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9 MB
  • 2021-12-06 发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教案全套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单元(这是单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三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民间故事”为主题,共安排了三篇课文——《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一个口语交际、一次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 ‎ 本单元课文篇幅较长,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运用前一单元所学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发挥想象把简单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并和同学演一演,感受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1.掌握本组的重点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读故事,从故事中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4.体会民间故事所反映的美好愿望。‎ 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难点 从故事中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猎人海力布》2课时 ‎《牛郎织女(一)》2课时 ‎《牛郎织女(二)》1课时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1课时 习作:缩写故事 2课时 语文园地 1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 ‎9 猎人海力布 ‎ ‎ 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这种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永远值得人们学习。‎ 课文的内容较多。先写海力布平时热心助人,然后写他救了龙王的女儿,龙王赠给他一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最后写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在写法上,本课寓理、寓情于故事之中。围绕海力布“舍己救乡亲”这个中心,层层铺垫,引向高潮,‎ 故事性强,给人强烈的感染和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课文篇幅较长,但学生在前一单元已学会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正好可以在这一单元的课文中运用。而民间故事的情节生动,想象丰富,学生爱读。‎ ‎1.让学生运用较快的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海力布做的几件事。‎ ‎2.抓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品质,走进人物心灵。‎ ‎3.借助“小练笔”,引导学生介绍“海力布”这块石头的来历。‎ ‎【知识与技能】‎ ‎1.认读理解本课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3.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介绍“海力布”这块石头的来历。‎ ‎【过程与方法】‎ 读、说、议、演、写贯穿始终,把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同师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 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故事的起因、经 过和结果。‎ 难点 感悟海力布的高尚品质,受到熏陶、感染。‎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些民间故事。‎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习本课字词。‎ ‎2.初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 学习本课字词。‎ 难点 能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一、说一说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简要地讲给大家听!(发言者每人有1分种左右的时间,要求把故事梗概说清楚)‎ 二、读一读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是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现在请大家用前一单元所学的速读方法来读这篇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此时的读不是细读、精读。而是摸清脉络,弄清梗概的读。)‎ 三、写一写 师:大家都已读过课文,下面请大家用10分钟的时间写一写这篇课文共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纸,开始写。‎ ‎2.写完后,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课文共写了海力布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海力布救下小白蛇。‎ 第二件事:龙王赠送给海力布一块能听懂飞禽走兽语言的宝石。‎ 第三件事:海力布为了让人们相信要发洪水,不惜说出实情,化成石头。‎ ‎(“写”比起“说”更郑重了些,而且每个人都参与了,动手了,写清楚课文共讲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实际就是在“抓主要内容”,而且又和“练笔”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四、议一议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们传颂。同学们读完课文,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下面请大家再细致地读课文,提起笔,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圈画出来,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说什么都可以。‎ 预设:在全文中,有多处令人感动的地方值得深入体会。‎ ‎1.第2自然段,“他热心帮助别人……非常尊敬他”。‎ ‎2.