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9 KB
- 2022-02-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编写者
黄拥玫
第 教时
教学
内容
与诗同行
设计
理念
。
课时
教学
目标
1、感受儿童诗的形式和写法,初步感受诗歌故事和诗歌的研究方式,为学写诗歌和开展诗歌研究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文字肩上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积累经典的诗歌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展示学生的长处和取得的进步。
5、交流汇报研究小组的活动总结,总结综合性学习的收获、不足和建议
教学重点
1、感受儿童诗的形式和写法,初步感受诗歌故事和诗歌的研究方式,为学写诗歌和开展诗歌研究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1、感受儿童诗的形式和写法,初步感受诗歌故事和诗歌的研究方式,为学写诗歌和开展诗歌研究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能力。
教学
资源
各种诗歌。
修改意见
教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阅读《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给诗加“腰”》、《诗中的“秋”》,能够读懂阅读材料。
2、感受儿童诗的形式和写法,初步感受诗歌故事和诗歌的研究方式,为学写诗歌和开展诗歌研究打下基础。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诵读了许多古诗词和著名的现代诗,今天,我们还要读一读现在的儿童作家写的诗,了解一些有趣的诗歌故事,再学习一下别人是怎样开展诗歌研究的。
二、阅读材料
1、学生自主阅读《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三首儿童诗,要读正确,读流利,知道三首儿童诗分别写了什么。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1)《我们去看海》:看海,是孩子们的梦。碧蓝的海水、温馨的海风、辽阔的海面、澎湃的潮声……对孩子们充满了诱惑,让孩子们从小就心怀梦想,渴望长大,渴望领略更多更美的风光。同时,大海又恰似母亲的胸怀,我们在母亲博大、温暖的怀抱里一天天长大……
(2)《致老鼠》:在诗人的眼里,老鼠其实也是可爱的生灵。诗人用博大、宽容的心胸容纳老鼠的过错,并打算教老鼠改正错误,与猫和谐相处。这是多么诗意的思想!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这是多么美丽的心灵!
(3)《爸爸的鼾声》:爸爸的鼾声在作者的眼里,竟然如同火车开动的声音,带给作者奇妙的想象,也带给作者难忘的乐趣。
3、指名阅读诗歌故事《给诗加“腰”》,并且进行复述。
4、指名朗读《诗中的“秋”》,引导学生小结读诗的方法。
(1)不懂的诗句要求教父母、老师、同学。
(2)学会把读到的诗句变成画面,想象诗歌描述的图景。
(3)读诗要联系生活。
(4)要学会将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是同一诗人的不同诗句进行比较,在比较重理解。
三、探讨交流
1、我知道的诗歌故事。
2、我觉得读诗还有这样的方法。
3、我准备进行诗歌的研究内容和问题。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
1、诵读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提出问题:这是诗人崔颢三十多岁在黄鹤楼一带漫游时创作的,就题写在黄鹤楼的墙壁上。有一天,大诗人李白登上黄鹤楼,大江两岸的景色尽收眼底,他睹物兴来,正打算题诗六年,但抬头看到了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心里十分钦佩,他觉得自己一时无法与之比较,只得暂时止笔。李白感慨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这首诗让李白也感到自愧不如。
二、探究诗意
1、品味《黄鹤楼》全诗。
2、理解诗意:传说中的那个仙人子安骑着黄鹤早已飞走了,这里只留下空落落的一个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过去了,这楼上一直是这么冷落、寂寞,只有空中的白云在这里漂浮缭绕。今天是个阳光明丽的天气,隔江眺望,汉阳的树木显得是那么清晰,如同近在眼前;鹦鹉洲上则是一片葱茏,茂盛的情操把这块沙洲严严实实地覆盖着。登高望远,眼前这一派景象,勾起我思乡的愁绪,这时,夕阳西下,暮霭升腾,江面上烟波浩渺,我的家长又在哪儿呢?
