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 MB
- 2021-11-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二年级上册
第
1
课 内容一 千字文(一)
内容二 赠汪伦
望天门山
内容一 千字文(一)
一、
温故揭题
周兴嗣是一千五百多年前南朝梁的大才子,梁武帝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练习书法,命令一位大臣从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梁武帝对周兴嗣说:“你才学这么好,你来把这些字编成一篇文章。”周兴嗣接受任务回到家后,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将这一千字编成一篇文章。这就是《千字文》。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
千字文
(一)》,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
昃
、
宿
、
阙
、
萘
、
芥、虞、垂拱平
(
pián
)
章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第一部分,从
“
天地玄黄
”
到
“
露结为霜
”
。
1.
文白对读。
原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译文
天是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之中。
太阳会西斜,月亮会圆满,星宿排列在天空。
四季变换,秋天收获,冬天守藏。有闰日闰月才能组成完整的一年,音律变化和阴阳相合。
云气上升形成雨水,露水遇寒凝结为霜。
2.
素解文意
(
1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链接:
《盘古开天地》
(2)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释义:
①闰余成岁 ②律吕
点拨:
这个部分讲的是大自然的产生。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示范一
(镂空后两个字):天地……,宇宙……。日月……,辰宿……。
示范二
(镂空前两个字):……玄黄,……洪荒。……盈昃,……列张。
(二)学习第二部分,从“金生丽水”到“鳞潜羽翔”。
1.
文白对读。
原句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奈,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译文
丽江产黄金,昆仑出玉石。
巨阙是宝剑,夜光是宝珠。
水果中的珍品是李子和沙果,蔬菜中的珍品是芥菜和姜。
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里潜游,鸟儿在天空飞翔。
2.
素解文意。
链接:
①欧冶子铸剑 ②夜光珠 ③春用葱,秋用芥,冬吃萝卜,夏吃姜。3.多形式熟读文本。4.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第三部分,从“龙师火帝”到“垂拱平章”。
1.
文白对读。
原句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译文
伏羲、炎帝、少昊、人皇,都是传说中的帝王。
黄帝的大臣仓颉创造了文字,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人们才穿上衣裳。
禅让君位的,是尧和舜。
安抚百姓讨伐暴君的,有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
贤君身坐朝廷讨论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就能天下太平。
2.
素解文意。(1)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释义:
人皇: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史记
·
三皇本纪》中说:“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 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点拨:
上古时代贤能者有伏羲、神农、少昊、人皇。
(2)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释义:
陶唐:陶唐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尧是其首领。这里指尧,又称唐尧。尧当了七十年君主,他死时把君位让给了舜;舜当了五十年君主,又把君位传给了禹;史称“禅(shàn)让”。
(3)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点拨:
讨伐暴君的有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贤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上向大臣们询问治国之道,垂衣拱手,毫不费力就能使天下太平,功绩彰著。
3.多形式熟读文本。4.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赠汪伦 望天门山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千字文(一)》的内容。
二、学习《赠汪伦》
(一)解诗题
《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川(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离别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汪伦是李白的友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川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汪伦是当时名士,天宝年间担任过泾川县令,任满辞官后居住在泾川之桃花潭,此诗为汪伦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二)正诗音
1.
初读《赠汪伦》,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
标注易读错字词:赠、伦、乘(chéng)舟
3.
标注入声字:
李
白
乘舟将
欲
行,
忽
闻岸上
踏
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
尺
,
不及
汪伦送我情。
4.
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5.
师生拍手齐读。
6.
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明诗意
1. 文白对读。
原句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
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
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2. 素解诗意。
释义:
①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②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③不及:不如。
链接:
袁枚记载的《赠汪伦》创作背景
(四)品诗味
1.李白乘舟将欲行。
品味:
此句是直叙,展示了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2.忽闻岸上踏歌声。
品味:
此句用了曲笔,只说听见“踏歌声”,有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用“忽闻”标明这出乎李白的意料之外。这句诗写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场景,从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二人都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3.桃花潭水深千尺。
品味:
此句“深千尺”用了夸张的手法,桃花潭水是那样深湛,就像汪伦对诗人的深情厚谊一般,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更触动了离别的情怀。
4.不及汪伦送我情。
品味:
结句以比喻手法形象性地表现了诗人和朋友真挚纯洁的友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情谊。
(五)背诗句
1. 复沓式读诗。
示范一
(重复前四个字):
李白乘舟
李白乘舟
将欲行,
忽闻岸上
忽闻岸上
踏歌声。
桃花潭水
桃花潭水
深千尺,
不及汪伦
不及汪伦
送我情。
示范二
(重复后三个字):
李白乘舟将欲行
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
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
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我情
。
2.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3. 镂空记忆背诵。
(六)想诗境
1. 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 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
(七)悟诗情
我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如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沧浪诗话》)但是,李白这首《赠汪伦》即兴而发,脱口而出,他感情奔放,直接抒发朋友对他的深厚友情,而又全无矫饰。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一来无礼,二来过于直白无味,但此诗以直呼其名开始,又以直呼其名作结,反而显得率真亲切,洒脱不羁,很有情味。
三、学习《望天门山》
(一)解诗题
据考证,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当时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歌,全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
(二)正诗音
1. 初读《望天门山》,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 标注入声字: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
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
出
,孤帆
一
片
日
边来。
3. 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4. 师生拍手齐读。
5. 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明诗意
1. 文白对读。
原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像是楚江把它冲开,
碧绿的江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
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2. 字词释义。
①天门山:位于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东为东梁山(又称博望山),西为西梁山(又称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②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当涂在战国时期属楚国,故流经此地的长江称楚江。开:劈开,断开。
③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④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⑤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四)品诗味
1.天门中断楚江开。
品味:
第一句紧扣题目,描绘出浩浩荡荡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这一句给人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仿佛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而楚江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撞开了“天门”,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分成了东西两山。
2.碧水东流至此回。
品味:
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由于两山夹峙,汹涌奔腾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壮阔的奇观。上一句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3.两岸青山相对出。
品味:
本句承接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远望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个固定点遥望天门山,如果是那样的话,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正是因为他坐着小船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越来越清晰,所以用了“出”字,这个字不但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生动地展现出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流露出诗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来客如此有情,则来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
4.孤帆一片日边来。
品味:
本句承接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写长江江面的远景,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形,诗人面对眼前的名山胜景,喜不自胜,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不羁、无拘无束的形象。
(五)背诗句
1. 复沓式读诗。2.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3. 镂空记忆背诵。
(六)想诗境
1. 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 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
(七)悟诗情
这首诗纯用白描,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又不落痕迹,构思巧妙。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境界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意境优美壮阔,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豪放不羁的精神和广阔胸怀,充分体现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歌风格。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赠汪伦》和《望天门山》。
(二)有感情地背诵《赠汪伦》和《望天门山》。
五、本课总结
相关文档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坐井观天》 2021-11-1830页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语文园地五 (2021-11-1836页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传统文化鉴赏:2021-11-1818页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语文园地七 2021-11-1836页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语文园地 2021-11-1822页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植物妈妈有2021-11-1835页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2021-11-1830页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口语交际 看图2021-11-1830页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作文拓展:学会2021-11-1821页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7难忘的泼2021-11-18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