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05 KB
  • 2021-11-12 发布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4   我要的是葫芦 导学案设计 ‎ ‎ 课题 我要的是葫芦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探究性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本导学案设计立足于文本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考,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明理,从而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重点)‎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难点)‎ 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6‎ 一、图画导入,课前质疑(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葫芦”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葫芦。‎ ‎2.课件出示生字:葫、芦,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质疑。‎ ‎1.观察图片,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认识葫芦的藤、叶及果实。‎ ‎2.(1)自读生字,读准字音,强调“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2)仔细观察字形,说出两个字都有“艹”,明白含有“艹”的字和植物有关。‎ ‎3.反复读课题,自主质疑:是谁要葫芦?他不要的是什么?他得到葫芦了吗?‎ 有关质疑导入: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课题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解惑(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组织交流课前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同桌合作学习。‎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同桌互考生字,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交流,试着解决问题。‎ ‎2.小组同学间相互补充,总结课文内容。‎ 初读课文时要逐字逐句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桌互相正音。‎ 6‎ 三、学习生字,读通课文(用时:12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圈画的生字,课件出示:棵、藤、谢、蚜、想、盯、啊、言、赛、邻、治、感、怪、慢。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1)课件出示以上几个生字所在的句子。引导学生看图认识“藤”,理解“盯”和“邻居”的意思。‎ ‎(2)引导学生:“盯”和眼睛有关,“棵”和树木有关,“怪”和心情有关。‎ ‎3.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1)交流自己圈画的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字音。‎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1)齐读生字所在的句子。‎ ‎(2)观察插图一,从图中找出“藤”,说说“盯”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邻居”的意思。‎ ‎3.小组内分段轮流朗读课文,相互正音、评议。‎ 有关“教师指导”第1环节:‎ ‎1.学生可借助工具书,通过小组合作,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2.用字扩词,再把词语放回原文理解词义;‎ ‎3.“邻、盯、治、怪”等字,可利用字谜识记,结合插图理解“藤”“盯”的字义。‎ 四、观察字形,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指导学生读准。‎ ‎1.先自读生字,再齐读。‎ ‎2.仔细观察字形,“‎ ‎1.小组合作交流字的间架结构的特点,教师相机点拨:左右结构的字,除 6‎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思考:你觉得哪些字可以归为一类?‎ ‎3.老师范写生字“想、言、邻”,引导学生发现: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棵、盯、邻、治、怪、谢”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3.观察老师范写,说出自己的发现。‎ ‎4.独立描红、临写。‎ ‎“邻”字外,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2.教师示范书写时要让学生注意观看。‎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对照插图,感悟发现(用时:3分钟)‎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相机归纳。‎ ‎1.认真观察图画,然后自主说说两幅图不一样的地方。‎ ‎2.自由交流自己的问题。‎ 教师要利用插图,发挥学生的想象,给学生创造说话、写话的机会。‎ 二、细读课文,解决问题(用时:15分钟)‎ ‎1.组织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为什么两幅图前后会有这样大的差别?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1.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想想两幅图前后不同的原因,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2)根据画出的语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用“因为……所以……”‎ 有关“教师指导”第1、2两个环节:‎ ‎1.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照插图,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再指导学生反复读,从读中感悟;‎ 6‎ ‎2.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说说。重点指导学生通过第2、3自然段相关的语句,理解这个人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 的句式说话。‎ ‎2.小组推选代表在班上交流本组的学习收获和看法,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交流。‎ ‎2.小组合作交流,加深理解;‎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评价。‎ 三、朗读句子,体会情感(用时:14分钟)‎ ‎1.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感叹号或问号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从中悟出了什么。‎ ‎2.指名交流,相机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 ‎(1)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人物的感情或心理。‎ ‎(2)通过抓重点词或比较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 ‎1.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 ‎2.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朗读给同学听,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好句子。‎ ‎ ‎ ‎1.小组合作先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再在组内互读、互评。‎ ‎2.通过教师示范朗读、齐读、表演读等不同方式,着重指导学生读好描写人物的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体会人物的感情或心理。‎ 四、拓展延伸(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 ‎(1)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1.有关“教师指导”‎ 6‎ ‎(2)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密切的联系的道理。‎ ‎2.指导学生续编故事:假如种葫芦的那个人第二年春天又种了一棵葫芦,他会怎么做?结果会怎么样呢?‎ ‎1.四人小组讨论:先确定话题,然后每人说说自己的想法。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 ‎(1)种葫芦的人错在他不懂叶子和果实之间的关系,所以叶子上生了蚜虫也不治,还有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2)种葫芦的人心里可能会想:原来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联系的,叶子生了虫子不治,葫芦就落了。‎ ‎2.同桌合作续编故事。‎ 中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 ‎2.有关“教师指导”中第2个问题:关于续编,教师可指导学生联系课文第3、4自然段的内容,对比课文插图,抓住人物的神情,想象人物的思想变化来组织语言续编故事。‎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