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4 MB
  • 2021-05-10 发布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各章节基本知识题

  • 5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讲 测量 声现象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2.知道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会用量筒(杯)测量物体的体积。4.会进行长度及体积的单位换算。 5.知道声音的发生及传播条件;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二.知识整理: (一)长度测量: 1.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 常用的还有 、 、 、 、 和 _ 等。它们之间的 换算关系为: 1m = _______Km = _______dm = _______cm = ______ mm = __________nm。 2.工具: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 ,使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 做到: 齐: 靠: 正: 准: (二)体积测量: 1.在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来测物体的体积。 2.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视线要跟凹形液面的___________部或凸形液面的 ____________部相平(即平视)。 3._________________叫做误差,它是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完全避免的。 (三)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 __________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是_________米/秒。 3.乐音的三要素是指:______ 、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跟声源 的振动的频率有关;______________跟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 三.例题及巩固练习: 1.单位换算(要求写出换算过程) ⑴ 0.56 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厘米; ⑵ 35 毫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 ⑶ 1.53×106 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毫米; ⑷ 4.76×104 微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 ⑸ 0.5 纳米=_________米=_________毫米=________微米(不写过程)。 2.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⑴ 某同学身高为 1.64________; ⑵ 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 70_______; ⑶ 窗玻璃的厚度为 2.5_______; ⑷ 一号干电池的长度约为 6_____。 3.如图: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4.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位换算: ⑴ 1.5 米 3=________升=_________厘米 3=__________毫升; ⑵ 360 毫升=_______升=___________米 3=___________厘米 3。 6.如图:是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金属块体积的示意图,水的体积为: __ 厘米 3,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_____厘米 3,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厘米 3 。 这只量筒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可以精确到__________。 四.课堂检测: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______________。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⑴ 小王的身高 17.8_____; ⑵ 圆珠笔管的直径约为 0.8_____; 3.无线电波在 1 秒内通过的距离为 3×105 千米,合_____厘米=_____毫米。 4.地球半径约 6370 千米=_____________米=___________厘米。 5.如图: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其中准确值为________, 估计值为___________,有_______位有效数字。 6.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 A.32 厘米=32× 100 1 =0.32 米 B.32 厘米=32 厘米× 100 1 米=0.32 米 C.32 厘米=32× 100 1 米=0.32 米 D.32 厘米=32 厘米× 100 1 =0.32 厘米 7.某实验小组用同一把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在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 A.6.2 分米 B.6.20 分米 C.62 厘米 D.620.0 毫米 8.把闹钟放在钟罩内,在抽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 ( ) A.听到闹钟走时声不变 B.听到闹钟走时声越来越小 C.听到闹钟走时声时大时小 D.听到闹钟走时声越来越大 9.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量某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分别为 L1 = 3.51 厘米、 L2 = 3.52 厘米、L3 = 3.52 厘米,则该物体长度应记为: ( ) A.3.51 厘米 B.3.52 厘米 C.3.517 厘米 第2讲 机械运动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单位。4.知道平均速度。 二.知识整理: 1.机械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2.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叫参照物。 3.物理学中常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速度,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 5.速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式中每个字母分别代表哪个物理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 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时; 1 千米/时=___________米/秒。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9.在只要求作粗略研究的情况下,可用__________ 表示作变速直线运动 的物体运动快慢。其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例题及巩固练习: 1.运动员在跳伞过程中,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的, 选择降落 伞作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____的。 2.飞机作俯冲飞行时,飞行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______ 作参照物的。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54 千米/时=______________米/秒; 20 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时。 4.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 1 秒内经过 1 米,在二秒内经过 2 米, 在 3 秒内经过 3 米,在 4 秒内经过 4 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 v=S/t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 v 与路程 S 成正比 B.速度 v 的大小与路程 S、时间 t 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 v 一定时,路程 S 与时间 t 成反比 D.速度 v 与时间 t 成反比 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 2 秒的平均速度是 6 米/秒,后 4 秒内的平均 速度是 3 米/秒,则该物体在 6 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3.5 米/秒 B.3.75 米/秒 C.4 米/秒 D.4.5 米/秒 7.光从太阳到地球所需时间为 8 分 20 秒,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8.一列长 310 米的火车,用 13 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 1 分 10 秒的时间,求隧道的长度。 四.课堂检测 1.两个同学并肩走在林荫路上,若相对于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来说两人都是 ____________的;而相对于其中的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是_________的。 2.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人说路旁的树在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_ 为参照物 的;他又说旁边座位上的乘客是静止的,他又是以_______ 为参照物的。 3.某人 5 分钟步行通过的路程是 0.9 千米,则此人步行时的速度为______ 米/秒,合_____________千米/时。若以这样的速度行走半小时可以通过 ____________米的路程。 4.沪宁高速公路长 300 千米,若规定汽车的最高速度为 120 千米/时,那么 汽车跑完这条公路需用几小时? 5.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 6772 米,其中江面正桥长 1577 米。一列 长 300 米的火车通过江面正桥用了 2 分钟,求:⑴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 少米/秒?⑵以这个速度行驶,通过整个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第 3、4 讲 质量和密度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及其单位。2.理解密度的概念、单位及其应用。 3.知道水的密度。4.会用天平称质量。5.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二.知识整理: (一)概念部分: 1.质量:⑴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质量。 ⑵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的变化而变化。 ⑶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常用的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⑷ 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______测量质量。 2.密度: ⑴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 公式:密度公式为___________, 还可变形为_________和________。 ⑶ 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_, 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 1 千克/米 3=_______克/厘米 3; 1 克/厘米 3=________千克/米 3。 ⑷ 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部分: 1.质量测量──天平的使用: ⑴ 水平调节: ________________。⑵ 横梁平衡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称量时被测物体放在_______盘,砝码放在_______盘;横梁重新平衡 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取放砝码时要用__________夹取,不能用手拿。 2.密度测量: ⑴ 测定物质密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实验中用________来称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_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⑶ 测定金属块密度的方法与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⑷ 测定液体密度的方法与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三.例题与巩固练习: 1.单位换算: ⑴ 氯原子的质量是 1.7×10-27 千克=____________克=_____________吨; ⑵ 月球的质量约是 7.4×1025 克=_______吨=_______千克=______毫克。 2.填上适当的单位: ⑴ 一个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 45_________; ⑵ 一头大象的质量大约是 5.8_________; ⑶ 一只鸡的质量大约是 2.0×106_______ 3.