3、前人评诗。
(1)宋代著名文学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崔颢的《黄鹤楼》评论说:“唐人七言律诗,当此以为第一。”
(2)清代的沈德潜说它:“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法,遂擅千古之奇。”
(3)李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4、背景补充:黄鹤楼上自从有了崔颢的这首诗,后来的好多诗人都不敢把自己的诗和崔颢的这首《黄鹤楼》题在一起。
三、诗坛佳话
1、李白心事:李白看到崔颢的诗题在墙壁上,他自叹不如,终于放下了笔。但是,对于久负盛名的诗人李白来说,这总是一件遗憾的事。
2、诗人轶事:据说后来李白模仿崔颢的《黄鹤楼》,做了一首《鹦鹉洲》,但是缺乏新意。清代的纪昀对李白《鹦鹉洲》评论说:“虽效之,而实多不及。”
3、金陵漫游:天宝年间,李白漫游金陵的凤凰台,想到历史的兴衰和自己仕途的种种坎坷,万千感慨涌上心头,于是,他依用崔颢在《黄鹤楼》中的原韵,题写了《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诗歌特色:李白的这首诗含义深刻,气势雄浑,足可以和崔颢的《黄鹤楼》相媲美。方四评论说:“两首诗‘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宋代张表臣则认为:“金陵凤凰台,古题咏唯谪仙为绝唱。”
5、小结:李白服善不服输,在仿学中有所创新,这种精神连同他的七律《登金陵凤凰台》一并传为诗坛佳话。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文字肩上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积累经典的诗歌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2、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展示学生的长处和取得的进步。
教学过程:
活动准备
1、 搜集不同类别类别、诗人的作品;布置各小组训练,练习个人朗读和小组齐诵。
2、 搜集几位诗人的资料。
一、 欣赏根据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中秋》谱写的歌曲
二、表演与竞猜
由小组推选一名同学扮演某一诗人,吟诵他的诗作,让学生说说这首诗或词是哪位诗人写的,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心情。
如:陆游的《示儿》。陆游诗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为抗击金兵,收复中原而努力。这首诗是他的临终遗言,表达了他对祖国统一的热望。
三、朗诵
以小组为单位,按诗歌类别为序开展活动。先请一位同学简介某一类诗的主要诗人和代表作品,其余同学分别朗诵这类诗。
1、 爱国诗词
(1)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 范成大的《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 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 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 郭沫若的《炉中煤》、《黄浦江口》、《骆驼》
(7) 闻一多的《发现》、《死水》、《一句话》
(8) 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
2、 送别诗
(1)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2)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3) 李白的《黄鹤楼送猛然之广陵》、《送友人》
(4) 高适《别董大》
(5)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6)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 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
3、 思乡诗
(1) 王维的《杂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岑参的《逢入京使》
(3)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1)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 杜甫的《月夜》
(3) 李白《静夜思》
1、 咏物诗
(1) 贺知章的《咏柳》
(2) 李贺的《马诗》
(3) 罗隐的《雪》、《蜂》
(4) 欧阳修的《画眉鸟》
(5) 王冕的《墨梅》
(6) 于谦的《石灰吟》
(7) 郑燮的《竹石》
四、和同学们交流参加活动的体会
五、评价和总结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交流汇报研究小组的活动总结,总结综合性学习的收获、不足和建议。
教学过程:
一、 教师指导写总结报告
1、 交代开展了那些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法和途径是怎样的。
2、 重点总结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收获、经验和不足。
3、 总结从其他小组的活动中受到的启发和帮助。
4、 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讨论、记录和总结
1、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对于本次或者今后的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建议?
三、各小组撰写总结报告
四、总结交流
1、各研究小组依次轮流总结
2、同一小组的成员对总结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
3、听众提出疑问,请总结人或其他成员解答。
五、评价研究成果
1
、全班同学对个研究小组的总结报告及其回报做出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
2、教师作出综合评价
3、提出今后活动的方向
(1)经常阅读、背诵、积累诗歌。
(2)尝试自己写诗
(3)利用书籍、网络、图片等资料、资源,合编一些小的诗集。
课后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