 。
②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H2+N2 2NH3 。
【分析】
①
根据物质的构成写出化学式,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计算;
②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解答】解:
①
由物质的构成可知,“ ”所表示的物质是氨气,氮元素与氢元素的
质量比:14:(1×3)=14:3。
②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上述反应是氢气和氮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了氨气,化
学方程式是:3H2+N2 2NH3。
故答案为:
①
14:3.
②
3H2+N2 2NH3。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确定物质的分子构成,能够正确写出
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7 分)实验是学习与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1)用如图一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氨水。
①
实验现象是 酚酞试液变红 。
②
该实验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分子在不断运动 。
(2)如图二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空气吹散烘干的面粉,瞬间 发生爆炸,硬纸板
盖被冲飞,蜡烛熄灭。
①
吹散面粉的目的是 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②
储存面粉、汽油等易燃物或易爆物时,应注意 禁止明火、配备消防器材或有明显的
安全标志等 。
【分析】(1)根据浓氨水的挥发性和其碱性分析;
(2)
①
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来分析;
②
根据防止燃烧和爆炸的条件来分析。
【解答】解:(1)
①
浓氨水有挥发性,氨气溶解在酚酞试液中的水中,使其变红;
故填:酚酞试液变红;
②
浓氨水中的氨分子由于不断运动到达空气中。
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
(2)
①
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故填: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②
储存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厂房或仓库,应注意的问题是禁止明火,以及灭火措施和防
火措施,例如禁止明火、配备消防器材或有明显的安全标志等。
故填:禁止明火、配备消防器材或有明显的安全标志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性质及其验证;根据燃烧和爆炸有关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并能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14.(7 分)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电解水实验如图 1 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可用 带火星木条 检验;若
收集到该气体的体积为 10mL,则与 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大约为 20 mL。
(2)自来水可通过直饮水机净化得到直饮水,其中净化步骤如图 2 所示:
①
请你写出净化步骤中,运用的净水方法有 吸附 、 过滤 (任写两种)。
②
向直饮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若观察到 泡沫多浮渣少 的现象,说明是软水。
【分析】(1)根据电解水实验现象分析;
(2)
①
根据净化水的方法分析;
②
根据硬水软水的检验方法分析;
【解答】解:(1)电解水实验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有助燃性,可用
带火星木条检验;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1:2,正极收集到气体体积为 10mL,
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大约为 20mL。
(2)
①
净化步骤中,炭罐中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超滤膜可起过滤作用,除
去难溶性固体杂质,紫外灯管照射可杀菌消毒,运用的净水方法有吸附、过滤、杀菌消
毒。
②
软水中不含或含较少钙镁化合物,加入肥皂水,搅拌,观察到泡沫多浮渣少的现象,
说明是软水。
故答案为:(1)带火星木条; 20。
(2)
①
吸附、过滤;
②
泡沫多浮渣少。
【点评】明确电解水实验现象以及硬水软水检验是解答本题关键。
15.(11 分)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物质世界。以金属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金属元素的存在
①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以化合物存在,而金、铂等极少数金属因为化学性质 不活
泼 (填“活泼”或“不活泼”)却能以单质存在。
②
常见铁矿石有: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2)、磁铁矿(主要成分 Fe3O4)等。这两种铁
矿石的主要成分含铁元素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Fe3O4 。
(2)认识金属的性质 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南”、平”两个字,露出下面的
锌板。向“南”字上滴加稀盐酸,向“平”字上滴加 CuSO4 溶液。
①
“南”字上的现象是 冒气泡 。
②
“平”字上有红色物质析出,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Zn+CuSO4=Cu+ZnSO4 。
(3)认识金属的制备
工业上,金属钨(W)可由氢气和三氧化钨(WO3)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 反应
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氢元素 。
(4)认识金属的用途烤制食物时常用到铝箔,主要利用了金属铝的 延展性 (填性
质)。
【分析】(1)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来分析金属元素的存在形式;如果直接计算,那么计
算量会非常的大,这两种物质都是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我们可以通过原子个数
比来解决这道题;
(2)根据金属锌与酸、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性质分析;
(3)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应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分析化合价的变化;
(4)根据物质的用途推导其性质。
【解答】解:(1)
①
在自然界中,极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铂等以单质存在;
②
由于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相当于两个氧原子的质量,故 FeS2 中铁原子和硫原子的个数比
相当于为:Fe:O═1:4,Fe3O4 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Fe:O═3:4,故铁元
素的质量分数高的是 Fe3O4;
(2)
①
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铜和硫酸锌;
(3)三氧化钨与氢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钨和水,故反应方程式为:WO3+3H2
3H2O+W,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由 0 变为+1,升高了;
(4)金属铝能压成铝箔,说明金属铝具有优良的延展性。
答案为:(1)
①
不活泼;
②
Fe3O4;(2)
①
冒气泡;
②
Zn+CuSO4=Cu+ZnSO4;(3)氢
元素;(4)延展性。
【点评】本题涉及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根据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熟悉金属的性
质及其应用是解答本题关键。
16.(7 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
质,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其中 A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C 和 E 是组成元
素相同 的气体,D 是红棕色的粉末。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
(1)写出 A 的化学式 H2O 。
(2)A 和 C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化合 反应。
(3)D 和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 。
【分析】根据 A、B、C、D、E、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其
中 A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 A 是水,C 和 E 是组成元素相同 的气体,
所以 C、E 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种,D 是红棕色的粉末,所以 D 是氧化铁,E
会与氧化铁反应,所以 E 是一氧化碳,C 是二氧化碳,水和 B 可以互相转化,B 是过氧
化氢溶液,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根据 A、B、C、D、E、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其中 A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 A 是水,C 和 E 是组成元素相同 的气体,
所以 C、E 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种,D 是红棕色的粉末,所以 D 是氧化铁,E