一铁块的质量是 5 千克,若把它轧成铁板,它的质量是________;若把它 带到月球上时,它的质量是_________;若把它放在熔炉里完全熔成铁水 时的质量是_________。 4.一块铁质量是 1.97 吨,体积是 0.25 米 3,铁的密度是_____千克/米 3,合 ____克/ 厘米 3;若将该铁块切去一半, 则该铁块的密度为________. 5.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 其中甲杯装的是_______,乙杯装的是_________,丙杯装的是________。 甲 乙 丙 6.一块 1 米 3 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___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____。 7.一塑料桶最多能盛 5 千克的水,它的容积是________,用它盛装另一种 液体,最多能盛 4 千克,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它可能是_______。 8.对密度公式ρ=m/V 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就大 B.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就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9.一个空心铝球的质量为 27 克,在其中空心部分注满酒精后它们的总质量 为 48 克(ρ酒精=0.8×103 千克/米 3, ρ铝=2.7×103 千克/米 3), 求:铝 球的体积。 10.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 ⑴ 现有以下可供选择的实验步骤: A.将金属块投入盛水量筒中,记下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记为 Va; B.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记为 Vb; C.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出从量筒中取出的金属块的质量记为 ma; D.调节好天平,用平天称出金属块的质量(尚未用量筒测体积)记为 mb; E.将量筒盛有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记为 Vc。 请选择必要的步骤,并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要求误差 较小)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 ⑵ 根据图中所示结果,将下表填写完整。 金属块的 质量(g) 金属块的 体积(cm3) 金属块和水的 总体积(cm3) 量筒内水的 体积(cm3) 金属块的密 度(g/ cm3) 30 四.课堂检测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⑴ 250 克=_______________千克=__________________毫克; ⑵ 0.048 吨=_____________千克=__________________毫克; ⑶ 1.29 千克/米 3=____________________克/厘米 3; ⑷ 13.6 克/厘米 3=____________________千克/米 3。 2.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____________,体积___________,密度_______; 若将此冰切去 2/3,则剩余部分的密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实心物体,其质量之比为 2:1, 体积之比为 1: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4.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只质量为 200 克的瓶子装满水时的质量为 1.2 千克, 则该瓶的容积是 ____________厘米 3,若将此瓶装满密度为 0.8×103 千克/米 3 的煤油时的 总质量是______________。 6.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约为 100 克铁块的质量实验步骤为: A.把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内;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C.在天平右盘内加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D.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上; E.算出右盘砝码,减去游码的示数即是铁块的质量。 ⑴ 上述步骤中疏漏的是 F:_______________。⑵ 上述步骤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⑶ 补充、修改后,正确步骤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7.在测定液体密度时,某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 记录结果如下表,则: ⑴ 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千克/米 3; ⑵ 容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⑶ m 的值是________克。 液体的体积(cm3) 16.5 35.0 40.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21.4 39.9 m 8.一个体积是 0.5 分米 3 的铁球,其质量为 2.37 千克, 问: ⑴ 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为什么?(ρ铁=7.9×103 千克/米 3) ⑵ 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第5讲 力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理解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 3.理解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及示意图。 4.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5.会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 二.知识整理: 1.力的概念: ⑴ 力的含义: 力是_________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⑵ 力的效果:力可以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使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 ⑷ 力的测量: ①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其符号为______。 ② 测量工具:在实验室我们常用__________来测量力的大小,其原 理是: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_____________。 ③ 测量步骤: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的表示方法: ⑴ 力的图示法: ______________;⑵ 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 3.两种常见的力: ⑴ 重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力。 ①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②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 ③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___________,用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 式中g=___________,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重力的作用点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摩擦力: ① 滑动摩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 ③ 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④ 增大摩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例题及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一个物体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B.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对外施力的同时必然受力 D.磁铁吸引铁钉时铁钉不会吸引磁铁 2.用力拍桌子时手会疼,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弹簧秤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__。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第 5 题图 4.用 200 牛的力,沿与水平地面成 45°角拉小车,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拉力。 5.质量为 20 千克的物块静止在斜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物体所受的重力。 6.汽车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_摩擦, 刹车时 继续滑行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摩擦。 7.冰雪天气,人们常在路面上撒些砂子或在车轮上缠上铁链防滑,这是采 用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使摩擦____________。而为防止皮带打滑, 人们也常会将皮带张紧,这是用_________方法使摩擦_____________。 四.课堂检测: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施力物体 C.空中飞行的小鸟对地球也有吸引力的作用 D.马拉车前进时,车拉马的力一定小于马拉车的力 2.下列作用力中,大小最接近 1 牛的是: ( ) A.蚂蚁的拉力 B.人的拉力(一般) C.马的拉力 D.托起两只鸡蛋的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质量为 1 千克的物体重 9.8 牛,可以写成 1 千克=9.8 牛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 4.质量是 60 千克的人,他的体重是______牛;重 686 牛的物体,它的质量是 ___________牛。 5.如图:用 10 牛的水平力按压图钉,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出这个力。 6.一根细线下拴着 2 千克的小球,当小球摆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作出小 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7.一个质量是 5 千克的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 40 牛,作出 这个压力的图示。 8.如图所示,弹簧秤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被测物体重__________。 第 5 题图 第 6 题图 第 7 题图 第 8 题图 第6讲 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二力平衡及其条件; 2.理解合力的概念及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3.理解惯性定律、惯性现象; 4.会用力与运动之间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知识整理: 1.主要内容: 惯性:(1)定义: (2)影响因素: 平衡力:(1)定义: (2)条件: ⑴ 概念: 非平衡力: 合力:(1)同向共线的二力合成: (2)反向共线的二力合成: 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怎样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规律: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怎样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怎样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⑴ 由物体受力情况确定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⑵ 由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三.例题及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A、B、C、D 四图中,F1、F2 平衡的是: ( ) 2.如图所示: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茶杯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和茶杯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某人沿水平方向用 20 牛的力推着一辆车匀速向西运动,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是____________牛,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 4.起重机吊着重为 2×104 牛的货物以 1 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 钢绳的拉力______2×104 牛;当货物在空中 静止时钢绳的拉力______2×104 牛。