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9.50 KB
- 2021-11-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学段 低段 年级 二年级
案例名称 对称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 年 1 月
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
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
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信
息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数学课堂,使课堂进行得越来越生动、精彩。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教学要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使他们有更多的
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因此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资
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并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
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信息技术与数
学教学整合就成为教师们探索的重要课题,是新型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
硬件:电脑台式机,交互智能平板以高清液晶屏为显示和操作平台,具备书写、批注、绘画
等功能,融合了人机交互、多媒体信息处理和网络传输等多项技术。
软件:幻灯片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为北京版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对称”,主要内容是引导
学生直观感知实物与图片的对称性,目的是体现活动性和探究性强的特点,让学生经历观察、
操作、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从中感受对称。并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
比较、分析等能力。并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提高数学欣赏能
力与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继学习轴对称图形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时《对称》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前后、上下与左右,认识了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
上学习的,对称是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
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因此,本节课选
取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
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这是学生第一次用对称的角度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以及图片,而此
时的对称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使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对称,
知道观察物体还可以从对称的角度去观察,为后续继续学习对称做好铺垫。
学生分析:
这节课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能长时间
集中注意力,并且他们活泼、好动、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渴望动手参
与的愿望强烈。所以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力求符合此年龄段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尽量
贴近孩子的心理来设计情景。因此我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
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平面图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利用游戏的形式,
从这些简单的图形入手,降低难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在没上课之前,我发
现了学生对简单图形的对称已有所感知,虽然学生知道对称,但也只是停留在初步感知外部
轮廓重合是对称的层面,对于内部形状的重合关注较少。因此,这节课重在让学生在观察对
称的过程中,体会图形是否对称不仅要关注外在轮廓,还要关注内部的图形,并且感知图形
整体是否对称,取决于能否找到对称轴使其两部分重合,感知对称轴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感受对称轴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对称图形、对称轴。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对称轴的重要性,能通过学习自己创作出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我们先来进行个折一折的小游戏。游戏只有一个规则:请将你手中的图形对折一次。
【设计意图】:寓教于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
堂教学效率。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折一折”的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感知对称和图
形轮廓的形状有关,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对称,激发学习兴趣。
(二) 探究新知,感受对称
1.学生汇报,进行分类,引出课题
师:有的同学皱眉了,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的图形对折不了。
师:你觉得你手中的图形没办法对折,那请你把你手中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师:还有谁觉得自己手中的图形也没办法对折吗?请你们把手中的图形都贴到黑板上。
师:有的同学没来贴,你手中的图形是可以对折吗?
师:对折后,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1:两边重合了。
预设 2:这个图形是对称的。
师:其他同学你们的呢?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图形经过对折出现了什么现象?(把能对
折的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师:这些图形,经过对折,会不会有哪边多出来?会不会有哪边凹进去?说明两边的形状和
大小是?
生:一样的。
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对折以后,两边形状、大小一样的,叫做完全重合。
师:这些图形,通过对折,我们都能够得到完全重合的两部分,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称它
们为“轴对称图形”。中间的这条折线,我们叫它“对称轴”。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图形,这边的不能对折的图形,我们以后再来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 “折一折”的游戏,让学生在操作中了解对称图形与不对称图形的区
别,能够感知对称图形通过对折可以完全重合,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对称,激发
学习兴趣。这一环节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
2. 引导观察图片
师:老师还带来了几个图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是对称的吗?
1)第一幅图
师:这幅图是对称的吗?
生:是
2)第二幅图
3)第三幅图
4)第四幅图
师:观察了这些图后,你是不是对对称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你再想一想,对称的图形,
有什么特点?
3.引导观察物体,感知对称
师:快看,这是什么?(空竹)
师:请你仔细观察,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生:它也是对称的。
师:你为什么说它是对称的?
