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00 KB
- 2022-02-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月光曲》 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理解"幽静、纯熟、清幽、陶醉、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1、有感情默读文,理清文章脉络,
2、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情感目标: 根据故事联想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画面,感受贝多芬的人格魅力及音乐的魅力。
活动重点: 弄清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运用本文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写一个小片段。
活动难点:根据故事联想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画面,感受贝多芬的人格魅力及音乐的魅力。
活动时间:两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积累了许多关于月的成语,你还记得吗?
月缺是诗,月圆是画,数千年来有多少人寄情于月,留下多少精美绝伦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德国美丽的莱茵河诞生了一首以月命名更名满天下的乐曲——《月光曲》,月光曲的作者是谁?
生:贝多芬、看课后资料袋简介贝多芬。
师:(小结),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伟大的乐曲,他一生追求民主,博爱。贝多芬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贝多芬
生齐读:
师:贝多芬的幸福是什么?
生:用音乐为穷苦人造福。
二、活动过程
师: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吗?
5
有一天傍晚,贝多芬走进了一间茅屋,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再弹一曲,这后一曲就是著名的——月光曲
师: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有了创作的灵感?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去寻找吧。请大家打开语文书,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认为打动了贝多芬的句子勾画出来,读一读。
活动一:出示学习提示,小组合作学习。
1、通过预习,你读懂了什么?交流预习收获。
2、朗读课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探究贝多芬弹第一曲的原因。
预设:(1)汇报原因:
Ø 组1:酷爱音乐
(抓住兄妹俩对话中的“多难弹啊”、“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体会并有感情朗读,读出妹妹对音乐的向往和热爱。)
本组补充:家境贫穷
生1:抓住对话中鲜明的对比词“太贵”、“太穷”体会,读出哥哥因为家境贫穷不能满足妹妹想听音乐会的愿望的难过和内疚之情。
生2:抓住第四自然段中的“旧钢琴”、“正在做皮鞋”等细节描写体会贫穷。
组2:善解人意
有的学生可能会抓住对话中的“随便说说”, 体会出姑娘体谅哥哥的难处,在安慰哥哥。
追问:“随便说说”指的是哪句话?(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追问:真的是随便说说吗?在括号里填上一个最能表达姑娘内心感受的词读一读。
(3)引导想象,体会贝多芬的情感:此时此刻,你就是贝多芬,你会怎么想?
预设:1、教这位姑娘弹琴;2、给她一张音乐会的入场券;3、亲自为她弹一曲,满足她的愿望……
小结:同学们很有爱心,正像大家想的一样,当贝多芬听到琴声、听到兄妹俩对话后他的心就被深深地触动了,当他亲眼喜爱自己音乐的居然是位贫穷的盲姑娘时更感动了,于是轻轻推开门走进茅屋里弹了一曲。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活动二: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活动三:总结拓展
5
贝多芬在给盲姑娘弹奏一曲后,为什么还要弹第二首?第二首曲子在怎样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 我们下节课将继续探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贝多芬走进了低矮的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盲姑娘听了贝多芬的曲子,那么激动,那么兴奋。贝多芬看到盲姑娘听到他的曲子是这样的兴奋,这样的喜悦,贝多芬心里怎么样?
1、师生对读盲姑娘和贝多芬的话。
2、于是,贝多芬又给她弹了一曲,这个曲子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不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还是趁着兴致当时弹出来的?从哪一句里可以看出?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功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3、同学们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乐曲呢?盲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样听的?他们听着,听着,又展开了怎样的联想?请你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课文。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出示学习提示,小组合作学习
1、自读,围绕重点段进行感悟贝多芬走进茅屋,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1)贝多芬在各地巡回演出的空闲散步时,无意中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钢琴声,走近时又听到屋内穷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被感动,于是推门进屋,弹奏了刚才姑娘弹的那首曲子。
引导:贝多芬作为大音乐家,到各地演出还到小镇上演出,并且无偿为盲姑娘弹奏,这一切说明什么?
(说明贝多芬没有架子,生活在人民之中,同情、热爱劳动人民,心地善良。)
(2)贝多芬弹完一曲,盲姑娘说:“弹得多纯熟呀!感情多深哪!”这说明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很有音乐素养。贝多芬为在这儿遇到了知音而激动,因此用“我再给您弹一首”来回答盲姑娘。
5
师提升:这么懂自己的音乐,这分明就是知音啊!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而贝多芬茅屋弹曲遇知音,他怎能不激动呢?
2、《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
(l)贝多芬心情激动。
(2)当时“风吹灭了蜡烛”,屋里洒满银光,“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这景色很美,这美盖过了茅屋里的贫困和凄凉,这美感染了贝多芬,诱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怀着对穷兄妹俩的同情,决定把美好的音乐奉献给这贫穷而爱好音乐的人。贝多芬的心被触动了,早已经被穷苦兄妹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感动的贝多芬没有回答姑娘的话。就在这时:请大家轻声读: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一切是那样祥和宁静,此情此境被诗仙李白遇到了他一定借月抒情吟诵成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此时的乐圣贝多芬难道他也会借月吟诗吗?
不
生:作曲
师:是的他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这时就诞生了——
生:月光曲
(听月光曲音乐)
3、想一想: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有几个画面,用﹋画出来,用——画出实在的事物。
(“月亮升起来了”;“月亮越升越高”;“忽然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三个画面最初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这时音乐一定是舒缓的,轻柔的,表现了月光下的一切都很幽静。接着月亮升高,穿过微云,这时音乐逐渐增强,有了曲折,表现微云开始破坏幽静。忽然风起浪涌,宁静被完全破坏了,这时的音乐一定是高昂激越的,表现整个世界充满了风浪。
(指导朗读)“轻幽舒缓——明快悠扬——高昂激越”
4、总结表达方法:
看来只描写实在事物不能感受到月光曲的美妙,像课文这样在实在事物描写中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内容更生动了,表达感情更深刻了,这样的写法就叫做虚实结合,快把这个方法批注在书上。以后写作时也可以试着使用。
师:从事实引出联想,课文中用了哪两个词语?
板书:
5
好像……仿佛……
男生读写实部分。
女生读联想部分。
活动二:各组汇报交流。
活动三:总结拓展,升华主题。
贝多芬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而且说如果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也是非常幸福的,这时贝多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个词儿说明他也很激动?
(飞奔。)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功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还说明了什么?(卓越才华)
师:学了这个美妙的传说,我们知道了贝多芬对劳苦大众的感情是很深的。课文本身写的是关于《月光曲》创作的传说,其实这个传说本身也是一首动人的《月光曲》。
活动四、练习背诵第9自然段
板书设计:
月光曲
柔和徐缓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有力快速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高昂激荡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