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5 MB
  • 2022-02-10 发布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25课-人教部编版(共24张PPT)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四年级下册 第25课 内容一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一) 内容二 诗经·魏风·陟岵 内容一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一) 一、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里仁篇第 四(三)》。 (二)师生合作吟诵《短歌行(其一)》。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一)》,老师读 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公冶(yě)长(cháng)、 可妻(qì)也、缧绁、戮、女(rǔ),器也、瑚琏 (liǎn)、佞、御人以口给(jǐ)、子说(yuè)、 桴、从我者其由与(yú)、好(hào)勇过我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5.1 1.文白对读。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 也。”以其子妻之。 译文: 孔子评价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 曾被关进狱中,但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的女儿嫁 给他。 2.素解文意。 链接:公冶长:名为长,字子长,春秋时鲁国人,孔门七十 二贤之一。他自幼家贫,但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德才兼备, 终生治学而不为官,相传他还通鸟语,但却因此无辜获罪。 点拨:这一章的意思是,圣人和君子不以一时的成败得失来 衡量人,而要看他内在的品格,只要这个人品质是好的,哪 怕他现在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都应该一如既往地对待他。 链接:《邓世昌虽败犹荣》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5.2 1. 文白对读。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 其兄之子妻之。 译文: 孔子评论南容:“国家政治清明,能做官发挥所长;国 家政治黑暗,能避免刑罚。”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 2.素解文意。 点拨:孔子给予南宫适较高的评价:“邦有道,不废;邦无 道,免于刑戮。”当国家处于盛世,政清人和时,他能够为 国效力;当国家混乱的时候,他能够谨言慎行,全身避害, 免遭刑罚。于是,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宫适。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5.3 1. 文白对读。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译文: 孔子评论宓子贱:“这人是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 这种人从哪里来的好品德呢?” 2.素解文意。 点拨:孔子说宓不齐是个君子。“斯焉取斯”,两个 “斯” 都作代词,是“这”的意思,第一个“斯”指代宓不齐,第 二个“斯”指代鲁国的贤人。这章的意思是,宓不齐之所以 会成为君子,是由于他在鲁国,鲁国是周公教化过的地方, 民风淳朴,因此鲁国一直有君子之风,代代相传。孔子既是 称赞宓子贱,也是在赞扬鲁国的民风。 链接:《宓子贱鸣琴而治》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学习5.4 1.文白对读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 “何器也?”曰:“瑚琏也。” 译文: 子贡问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你好 比是一个器皿。”子贡说:“那是什么器皿呢?”孔子说: “是宗庙祭祀用的瑚琏。” 2.素解文意 链接:子贡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他将“学”与“行”结 合得非常好。他不但擅长语言表达,有丰富的学识,还是著 名的外交家、政治家,此外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商于曹、 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拓展:回顾并积累《论语》中子贡的言论: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 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 而篇第一》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 礼。”——《论语·八佾篇第三》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五)学习5.5 1.文白对读。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 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译文: 有人说:“冉雍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说:“何 必要口才呢?能言善辩压过别人,常被人讨厌。冉雍未必有 仁德,但为什么要有口才呢?” 2.素解文意 点拨:孔子针对别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 认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真正的 君子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嘴”服人。 链接:《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中说:“德行:颜渊、闵子 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后人便将这十人称为“孔门十哲”。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六)学习5.6 1.文白对读。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译文: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他回答说:“我对这个没有信 心。”孔子听了很欢喜。 2.素解文意。 启思:本章中的“说”是什么意思? 提示:通“悦”,高兴。 链接:《漆雕开遇难》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七)学习5.7 1. 文白对读。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 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译文: 孔子说:“我的主张行不通了,就坐个木筏子到海上去。 跟随我的人恐怕只有仲由吧?”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笑他: “仲由这个人比我勇敢,但没处去弄做木筏的木材了。” 2. 素解文意。 点拨:孔子说,如果大道不能实现,那他就打算远离政治。 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子路听后,以为孔 子真要带他一起出海。孔子于是说“无所取材”,来表示他 只不过是在开玩笑而已,并非真要出海。 拓展:关于“无所取材”历代有三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说 法出自郑玄等人,他们认为材是“材料”之意,这里是说虽 然子路想和孔子一起出海,可是没有能远行的工具。第二种 说法是朱熹引用程子的观点,认为“材”和“裁”古字通, 意思是子路不会裁度真假之言,以为孔子真的要出海。第三 种说法认为“材”通“哉”,意思是孔子说子路除了“勇敢” 外,在其它方面没有可取之处。我们采用的是第一种说法。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诗经·魏风·陟岵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一)》。 二、解诗题 “陟”是登上的意思,“岵”是有草木的山。这 首诗写主人公登上青青的山冈,眺望远方,思念亲 人和家乡,故以“陟岵”为题。 三、正诗音 (一)初读《诗经·魏风·陟岵》,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陟、岵、瞻、嗟、夙、旃、屺 (三)标注入声字: (四)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五)师生拍手齐读。 (六)学生说读后感受。 四、明诗意 (一)文白对读。 原句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 夙夜无已。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予季行役, 夙夜无寐。 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 夙夜必偕。 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译文 登上青山岗, 朝乡远望父亲。 父亲那时说:孩儿啊!你出外服役, 早晚不能休息。 要保重啊,将来要回家来,莫要永留在他乡啊! 登上秃山顶,朝乡遥望母亲。 母亲那时说:幺娃啊!你出外服役, 早晚不能睡觉。 要保重啊,将来要回家来,不要丢下你的娘啊! 登上高山冈,朝乡远望兄长。 兄长那时说:弟弟啊!你出外服役, 没早没晚当差。 要保重啊,将来要回家来,不要死在他乡啊! (二)字词释义。 ①予子:主人公想象中其父对他的称呼。 ②无寐:没时间睡觉。 ③冈:山脊。 ④偕:俱,在一起。 ⑤无死:不要死在异乡。 五、品诗味 点拨:这首诗歌的独到之处在于主人公站在亲人的立场上设 想他们对自己的思念,在他的想象中,当他登高思念亲人之 时,家乡的亲人也正在想念他,这正是情至深处的自然表现。 拓展: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也运用了 类似的手法表达思乡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六、背诗句 (一)复沓式读诗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七、想诗境 (一)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 绘的画面。 (二)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 面有些什么。 八、悟诗情 《陟岵》中主人公不直抒思家之情,而是想象父母兄长 对他的挂念叮嘱,这一声声叮咛中包含了无数嗟叹、盼望, 情致婉曲,令人读后也不禁生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九、本课总结 “思乡”是古代诗词创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大家还可以积 累以下几首著名的思乡诗: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