当货物以 2 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绳的拉力_______2×104 牛;若货物 加速上升时钢绳的拉力______2×104 牛。(填“>”“<”“=”) 5.重 50 牛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需的牵引力是________。 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则物体: ( ) 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慢 C.慢慢停下来 D.立即静止 7.一气球下吊着一只吊篮匀速上升到某一高度时,气球突然破裂,则气球破裂时物体将向________运动,这是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水平方向同一直线上,有两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向左的力 F1= 15 牛,向右的力 F2=21 牛,用力的图示法 画出这两个力的合力。 9.质量为 2 千克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试画出该物体所受力的图示。 第 8 题图 第 9 题图 四.课堂检测 1.如图所示:电灯静止在空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与电灯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C.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D.物体只有在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3.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运动,这是为什么? 请从下面解释语句中选 出正确的说法并按说理顺序排列,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A.虽然不再受到推力作用,但惯性比它受到重力大,它将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B.虽然不再受到推力作用,但由于惯性,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C.所以仍要继续向前运动; D.虽然不再受到推力作用,由于速度很大,所以子弹惯性很大,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E.子弹离开枪口时已具有很大速度。 4.重 10 牛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阻力是物重的 0.2 倍,则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是 _______牛。 5.两同学一起用力水平向北推木箱,甲同学用力 150 牛,乙同学用力120 牛,木箱受到推力的合力是___________ 牛,合力方向是_____________。 6.重 20 牛的横型飞机,在空中作匀速直线飞行时,飞机所受合力的大小是_________。 7.判断: ⑴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 ) ⑵ 物体运动时,一定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 ) ⑶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 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 ) ⑷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 ) ⑸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 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 ⑹ 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 ) ⑺ 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由于受到重力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停地变化的。( ) ⑻ 行驶的汽车在刹车后速度越来越慢,这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 ⑼ 人们可用重垂线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 ( ) ⑽ 三要素相同的力一定不是平衡力。 ( ) 第7、8、9讲 压 强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压力的概念、压强的概念。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 3.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及大气压强的变化。 二.知识整理: 1.压力和压强: ⑴ 压力: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 ②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______________; ③压力与重力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压强: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单位________________; ④增大压强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压强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体的压强: ⑴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的________和_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 各个方向的液体压强_______;深度增加,液体压强_______;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 ⑶ 液体压强公式: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 而跟其它因素无关。 ⑷ 连通器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气压强: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大气压强。 ⑵ 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 ⑶ 大气压的测定: ①托里拆利实验:__________; ②标准大气压的值: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大气压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例题及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画出各图中 A 物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 2.如图 A、B、C、D 四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分别为 FA、FB、FC、FD,则 FA=__________,FB=__________, FC=____________,FD=____________。 A B C D 3.桌面受到的压强是 500 帕,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一块砖的质量为 m,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 S;若 A、B、C、D 各图中砖块对水 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FA、FB、FC、FD,压强分别为 PA、PB、PC、PD,则: FA=________,FB=_______,FC=_______, FD=________。 PA=________,PB=_______,PC=_______,PD=________。 5.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 ) A.1000 帕 B.200 帕 C.50 帕 D.2 帕 6.下列事例中采取了哪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办法? ⑴ 载重汽车的轮子装得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房屋的墙基做得比墙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铁轨道常铺在枕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刀的刃要磨得很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关于液体内部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液体质量越大,所产生的压强越大 B.不同液体内的不同深度,压强可能相等 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下的压强总大于向上的压强 D.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8.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的 A、B 两个容器中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 的关系为:PA_____PB,FA______F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倒入等质量的三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 则液体对烧杯底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P 甲>P 丙>P 乙 B.P 甲<P 丙<P 乙 C.P 甲=P 乙=P 丙 D.因密度未知,所以无法比较 10.如图所示:A、B 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等质量的不同液体 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 Pa______Pb。(填“>”、“<”或“=”) 11.如图所示:在水槽中放入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并在管中注入与水不相溶的油,恰好使距水槽底部相同高度的 A、B 两点的压强相等(A 为油与水的分界处),则距水槽底部相同高度的 C、D 两点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A.PC = PD B.PC>PD C.PC<PD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2.如图所示:把塑料吸盘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较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在解释这 个现象时要用以下四句话:⑴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上;⑵把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墙 上,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⑶吸盘与墙之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⑷所以挂衣 钩可以挂住衣服。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 ) A.⑴、⑵、⑶、⑷ B.⑵、⑴、⑶、⑷ C.⑶、⑵、⑴、⑷ D.⑵、⑶、⑴、⑷ 13.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现象中可确认管中进入了少量空气的是:( ) A.管内水银柱的高度略小于 76 厘米 B.使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长度增加 C.无论怎样使管倾斜,水银都不能充满管子 D.将管在水银槽内下插 1 厘米深,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发生变化 14.重为 3000 牛的机床, 用四只脚支在地面上, 每只脚的底面积为 0.005 米 2,求机床对地面的压强。 15.质量为 7.9 千克的正方体铁块放在边长为 1 米的正方形的水平桌面的中央,则桌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大?(ρ铁 =7.9×103 千克/米 3) 16.如图所示:容器的底面积是 100 厘米 2,内装某种液体,液体对 B 点的 压强是 235.2 帕,求:⑴A 点受到液体的压强;⑵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17.将质量为 10 千克的酒精倒入底面积为 100 厘米 2 的容器中,酒精深 1 分米,则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分别为多大?(g 取 10 牛/千克、 ρ酒精=0.8 克/厘米 3) 18.有一截面积为 5 厘米 2、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壁厚不计),用薄塑料片(质量不计)挡住其下端管口,然后插入 杯中液面下 20 厘米处, 如图所示,若沿管壁缓慢向管中注入 120 克水银后,薄塑料片刚好下落,求: 杯中液体 的密度。 四.课堂检测: 1.如图所示:重 50 牛边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物块被 20 牛的水平力紧压后静止在图示位置,则物块对水平支持 面的压力是____________,压强是_______;对竖直墙壁的压力是______,压强是_______。在图中画出物块对两......... 个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 2.在如图所示的盛有液体的容器中,投入一木块后,容器底受到的压强__,压力________;若杯中装满水时, 再 将木块投入后,容器底受到的压力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 1 题图 第 2 题图 第 5 题图 3.1 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___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________帕,能支持_________米高的水柱。 