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00 KB
  • 2021-11-11 发布

泉港区2011年春季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泉港区2011年春季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真正的文学和文学阅读,都应该是进入一种境界,( )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和本能化的交流。如目前被宣扬得沸沸扬扬的“网络文学”,( )大多数并没有给我们的社会和人生带来什么严肃和深刻的思考,所以只是一些私人话语的无序展示和群体语境的重复交流。‎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严肃 结束 B、无序 继续 C、展示 似乎 D、重复 重量 ‎(2)在文段括号处填上关联。(2分) ( ) ( )‎ ‎(3)按部首检字法查“真”字,应查 部;按音序检字法查“沸”字,应查 。‎ ‎2、诗文默写。(10分) ‎ ‎(1)问君归期未有期, 。‎ ‎(2)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眼看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 ‎(4)乱花渐欲迷人眼, 。‎ ‎(5) ,草色遥看近却无。‎ ‎(6)足蒸暑土气, 。‎ ‎(7)落红不是无情物, 。‎ ‎(8)登斯楼也,则有 , , ,感极而悲者矣。 ‎ ‎3.按提示填空。(5分)‎ 在初中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有的文章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神奇,还透过景物的描摹,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济南的冬天》,写出了济南冬天 的特点,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沁园春 雪》上阕作者通过刻画北方冬天 的景象,表达了 的情感;而鲁迅《故乡》里的冬天则显得 。‎ ‎4.综合探究。(6分)‎ 今年的“世界水日”,学校开展了以“水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 ‎(1)水是中国神话故事的不绝源泉,请写出两个与水有关的神话故事名称。(2分) ‎ ‎(2)水的 意蕴丰富,历来是古代文人吟咏的对象,请写出一句有关水的诗文。(2分) , 。 ‎ ‎(3)为保护水资源,请你撰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 ‎ ‎5.名著阅读(8分)‎ ‎(1)下列对《鲁宾逊漂流记》的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鲁宾逊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 B. 鲁宾逊造了一艘大船,还挖了一条六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C. 偶然机会,鲁宾逊抖动装饲料的袋子,雨天过后,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大麦和稻子。‎ D. 性格坚强的鲁宾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才返回英国,此时他父母已双亡。‎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当下立住脚看,只见远远地黑凛凛一条大汉,吃得半醉,一步一颠撞进来.A看那人时,却是经市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了;以此满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却说牛二抢到A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出来,问道:“汉子这口刀要卖多少钱?"A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 牛二喝道:“什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钱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A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 牛二道:“怎地唤作宝刀?” 牛二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 牛二道:“你敢剁铜钱么?”A道:“你便将来,剁与你看。”…… ‎ ‎ ①请指出文中的人物姓名及绰号。(2分) ‎ ‎ 文中A是谁( ) 其绰号是( ) ‎ ‎ ②请简要叙述接下来所发生的故事情节。(4分) ‎ ‎ ‎ ‎ ‎ ‎ ‎ ‎ ‎ 二、阅读(55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完成6-9题。(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 (1)心乐之( ) (2)皆若空游无所依( )‎ ‎ (3)不可久居( ) (4)乃记之而去( )‎ ‎7.下面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全石以为底 B.水尤清洌 ‎ 山峦为晴雪所洗 以其境过清 C.潭中鱼可百许头 D.佁然不动 麦田浅鬣寸许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8.翻译下面句子。(6分)‎ ‎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 ‎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 ‎9.