第3~6自然段,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他不求回报,不要珠宝等细节。‎ ‎3.第7~9自然段,海力布劝大家搬家的三句话,及他牺牲后大家沉痛的心情等。‎ 五、认一认 ‎1.教师出示本课字词。‎ ‎2.学生自读,在课文中圈出来。‎ ‎3.交流本课不理解的词语。‎ ‎4.提示书写。‎ 猎人海力布 第一件事:海力布救下小白蛇。‎ 第二件事:龙王送给海力布一块能听懂飞禽走兽语言的宝石。‎ 第三件事:海力布为了让人们相信要发洪水,不惜说出实情,化成石头。‎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介绍“海力布”这块石头的来历。‎ ‎2.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重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介绍“海力布”这块石头的来历。‎ 难点 感悟海力布的高尚品质,受到熏陶感染。‎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 ‎2.回顾课文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品质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海力布是个什么样的人?‎ ‎1.学生交流。‎ ‎2.教师板书:热心助人 舍己为人 师:看来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概括能力也特别强。‎ ‎3.在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心助人的人呢?请同学们在第1~7自然段中画出相关语句,然后说说你的理解。‎ ‎4.有一个细节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小白蛇和海力布说话的时候,有一句话重复了两遍,是哪一句,为什么?‎ ‎(1)出示句子: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 ‎(2)交流时小白蛇强调了什么?‎ ‎(不能把动物说的话告诉别人。)‎ ‎5.海力布因为救了小白蛇,而得到了这么好的一块宝石,他想多打猎去卖钱吗?‎ ‎6.海力布并不贪图宝石,他想得到宝石就是想多打猎,好多分些食物给乡亲们。‎ 师:接下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看课文的第8~11自然段,请同学们画出描写海力布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说说使你感动的地方在哪。‎ ‎7.生汇报,师抓重点词语指导朗读。(急忙、急得掉下眼泪、镇定)‎ ‎8.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9.当乡亲们看到海力布变成石头的时候,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呢?会怎么说呢?谁来模拟乡亲们来说一说。‎ 师:乡亲们得救了,可我们尊敬的猎人变成了石头,找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回顾课文,动笔写话 ‎ 师: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如果你此时就站在这块石头的旁边,你会对这块石头说些什么呢?‎ ‎1.小组交流构思。‎ ‎2.个人动笔写一段话。‎ ‎3.全班交流。‎ 四、教师总结 猎人海力布虽然只是一个民间故事,但是海力布舍己为人的精神代代流传。他化身的石头会一直将他的故事传扬。‎ 猎人海力布 救白蛇 得宝石  热心助人 救乡亲  舍己为人 变石头 ‎ 课堂中,我努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他们找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说明让自己深受感动的原因,不少学生都能抓住重点词句谈体会,对海力布的人物形象也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小练笔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提取主要信息,概括故事情节,对缩写课文有了初步的体验。‎ ‎10 牛郎织女(一)‎ ‎ ‎ ‎《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带有神话色彩。本文是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写了穷苦孩子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无意结识了天上的织女,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的故事。‎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但是语言清新自然,故事情节清晰,人物形象鲜明,学生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就能了解故事的大体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整体阅读,了解故事情节;分清情节详略,感知故事所渗透的情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达到生字词最大限度的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同学演一演,把简单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字词。‎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体会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自主解决生字词。‎ ‎2.感受人物形象。‎ ‎3.情境表达,把简略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重点 了解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体会人物形象。‎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民间故事。‎ ‎2课时 第一课时 ‎1.掌握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3.默读课文,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能说出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 一、课文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那同学们知不知道每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呢?