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4.50 KB
  • 2021-11-18 发布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口耳目》教案 (3)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3 口耳目 本课是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生活场景图:两个小女孩在看花,一个小男孩正跑过来,表示身体部位的5个生字错落地安排在图画里,图文结合,便于理解和识记。第二部分呈现了与身体部位活动有关的两句俗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文中配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图,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站”和“坐”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后练习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身体部位的作用,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会写“口、目”等4个生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卧的规范。‎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1.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2.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坐、立、行、卧”的规范。‎ ‎1.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会认的“口、耳、目、手、足”这5个表示身体部位的生字在生活中极为常见,在口语中也经常运用。但在准确认读和识记上,还是要注意引导。读准字音方面,要特别注意:“足”是平舌音;“手”是翘舌音;“耳”是特殊音节,第三声要念到位。这5个生字字形结构简单,不少学生学前可能就已经认识。从教材编写意图看,要渗透和强化学生“看图识字”的方法。教学时,需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图文对应来识记,也可联系生活识记并拓展与这5个身体部位相关的词语或活动,在语境中正音、识记。如“足”字,可以用演变图识记,也可以用小朋友踢足球的图片帮助识记。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身体部位可以做什么,在语言实践中巩固运用,为今后学习带这些生字偏旁的形声字做好铺垫。‎ ‎“站、坐”是表示动作的字,可通过图文结合、动作演示等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认识字形,理解字义。如“坐”,可以请两个学生上来,并排坐一坐,也可出示两个人同坐在一个土堆上的图片;“站”,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哪些人的站姿能称得上“站如松”,‎ 相机出示相关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这样,学生在识记生字的同时,对文中俗语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本课要学写“口、耳、目、手”4个生字以及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这是学生第二次练习写字,在这个过程中仍要重视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三分写,七分看”,教师范写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跟着书空,记忆笔顺。学写的4个生字都是独体字,教学时尤其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对于新学的3个笔画,可以用折铁丝等方法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笔画特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在观察中认识笔画,把握字形结构,为正确美观的书写奠定基础。‎ ‎2.课文学习 课文以两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分别指向人的立坐行卧,告诉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朗读指导时主要突出两点:(1)读准字音,在朗读中体会句子的含义。“站”和“松”处于同一句,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平舌音;“坐”和“钟”处于同一句,前者是平舌音,后者是翘舌音。这两处连起来读时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应多示范,多带读,让学生在读中模仿,并注意连读和停顿。(2)读出韵味,体现含义。两句俗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通过带读,重点突出“松、钟、风、弓”,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坐立行卧应有的精气神。‎ 在语境中理解课文。可以让学生看图读句子,借助图片,想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意思,同时理解“如”就是“像”的意思。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感受,如让学生观察松树树干笔直挺拔、挺立不动的样子,观察老师轻快走路的样子,再回忆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站如松”“行如风”。‎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看图对照,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读准字音。‎ ‎2.正确朗读课文。‎ 板块一 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谜语,学生猜谜。‎ 两只葡萄黑又亮,只能欣赏不能吃。白天陪我看世界,晚上伴我入梦乡。(谜底:眼睛)‎ 两把扇,在两边,摸得着,看不见。(谜底:耳朵)‎ 红门楼,白院墙,里面卧个红姑娘。既会说,又会唱,一日三餐用得上。(谜底:嘴巴)‎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底:双手)‎ 师:眼睛可以简称为“目”,嘴巴可以称为“口”。‎ ‎2.小结:我们说的眼睛、耳朵、嘴巴,都是我们身上的器官。它们的作用可大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它们有关的汉字。‎ ‎3.板书课题——《口耳目》。‎ 板块二 图文结合,认识生字 ‎1.看图引出生字。‎ ‎(1)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提示: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一个小男孩跑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 ‎(2)初识“手、口”。穿绿衣服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她会说些什么?(学生发言)‎ 师:小女孩用手指着花。(课件出示“手”)她可能会说:这朵花真漂亮;这朵花快开了;这朵花真红啊……(课件出示“口”)‎ ‎(3)初识“足”。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学生发言)‎ 师:她双脚站在地上,一边听穿绿衣服的小女孩说话,一边在看花。“脚”也叫“足”。(课件出示“足”)‎ ‎(4)初识“目、耳”。