会与氧化铁反应,所以 E 是一氧化碳,C 是二氧化碳,水和 B 可以互相转化,B 是过氧
化氢溶液,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A 是水,化学式为 H2O;
(2)A 和 C 反应是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的过程,其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3)D 和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
故答案为:(1)H2O;(2)化合;(3)Fe2O3+3CO 2Fe+3CO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
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7.(10 分)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探究氧气与金属铁的反应。
(1)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
②
仪器 a 的名称为 铁架台 。若用 B 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管口 m ( 填“m”
或“n”)进入。
(2)探究氧气与金属铁的反应
①
用 C 装置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集气瓶底炸裂 。
②
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
开门窗,火会烧的更旺的原因 增大了与氧气的浓度 。
【分析】(1)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
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2)用 C 装置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可能造成的后果是:集气瓶底炸裂;对比铁丝在空气
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的
更旺的原因:增大了与氧气的浓度。
【解答】解:(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
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铁架台是常用的加持仪器,若用 B 装置
收 集 氧 气 , 气 体 应 从 管 口 长 管 进 入 , 因 为 氧 气 的 密 度 比 空 气 大 ; 故 答 案 为 :
①
2H2O2 2H2O+O2↑;
②
铁架台;m;
(2)用 C 装置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可能造成的后果是:集气瓶底炸裂;对比铁丝在空气
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的
更旺的原因:增大了与氧气的浓度;故答案为:
①
集气瓶底炸裂;
②
增大了与氧气的浓
度;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
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
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
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8.(13 分)霾污染跟燃煤密切相关,燃煤还同时排放大量的 NOX 和 SO2(会造成空气污
染 形成酸雨)。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某燃煤地区霾的成分、SO2 的检验和吸收产生
了浓 厚的兴趣并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查阅资料:
①
霾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黑碳、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溶于水)、含金属元 素的物质和
其它成分等。
②
SO2 和 CO2 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中 SO2 还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活动一: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黑碳
(1)选择某地重度雾霾天气,用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2)将采集得到的可吸入颗粒物加入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将滤渣干燥后置于左边
的凹槽内,如图 1 所示。
(3)先通入 O2,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在导管口接上气球;然后将注射器中的澄清石
灰水滴入右边的凹槽内;再加热点燃滤渣。观察到滤渣剧烈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气球变大。
(4)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
+H2O 。
(5)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理由是 不溶于
水的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燃烧也能够生成二氧化碳 。
活动二:探究煤粉燃烧是否产生 SO2
(1)如图 2 所示,将煤粉置于左边的凹槽内,先通入 O2,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在
导管口接上气球。
(2)将注射器中的 品红溶液 (填“澄清石灰水”或“品红溶液”)滴入右边的凹槽
内,再加热点燃煤粉,可检验煤粉燃烧有 SO2 产生。
(3)在装置的导管口接上气球的目的是 收集可能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
活动三:探究如何有效吸收煤粉燃烧产生的 SO2
(1)如图 3 所示,烧瓶内装有 SO2 气体,依次用注射器注入相同体积的水、澄清石灰
水、浓氢氧化钠溶液,得到图 4 的烧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2)从图 4 的实验曲线看,吸收效果较好的试剂是 浓氢氧化钠溶液 。
(3)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是 注入试剂的速率应该相同 (写
一点)。
【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
亚硫酸钙沉淀和水;
含有碳元素的有机物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
二氧化硫有毒,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对比实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
【解答】解:活动一:
(4)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故填:Ca(OH)2+CO2═CaCO3↓+H2O。
(5)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理由是不溶于水
的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燃烧也能够生成二氧化碳。
故填:不溶于水的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燃烧也能够生成二氧化碳。
活动二:
(2)将注射器中的品红溶液滴入右边的凹槽内,再加热点燃煤粉,可检验煤粉燃烧有 SO2
产生。
故填:品红溶液。
(3)在装置的导管口接上气球的目的是收集可能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故填:收集可能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活动三:
(2)从图 4 的实验曲线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气压减小的最明显,因此吸收效果较
好的试剂是浓氢氧化钠溶液。
故填:浓氢氧化钠溶液。
(3)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是:注入试剂的速率应该相同,保持
温度相同等。
故填:注入试剂的速率应该相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6 分)新型碳材料﹣﹣石墨烯(C)在电化学分析、电催化、超级电容器和化学电池等
诸多方面有广泛应用。有一制备石墨烯的原理为:Al2S3+3CO Al2O3+3C+3S.若
需要制备 72g 新型碳石墨烯,请计算需要消耗硫化铝(Al2S3)的质量。
【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设需要消耗硫化铝(Al2S3)的质量为 x,
Al2S3+3CO Al2O3+3C+3S,
150 36
x 72g
= ,
x=300g,
答:需要消耗硫化铝(Al2S3)的质量为 300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
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相关文档
- 【精品课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021-11-1129页
-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考点分析:化学式2021-11-113页
- 【2020年中考化学,含答案,word版,可再2021-11-1114页
- 人教版化学九上《燃烧和灭火》同步2021-11-116页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九年级化学单2021-11-115页
- 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2021-11-1119页
-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十单元检测2021-11-115页
- 2014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题2021-11-118页
- 【2020年中考化学,含答案,word版,可再2021-11-119页
-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2021-11-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