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出示:请同学们为它们连线:‎ 七夕节  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 正月十五 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 七月初七 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 九月初九 拜月乞针线 中秋节 八月十五 看灯吃汤圆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了,每个民间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可跟他们产生的缘由有密切的关系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之中的一个:七夕节的由来。‎ 二、人物认识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人物?初步介绍文章的主要人物:牛郎、老牛和织女。‎ 三、介绍文体 ‎《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四、感知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朗读字词,正音。‎ ‎2.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意思。‎ ‎3.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4.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5.质疑。‎ 六、认识牛郎 ‎1.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同桌交流读懂了什么。‎ ‎2.从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牛郎的孤苦伶仃。‎ 七、感悟牛郎和老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1.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2.讨论:从哪些语言文字中可以体会到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说说自己的感受。‎ ‎3.圈画词句,体会老牛对牛郎的亲密感情。‎ ‎4.发挥想象,把“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说得更具体,并和同学互相演一演。‎ ‎(引导学生从“看见的、听见的”什么来说)‎ 八、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生词。‎ ‎2.写出这部分内容让自己觉得不可思议的情节。‎ 牛郎织女(一)‎ 老牛与牛郎相依为命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体会人物形象。‎ ‎2.能说出牛郎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重点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性格,体会人物形象。‎ ‎2.能说出牛郎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 ‎2.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老牛善解人意,知恩图报,让牛郎到湖边的树林去找美丽的姑娘织女,也就有了下面发生的故事。‎ 二、学习牛郎长大后的部分 ‎1.自读课文,说一说牛郎长大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2.全班交流。‎ ‎(哥嫂赶他出门,只给了他一头牛,一辆车。)‎ ‎3.画出哥嫂说话时的表情,从中你认为牛郎的哥哥和嫂子是什么样儿的人。‎ ‎4.自读第8自然段,说说牛郎和老牛怎样生活的?‎ 三、学习老牛说话的部分 ‎1.默读第9自然段,说说读后所得。‎ ‎2.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感受在“微弱的星光下”老牛说话的情景。‎ 四、说一说牛郎和织女是怎样相识的 ‎1.各自轻声读第14~21自然段,交流各自的读后所得。‎ A.牛郎在湖边的树林里认识了谁?‎ B.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2.画出描写织女的句子。‎ ‎3.发挥想象,把“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说得更具体,并和同学演一演。‎ ‎4.讨论: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5.老牛看到织女跟牛郎在一起,心情怎样?‎ 五、总结课文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动人的故事?‎ ‎2.复述课文。‎ 牛郎织女(一)‎ 老牛(善解人意)‎ 牛郎(心眼好、能吃苦)‎ 织女(心地善良、留在人间)‎ 教学时,首先,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导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连线,这道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牢记传统节日及其不同的习俗,归类区分。这样一来,顺理成章地就讲到了“七夕节”的由来。接着,又该孩子们大显身手了,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先让他们讲讲自己听说的内容,然后再结合课文,激情学习。‎ 然后,理清思路,概括主要内容。其次,抓住重点,突出主题。同样的年龄,牛郎却有非人的遭遇,他的“可怜”不言而喻,孩子们以自己仅有的人生经验来加以评价。在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简略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和同学演一演,指导学生自我学习,学会从抓句子中的关键字眼拓展开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1* 牛郎织女(二)‎ ‎ ‎ 后半部分主要讲了牛郎和织女结婚后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然而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后非常愤怒,派天兵天将到人间捉织女回天庭,牛郎披上牛皮,挑起孩子就去追,最后被天河隔开,后来变成了牵牛星和织女星,赞扬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 ‎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前因了解得非常清楚,所以他们更想知道故事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子的。对于长篇课文的学习,他们已有一定的方法积累,因此,学习本课他们既有兴趣,又有方法。‎ ‎1.让学生自己质疑,进行自主学习。‎ ‎2.运用前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 ‎3.运用合作探究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课文。‎ ‎4.