4.某自来水龙头离地面高度为 1 米,测得水龙头处水的压强为 1.96×105 帕,则水塔里的水面离地面高度为 ______米。 5.如图所示:细试管底受到的压强为 9.8×102 帕,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克/厘米 3;若把试管竖 直放置,则试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是_______。 6.房顶的面积是 45 米 2,大气作用在房顶表面上的压力有多大? 7.刘家峡水电站的水库大坝高 147 米,当水库水位为 130 米时,坝底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8.质量 45 千克的一位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 150 厘米 2,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要想很快地使地面受到的压强增大一倍,他可以怎么办?(g=10 牛/千克) 9.一台质量 5 吨的履带拖拉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3×104 帕,它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约是多大? (g=10 牛/千克) 10.如图所示:容器中装入某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3×103 帕,则:该液体密度是多大?容器底受到 的压力是多大?(g=10 牛/千克) 第 10、11、12 讲 浮 力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二.知识整理: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浮力。 2.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基米德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体的浮沉条件: 设 G 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物重,F 浮为浮力,则: 当 F 浮_______G 时,物体下沉;当 F 浮_______G 时,物体悬浮;当 F 浮_______G 时,物体上浮. 5.物体漂浮在液面上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求浮力大小的方法: ⑴ 称重法(根据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压差法(产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公式法(阿基米德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二力平衡法(悬浮、漂浮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浮力的应用: (1)密度计:原理: 刻度的分布: 读数: (2)潜水艇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浮沉的; (3)热气球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浮沉的。 8.物体浮沉的几种状态与过程 状态与过程 F 浮与 G ρ物与ρ液 V 排与 V 物 应用 漂浮 上浮 悬浮 下沉 沉底 三.例题与巩固练习: 1.一个 1 牛的钩码,挂在弹簧秤钩上, 当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 0.87 牛,这个钩码受到水的浮力 是_____牛; 若钩码受到的浮力是 0.1 牛时,弹簧秤的示数应是_______牛。 2.如图所示:某物块浸没在水中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2.3 牛,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1.5 牛,则该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 牛,方向为________。 3.木桩打到泥中时,受到水的浮力是____牛。 4.将 2.00 牛的金属块用线悬挂,使其全部浸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测得溢出的酒精重为 0.32 牛,则金属块受 到的浮力是________牛。 5.弹簧秤下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是 392 牛,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 342 牛,则物体 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_,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若将弹簧秤上提,使物浸入水中的 体积减小一半,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________,弹簧秤的示数变为__________。 6.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个材料、体积、形状互不相同的物体, 图中注明了它们的浮沉情况及其每个物体受到的重力 G,在图中画出每个 物体受到的浮力 F 浮。 7.体积为 1×106 米 3 的充氦气的飞艇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若它 自身重 6×106 牛 (ρ空气=1.29 千克/米 3,g=10 牛/千克) , 则它还能载多 重的物体? 8.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 3/5 的体积浸入水中,当它浮在另一种液面上时有 1/3 的体积露在液面外,求: ⑴木块的密度。⑵液体的密度。 9.质量为 316 克的实心铁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若将该铁球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是 0.3136 牛,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ρ铁=7.9×103 千克/米 3) 10.重 27 牛、体积为 3 分米 3 的铝球放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浸入水的体积是多大?(g=10N/Kg) 11.某根绳子能承受 39.2 牛的拉力,用它拉住一个浸没在水中体积为 2 分米 3 的实心铝球,如铝块在水中匀 速上升 ,求: ⑴铝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时绳对它的拉力是多大? ⑵铝块露出水面多少体积时绳恰好断掉?(水的阻 力不计,ρ铝=2.7×103 千克/米 3) 12.将一木块放入水中,当木块上再放上 9.8 牛的重物并处于静止时,木块恰好全部浸没水中;若拿出重物, 木块露出水面 1/4 体积后又处于静止状态,求:木块的体积。 四、课堂检测: 1.在水中搬动石头时要比在岸上搬石头时省力,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 _的缘故。 2.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则 小木块受到的浮力 F 木____大石块受到的浮力 F 石;小木块受到的浮力 F 木_______G 木;大石块受到的浮力 F 石 ________G 石。(填“<”“=”“>”) 3.体积是 0.01 立方米的铜球浸没在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牛。(g=10 牛/千克;ρ酒精=0.8×103 千 克/米 3) 4.边长是 10 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如果木块下底面受到的压力为 8 牛,则木块受到的 重力为______牛, 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______厘米,(g 取 10 牛/千克) 5.一艘轮船,当它卸下 1.96×104 牛的货物后,船受到的浮力减小_______牛,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减小_________ 米 3。 6.质量为 24 克的木块放入盛有某种液体的量筒中,液面从 60 毫升上升到 80 毫升(木块漂浮),则木块受到的 浮力为____________,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7.一个体积为 V 的实心铁球,分别放入足够深的水、酒精以及水银中,已知ρ水银>ρ铁>ρ水>ρ酒精,则铁球在 ______________中受到的浮力最大,F 浮=______;在______中受到的浮力最小,此时 F 浮=___________。 8.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______时,物体会上浮,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液面前浮力______;露出液面后继续 上浮时,浮力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一圆柱形桥墩的体积是 20 立方米,浸入水中的体积是总体积的 3/5,则桥墩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牛。 10.潜水艇是靠改变____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一艘潜水艇在水下 50 米深处和 150 米深处所受浮力之比是 __________。 11.下列关于浮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浮力就是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B.浮力就是液体对浸在液体内的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C.重 1 牛的水不可能产生大于 1 牛的浮力 D.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12.一均匀的实心物体恰能悬浮在水中,若将此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 ( ) A.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一块上浮 B.大的一块上浮,小的一块下沉 C.两块都漂浮 D.两块都仍能悬浮在水中 13.把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浮在水、煤油和盐水中,静止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是:( ) A.在水中最大 B.在煤油中最大 C.在盐水中最大 D.一样大 14.上题中,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是: ( ) A.在水中最大 B.在煤油中最大 C.在盐水中最大 D.一样大 15. 一 只 新 鲜 的 鸡 蛋 , 沉 在 盛 有 水 的 烧 杯 里 , 要 使 鸡 蛋 离 开 杯 底 上 浮 , 那 么 可 以 采 用 的 办 法 是 : ( ) A.加水 B.加石块 C.加食盐 D.加酒精 16.用弹簧秤、溢水杯、水、细线和小金属块等器材,测定小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⑴、用细线把小金属块拴好,挂在弹簧秤下,称出金属块重为 G,用公式_____算出小金属块的质量 m。 ⑵、把小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G', 小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 F 浮=___________。 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计算出金属块体积 V=____________。 ⑷、利用密度公式_______________算出小金属块的密度ρ=________。 17.一容器中装有 25 厘米深的水,现将体积是 0.6 分米 3、重 2.94 牛的物体放入水中,求:⑴、未放入物体时,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⑵、通过计算说明物体放入水中后的浮沉状态。 ⑶、物体稳定后排开水的体积。 18.某物体 1/4 的体积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是 300 牛,全部浸入水中时 受到的浮力是多大?若将它全部浸没在密度为 0.8×103 千克/米 3 的酒 精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第 13、14 讲 简单机械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杠杆、力臂的概念;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二.知识整理: 1.杠杆 ⑴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几个名词: ①支点:________________; ②动力:__________________; ③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阻力臂:__________________。 ⑶ 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⑷ 分类: 分 类 特 点 实 例 不 等 臂 杠 杆 省力杠杆 (F1>F2) 费力杠杆 (F1<F2) 等臂杠杆 (F1=F2) 2.滑轮(组) ⑴ 定滑轮: ①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动滑轮: ①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滑轮组: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动滑轮被 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____。 三、例题和巩固练习: 1.下列各图中,O 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各力的力臂(标出 L1、L2): 2.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设计了下面的表格,请帮助他把空格填好。 动力(牛) 动力臂(米) 阻力(牛) 阻力臂(米) 1 1.96 0.04 0.02 2 0.06 0.98 0.03 3 2.45 0.03 1.47 实验中:如果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左端的______ 向________移动,或将右端的________向_______ 移动,直至杠杆静止在_______位置。 