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 KB
  • 2021-12-10 发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落花生》教案 (16)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落花生》‎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学习课文生字词。‎ 2、 简介作者、“落花生”。‎ 3、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分段。理解“体面”的意思。‎ 4、 分清课文主次,初步感知“借物喻人”的写法。‎ 5、 用“居然”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学习第三部分,联系课文、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段。‎ 2、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补充: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总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 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 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文章详略的合理安排。‎ 3、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化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部分,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1、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从落花生中 领悟到了什么?‎ 一、 探究第三部分:‎ 1、 自己读课文第三部分,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里知道的?(花生的好处多、大家议论花生)‎ 2、 花生都有什么好处?(味美、榨油、便宜……生补充资料)‎ 过渡:原来,平凡不起眼的花生有那么多的好处,用“浑身是宝“来形容花生,真的是当之无愧!但是,花生有一个特点却是常常被人忽视的。‎ ‎3、(课件)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0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语,看看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有什么区别?写一写批注。(小组讨论、汇报)(“矮矮地长在地上”——朴实无华、“果实埋在地里”——默默奉献。)‎ ‎(1)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人们是怎样对待它们的?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理解“爱慕”:心中产生喜爱、羡慕。)‎ ‎(2)花生虽然没有鲜艳夺目的外表,只是矮矮地长在地上,果实埋在地里,但是花生却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父亲认为: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就是花生最值得珍视、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4、齐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让你想起了哪些人?为什么?‎ 过渡:大家说得真有道理!尽管这些人外表平凡、其貌不扬,但是只要是为他人、为社会带来了好处、做出了贡献,那他们都应该得到我们大家的尊重、认同!‎ ‎5、这正是作者的父亲对作者的希望。作者领悟到了吗?自己读第13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再进行小组交流。(小组讨论、汇报)‎ ‎ 过渡:父亲说的话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作者牢牢记在了心上。让我们再次重温这一次难忘的谈话,把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殷切期望表达出来。‎ ‎6、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 三、小结写作手法:‎ ‎1、夜深了,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与作者从议论花生到议论人生,从而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这篇文章的篇幅虽短,但是作者合理地安排好写作材料,抓住与父亲议论花生的话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记叙,‎ 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使文章的主次更加分明。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时也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四、拓展延伸:‎ 过渡: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他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并用行动实现了这一心愿,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那么,你又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 五、总结:‎ 生活处处皆学问,如果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我们一定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板书设计:‎ 种、收花生 尝花生 ‎ 落花生 不好看:矮矮地、埋 (朴实无华)‎ 议花生 做有用的人 ‎ 很有用:味美、榨油、便宜(默默奉献)‎ ‎ 借物——————————————————————————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