举办《牛郎织女》的连环画展,激发学生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字词。‎ ‎2.快速默读课文,了解结局。‎ ‎3.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默读,训练学生快速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拓展,引导学生提高课外搜集故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重点 了解《牛郎织女》的结局。‎ 难点 引导学生从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师:课件,与牛郎星、织女星相关的古诗。‎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 一、复述课文,导入新课 ‎1.指名复述 《牛郎织女(一)》的主要情节。‎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现在有哪一位同学能为大家讲讲牛郎和织女他们都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一边播放相关的幻灯片,一边请学生讲一讲)‎ 师:如果他们一直这样幸福生活,该有多好啊!‎ ‎2.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么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牛郎织女(二)》。(板书课题)‎ 二、读读课文,说说人物 ‎1.读读课文,找准理由。‎ ‎(1)学生读课文,找准理由,找足依据,可把想法写在课本的空白处,以供交流。‎ ‎(2)学生阅读课文,找准理由,找足依据,可适当在书上加上批注。‎ ‎(3)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去,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思考。(相机指导学生认识、理解字词。)‎ ‎2.说说人物,有理有据。‎ ‎ 以教材文本为中介,以学生的批注成果为话题,师生间展开交流。‎ ‎(1)同学们,你们认真阅读,仔细批注课文,一定有许多见解,谁来评论文中的人物。‎ ‎(2) 学生各抒己见。‎ ‎3.结合前一课,说一说自己的连环画内容。‎ ‎(1)出示连环画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连环画。‎ 师:如果你用连环画的形式将牛郎织女的故事表现出来,你会设计哪些内容?‎ ‎(2)小组交流,各自将有用的信息记载下来。‎ ‎(3)全班交流。‎ 三、拓展阅读 学生拿出课前发放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让学生任选一篇阅读,读后分享所得,可说主要内容,可说文中人物,也可直接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等。‎ 牛郎织女(二)‎ 鹊桥相会 本篇是民间故事,我主要参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理念,设计主题阅读环节, 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文章,拓展阅读的新天地。让学生扮演评论员的角色,评论文中人物,从而理解人物性格,体会人物形象。“拓展阅读”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广阔的课外世界。而连环画的设计则为他们提供了动手的机会,也让他们重温曾经的经典,感受小人书的独特魅力。‎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 ‎ 这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讲民间故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民间故事的特点,积累了一些民间故事。此次口语交际,正好为他们展示自我提供平台,‎ 又促进学生对民间故事的阅读兴趣。‎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民间故事编排。有了课文的学习经验,再加上本单元课文的拓展阅读,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完全有话可说。‎ 本次训练,交际性不太强,重点落实按一定的顺序把故事细节讲清楚,讲生动,努力用语言打动人,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述等任务。‎ ‎【知识与技能】‎ ‎1.鼓励孩子敢于表达,引导孩子流畅、有条理、完整地表达。‎ ‎2.指导孩子尽量用语言打动他人,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把故事讲生动。‎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锻炼孩子相互客观、公正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民间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重点 讲清故事的细节。‎ 难点 引导学生讲出最吸引人、最有创意的民间故事。‎ 教师:搜集民间故事。‎ 学生:准备自己感兴趣的民间故事。‎ ‎1课时 一、揭示话题,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这段时间我们看了不少民间故事吧。有没有发现这些故事跟其他故事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想象神奇。这些故事生动有趣、语言平实。故事中的主人公更是吸引了无数人。老师想问一下在座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吗?你们都看过哪些民间故事呢?耳听为虚,我得现场调查一下,请问你还看过哪个故事?今天我们开展民间故事会,好吗?(板书课题)比一比,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故事让更多的人知道。‎ 二、明确要求,指导讲述 ‎1.要把一个故事通过口述的方式传承下去,那肯定得吸引人,打动人,想想看,讲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1)流畅、有序、完整。‎ ‎(2)可以丰富故事的细节,适当添加人物对话,如,织女和牛郎第一次见面时会说些什么;细致描绘人物形象,如,织女穿的纱衣是什么样的。‎ ‎(3)努力用语言打动人,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配上织女被王母娘娘带走时人物的表情、动作。‎ ‎2.明确了要求,我们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是比赛就有奖励。今天我们的故事会将评选出:“故事新手”“故事能手 ”“故事高手”“ 小故事家”。大家有信心吗?‎ 三、轮流讲故事 和同学轮流讲故事,看看谁讲得生动、吸引人。‎ 四、全班交流、评价 五、延伸课外,回味无穷 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出色,可惜时间很短暂,不能让每个人都上台展示自己,不过,你要是真的喜欢这些故事,不妨选择老师推荐的一份课余作业做一做:‎ ‎1.选最拿手的一个民间故事讲给长辈听。‎ ‎2.