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2.00 KB
  • 2022-04-06 发布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四年级-《前滚翻》教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随班就读《前滚翻》教学设计班级四年级2班科目体育授课教师林明芳课题前滚翻(完整动作练习)课时安排第5课时3月教学进度/3月教学计划第1课时前后、左右滚动第2课时学习前滚翻(解决低头)第3课时学习前滚翻(获得前滚翻的助力)第4课时学习前滚翻(解决团身紧)第5课时前滚翻完整动作学习第6课时巩固、拓展练习第7课时技术动作测评教材分析前滚翻是一项学生喜爱的技巧动作,它是学习较为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前滚翻可以使人体在灵敏、力量、柔韧、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目标二的要求,我将四年级前滚翻按动作掌握难易程度分为7课时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是第5课时,“前滚翻完整动作学习”。通过系列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儿童身体动作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以及动作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够使学生从游戏中感受到无限的快乐,从而对前滚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学情分析针对这个班的正常学生而言,他们活泼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学习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但是注意力持续周期较短,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情境中,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知识,掌握技能。通过合作学习、游戏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前滚翻蹲撑、低头、蹬地、团身、滚动的动作方法,享受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乐趣与成功。月月,是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她性格温和,不苟言笑,感知速度极慢,认知能力低下,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能力差。对于文化学科知识,即使她无数次重复也不能记住一些基本的知识;言语能力差,连日常最简单的词句也说不顺畅;思维能力低,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身体协调、灵敏性差,动作反应相对较迟缓。她胆小内向,无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容易误判别人要欺负她而自己对别人实施“报复”。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及学7 科老师特别关注她,分析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手段,帮她逐步融入班级学习、活动。自从四年级上期我接手上她班的体育课后,我向班主任全面了解了月月,在体育课上特别关注她的举止言行,适时用适当方式为她点赞,鼓励她,以引导她对我、对体育课认同,积极参与学习、锻炼。另外,我向班主任建议,将她安排在几个更富有爱心、同情心的同学的那个学习小组,以让她得到更多更合适的小组合作锻炼的机会,使她能尽量在体育中得到应有的身心发展。学习目标整体学生学习目标随班就读学生学习目标1.(学科性目标)通过学习前滚翻动作,发展协调、灵敏、柔韧、腰腹力量等身体素质。2.(教育性目标)通过练习及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关心、团结协作互助的优良品质。3.(创新性目标)通过练习激发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1.在同伴帮助下初步完成前滚翻动作。2.感受团结协作,提高自信心。3.通过合作学习,体验互助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学习重点团身紧、滚动圆滑。能初步完成低头滚动。学习难点低头、团身、滚动。能基本做到低头滚翻。学习准备垫子16块,篮球1个,立方体1个,锥形筒4个课前辅导:做滚翻练习动作要领前滚翻动作要领:蹲撑,两手撑垫,同时屈膝、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向前滚动。前滚时,身体依次触垫,然后抱小腿团身成蹲撑。(动作口诀: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翻滚像圆球。)7 导学过程教学程序导学内容教师活动整体学生学习活动随班就读学生活动组织与队形开始部分常规热身1.师生相互问好。2.检查着装处理和安排见习学生活动。3.宣布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堂安全教育。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报告人数,师生相互问好。2.见习学生按要求在指定地点见习。3.明确课堂学习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随班报数、问好,尽量明白老师的要求。指定学习同伴,帮助参与学习、安全保护。要求:快、静、齐准备部分1.组织热身游戏“抢位子”,输的同学做动物“造型”。(强调“抢位子”时注意安全,不能推拉。)2.组织学生做热身操。(1)一般准备活动: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仆步压腿、手腕踝关节运动(2)专项准备活动肩前后绕环、压肩、腰绕环1.