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 M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教
数
学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象
第
10
讲 函数及其图象
要点梳理
1
.
常量、变量
在某一过程中
,
保持数值不变的量叫做
;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
.
2
.
函数
一般地
,
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与
y
,
如果对于
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
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
那么就说
x
是
,
y
是
x
的
.
常量
变量
自变量
函数
要点梳理
3
.
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
由解析式给出的函数
,
自变量取值范围应使解析式有意义;对于实际意义的函数
,
自变量取值范围还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要点梳理
4
.
函数的图象和函数表示方法
(1)
函数的图象:一般地
,
对于一个函数
,
如果把自变量
x
与函数
y
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
标
,
在坐标平面内描出这些点
,
用光滑曲线连接这些点所组成的图形
,
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2)
画函数图象时应注意该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
函数的表示法:
①
;
②
;
③
.
解析法
列表法
图象法
紧抓两个变量
函数中有两个变量
,
一个是自变量
x
,
另一个是因变量
y
,
这也说明了函数关系是某一过程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具体问题中
,
要结合实际意义确定变量.如:在路程问题中
s
=
v
t
,
当速度
v
是定值时
,
s
与
t
是变量;当时间
t
是定值时
,
s
与
v
是变量.
正确理解
“
唯一
”
函数概念中
,
“
对于
x
的每一个值
,
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
这句话
,
说明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
对于
x
在取值范围内每取一个值
,
都有且只有一个
y
值与之对应
,
否则
y
就不是
x
的函数.对于
“
唯一性
”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①
从函数关系方面理解;
②
从图象方面理解.
两种思想方法
(1)
函数思想
研究一个实际问题时,首先从问题中抽象出特定的函数关系,转化为
“
函数模型
”
,然后利用函数的性质得出结论,最后把结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从而得到实际问题的研究结果.
(2)
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
,
直观形象
,
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
如用函数图象解答相关问题是典型的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
.
(
2014·
内江
)
在函数
y
=
x
+
2
x
-
1
中
,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是
(
)
A
.
x
≥
-
2
且
x
≠
1
B
.
x
≤
2
且
x
≠
1
C
.
x
≠
1
D
.
x
≤
-
2
A
2
.
(
2014
·
重庆
)
2014
年
5
月
10
日上午,
小华同学接到通知
,
她的作文通过了
《
我的中国梦
》
征文选拔
,
需尽快上交该作文的电子文稿.接到通知后
,
小华立即在电脑上打字录入这篇文稿
,
录入一段时间后因事暂停
,
过了一小会
,
小华继续录入并加快了录入速度
,
直至录入完成.设从录入文稿开始所经过的时间为
x
,
录入字数为
y
,
下面能反映
y
与
x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
C
3
.
(
2014
·
黄石
)
如图
,
AB
是半圆
O
的直径
,
点
P
从点
A
出发
,
沿半圆弧
AB
顺时针方向匀速移动至点
B
,
运动时间为
t
,
△
ABP
的面积为
S
,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刻画
S
与
t
之间的关系的是
(
)
C
4
.
(
2014
·
河南
)
如图
,
在
Rt
△
ABC
中
,
∠
C
=
90°
,
AC
=
1
cm
,
BC
=
2
cm
,
点
P
从点
A
出发
,
以
1
cm
/
s
的速度沿折线
AC
→
CB
→
BA
运动
,
最终回到点
A
,
设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x(
s
)
,
线段
AP
的长度为
y(
cm
)
,
则能够反映
y
与
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
A
5
.
(
2014
·
黄冈
)
已知:在
△
ABC
中
,
BC
=
10
,
BC
边上的高
h
=
5
,
点
E
在边
AB
上
,
过点
E
作
EF
∥
BC
,
交
AC
边于点
F.
点
D
为
BC
上一点
,
连接
DE
,
DF.