看一本民间故事集,有能力的试着自己编一个故事。‎ ‎3.听父母或其他的长辈讲民间故事。‎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流畅、有序、完整 讲生动细节 用语言打动人、配上动作和表情 在学生主动参与中,在教学的生成性中,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归纳出本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这远比教师直接说教来得有效。在课堂结束时,我向同学们推荐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一种完成,或者全部完成。虽然课已结束,但是趣味无穷。因为口语交际课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在各种场合练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识,才能真正提高人际交往的素养。‎ 习作:缩写故事 ‎ ‎ ‎ 本次习作让学生将一个较长的好故事缩写成一个简短的故事。再把这个故事介绍给别人,让别人在短时间内就能了解故事梗概。但在缩写的过程中,要注意故事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学生会缩写句子,知道缩写时要抓住句子中的重要信息。所以对缩写文章段落有一定的基础,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和点拨,应该能顺利完成本次习作。‎ ‎ 通过老师的讲解、示例,引导学生掌握缩写文章的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和原文的对照,学生能发现缩写的要领,从而将内容正确、完整地缩写出来。‎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缩写的方法,能够使用“摘录和删减、概括和改写”的方法缩写故事。‎ ‎2.缩写完成后,与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故事是否完整,情节是否连贯,语句是否通顺。‎ ‎【过程与方法】‎ 通过缩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抓住主要信息进行概括的能力。‎ 重点 学习缩写的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抓住主要信息进行概括的能力。‎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新课。‎ ‎2课时 第一课时 指导学生掌握缩写故事的方法。‎ ‎ 一、导入 ‎ 师:进入21世纪后,我们每天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时间节奏加快,能重点突出,语言简练地向别人介绍情况,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 师:例如本单元的课文,当我们向别人介绍时,那么长的篇幅,可能别人都没有耐心听。但今天,老师要教给你们一种方法,快速地说出故事内容。这就是 “缩写”。 ‎ 二、“长话短说”,缩句练习 师:在学习“缩文”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缩句”的练习,句子会缩了,段和篇的缩写也就不难了。‎ ‎1.课件出示第一组缩句练习:削枝存干,具体描写概括式。‎ 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地板着面孔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缩后:女教师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缩后:我的脸涨得通红。)‎ 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缩后:我笑出了声音。)‎ ‎2.学习方式: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适时引导,这类句子的缩写方法就是削枝存干,即:去掉具体描写的部分,留下主要内容。‎ ‎3.总结方法:摘录和删减。‎ 三、缩写段落练习 ‎1.读《猎人海力布》第1~4自然段。‎ ‎2.学生交流这几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对照下面缩写的文字(出示教材示例),说说保留了什么,删减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概括,哪些句子是改写。‎ ‎4.学生思考。‎ ‎5.全班交流。‎ ‎6.总结方法:概括和改写。‎ 四、复习课文,确定主要内容 ‎1.学生默读《猎人海力布》的其余段落。‎ 围绕课文写海力布“舍己为人”的精神这个主要意思,找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师生讨论:应该保留哪些主要内容?‎ ‎(龙王把宝石送给海力布、海力布得到宝石后是怎样做的、海力布听到群鸟的议论、海力布让乡亲们搬家、海力布向家乡们说明原因后化成石头,这些内容不能删除。)‎ 五、尝试缩写 ‎1.学生默读《猎人海力布》的第5~6自然段,独立缩写。‎ ‎2.交流评议,解决哪些地方可以压缩。(海力布对龙王说的话可以压缩,海力布临时,小白蛇说的话可以压缩)‎ ‎3.全班交流。‎ 习作:缩写故事 摘录 删减 概括 改写 第二课时 ‎1.选择自己要缩写的故事完成缩写。‎ ‎2.写完后,对照原文,看看是否完整、连贯、通顺。‎ 重点 选择自己要缩写的故事完成缩写 难点 写完后,对照原文,看看是否完整、连贯、通顺。‎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方法,复习导入 缩写方法:‎ ‎(1)摘录和删减 ‎ 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不要改变故事的原意。‎ ‎(2)概括和改写 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或者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具体描写改得更简洁。‎ 二、学生独立缩写课文 ‎1.师:可以缩写《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也可以缩写其他的故事。‎ ‎2.教师巡视。对多数同学缩写中产生的同样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对缩写时产生的个别问题,在巡视过程中及时指点纠正。‎ 三、组织交流 ‎1.指名朗读写得很好的几篇习作,给予肯定,引导仿效。‎ ‎2.指名朗读普遍存在同类问题的典型文章,引导修改。‎ ‎3.出示评价指标:‎ ‎(1)故事是否完整。‎ ‎(2)情节是否连贯。‎ ‎(3)语句是否通顺。‎ ‎4.学生对照原文,尝试修改。‎ 四、评议后学生修改、誊抄 习作:缩写故事 摘录 删减 概括 改写 ‎ 在本次教学中,我注重知识的层层深入。由缩句过渡到缩自然段再到缩写整篇课文,降低缩写难度,渗透缩写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摘录和删减,概括和改写”中应注意什么。借助例文,给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共同缩写有利于方法的集中指导,激发学生的动笔兴趣,同时,也告诉学生可以将整篇文章分为几个部分缩写。