3.如图所示:杠杆恰好平衡(钩码相同),下列措施中仍能使杠杆平衡的是: A. 两端各增加 2 个钩码 B.两端各减少 1 个钩码 ( ) C.左端增加 1 个钩码,右端增加 2 个钩码 D.左端增加 1 个钩码,右端增加 3 个钩码 4.在下列杠杆类机械中:⑴道钉撬、⑵钓鱼杆、⑶天平、⑷钢丝钳、⑸缝纫机踏板、⑹筷子。省力而费距离的 杠杆是___________;省距离而费力的杠杆是__________;等臂杠杆是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重为 8 牛的物体 G 挂在杠杆的 A 端(O 为杠杆的支点),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在 B 端至少要 加_____牛的力,力的方向是______,在图中图示出这个力.........。 第 3 题图 第 5 题图 6.一根长 1.6 米的杠杆,当左右两端分别挂 100 牛和 60 牛的重物时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支点 O 距左端的距 离是多少? 7.用定滑轮匀速吊起重物,先后用 F1、F2、F3 沿图中所示的 方向拉绳子,则: ( ) A.F1>F2>F3 B.F1<F2<F3 C.F3<F1<F2 D.F1=F2=F3 第 7 题图 第 8 题图 8.如图所示:物重 G=100 牛,挂重物的钩子 A 承受的拉力是_______牛,若滑轮重及摩擦不计,则拉力 F_________ 牛。 9.按图中所给的省力条件,画出各滑轮组绳子旁绕方法。图中 G 表示物重, G′表示动滑轮重,F 表示人对绳子的拉力。(不计绳重及摩擦) F= 2 'GG  F= 3 'GG  F= 4 'GG  10.如图所示:拉力 F=50 牛,若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则物 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多大? 11.如图:杆秤砣的质量为 0.5kg,秤钩悬挂处 A 与秤纽 O 间的距离为 8cm,挂上 重物后,秤砣移至距 O 点 32cm 的 B 处时,秤杆正好水平。求:⑴被称物体的质量。 ⑵刻度为 3 千克的秤星与秤纽 O 点间的距离。(秤杆的重可忽略不计) 四.课堂检测 1.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动力和阻力的大小一定相同 B.动力臂一定等于阻力臂 C.若动力为阻力的 1/2,则动力臂为阻力臂的 2 倍 D.支点一定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 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的动滑轮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动滑轮能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 B.动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轴心为支点 C.动滑轮是一个不等臂杠杆,其直径是 动力臂,半径是阻力臂 D.使用动滑轮时,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滑轮轴心移动距离的一半 3.在下列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镊子 B.道钉撬 C.老虎钳 D.独轮车 4.一刻度准确的杆秤,若将它的秤砣挖去一小块,则称物体时的读数将: A.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小 B.和物体的实际质量相等 ( ) C.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大 D.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货物所受重力 G=200 牛, 现使用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提升货物, 试确定各图中拉力 F 的大小(滑轮重及摩擦不计),FA=_____,FB=_____,FC=_____。 6. 画出下列各杠杆的力臂: 7.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撬棒的阻力臂与动 力臂之比为 1:12,用它撬起 600 牛的重物,动力至少需要_____牛。 8.用滑轮组提起重物,需要省 2/3 的力且拉力方向向下,请画出滑轮组中, 滑轮个数最少的滑轮组的绕线图。(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9.如图:物体重为 500 牛,在水平支持面上匀速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为 200 牛, 则 F=?(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10.某同学用长 1.8m 的扁担挑水,甲桶重 200N,乙桶重为 160N,问:甲桶 应距人肩多远扁担才能平衡? 第 15、16 讲 机械功和机械能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及功的单位。 2.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功率的单位。3.知道有用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 4.知道动能、势能及机械能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及守恒定律。 二.知识整理: (一)机械功: 1.功: ⑴ 做功必要因素:①________;②__________。⑵ 计算公式:_______。⑶单位:______。 2.功率: ⑴ 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功率, 它是表示_______的物理量。 ⑵ 公式:_____________;(3)单位:__________ ;1 千瓦=___________瓦。 3.机械功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⑴ 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 ⑸ η﹤1 的原因: 。 (二)机械能: 1.能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能;单位_________。 2.机械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 动能:________叫动能,它的大小跟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 重力势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力势能,大小跟 ⑵ 势能: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 弹性势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性势能。 ⑶ 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________的;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有摩 擦等阻力,机械能的总量是_________的;若没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___________。 (三)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例题与巩固练习: 1.在下列情况中,人对物体是否做功?并说明理由: ⑴ 将重物从地面上提起放到肩上_________;⑵ 将重物提在手中沿水平方向移动 50 米的距离_______; ⑶ 扛着重物登上三楼____________ ⑷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站着坚持 3 秒钟不动_______________; ⑸ 推出去的铅球在空中向前飞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 50 牛的的物体在水平支持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的阻力是 20 牛,则它受到的水平拉力是______牛, 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30 米,则拉力对物体做了_________焦的功,重力对物体做了__________焦的功。 3.如图所示:A、B、C 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 mA>mB>mc,它们在同样大的力 F 作用下,都沿力的方向移动相 同的距离 S,则力 F 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 ( ) A.一样多 B.对 A 做的功最多 C.对 B 做的功最多 D.对 C 做的功最多 4.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是 8:9,他们进行爬楼比赛,从一楼爬上三楼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4:5,则两人克服自 身重力所做的功之比是__________;两人的功率之比是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C.功率大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D.功率大的机器,做的功一定多 6.某机器的功率是 1000 瓦,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 ( ) A.表示这台机器能做 1000 瓦的功 B.表示这台机器能做 1000 焦的功 C.表示这台机器秒能做 1000 瓦的功 D.表示这台机器每秒能做 1000 焦的功 7.用一个动滑轮把重 200 牛的货物匀速提高 4 米,所用的拉力是 125 牛,则有用功是_________焦,总功是 ________焦,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 500 牛的物体在水平支持面上以 2 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物体所受摩擦 力是物重的 0.2 倍,问: ⑴半分钟内物体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⑵若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则拉力 F 是多大? ⑶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90%,则 F 的大小是多大? 9.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不做功的物体没有能量 B.做功多的物体能量就多,做功少的物体能量就少 C.能够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但不一定就做功 D.能量多的物体所做的功一定就多 10.说明下列物体具有哪种形式的机械能...: ⑴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火车具有________________。 ⑵静止在高空的物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 ⑶在盘山公路上向下行驶的汽车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⑷拉紧的弓具有________________,离弦的箭具有_______________。 11.滚摆在下降时速度____________,动能__________,势能_________,上升时速度_________,动能 __________,势能____________。 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都比前次稍低,表明滚摆的机械能总量在不断_______。 若不计阻力滚摆的机械能总量________________。(本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跳伞运动员在跳伞时要经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即伞未张开,他下落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此时它所具有 的动能 ________,势能_______;第二个过程:即伞张开后,他会匀速下落,则此过程中动能________,势能 __________,机械能总量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下列各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 A.拉开弓把箭射出去 B.小铁块在空中下落 C.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足球 D.停蹬脚踏板后的自行车正在冲上斜坡 四.课堂检测: 1.物理学中,我们说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⑴________________(2) 。 2. 功 率 是 表 示 做 功 ____________ 的 物 理 量 ; 某 机 器 的 功 率 是 500 瓦 , 其 物 理 意 义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一台机器每小时可完成_________焦的功。 3.某人提着一个重 50 牛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了 100 米,此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_______焦,功率是 ______瓦,后他又提着此物体爬了高 9 米的楼,用时 1 分钟,则爬楼时人对物体做了____焦的功,功率为____瓦。 4.某人用一动滑轮将 400 牛的重物提起 5 米,若人做的额外功是 500 焦,则这个动滑轮 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人的拉力是__________。 5.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物体 A 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升时,A 物体的动能__________, 势能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 7.人造地球卫星在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速度会逐渐减慢,此过程中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能;而在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速度会逐渐加快,则此过程中 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人造地球卫星在______处动能最大, 速度最快。 