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1.95 KB
  • 2022-02-11 发布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监测题(含答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42 分) 1.选择。(18 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雅(yǍ) 锦绣(jǐn) 跺脚(duǒ) 盗窃(d o) B.呻吟(shēn) 谚语(y n) 炖菜(chún) 目睹( dǔ) C.流淌(tǍng) 贡献(gòng) 琴弦(xi n) 厨房( chú) D.拜访(b i) 瓦蓝(w ) 包裹(guǒ) 澄清( chéng) (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衣裳 马蹄 徽笑 全神贯注 B.汇集 暴发 检阅 自做自受 c.干躁 沙哑 袖子 心惊肉跳 D.抱怨 咆哮 昼夜 黄钟大吕 (3)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冒着严寒 庄严宣告 脱帽肃立 B.旗帜飘扬 默默沉思 空气清鲜 C.天空晴朗 无限乐趣 细雨蒙蒙 D.迅速生长 猛烈讨论 必胜信心 (4)读句子,括号内应依次填人三个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今天我去听了一场音乐会,歌手那美妙的声音堪称是( ),时而如 高ft流水之壮丽,时而如小溪潺潺之悠闲,听后有( )三日不绝之感!真 是让人( )啊! A.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满心欢喜 B.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心满意足 C.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心满意足 D.天籁之音 余音绕粱 满心欢喜 (5)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快走呀!”爸爸高喊,“我们就快要爬到ft顶了!” B.店家道:“客官,你应该看见,我门前旗上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 C. 落日的余晖不断变换着颜色,好像上帝给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紫 色…… D. 这学期,我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查理九世”等许多有趣的书。 (6)对“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认为世上有值得自己为之弹琴的人。 B.认为世上的人都听不懂自己的琴外之音。 c.认为世上的人都能听懂自己弹琴。 D.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自己为之弹琴的人了。 2.判断。(6 分) (1)“伯牙和子期难道不是知音吗”和“伯牙和子期不是知音”两句话的 意 思一样。 ( ) (2)“巧夺天工”“笔走龙蛇”和“黄钟大吕”都是形容书法艺术高超的词语 ( ) (3)“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 句话是说相比闰土的见多识广,我和朋友们都见识短浅,孤陋寡闻。 买一本书,放在床头,带着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几十页,该多好! ,该多好! ( ) (4)按课文内容填空。(5 分) (4)《桥》一课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无私无 畏 、 不 徇 私 情 、 英 勇 献 身 的 崇 高 精 神 。 ( ) (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一共记叙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四件小事,表达 了 作 者 对 鲁 迅 先 生 的 怀 念 之 情 。 ( ) (6)《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说明文。 ( ) 3. 填空。(18 分) (1)读音节,填空。(4 分) ji n mò 琴 ( ) ( ) 康 ( ) 生 沉 ( ) (2) 照样子,编字谜。(4 分) 例:有火便炒 有手就抄 有水成沙 有女是妙——(少) ----( ) (3) 按要求写句子。(5 分) ①用关联词语连接句子。(2 分) 星期天,我们都在一起复习功课。我去他家。 他来我家。 ②照样子,仿写句子。(3 分) ①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②忽然,海面上 了大风, 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 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 …… 二、阅读与赏析。(23 分) (一)汨( mì)罗怀古 他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 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 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阅读这首现代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 分) 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照样子,填空。(6 分) ( 春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节)—— , 。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 , 。 2.你能读出这首现代诗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吗?(4 分)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二)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13 分) ①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 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两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 处的一所中学。 ②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 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 子,就让我头疼。 ③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 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 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④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 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 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 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 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去了? ⑤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 暗,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 吗?"我问。老人叹气了说:“他爹娘走了五年了,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 想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 ⑥ 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 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 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 然。 ⑦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 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洛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 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⑧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 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 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⑨走到院子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 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没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⑩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 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 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 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竞成了嚎啕大哭。 ⑾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 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⑿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 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 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 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 ⒀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 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 本文的题目是《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结合全文,围绕着“眼泪”,请你 概括李想的这一滴眼泪掉下来所经历的变化过程。(4 分) 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他昂着头, → 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没事人一样, → ,他获得 父母的温暖, 。 2. 如何理解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老师头疼的原因。 (2 分)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 的人。课文《我的伯父鲁 迅 先生》中,鲁迅先生看到一个素不相识的穷车夫扎伤了脚,就蹲下身子 帮他包扎伤口,还送钱给他,就说明了这一点。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 。 3. 按照括号里的要求从不同角度品析下列句子。(4 分) (1)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人物描写方法的角 度) (2)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修辞手法的角度) 4. 李想以前上课走神,后来为什么会认真听讲了?(1 分) 5. 仔细揣摩第⑧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 感”具体地描述出来?(2 分) 。 2.请你写一个发生在你和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故事,注意把人和动物的 行为写具体,写清楚。题目自拟。(30 分) 附加题:选择合适的诗词名句填空。(只填序号)(10 分) ①沙场秋点兵 ②何日遣冯唐 ③然后君子 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⑤会挽雕弓如满月 ⑥为人谋而不忠乎 ⑦任重而道远 ⑧梦回吹角连营 ⑨文质彬彬 ⑩五十弦翻塞外声 1.吾日三省乎吾身。 ? ?传不习乎? 2.子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 。 3.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 。 4.持节云中, 。 ,西北望,射天狼。 5.醉里挑灯看剑, 。八百里分麾下炙, 。 。 三、表达与习作。(35 分) 1.学习了第八单元,相信你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先填空,再仿样子写 句子。(5 分) 试卷汇编 语文·六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