这样,化整为零、扶放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自然是高效的。‎ 语文园地 ‎ ‎ ‎ 本次语文园地有三个板块。“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和别人分享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向别人讲民间故事。“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理解俗语和成语所表达的不同效果,仿照例子,用合适的语言、神态、动作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而“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与本单元民间故事有联系的一首古诗《乞巧》。‎ ‎ 五年级的学生能和别人分享民间故事,并有自己的独特分享经验,所以此部分内容就交由学生自我完成。俗语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是通过俗语表达的意思学生可能不怎么理解。把简单的情节说具体,学生也有一定的经验,这次训练要加以巩固。‎ ‎ 1.创建民主、和谐、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分享的欲望,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课前收集俗语,课中探讨交流,让学生体会不同语言形式表达的同一含义。‎ ‎3.回忆旧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熟读成诵。‎ ‎【知识与技能】‎ ‎1.能和同学分享自己读过的民间故事。‎ ‎2.了解不同语言形式表达的效果。‎ ‎3.仿照例子,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 ‎4.背诵古诗《乞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回忆、交流,了解更多讲民间故事的方式。‎ ‎2.通过比较,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效果。‎ ‎3.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将简略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做一个爱表达、会表达的人。‎ 重点 了解不同语言形式表达的效果。‎ 难点 仿照例子,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 教师:课件。‎ 学生:回顾本单元的民间故事,准备一个民间故事在课堂中讲给其他同学听。‎ ‎2课时 第一课时 ‎1.讲民间故事,交流讲好民间故事的方法。‎ ‎2.背诵古诗《乞巧》。‎ 重点 背诵《乞巧》。‎ 难点 交流讲好民间故事的方法。‎ 一、交流平台 ‎1.回忆本单元学过的民间故事。‎ ‎2.学生交流自己课外搜集的民间故事,用简短的话讲一讲民间故事。‎ ‎3.学生小组讨论:怎样把民间故事讲得精彩。‎ ‎4.全班交流。‎ ‎5.教师总结。‎ ‎6.教师课件出示关于民间故事集的书。‎ 二、日积月累 ‎1.开课解题。‎ 刚才咱们交流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伴随着动人的传说,走进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 ‎2.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交流诗意。‎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 ‎4.配乐诵诗,读背。‎ 聆听这优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时光隧道回到千年以前的唐朝。一年一度的七夕终于到了,夜色好美呀,诗人和人们一起仰望这浩瀚无际的青天,禁不住吟出——七夕今宵看碧霄。今天的日子有什么特别吗?哦,原来是分隔了整整一年的牛郎织女相聚的日子,善良的喜鹊也来为他们搭桥成全他们的相会了,这正是——牵牛织女渡河桥。他们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织女的一双巧手更是令少女们羡慕不已,于是所有的少女都在这一天对月乞求,这便是——家家乞巧望秋月。是啊,可织女离他们太远了,听不见她们说话,少女们只能把这美好的愿望寄托在穿针引线之中,于是才要——穿尽红丝几万条 。‎ ‎5.学生自读。‎ ‎6.同桌互背。‎ ‎7.全班齐背。‎ 如何讲好民间故事?‎ ‎《乞巧》 牛郎织女 美好愿望 ‎ 第二课时 ‎1.了解不同语言表达的不同效果。‎ ‎2.仿照例子,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 重点 了解不同语言表达的不同效果。‎ 难点 仿照例子,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 一、导入 ‎1.读下面的俗语,说说它们的大意。‎ 矮子面前不说短话 按下葫芦起来瓢 ‎ 八抬大轿请不去 八字没一撇 ‎ ‎2.交流从这些俗语中明白了什么。‎ 二、读一读,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1.同桌互相配合读,一人读俗语,一人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确。‎ ‎3.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4.全班交流。‎ 鼻子都气歪了:形容很生气,很愤怒。‎ 气急败坏:十分慌张或愤怒。‎ 前怕狼后怕虎:形容犹豫不决。‎ 畏首畏尾:形容胆子小。‎ 一个巴掌拍不响:形容事情不是单方面引起的。‎ 孤掌难鸣:形容力量孤单,难以成事。‎ 打开天窗说亮话:形容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直言不讳:形容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吃水不忘挖井人:形容要懂得感恩,知恩图报。‎ 饮水思源:形容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 ‎5.指名学生回答左右两组词语相同的地方。‎ ‎(表达的意思大体相同。)‎ ‎6.说说两组词语不同的地方。‎ ‎(1)左边是俗语,右边是成语。‎ ‎(2)左边词语形象生动,右边词语需要想一想,才能想出意思。‎ ‎7.说一说你喜欢哪种语言表达形式。‎ 三、仿照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具体 ‎1.自读语段,说一说两个语段的主要内容。‎ 语段一:狼找借口吃掉了小羊。‎ 语段二:狼找借口吃掉了小羊。‎ ‎2.比较两个语段的不同点。‎ 第二语段比第一语段多了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把狼想吃小羊的情景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 ‎3.出示语段:‎ ‎ 牛郎听到这儿,从树林里走出来,双手托着纱衣,说:“姑娘,别着急,你的衣裳在这儿。”‎ ‎ 姑娘穿上衣裳,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牛郎谈话。