8.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竖直拉动弹簧秤,使钩码_________上升,弹簧秤的示数如图 所示,该同学所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请你:⑴把表格补填完整;⑵在图中画出实验中的滑轮组的绕线。 9.如图所示:用 40 牛的拉力,使物体 A 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75%。 求:⑴物体 A 和动滑轮重各是多少牛?⑵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50 牛,此装置的机械效率可提高到 多少? 第 17、18 讲 光的反射和折射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 4.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5.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以及虚像的条件;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二.知识整理: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光源。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小孔成像的特点: 。 3.光速: ⑴ 光在__________中传播最快,为__________米/秒=________千米/秒。 ⑵ 光年是 的单位,其值等于光在一年内所通过的距离。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的反射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面镜: ⑴ 成像原理:_________________。⑵ 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例: (三)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的折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例:视浅现象 4.透镜: 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 凸透镜: 光 学 性 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凹透镜: 光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2f,成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应用举例_________。 4.凸透镜成像 f<u<2f,成___________的像,应用举例____________。 u<f,成______________的像,应用举例_____________。 注:(1)一倍焦距点分 ,两倍焦距点分 ; 钩码重 G(N) 钩码上 升的高 度 h(m) 拉 力 F(N) 弹簧秤移 动的距离 S(m) 机械效率 η(%) 9 0.15 0.45 (2) 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像距变 ,像变 ; 物距变大时,像距变 ,像变 。 三.例题与巩固练习: 1.在太阳、月亮、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中,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 。 2.影、月食、小孔成像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现象。 3.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30°,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 _。 5.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________度,反射光线的方向是 。 6.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 的缘故。 7.在右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或者..是镜面。 8.某人的身高是 1.58 米, 站在穿衣镜前 1 米处,他在镜中的 像 到 镜 面 的 距 离 是 _________米,像高_______米;当 他向镜面前进 0.5 米,人与像间距离是________米,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___(填变化情况)。 9.如图 AB 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A'B'表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甲、乙、丙三个图哪个正确? ( ) 10.S 为发光点,试作出 S 在平面镜 MN 中的成像光路图。 第 10 题图 第 11 题图 11.如图△ABC,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ABC 在平面镜 MN 中的像。 12.如图:哪个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的情况? ( ) 13.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________造成的。 14.完成下列光路: 15.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上。 16.有一个焦距是 15 厘米的凸透镜,想用它产生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__。想用 它产生放大的虚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__。 17.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离镜头: ( ) A.大于 2 倍焦距处,倒立放置 B.2 倍焦距和焦距之间,倒立放置 C.2 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正立放置 D.大于 2 倍焦距处,正立放置 18.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 A、B、C、D、 E 处,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⑴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⑵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⑶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四.课堂检测: 1. 下 列 现 象 中 , 不 能 用 光 的 直 线 传 播 知 识 解 释 的 是 : ( )A.影子 B.日食 、月食 C.小孔成像 D.海市蜃楼 2.某学校的教学楼前直立一块面积为 0.7 平方米的平面镜,当镜面向着这幢楼时,则这幢教学楼能在平面镜中 成: ( ) A.部分像,且像和镜的大小相等 B.完整的像 C.不能成像 D.无法确定 3.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我们能从四面八方看到它,是由于物体表面对入射光线产生: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折射 D.吸收 ( ) 4.下列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传播速度不变 B.光年是时间单位 C.发生漫反射,光线要遵循反射定律 D.光的传播速度是 3×108 米/秒 5.某人由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悬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所成像的大小将: A.大小不变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无法确定 ( ) 6.某人站在河边看到水中的鱼在云中游,他所看到的: ( ) A.云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B.云是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C.鱼是光的折射所成的实象 D.鱼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 7.物体离凸透镜 10 厘米,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物体的象,如果将物距减小为 4 厘米,移动光屏,在光 屏上将: ( ) A.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B.得到一个缩小的象 C.得到的一个等大的像 D.得不到像 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 O 点处形成一光斑, 在向容器中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 将: ( )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左、右摆动 D.静止不动 9.某同学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去测量一烟囱的高,他测出直立米尺的影子长为 0.2 米,同时测出 烟囱在地面的影子长为 12 米,则此烟囱的高为_________米。 10.一根直尺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正好成一直角,则直尺与镜面的夹角是_______度;在平面镜上放一枚硬币, 硬币和它的像相距 10 毫米,则平面镜厚为________毫米。 11.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_________入射角。 12.为使与水平面成 50°的阳光竖直射入井里,那么平面镜应与水平面成________度角放置。 13.⑴ 作出下列图中光线的入射光线。 ⑵ 在下列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 14. 如 图 所示,已知发光点 S 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 S',在图上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光线 SA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1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光具座上由左向右依次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 烛焰的像能成为光屏中央,必须调整_______和_______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中心大致在_________。在 实验过程中,应逐渐将光屏向 调节。 第 19、20 讲 热现象 分子和原子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度。 2.知道熔化过程的吸热、凝固过程的放热,晶体的熔点。 3.知道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及气流有关;蒸发过程 中吸热及应用。 4.知道沸腾现象,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沸腾过程中吸热及应用。 5.知道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现象。 6.知道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二、知识整理: 1.温度: ⑴ 温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温度计的使用步骤: 。 常见温度计的种类: 。 体温计的最小分度为 ,量程为 ,读数特点为 。 ⑶ 摄氏温度:0 ℃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态变化: ⑴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熔化时温度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 非晶体熔化时________一定的熔化温度(填“有”或“没有”)。 一些常见的晶体: ;一些常见的非晶体: 。 ⑵ _______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_______; 水的凝固点为______,冰的熔点为___________。 ⑶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蒸 发 沸 腾 不 同 点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温度变化 影响因素 相 同 点 3.分子和原子: ⑴ 扩散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扩散。 它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3)扎紧口的气球放置一段时间会变瘪,说明 ; 将充满空气的集气瓶倒扣在装满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上,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 现 ,该现象说明了 。 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红了,说明了 ,这种现 象叫做 ,若将红墨水滴入一杯开水中,这种现象发生的更剧烈,说明了 。 在一个试管中倒入一半的水,再缓慢的导入一半的酒精,塞紧试管口,上下颠倒几次, 可以看到 ,这个现象直接的说明了 ,间接的说明了 。 三、例题与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量程是____,示数是____,读作_____。 2. 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做法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加以指正: 第 1 题图 第 2 题图 3.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并指出是放热还是吸热: ⑴ 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 ;⑵ 夏天湿衣服晾干。 ; ⑶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⑷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 ⑸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⑹ 吃冰棒解热。 。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在熔化前后对它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甲是_____,乙 是_____。(填“晶体” 或“非晶体”) 5.晒粮食时,为什么要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且要把粮食摊开? 6.夏天扇扇子并不能降低气温,但是觉得凉快,这是为什么? 7.我们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来做致冷剂,以使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说明其中的道理。 8.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能否继续熔化?为什么?正在结冰的水拿到0℃的房间里能继续结冰 吗? 9.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液化石油就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 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10.液体的沸点随着液面上的气压的增大而____________。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_____ _,高山的气压_______1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山上烧水时水在____的温度就可以沸腾,高压锅是利用_ 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水的沸点_______的。 11.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_______________的缘故;而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使它们紧密接触, 两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是由于_________的缘故;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两个体积是由 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四、课堂检测: 1.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 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上出现小水珠 B.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 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D.放在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2.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 A.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 B.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 C.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D.冰、水的温度都上升 3.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的: ( ) A.液化过程 B.先液化后凝固 C.升华过程 D.凝华过程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扩散现象表现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只有气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 C.固体之间不能发生扩散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之间不存在作用力 5.用酒精擦皮肤会感到凉,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要从皮肤上___________,使它的温度_______,有致冷的作用。 6.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 7.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提高__________,增大________和加快_______;液体在蒸发时要________热量。 8.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化得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铅块压紧后能粘在一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的体积不易压缩,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得出_______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这 种晶体在 90℃时处于__________态,加热 6 分钟时该晶体处于________状态。 10.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上岸后,一阵风吹来,会觉得十分凉爽, 这是为什么? 11.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面上是黑色的,这是为什么? 第 21、22 讲 热量 内能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内能;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知道热量及其单位;知道燃料的热值。 3.理解比热的概念。 二.知识整理: 1.热量: ⑴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热值:①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式:Q 放=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单位: ,物理意义: ; 注: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④节约燃料的两个途径: 、 。 ⑷ 比热:①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单位:国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常用_______________; ③水的比热:_____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⑸ 热量的计算公式:Q 吸=_______________,Q 放=__________________。 2.内能: ⑴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单位______________; ⑶ 内能的影响因素: 、 ; ⑷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其实质 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来做功的机器──热机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冲程,飞轮转_________圈。在压缩冲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 _________能;在做功冲程中,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三.例题与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会有的热量多 B.质量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C.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2.汽油的热值是 4.6×107 焦/千克,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全燃烧___________克汽油所放出的热量为 2.3×106 焦。 3.铜的比热是 3.9×102 焦/(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把一铜块 切掉一半,则它的比热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桶水比一杯水的比热大 B.质量为 2 千克 10℃时的水含有的热量等于质量为 1 千克 20℃时的水所含的热量 C.同种物质的质量变化时,其比热不变 D.比热大的物体,每升高 1℃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5.使 1 克水温度升高 1℃需要吸收多少热量?1 焦耳的热量可以使 1 克水 的温度升高多少度? 6.质量为 500 克的铁锅中放有 3 千克的水,把它们从 15℃加热到 90℃需要 多少热量?【C 铁=4.6×102 焦/(千克·℃)】 7.无烟煤的热值是 3.4×107 焦/千克,20 克无烟煤充分燃烧时可放出多少 热量?若这些热量中的 80%被 2 千克的水吸收,在 1 标准大气压下,可 以使水的温度从 30℃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8.使 20 克冰的温度从-70℃升高到-10℃,但冰未熔化成水,需要多少热 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 50℃降低到 10℃的水来供给的, 需要多少 克 50℃的水?【C 冰=2.1×103 焦/(千克·℃)】 9.在冬天,往往手冷得发痛。为了使手暖和一点,有的同学用嘴对着手呵 气,有的同学则用两手来回搓动。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10.将一段粗金属丝反复多次地弯折后,金属丝弯折处的温度将________。 这是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此过程中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而 要达到同样的效果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加 C.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放出了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12.下列事例中,不是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是: ( ) A.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发热 B.锯条锯木头,过一会儿钢锯条发热 C.冬天,双手相互反复摩擦后,手掌发热 D.,在房间内用取暖器取暖,室内空气变暖 13.一个四冲程热机的飞轮转速为 1800r/min,它 1s 完成了 ( ) A.30 个冲程,做了 30 次功 B.60 个冲程,做了 60 次功 C.120 个冲程,做了 30 次功 D.60 个冲程,做了 15 次功 四.课堂检测 1.下列说正确的是: ( ) A.开水比冰块含有的热量多 B.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 C.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同样温度的水吸收的热量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关于燃料的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燃料的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B.当燃料不能完全燃烧时,其热减小 C.当燃料未燃烧时,其热值为零 D.不同的燃料,其热值一般不同 3.关于物质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比热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物质的比热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C.物质的比热跟它改变的温度的成反比 D.物质的比热跟上述三个因素无关 4.质量、初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彼此接触时:( ) A.热量从铁块传给水 B.热量从水传给铁块 C.温度从铁块传给水 D.温度从水传给铁块 5.有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3: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2:1,升 高的温度之比是 5:3,则甲、乙两物质的比热之比是 ( ) A.10:1 B.1:10 C.2:5 D.5:2 6.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B.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 C.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7.一杯水的温度由 10℃上升到 30℃,那么这杯水的: ( ) A.比热增加 B.内能增加 C.质量增加 D.分子无规则运动减慢 8.水的比热是______,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一杯水倒掉一半它的比热_______。 9.从内能、热量和温度中选择一个恰当的物理量填在下边的空线上: ⑴热水放热的“热”是指________。⑵热水太热的“热”是指________。 ⑶摩擦生热的“热”是指________。 10.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擦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而后者又是用__________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且在此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11.