设点
E
到
BC
的距离为
x
,
则
△
DEF
的面积
S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
D
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
例
1
】
(
2014·
黄冈
)
函数
y
=
x
-
2
x
中
,
自变量
x
的取
值范围是
(
)
A
.
x
≠
0
B
.
x
≥
2
C
.
x
>
2
且
x
≠
0
D
.
x
≥
2
且
x
≠
0
B
【
点评
】
代数式有意义的条件问题:
(1)
若解析式是整式
,
则自变量取全体实数;
(2)
若解析式是分式
,
则自变量取使分母不为
0
的全体实数;
(3)
若解析式是偶次根式
,
则自变量只取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全体实数;
(4)
若解析式含有零指数或负整数指数幂
,
则自变量应是使底数不等于
0
的全体实数;
(5)
若解析式是由多个条件限制
,
必须首先求出式子中各部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
然后再取其公共部分
,
此类问题要特别注意,只能就已知的解析式进行求解,而不能进行化简变形,特别是不能轻易地乘或除以含自变量的因式.
1
.
(
1
)
(
2013·
包头
)
函数
y
=
1
x
+
1
中
,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是
(
)
A
.
x
>-
1
B
.
x
<-
1
C
.
x
≠
-
1
D
.
x
≠
0
(
2
)
(
2013·
恩施
)
函数
y
=
3
-
x
x
+
2
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
x≤3
且
x≠
-
2
C
由自变量取值求函数值
【
例
2】
已知
y
=-
2
x
+
4
,
且-
1
≤
x
<
3
,
求函数值
y
的取值范围.
【
点评
】
结合不等式的性质
,
运用代入法由自变量的具体值或取值范围
,
可确定函数的对应值或范围.
2
.
(
2013
·
珠海
)
已知函数
y
=
3x
的图象经过点
A
(
-
1
,
y
1
)
,
点
B(
-
2
,
y
2
)
,
则
y1 y2
.
(
填
“
>
”“
<
”
或
“
=
”
)
>
确定实际背景下的函数关系式
【
例
3】
(
2013
·
丽水
)
如图
,
科技小组准备用材料围建一个面积为
60
m
2
的矩形科技园
ABCD
,
其中一边
AB
靠墙
,
墙长为
12
m
,
设
AD
的长为
x
m
,
DC
的长为
y
m
.
(1)
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若围成矩形科技园
ABCD
的三边材料总长不超过
26
m
,
材料
AD
和
DC
的长都是整米数
,
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围建方案.
解:如图
,
AD
的长
x
m
,
DC
的长为
y
m
,
根据题意得
xy
=
60
,
∴
y
=
60
x
,
∴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
=
60
x
(
2
)
由
y
=
60
x
,
且
x
,
y
都为正整数
,
∴
x
可取
1
,
2
,
3
,
4
,
5
,
6
,
10
,
12
,
15
,
20
,
30
,
60
,
但因为
2x
+
y
≤
26
,
0
<
y
≤
12
,
∴
符合条件的有
x
=
5
时
,
y
=
12
,
x
=
6
时
,
y
=
10
,
x
=
10
时
,
y
=
6.
答:满足条件的所有围建方案为
AD
=
5
m
,
DC
=
12
m
;
AD
=
6
m
,
DC
=
10
m
或
AD
=
10
m
,
DC
=
6
m
3
.
(
2014·
资阳
)
某商家计划从厂家采购空调和冰箱两种产
品共
20
台
,
空调的采购单价
y
1
(
元
/
台
)
与采购数量
x
1
(
台
)
满足
y
1
=-
20x
1
+
1500(0
<
x
1
≤
20
,
x
1
为整数
)
;冰箱的采购单价
y
2
(
元
/
台
)
与采购数量
x
2
(
台
)
满足
y
2
=-
10x
2
+
1300(0
<
x
2
≤
20
,
x
2
为整数
)
.
(1)
经商家与厂家协商
,
采购空调的数量不少于冰箱数量的
11
9
,
且
空调采购单价不低于
1200
元
,
问该商家共有几种进货方案.
(2)
该商家分别以
1760
元
/
台和
1700
元
/
台的销售
单价售出空调和冰
箱
,
且全部售完.
在
(1)
的条件下
,
问采购空调多少台时总利润最
大.并求最大利润.
