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50 KB
- 2021-11-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 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 进一步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图:
开始
哪种方法更合适
课件
学生判断
导入新课
课件
参与思考
提问游戏公平吗
课件
思考交流
男生平均每人套多少
课件
学生评价
能不能用总数比较
课件
思考交流
学生小结
结束
教师补充
教师补充
4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四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在比赛套圈,每人规定套15个圈,想不想知道他们套得怎么样?我们一起去看看。
平时都是你们玩游戏,今天请你们当评委。
第一轮,谁赢?为什么?
第二轮,谁赢?为什么?(比总数,口算)
第三轮,谁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交流:谁赢?为什么?
可能出现比总数的情况,教师引导:你觉得用总数来代表他们队的整体水平,就是不知道男生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提问:你觉得男生会有什么想法?
小结:你觉得这是在比套圈水平还是在比人数啊?那这样看来用总数来代表男、女的整体水平合适吗?
二、层层递进 教学新授
那么你觉得哪种比较方法更合适呢?
学生讨论,引导。
你能想办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多少个吗?打开数学书49页。
板书计算:
为什么要移张明的?为什么要移给李小刚和陈晓杰?把多的补给了少的,这样就使得他们四个人同样多。这种方法我们就叫做:移多补少(板书)。
引出课题: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7就是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提问:每个人都套中了7个吗?有的套中的比平均数多,有人套中的比平均数少,有人套中的和平均数相等。
4
像刚才那样人数不相同时,我们就可以比较平均数来合理公平的做出判断,平均数的作用大不大呀?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你能估计一下女生的平均数是几吗?可能是4吗?可能是10吗?你觉得平均数在什么范围?
到底是不是这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求一求。
板书算式时提问:为什么一个除以4,一个除以5呢?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均数,知道了平均数代表了?
可以用什么方法求?
平均数在什么范围?
三、拓展练习 巩固升华
想想做做1
1.每个笔筒中各有几支笔?你会求吗?你怎么做的这么快?
现在你准备怎么求?为什么除以5呢?
想想做做2
提问:猜一猜,其中一根彩带的长度变了,平均数还是18吗?
你觉得会怎么变化?
小结:看来平均数还是一个很敏感的数,任何一个数据有变化,平均数都可能会变化。
思考题
小结:通过我们的仔细观察和讨论我们就可以知道:平均数比这组数中最小的数(),最大的数()。一定是在最小数和最大数之间。
回顾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设计反思
平均数是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平均数的教学,教材创设了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的问题情境,因此这节课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充分感受平均数在统计中的意义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中,通过教材创设的“男女生套圈”比赛的情景,引出平均数,在通过估计、猜测、验证等多种数学活动中,让学生逐步理解平均数,构建平均数的概念。课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中展开数学学习活动。
4
“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初步理解它的概念并掌握正确的求平均数方法呢?教材中例题设计的男女生组人数的不同,引起了学生的质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协作探索。造成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们认识新知识“平均数”的迫切愿望。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容易兴奋、有积极性,对“平均数”的学习兴趣昂然。
2、与生活紧密联系,在解决各种生活问题中理解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一个敏感的数等特征以及平均数在统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练习设计中,我不仅注重具有坡度,循序渐进,更注重平均数各个层面的涉及,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自己去体会它的意义,而不是教师灌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