小男孩在干什么?(学生发言)‎ 师:他看到小女孩了。看要用眼睛,“眼睛”也叫“目”。(课件出示“目”)他听到了小女孩的话。听要用耳朵,“耳朵”简称“耳”。(课件出示“耳”)‎ ‎2.认读5个生字,重点正音“手、足、耳”。‎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手”的读音是翘舌音,要重点正音。教师可以让学生举起手,边认指手的各部位边说词语,如“手心、手掌、手背、手指、手腕”。‎ ‎3.指导学生理解生字的作用。‎ 教师举例示范——我是手,手能写字,手能提东西……学生选一个字,说出带有这个字的身体部位能产生的行为。‎ ‎4.活动:找朋友。‎ ‎(1)先出示5个生字,让学生读一读;再出示5个部位图片,‎ 让学生将生字与相应的图片连线。‎ ‎(2)看动作举卡片。‎ 看教师做动作,学生举相关的生字卡片。如:教师做用手指某处的动作,学生举“手”的生字卡片;教师做跑步的动作,学生举“足”的卡片;教师做眺望远方的动作,学生举“目”的卡片;等等。‎ ‎5.出示儿歌,学生拍手读儿歌,加深印象。‎ 手足口耳目,人的五件宝。‎ 学习和劳动,天天离不了。‎ 提问:为什么说“学习和劳动,天天离不了”呢?(学生发言)‎ 板块三 初读课文,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课文内容,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2.师: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先画上圆圈,或者请教旁边的同学。‎ ‎3.师:哪一位同学愿意来读读课文?(指名分句读,教师及时正音)‎ ‎(1)站如松,坐如钟。‎ 教师出示生字“站、坐”及其图片,范读生字。学生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 ‎  ‎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这两个人的动作(站、坐),简要了解这两个人物是京剧人物形象花木兰、包公,并初步感知什么是“站如松,坐如钟”,理解“如”是“好像”的意思。‎ 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人做到“站如松,坐如钟”。(提示:站岗的哨兵、坐姿端正的同学等)‎ ‎(2)行如风,卧如弓。(提示:“行”“卧”分别指“行走”“睡觉”)‎ 可做动作引导学生理解“行如风”,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卧如弓”。‎ 卧如弓 ‎4.多种形式连读课文,如男女生比赛读、分组对读、师生接读等。‎ ‎5.请同学们课下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用口、耳、目、手、足做了哪些事情?‎ ‎ ‎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1.正确书写“口、耳、目、手”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坐、立、行、卧”的规范,以及口、耳、目、手、足能做的事情。‎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生字卡片复习生字。指名读生字,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2.师:上一节课结束后,请同学们思考了我们在生活中用口、耳、目、手、足做了哪些事情,现在哪一位同学能来说一说吗?(提示:“口”可以朗读、说话、吃东西;“耳”可以听声音;“目”可以读书认字、看图赏画、辨别颜色;“手”可以拉动、推动、举起或放下物品;“足”可以行走、踢球)‎ 板块二 品读课文,理解运用 ‎1.学生朗读课文。师:同学们发现文中的4个句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提示:都是3个字,中间有1个相同的字“如”)‎ ‎2.学生边做动作,边有感情地朗读“站如松,坐如钟”,读出精气神。‎ ‎3.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是如何“行”、如何“卧”的,是否做到“行如风,卧如弓”,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 ‎4.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读前半部分,学生接读后半部分。‎ 站如________  坐如________‎ 行如________  卧如________‎ ‎5.请学生上台做动作,其他同学跟着学做动作,并说出这个动作以及相应的句子,例如:‎ 站,站如松;坐,坐如钟。‎ ‎6.师:在生活中,同学们要努力做到像课文中说的那样,站着像松树一样挺拔,坐着像钟一样端正,行走像风一样轻快,睡觉时像弓一样让自己的身体弯曲、放松,养成良好的立、坐、行、卧的习惯。‎ 板块三 认识笔画,规范书写 ‎1.强调写字要求:身坐正,脚放平,仔细看,认真临,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要牢记。‎ ‎2.引导学生复习田字格书写要点以及正确的写字和执笔姿势。‎ ‎3.学写“口、目”。‎ ‎(1)观察“口、目”,认识新笔画“横折”。‎ 师:我们借助铁丝来认识。铁丝先是直直的,像横;再把铁丝折弯,这就是横折。‎ 师范写,生书空后练写横折。‎ ‎(2)学写“口”字。(提示:“口”字要写得稍微小一点,左竖和横折的折稍稍往里斜,整体字形上宽下略窄)‎ ‎(3)学写“目”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目”和“口”有什么异同。(提示:“目”的横折的折不需往里斜,要写直,与“口”不同;中间两横不碰到右边的竖,两横之间等距)‎ ‎4.学写“耳”。‎ ‎(1)学生观察范字。教师指导书写要点:四横的长短变化不同,第一笔横为中横,要平且稳,最后一笔横最长,要稍稍向上斜。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匀称。‎ ‎(2)师范写,生观察后练习。‎ ‎5.学写“手”。‎ ‎(1)形象感知,认识新笔画“撇”“弯钩”。教师拿出细铁丝,折出这两个笔画的样子,提示弯钩是一笔完成的。‎ 师:撇下笔由重到轻,从粗到细;弯钩轻轻下笔,呈弓背形,略带点弯。‎ ‎(2)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点:第一笔撇是平撇,两横有变化,第一横短,第二横长,弯钩要略带点弯。学生观察后练习。‎ ‎6.学生独立书写4个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字,强调书写时正确的执笔姿势,及时纠错。展示书写好的学生写的生字。‎ 板块四 课堂总结,巩固提升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回顾。‎ 口耳目姿势正确 健康成长 ‎2.小结:学了本课,我们知道了口、耳、目、手、足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或部位,是人的五件宝。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保持坐、立、行、卧的正确姿势,才能健康成长。‎ 完成对应训练。‎ ‎1.图文结合,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本课是一篇关于身体器官认知的课文。小学生对于自身身体器官的认识已经比较全面,但是对于表示器官名称的生字的认读和书写可能还是不熟悉,所以在教学本课时,应侧重结合身体器官图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并书写生字。写字时,先讲解生字的结构、笔顺、笔画,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书写。‎ ‎2.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可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把学生喜欢的内容(图片、儿歌、游戏等)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主动接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