明确游戏规则,听老师的口令进行游戏。(学生围着垫子慢跑,老师说一数字,学生自由快速组合相应人数抢垫子坐下,没按数坐位子的学生就输了。)2.做热身操,活动关节。认真练习,动作到位。在指定同伴的协助下参与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鼓励尽量跟着同伴做热身操。要求:快、静、注意安全要求:整齐,充分活动各关节7 基本部分模仿体验讲解示范1.组织学生体验完整前滚翻动作,同时提醒注意安全,小组内尝试。2.教师巡视,适当个别指导。3.组织展示。4.教师点评。5.比较演示篮球和立方体的“滚动”实验,引导学生体验动作。6.讲解示范前滚翻动作。引导学生总结出动作要领:蹲撑,两手撑垫,同时屈膝、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向前滚动。前滚时,身体依次触垫,然后抱小腿团身成蹲撑。7.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1.分组讨论、自创、体验完整“前滚翻”动作。每人体验1-2次。2.讨论小结动作方法。3.推荐小组展示。观察同学展示。4.认真听教师的点评,对照检查。5.学生认真观摩演示实验后讨论、思考“球形”物体为什么能滚动,而且滚动圆滑,为什么“方”的物体不能呢?6.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得出:因为球是圆的,那我们也能像球一样滚动。带着这个问题学习前滚翻,掌握领会动作要领。(1)生认真听并观摩老师的示范动作。(2)认真观摩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并体会2次。7.学生尝试练2-3次前滚翻。在同伴帮助下进行。老师适时个别辅导做练习。听懂小组同伴的说的动作方法。能分清是否是“球形”,试着说说生活中见过的球形物体。听老师说要领,看老师示范。在同伴协助下练习,老师适时辅导。能基本完成滚动即可。要求:小组合作练习、体验,相互讨论、保护、互助练习要求:认真观察小组尝试互助保护7 基本部分讲解示范评价提高8.抽生示范,引生纠错。9.引导学生下颚夹红领巾、纸片等练习前滚翻,解决动作难点。10.归纳总结,提炼动作要领口诀: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翻滚像圆球。11.练习提升,体验成功。8.观察示范,思考纠错。思考:为什么不能像老师一样做出漂亮的动作来呢?(相互讨论,怎样解决?)9.分组进行下颚夹红领巾练习,突破动作难点。10.师生共同归纳,提炼出要领口诀。11.结合要求口诀,练习提升。(1)练习时注意保护与帮助。(2)每组积极推选一名进行展示。(3)生积极相互评价鼓励。(4)再次巩固本课前滚翻学习的要点。在同伴协助下尝试练习。试着下颚夹红领巾练习滚动。与同伴一起诵读口诀。鼓励能夹红领巾练习滚动。要求:观察、模仿、体验,低头要到位要求:小组尝试,互助保护,低头要到位7 基本部分能力兴趣12.组织游戏:穿越障碍接力。教师讲解方法与规则。按小组取得的名次分别加4、3、2、1分,有犯规的取消加分。邀请见习生与老师一起当裁判。在接力比赛中播放背景乐《卡路里》,营造竞争氛围。提醒注意安全。12.分组游戏:穿越障碍接力。方法:学生原8个小组合并成4个大组。从起点单脚跳过第一床垫子,再到第二床垫子单脚跳过,再跑到第三床垫子跨过去,再跑到第四床垫子跨过去,再跑到终点做5个收腹跳后,跑回原起点,与下一个同学击掌接力。学生明确游戏规划,并按规则进行游戏。同伴帮助按规则游戏,在终点处做5次下蹲(其他学生5个收腹跳)。要求:8人一组,共同克服障碍,合力争先。游戏完成后立正站好、保持安静。见习生可做裁判。结束部分放松总结1.组织听轻音乐、做放松操。《让我们荡起双桨》2.小结归纳本课要点及重难点。3.宣布下课,回收器材。1学生跟老师随着轻音乐做放松操,放松愉悦身心。2.听老师总结后,认真积极自评,相互鼓励。3.协助回收器材。听听轻音乐,尽量跟着做放松操。老师鼓励,肯定进步。(可与同学合作回收器材)要求:调整呼吸,身心放松,积极自我评价鼓励7 教学反思(一)因材施教,体现融合我深入分析了随班就读生在协调、灵敏、语言理解等方面的实际,对学习目标、重难点和教学过程都进行了分层差异设计,既关注了教学的一般要求也关注了随班就读生的保底要求,体现了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分层教学的思想。为了帮助随班就读生达到预设目标,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在课前我对其进行了个别辅导,在教学活动中我给她提供了同伴互助学习机会。为了让她多一些交流展示的机会,我尽量让她所在小组进行全体展示,从中体验成功。这样既不影响随班就读生的自尊心,也不影响普通学生的学习,共同进步。(二)关注素质,淡化技术小学体育课应以增强体力,全面发展素质为主,适当的教学动作而又避免过于强调技术性。在教学前滚翻动作中,不能过分强调技术性,而是在学生做滚翻动作中引导学生用力撑、低好头、团身紧等这些基本动作,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为滚翻打下扎实的基础,调动起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当熟练到一定的程度时自然轻松地掌握技能技巧。对于随班就读生而言,更是降低要求,重在引导其参与、体验、有所发展即可。(三)用爱浇灌,静待花开罗素曾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中说过:凡是缺乏老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关爱无论对正常孩子还是随班就读生的成长,都是同样至关重要。在本课中,老师不仅在学习目标、重难点、教学内容要求上对随班就读生都进行了分层设计,为其规划了“最近发展区”,体现了对随班就读生的关注、关爱;更是在教学活动中不时地给随班就读生一个微笑、一个点赞、一句温暖的话语,让其时时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爱。通过送关爱、暖心灵,培养随班就读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关爱中慢慢健康成长,慢慢绽放灿烂的笑容。正所谓:用爱浇灌,静待花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