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00 KB
  • 2021-12-06 发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落花生》教案 (1)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落花生》导学案 课题:《落花生》 ‎ 学科:语文 ‎ 一、教材把握: ‎ 教材简析: ‎ 精读课文《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他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并用行动实践了这一心愿,成为优秀的作家。‎ ‎ 设计理念: ‎ ‎1、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落花生》这篇课文,要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深刻。学习时教师应抓住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2、教师要善于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喻人,赞扬的是落花生奉献精神。落花生没有努力去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长,虽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于人类,有着内在的美,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文章否定的是那种“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 ‎3、在学习该篇课文时,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 ‎【 教学背景分析】这篇课文所介绍的花生学生很熟悉,易理解,从教学内容上看也不是很复杂,对于田子豪、沙彦晨等反应较快的学生我想能够配合的很好,但张智、杨宁州领会花生所蕴涵的精神较难,可能不会表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大胆去说,给他们学习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课文。 ‎ ‎【教学目标】‎ ‎1、我能理解课文“议花生”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的品格,我要懂得“要做有用的人”的道理。‎ ‎ 2、我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 3、我要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课题落花生》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主备: 审核: ‎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课文“议花生”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的品格,我要懂得“要做有用的人”的道理。‎ ‎ 2、我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 3、我要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导学流程 独 学 合 学 展 示 一、 复习 导入 ‎ ‎ 二、明确学习目标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个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重点写了什么?‎ ‎ ‎ ‎ ‎ ‎ 集体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 ‎ ‎ ‎ ‎ ‎ ‎ ‎ ‎ ‎ 三、学习 ‎“议花生”‎ ‎ 1、花生的好处有:( )( )( )。‎ ‎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1)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 2)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挂在枝头的东西都不好。 ( ) ‎ ‎ 3)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 )‎ ‎ ‎ ‎ ‎ 桃子、石榴、苹果 花 生 位 置 ‎ ‎ ‎ ‎ 外 表 ‎ ‎ ‎ ‎ 给人的 印象 ‎ ‎ ‎ ‎ ‎3、小组分角色朗读,体会花生的可贵 ‎ ‎ 4.思考:父亲通过花生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 ‎ ‎1.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1)、我们兄弟姐妹是怎样评论花生的? ‎ ‎(2)、父亲又是怎样说的?‎ ‎ 父亲拿什么来与花生进行对比? ‎ ‎2.小组讨论交流并完成小黑板的内容 ‎ ‎ ‎ ‎3、体会花生的可贵。 ‎ ‎ ‎ ‎ ‎ ‎ 4.父亲的这番苦心,我们理解了没有?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找出相关语句。 ‎ 交流花生的好处 小组展示 指名回答 ‎ ‎ 齐读相关语句 ‎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落花生》是借( )来比喻那些( ‎ 四、课堂检测 ‎ )的人。这种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的方法,我们称为( )。 ‎ ‎ ‎ 五、拓展延伸 说一说: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像花生一样品格的人或物? ‎ 六、收获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