预设 1:上下是一样的。
预设 2:左右也是一样的。
4.小结
师:这些物体和图形,有的是左右两部分一样,有的是上下两部分一样,还有的可能是左上
和右下是一样的或者右上和左下是一样的,无论是哪种情况,经过我们的仔细观察,我们总
能发现有两部分是一样的,我们就称它们是对称的。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这些对称图形的相同点,感知对称的本质就是能够至少找到一条对
称轴使对称轴旁边的两部分完全重合,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对称轴的重要性。也为后面学生
自己分辨图形是否对称的活动做铺垫,使学生在观察图形时能先去寻找对称轴。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师:看来大家对对称的图形和物体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想考考你们,给你们准备了两大
关卡,你们有勇气挑战吗?
第一关: 显身手,辨对称
师:这些图形是不是对称的?
师:刚才想对称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我们人体?我们人体的构造,也可以认为是对称的。接
下来,老师做一些动作,你来判断一下,是不是对称的?
师:你能再做几个对称的动作吗?
师:我们刚才一起判断了哪些图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
师:接下来请你自己来挑战,打开书,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分辨出它是不是对称。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学习过观察物体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想象从
哪个角度观察汽车,可以看到汽车是对称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初步感
受到对称不仅仅在这些图片中,在我们身体上也藏着对称。让学生做一做对称和不对称的
动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关:利用对称猜图形
师:(出示图形的一半)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
衣服、五角星、字母、汉字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于对称的感知、体验得
到进一步的加强。同时为后面自己动手剪一剪的活动做好铺垫。
(四)欣赏对称
师: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组美丽的图片,老师给这组图片起名为“对称的美”,我们一起
来欣赏。
师:看来在我们生活中、学习中对称的东西可真不少。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有对称现象的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对称的意义和图形的美,使
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和图片。
(五)剪“对称”
师:对称这么美,你想不想自己创造个对称的图形?
师:请你们先想一想,要是给你一张纸,怎样剪才是一个对称图形?
生:先对折,再用剪刀剪。
师:嗯,好主意,下面请你们自己动手试着剪一剪,用剪刀的时候要小心一些,不要剪到手。
师:(学生展示作品)说一说你剪的是什么,评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折、画、剪的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对称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增强学生对对称图形特点的体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对称
轴的存在,从而积淀数学好玩的情感。
(六)总结
师:对称是一种美,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你们可以试着在我们的生活中去找一
找对称,然后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时时发现美,处处欣赏美,人人创造
美!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有意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学习效果评价
1、知识评价
(1)课上的评价
课上通过学生的观察、总结、交流等活动,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对学生进行
适时的鼓励性评价。
(2)知识后测
通过完成课堂练习,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对知识及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
价。
2、情感评价
●本节课的内容感兴趣吗?
1 很感兴趣 ②一般 ③不感兴趣
●你认为本节课你的收获大吗?
①很大 ②一般 ③没收获
通过情感评价,检验孩子是否在课上有成功的体验,愉悦的心情。
教学反思
1.设计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到“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
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
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
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所以,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
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根据这一理念,在本课设计中,我首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通过游戏,让学
生在折一折的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对称,激发学习兴趣。以游戏形式激发学
生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学习
积极性、自主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2. 由易到难学习过程。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直观感知实物与图片的对称性。我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让学生经历从外到内观察图形的过程,按
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并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
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及空间想象等能力。
另外,还联系生活,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提高数学欣
赏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继学习轴对称图形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安排了学生折一折、
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对称的感知体验,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创造出
更多、更复杂的对称,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
3.注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
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多些。”这节课注重创设了让学生“折”“猜”“剪”的环节,
让学生发现、探索,积累经验。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尝试的机会、成功的
机会,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
为课堂的主旋律。今后,我要继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为学生创造大量地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活动,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知,亲历活动过程,培养
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时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淀数学好玩的情感。
相关文档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 观察物体 ︳2021-11-194页
- 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2021-11-19138页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第52021-11-192页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2021-11-192页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2021-11-193页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2021-11-193页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 观察物体 ︳2021-11-195页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 长方形和正2021-11-196页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第12021-11-193页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第82021-11-1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