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气氛?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 ‎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20分)‎ 人生莫惧少年穷 ‎①在我们所了解的很多成功人物中,不少人均出身贫寒之家。 ‎ ‎②贫寒如何能成为成功动力,我有一个大致的分析。首先对于贫寒与失败的恐惧,不想陷入在贫寒中暗无天日,这种内在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在多少增长了一点外在的见识之后,这种恐惧就有了宣泄的方向,因此贫而不让孩子失去见识的机会非常重要,否则很容易变成宿命的下一代。其次是贫寒不只是财务困境,往往也是社交困境。在杜绝了所有主要甚至一切外在帮助之后,人们更有可能认识到只有靠自己孤注一掷,因此投机与侥幸的心理大大减少,无所顾忌的进取心反而发育起来,这样贫寒成为行动的直接动因。再次是贫寒能让人清晰地数算自己的收益,能切实地感到每一份收益来自于自己的努力,这样贫寒的孩子中有一类有了更加明白的头脑,因此内在的算计能力非常的好。最后贫寒导致放手。贫寒之家见识不多,也许期待也不高,因此贫寒之家对于孩子的管控度反而弹性空间更大。这样个人潜力与自我意识可能更发育,这为在自我发展中提供了非常好的个体成长条件。‎ ‎③话是这么说,但在实际上我们会遇到三种比较让人失望的景象:一是贫寒之家两代人都自甘宿命而草草接受现状作为未来的安排的,这竟然也是今日一般工薪阶层尤其是农家的主流。放弃让“贫不过二代”成为不可能,坦率而言,几乎在同等条件下,就靠贫寒之家的孩子比其他富足之家的孩子多勤快一点、多担当一点的经验,就大半能超越后者。二是贫一代砸锅卖铁的投入甚多,而青年一辈辜负上代期望,有过于严重的自卑感的,老觉得自己没有人家的爹好,觉得在今日的体制下本无太大空间,结果放松了自己的努力。结果没好爹的客观条件不可变不说,个人本可以建立的勤奋、耐劳、主见、担当、个性等主观优势又不具备,这样坐失自己宝贵的变革时光,坐等自己的失败来临,而现在的贫二代中这样的孩子还竟然不少。三是身为贫寒之子,虽有进取之心,但忽略了贫寒之家往往存有的肝胆热情、困窘相帮的特性。为了进阶而不顾一切,为了不失败而不择手段,稍有成功就藐视贫贱之人,一副得志就猖狂的样子,结果竟然聚集了更多反对的势力,徒然增加很多导致他失败的人为因素。‎ ‎④说少年穷不可怕,是在说贫穷提供了很多逼迫与发挥我们个人潜能的空间;而我们很多人少年穷的可怕,在于因贫穷而自丧其志或者自失其格。‎ ‎(《青年文摘》2011第9期)‎ ‎10.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2分) ‎ ‎11.简要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3分)‎ ‎ ‎ ‎12.第④段中指出的“我们很多人少年穷的可怕,在于因贫穷而自丧其志或者自失其格”,其中“自丧其志”、“自失其格”各指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简要回答。(9分)‎ ‎ ‎ ‎ ‎ ‎ ‎ ‎13. 在文章①段,作者指出“在我们所了解的很多成功人物中,不少人均出身贫寒之家”。请你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论证。(6分)‎ 例一: ‎ ‎ ‎ 例二: ‎ ‎ ‎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20分)‎ 总与 有关 写下这题目,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黑,薄暮冥冥。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时,最迫切的愿望,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点亮了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飘散的几缕炊烟中,默默地守望着。‎ 其实,母亲所能煮的,也就是“饭”而已。自每年春三月下秧,到秋八月才有新谷入仓。在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一天三顿,都只是红薯稀粥,或稀粥红薯。有时,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仿佛她真是不该只煮出这样的饭食。‎ 虽然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每当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①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那时,母亲最大的快乐,或许也和我们一样,就是逢年过节。因为,她终于能给我们煮出一顿好吃的饭菜来。饭菜终于上桌了,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啰,开饭啰!”那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而是凝望着我们,嘴里喃喃着,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终于能够天天都这样了。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了,成家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一日三餐地烧火做饭。我们偶尔回家,母亲总要亲自下厨忙乎。②饭菜自然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父亲来信讲,你妈每顿饭都要念叨,不知娃们吃饭了没。父亲又讲,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说看啥时能回来,她做给你们吃。