解:
(
1
)
设空调的采购数量为
x
台
,
则冰箱的采购数量为
(
20
-
x
)
台
,
由题意得
î
í
ì
x
≥
11
9
(
20
-
x
)
,
①
-
20x
+
1500
≥
1200
,
②
解得
11
≤
x
≤
15
,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1
≤
x
≤
15
,
∴
x
可取的值为
11
,
12
,
13
,
14
,
15
,
共有
5
种进货方案
(
2
)
设总利润为
W
元
,
y
2
=-
10x
2
+
1300
=-
10
(
20
-
x
)
+
1300
=
10x
+
1100
,
则
W
=
(
1760
-
y
1
)
x
1
+
(
1700
-
y
2
)
x
2
=
1760x
-
(
-
20x
+
1500
)
x
+
(
1700
-
10x
-
1100
)(
20
-
x
)
=
30
(
x
-
9
)
2
+
9570
,
当
x
>
9
时
,
W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
∵
11
≤
x
≤
15
,
∴
当
x
=
15
时
,
W
最大值
=
30
×
(
15
-
9
)
2
+
9570
=
10650
(
元
)
,
即采购
15
台
空调时
,
有
最大利润
10650
元
观察图象
,
求解实际问题
【
例
4】
(
2014
·
绍兴
)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
90
km
,
A
,
B
两人沿同一公路从甲地出发到乙地
,
A
骑摩托车
,
B
骑电动车
,
图中
DE
,
OC
分别表示
A
,
B
离开甲地的路程
s(
km
)
与时间
t(
h
)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
,
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A
比
B
后出发几个小时?
B
的速度是多少?
(2)
在
B
出发后几小时
,
两人相遇?
解:
(
1
)
由图可知
,
A
比
B
后出发
1
小时;
B
的速度:
60
÷
3
=
20
(
km/h
)
(
2
)
由图可知
A
的速度:
90÷2
=
45
(
km/h
)
.
设
B
出发后
x
小时
,
两人相遇
,
则
45
(
x
-
1
)
=
20x
,
解得
x
=
9
5
,
所以
,
B
出发
9
5
小时后两人相遇
【
点评
】
要学会阅读图象
,
正确理解图象中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
,
由图象分析变量的变化趋势
,
从而确定实际情况.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图象表示函数的理解
,
进一步提高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观察图象求解.
4
.
(
2014
·
哈尔滨
)
早晨,
小刚沿着通往学校唯一的一条路
(
直路
)
上学
,
途中发现忘带饭盒
,
停下往家里打电话
,
妈妈接到电话后带上饭盒马上赶往学校
,
同时小刚返回
,
两人相遇后
,
小刚立即赶往学校
,
妈妈回家
,
15
分钟妈妈到家
,
再经过
3
分钟小刚到达学校
,
小刚始终以
100
米
/
分的速度步行
,
小刚和妈妈的距离
y(
单位:米
)
与小刚打完电话后的步行时间
t(
单位:分
)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
,
下列四种说法:
①
打电话时
,
小刚和妈妈的距离为
1250
米;
②
打完电话后
,
经过
23
分钟小刚到达学校;
③
小刚和妈妈相遇后
,
妈妈回家的速度为
150
米
/
分;
④
小刚家与学校的距离为
2550
米.
其中正确的有
(
C
)
A
.
1
个
B
.
2
个
C
.
3
个
D
.
4
个
试题
(
2012
·
义乌
)
周末
,
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
0.5
小时后到达甲地
,
游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乙地.小明离家
1
小时
20
分钟后
,
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乙
地
,
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路程
y(
km
)
与小明离家时间
x(
h
)
的函数图象.已知妈妈驾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车速度的
3
倍.
(1)
求小明骑车的速度和在甲地游玩的时间;
(2)
小明从家出发多少小时后被妈妈追上?此时离家多远.
(3)
若妈妈比小明早
10
分钟到达乙地
,
求从家到乙地的路程.
审题视角
(1)
认真阅读题干内容
,
理清数量关系;
(2)
分析图形提供的信息
,
从图形可看出函数是分段
的;
(3)
建立函数模型
,
确定解决模型的方法.