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 ‎4.指导学生翻到《牛郎织女(一)》,自读这一部分,联系上下文,组织语言。‎ 师:同学们,你们准备从哪些方面来写他们的第一次见面?‎ ‎5.组内交流,把语段说具体,可配上动作。‎ ‎6.小组推荐一名说得好的同学,全班交流。‎ 鼻子都气歪了  气急败坏 前怕狼后怕虎  畏首畏尾 一个巴掌拍不响 孤掌难鸣 打开天窗说亮话 直言不讳 吃水不忘挖井人 饮水思源 本次交流平台的学习,我让学生收集一些民间故事,在课堂中讲给大家听。培养了学生的收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古诗的教学由学生自读诗句,自悟诗意。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词语,从理解两组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找相同和不同之处,从而体会到左边的词语形象生动,让人一读就能了解到词语所表现的道理。仿照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课中,我呈现了牛郎拿着衣服出现在织女面前的句子,引导学生翻到课文,联系前后文,组织语言。‎ 快乐读书吧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给我们讲过了许多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梁祝十八相送、八仙过海……这些都是我国经典的民间故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化成了一个个民间传说和故事,到今天仍旧吸引着我们。本次“快乐读书吧”就是引导学生走进我国民间故事,去领略动人的情节,认识精彩的人物,体会故事中所寄托的愿望,再去阅读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情节神奇,故事生动,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老师的推荐和引导,会让他们对这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名言开课,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2.具体故事的引导,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民间故事。‎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民间故事的特点,读懂民间故事及道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课外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们寄托在民间故事中的朴素愿望。‎ 重点 对民间故事产生兴趣。‎ 难点 明白民间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掌握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 教师:课件,相关民间故事的书籍。‎ 学生:准备《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课前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1课时 一、提问导入 师: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曾徜徉在童话世界中,也曾遨游在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中。今天我们来阅读民间故事,你们读过或知道哪些呢?‎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所谓民间故事就是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口头文学作品,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为了人们人人相传,代代相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文学世界中的一块瑰宝。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间故事,感知民间文学的独特魅力。‎ 二、指导阅读 ‎1.让我们打开《中国民间故事》,先来浏览目录,了解一下这本书中都有哪些故事。咱们一起选择一篇民间故事读读好吗?(共同选择一则民间故事)在这篇民间故事中会写些什么?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呢?‎ ‎2.师生共同阅读一篇故事《田螺姑娘》。‎ ‎ 提示:像以往读书一样,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边读边圈圈画画,或适当做些批注。‎ 出示要求:‎ 通过阅读,我知道这个故事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是怎样写的?先写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 为什么这样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后在小组内可以先交流一下。‎ ‎3.交流:‎ ‎(1)你读懂了书中写了什么?‎ 板书:生活 ‎(2)通过刚才的阅读,你明白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个故事的吗?先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写了____________, 最后写了____________,其中还运用了____________的手法。‎ 提示:民间故事情节往往比较夸张,充满了想象。‎ 师相机板书:起因 经过 结果 (想象 夸张)‎ ‎(3)那么为什么这样写呢?‎ 板书:表达一种愿望 通过刚才的阅读,从中你能体会到民间故事有什么特点?‎ ‎(4)在刚才的阅读中你最喜欢的或印象最深刻的语句有哪些呢?‎ 出示:其中我最喜欢的或印象深刻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桌先交流,再集体交流。‎ 说明: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可以多读读这些好句子,也可以摘录下来,做读书笔记。‎ 三、鼓励读书 通过对刚才那篇民间故事的阅读,你知道如何去阅读民间故事了吗?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怎样做呢?‎ ‎(对于好词好句不仅可以好好品读,还可以——摘录,做读书笔记。读后可以与同学、家人讲一讲所读的故事,交流获得的知识,集思广益。也可以写一写读后感想。)‎ 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 写什么:生活 怎么写:起因 经过 结果(想象 夸张)‎ 为什么写:表达一种愿望 本课教学,我引导学生抓住民间故事的特点,通过对《田螺姑娘》这个故事的阅读,指导学生掌握读民间故事的方法。借助清晰的板书,让学生抓住要点,不光读得精彩,而且理解深入。相信学生通过这堂课,能走进中外民间故事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