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7 KB
- 2022-02-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2、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重点难点:
1、 乘法分配分律归纳概括。
2、 理解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口算:25 ×47 ×4 50 ×26 ×4
125 ×6 ×8 6 ×4 ×25
提问: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每组中的算式不同,但结果相同。
师:每组中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规律?这就是今天我们这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参加种树的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参加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分析:(1)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参加种树的人分为几个部分?要求参加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你想怎样求?
让学生两人一组,讨论有几种不同的解答方法。
方法一:先求每组有多少人,再求参加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4+2)×25
=6×25
=150(人)
答:参加种树的一共有150人。
方法二:先求挖坑、种树的有多少人,再求抬水、浇树有多少人,最后求参加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4×25+2×25
=100+50
=150(人)
答:参加种树的一共有150人。
师:两种解法不同,但结果的相同的,都是求参加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所以(4+2)×25=4×25+2×25。
师:4加2的和同25相乘,与4和2 分别与25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时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
教师板书:(4+2)×25=4×25+2×25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内说说,学生反馈。
生: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表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师:等号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生: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表示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师:上面的4个等号有什么共同点。
生:左边的算式等于右边的算式。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般的规律,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教师启发学生写出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
(a+b)×c=a×b+b×c
教师质疑:a×b+b×c
引导学生说出:a×b+a×c=a×(b+c)
三、 巩固提高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5+55)×28=45×□+55×□
4×□+□×□ =4×(75+125)
27×12+73×12=(□+□)×□
25×(4+8)= □×□+□×□
25×(4+8) 27×12+73×12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40+4)×25 9×37+ 9×63
3、解决问题。(用两种方法,只列式不计算)
光明小学在3月12日植树节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四年一班有男生22
人,女生18人,如果平均每人种3棵树,他们班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男生比女生多种多少棵树?
四、拓展延伸,灵活多思
1、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102×45 15×99+15
9×123-9×23 46×99
2、 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教师逐题讲评,讲评时一定要学生说出判断的根据。
第2题:观察教材中的除法竖式,说说在计算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完成教材第第28页 “练习七”第6题、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出原因。
五、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方法一:(4+2)×25 方法二:4×25+2×25
=6×25 =8×25
=150 =150(人)
(4+2)×25=4×25+2×25
用字母表示数:(a+b)×c=a×b+b×c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举例验证、交流等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从而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
1、 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2、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植树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2、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同样不能没有猜想,否则,主体性探究 活动便缺少了内在的动力,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成了失去目标的无意义操作。学生看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从直观上产生了关于乘法运算定律的猜想。于是,接下来的举例就成了验证猜想的必需,无论猜想的结论是“是”还是“非”,学生的思维一直是活跃着的,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这个过程是教会学生 学习与掌握探索方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品格的过程。
4、师生平等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新课程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 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教师必须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在以上教学片断中,教 师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猜想——倾听——举例——验证,在 欣赏学生的“闪光”处给学生“点拨”。教师没有过多的讲授,也没有花大量的时间去 刻意的创设教学情境,只是做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工作,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表达。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新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5、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学生涌现出的各种说法,说明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巨大的。所以我在这里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说,谈谈各自不同的看法,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尽可能少说,为的就是要还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能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