‎ ‎“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潮湿,依稀看见,我苍老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前,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 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的初源。‎ ‎14.请将本文的标题补充完整。(2分) 总与 有关 ‎15.为什么“我”每次听到“又见炊烟升起……”这首歌,都会莫名的感动惆怅?(3分)‎ ‎ ‎ ‎ ‎ ‎16.文中划线句子先后写母亲的脸“愁苦和讪然”、“黯淡和讪然”,说说其中的含义各是什么。(6分)‎ ‎ ‎ ‎ ‎ ‎17.文中对母亲有多处精彩的描写,请从文中任选一处,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5分)‎ 句子: ‎ ‎ ‎ 赏析: ‎ ‎ ‎ ‎18.学习本文,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举一例说说父母(或亲人)怎样关爱你,你将如何表达对他们的感恩之情?(4分)‎ ‎ ‎ ‎ ‎ ‎ ‎ 三、作文(60分)‎ ‎19.从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作文。‎ ‎(1) ,其实很简单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规范,诗歌除外;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2)阅读《伊索寓言》中“乌龟与鹰”的故事,根据要求写作。‎ 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行。鹰劝告他,说他不能飞行。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体自选、规范,诗歌除外;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1)B(2分)‎ ‎(2)而 由于(因为)(2分) ‎ ‎(3)十部;F(2分)‎ ‎2.略(10分)‎ ‎3.(5分)温晴 对冬天的济南的热爱 冰天雪地,一派妖娆壮丽 赞美祖国壮丽河山 萧瑟衰败 ‎ 4.(6分)(1)(2分)示例: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大禹治水 八仙过海 白蛇传 ‎ (2)(2分)示例①: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示例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3)(2分) 示例:保护水资源,守护生命线。 水之源,绿之源,生命之源。 和谐人与水,魅力泉州湾。‎ ‎5.(8分)(1)B(2分)‎ ‎(2)①杨志 青面兽 ‎②牛二去一香椒铺讨了二十个铜钱,放在桥栏上,杨志手起刀落,铜钱全被剁碎,众人喝彩。牛二喝道:“喝什么鸟彩!”又揪下一绺头发,让杨志放在刀刃上,一口气吹过,头发齐齐地断了。牛二又道:“你刚才说杀人不沾血,杀个人我看看。”杨志道:“皇城之下,怎能杀人?杀条狗吧。”牛二又道:“说要杀人,怎么又杀狗?”便又胡搅蛮缠起来,杨志性起,一刀搠死牛二,去官府自首,由于众人求情作证免死,被发配大名府。‎ 二、阅读(55分)‎ ‎(一)6.(4分)‎ ‎(1)感到快乐(以……为乐) (2)依托(依靠) (3)留,待 (4)离开 ‎7. (3分) C ‎8.(1)(溪流)曲曲折折(或: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弯曲爬行),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3分)‎ ‎ (2)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3分)‎ ‎9. 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流露了作者孤凄悲凉的感情。(2分)‎ ‎(二)10. (2分)人生莫惧少年穷 ‎11.(3分)贫寒成为成功动力的原因。(意思要相同和相近,并用陈述句回答)‎ ‎12.“自丧其志”是指:自甘宿命而草草接受现状作为未来的安排的;辜负上代期望,放松自身努力,坐等失败。(4分,每点2分) “自失其格”是指贫而无德,不择手段,导致千夫所指。(2分)(意思接近即可)‎ ‎13.(6分)每个例子3分,示例:‎ 韩愈三岁丧父,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终成“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四岁丧父,幼年家贫无资,然喜爱读书,刻苦勤奋,日后致力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而成一代文豪。‎ ‎(三)‎ ‎14. (2分)一缕炊烟(“炊烟”亦可)‎ ‎15.(3分) 因为“我”会依稀看见,我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前,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 ‎16. (6分)“愁苦和讪然”是表现母亲因生活贫困而忧愁无奈的神情;“黯淡和讪然”,表现母亲因儿女远离而产生的挂念之情。‎ ‎17. (5分)示例:句子: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2分) 赏析:本句是对母亲动作(细节)描写,“慢腾腾”并非母亲天性动作缓慢,“似乎品尝”、“难以下咽”也是母亲并非挑吃、不想吃,而是在生活困难的时期想让给儿女吃,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无私与慈爱、隐忍,也反映出当时农村生活困难,给母亲带来的一份忧伤。‎ ‎18. (4分)开放性答题,能用具体的事例,写出父母的关爱,能表达你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表达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