规范答题
(1)
小明骑车速度:
10
0.5
=
20(
km
/
h
)
,
在甲地游玩的时间是
0.5(
h
)
.
(2)
妈妈驾车速度:
20
×
3
=
60
(
km
/
h
)
.设直线
BC
解析式为
y
=
20x
+
b
1
,
把点
B(1
,
10
)
代入得
b
1
=-
10
∴
y
=
20x
-
10.
设直线
DE
解析式为
y
=
60x
+
b
2
,
把点
D(
4
3
,
0
)
代入得
b
2
=-
80
,
∴
y
=
60x
-
80
,
∴
î
í
ì
y
=
20x
-
10
,
y
=
60x
-
80
,
解得
î
í
ì
x
=
1.75
,
y
=
25
,
∴
交点
F(1.75
,
25
)
.答:小明出发
1.75
小时
(105
分钟
)
被妈妈追上
,
此时离家
25
km
.
(3)
方法一:设从家到乙地的路程为
m(
km
)
.将点
E
(x
1
,
m
)
,
点
C(x
2
,
m
)
分别代入
y
=
60x
-
80
,
y
=
20x
-
10
中
,
解得
x
1
=
m
+
80
60
,
x
2
=
m
+
10
20
.
∵
x
2
-
x
1
=
10
60
=
1
6
,
∴
m
+
10
20
-
m
+
80
60
=
1
6
,
∴
m
=
30.
即从家到乙地的路程为
30
km
.
方
法二:设从妈妈追上小明的地点到乙地的路程为
n(
km
)
,
由题意得
n
20
-
n
60
=
10
60
,
解得
n
=
5.
∴
从家到乙地的路程
为
5
+
25
=
30
(
km
)
.
答题思路
解函数应用题的一般程序是:
第一步:审题
——
弄清题意
,
分清条件和结论
,
理顺数量关系;
第二步:建模
——
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
,
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第三步:求模
——
求解数学模型
,
得到数学结论;
第四步:还原
——
将用数学方法得到的结论还原为实际问题的意义;
第五步:反思回顾
——
对于数学模型必须验证这个解对实际问题的合理性.
试题 矩形的周长是
8
cm
,
设一边长为
x(
cm
)
,
另一边长为
y(
cm
)
.
(1)
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
(2)
在图中作出函数的图象.
错解
解:
(1)
由题意
,
得
2(x
+
y)
=
8
,
则
y
=
4
-
x.
(2)
图象如下图:
剖析
作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时
,
若不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
围
,
往往作出错
误的图象
.
确定实际问题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
范围
,
一要考虑使代数式有意义;二是考虑实际问题的背景
.
此
题题意明确
,
易建立函数关系式
,
但在求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上易犯错
.
根据实际情况
,
x
,
y
表示矩形的边长
,
则
î
ï
í
ï
ì
x
>
0
,
y
>
0
,
即
î
ï
í
ï
ì
x
>
0
,
4
-
x
>
0
î
ï
í
ï
ì
x
>
0
,
x
<
4.
故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为
0
<
x
<
4
,
则第
(
2
)
问中
,
图象不是直线
,
而是
去掉端点
(
4
,
0
)
,
(
0
,
4
)
的线段
.
正解
解:
(1)
由题意
,
得
2(x
+
y)
=
8
,
则
y
=
4
-
x
,
其中
0
<
x
<
4.
(2)
图象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 江西专版2020中考数学复习方案第一2021-11-113页
- (鄂尔多斯专版)中考数学复习:矩形、菱2021-11-1154页
- 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数学复习方案2021-11-1110页
- 2021年中考数学复习《中考压轴题中2021-11-118页
- 中考数学复习冲刺专项训练精讲:分式2021-11-1112页
- 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一次函2021-11-118页
- 中考数学复习冲刺专项训练精讲:圆中2021-11-114页
- 2021中考数学复习微专题 图形变化2021-11-118页
- 2021中考数学复习微专题 《圆-垂径2021-11-114页
- 中考数学复习冲刺专项训练精讲:三角2021-11-1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