将 500g 的水加热到 90℃,它吸收的热量是 8.4×104J,求:水原来的温度。 12.一台燃气热水器,每 min 消耗煤气 0.02Kg,能将 5dm3 的水从 15℃加热 到 45℃。已知煤气的热值为 3.78×107J/Kg,求该热水器的效率。 第 23、24 讲 电现象 电路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常用电路和元件的符号。 3.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及其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4.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及其连接,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二.知识整理: ㈠ 摩擦起电及两种电荷: 1.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2.________________叫做摩擦起电。 3.自然界中只存在__________电荷。物理学中规定: ⑴ 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正电荷;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是: 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____。 5.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_________,它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㈡ 电路: 1.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⑴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些常见电学元件符号的画法:电源 电阻 电铃 电动机 电流表 电压表 电键 变阻器 电灯 相交导线 不相交导线 2.⑴ 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通路;⑵ ________________叫做开路;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短路,其危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串联;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并联。 ㈢ 导体和绝缘体 1._______叫做导体,常见的导体有_________。2._____叫做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_______。 三.例题及巩固练习: 1.A、B、C、D 四个带电小球,其中 A 与 B 相吸引,B 与 C 相排斥,A 与 D 相排斥。已知 D 所带电荷跟丝绸摩擦 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则:A 带______电荷,B 带______电荷,C 带______电荷,D 带______电荷。 2.轻质小球 A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若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 A 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_______;若它 们相互排斥,则小球 A 的带电情况是 。 3.有三个轻质小球,两两靠近时都能相互吸引,则这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不带电的验电器,当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它接触后,验电器带______电,若再用另一带电 体与之接触后,验电器的箔片先闭合后张开,则这一带电体带_______电,验电器后来带_______电。 5.使用电池时,绝不允许用导线直接把__________连接起来,若这样做电池会因为____________而损坏,这 种情况叫做__________。 6.在有三盏电灯连接的电路中,其中任意一灯的灯丝断了,其余两灯都不发光,则三盏灯是________联。 7. 在 并 联 电 路 中 , 干 路 中 的 开 关 的 作 用 是 __________________ , 支 路 中 的 开 关 的 作 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要使灯 L1、L2 组成串联电路,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__;要使灯 L1、L2 组成并联电路,则应闭合开关 _________。开关_________不能同时闭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8 题图 第 9 题图 9.如图所示:当 S2 和 S3 闭合,S1 和 S4 断开时,电流流过的用电器是_____;当 S2 闭合,S1、 S3 和 S4 断开时, 电流流过的用电器是_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连接;当 S1 和 S4 闭合,S2 和 S3 断开时,电流流过的用电器是 __________,它们是_______连接。 10.当开关 S 闭合时, ( ) A.L1、L2、L3 三灯都不亮 B.L1 不亮,L2、L3 亮 C.三灯都不亮 D.L1、L2 不亮,L3 亮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一般电路中,开关应最靠近电源的正极 B.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断开 C.几盏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熄灭,它们必定串联 D.用一只开关控制两盏灯,这两盏灯不可能并联 12.在铁钉、棉线、食盐水、橡胶、干燥的空气等材料中,属于导体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绝缘 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根据电路图,将电路元件一一对应地连接起来。 14.将下图中的元件连接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要求:S 为总开关,且连线不交叉。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15.有两个电铃、两个开关和一个电池组,试按下列要求画出电路图。要求:两个电铃并联,当开关 S1 和 S2 都 闭合时,两个电铃都发声;当开关 S1 闭合, S2 断开时,只有一个电铃发声;如果开关 S1 断开,无论 S2 是断开还 是闭合,两个电铃铛都不发声。 16.某同学用两节电池、一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自制了简单的灯,可是当他断开开时,灯泡却能正常发光,闭 合开关时,灯泡却又熄灭了。故障在哪里?请你画出电路图后并加以说明。 四、课堂检测: 1.在铝块、橡皮、铅笔芯、胶木、油、人体及酸、碱、盐的水溶液中,通常属于导体的是___________, 其余的我们称之为________。 2.如图所示:已知小球 A 带正电,则 B 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C 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 3.灯 L1、L2 串联在电路中且正常发光,若 L1 灯丝突然断时,则 L2 将____,因为这时电路______。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灯泡 L1、L2 组成串联电路,应闭合开关_____,断开开关________; 要使灯泡 L1、L2 组成并联电路,应闭合开关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_。 第 2 题图 第 4 题图 5.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6.设计一张病房内呼叫电路图,要求病房内四张床位上各按一只电键,按 任何一只电键都能使值班室内指示灯亮且电铃发出响声。 第 25 讲 电流、电压、电阻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电流(电流强度)的概念、电流强度的计算公式 I=Q/t 及电流强度 的单位。 2.知道电压的概念及其单位;知道干电池、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3.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4.会用电流表测电流;会用电压表测电压; 5.知道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知道电阻 箱的示数。 二.知识整理: ㈠ 概念 1.电流: ⑴ 电流的形成:_____________形成电流; ⑵ 电流的方向: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____极出来,经导线、用电器等回到电源的______极。电流的方向与 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 ⑶ 电流的效应:电流的三大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电镀属于电流的 效应,电镀时被镀金属应与电源的 。 ⑷ 电流的强弱——用电流..(强度)来表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电流强度;② 定义式是_________; ③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_; 2.电压: ⑴ 电路中_______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它是由_______提供的。 ⑵ 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⑶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 ⑷一些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 一节蓄电池 人体的安全电压 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 3.电阻: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叫做电阻; ⑵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⑶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只跟导体本身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 ㈡ 主要仪器: 仪器 名称 作用 电路 符号 铭牌 意义 连接方法 注意点 电流表 ⑴ 与 被 测 电 路 _____联; ⑵ 电流从___接线 柱进, 从___接线柱出。 ⑴选择合适的量 程; ⑵不能测量超过 其量程的电流; ⑶不允许不经过 用电器而直接 把电流表接在 ______上。 电压表 ⑴ 与 被 测 电 路 _____联; ⑵ 电流从___接线 柱进, ⑴选择合适的量 程; ⑵不能测量超过 其量程的电压; 从___接线柱出。 ⑶可以直接与电 源并联,测量电 源电压。 滑动变阻器 要使滑动变阻 器连 入电路的电阻发生 改变 正确的连接方法是 ____ _____________。 三.例题及巩固练习: 1、关于电流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电荷移动的快慢 B.电流表示电流的大小 C.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则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D.通电时间越长,则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小 2、如图 17--1 所示,电源电压为 6V,当开关 S 闭合后,只有 一只灯炮发光,且 电压表的示数为 6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 L1 处短路 B..灯 L2 处短路 C.灯 L1 处断路 D.灯 L2 处断路 3、甲、乙、丙为三根锰铜合金线,甲.乙粗细相同,但甲较 长;乙丙长度相 同,但丙较粗,则 三根合金丝的电阻值相比较(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4、如图 17—2,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电路中, 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变小,连入电路 的接线柱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5、一个电子计算器工作时的电流是 120uA,1min 内通过 它 的 电 荷 量 是 _______C,相当于_________个电子所带的电量。 6、用电流表测电流时,若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 反方向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图 17--3 中各元件连接均正确,甲.乙为两个电表 则甲为___________表,乙为_____________表。 8、在图 17--4 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正常 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 ) A、L1 可能变亮 B、L1 亮度可能不变 C、L2 可能断路 D、L2 可能短路 9、关于导体的电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没有电阻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10、如图 17—5 所示,闭合开关,滑动片 P 向右移动时,灯泡亮度_________,若把 a 改接到 c,滑 片 P 向左移动时,灯泡亮度将__________。(填“变亮”、“不变”或“变暗”) 11、如果一段电热丝两端加 12V 电压时的电阻是 10 欧,则加 6V 的电压时电阻是_________欧, 不加电压时的电阻是________欧. 12、在安装电路的时侯,有时会把两根较细的导线并到一起使用,这样做会使导线的电阻变 ________ 13、将甲乙两段电阻线接在相同电压下,甲线中的电流小于乙线中的电流,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图 17-2 L1 L2 图 17—5 图 17-1 图 17-3 图 17-4 A .若它们材料、粗细都相同,甲线长乙线短 B .若它们材料、长度都相同,甲线粗乙线细 C .若它们长度、粗细都相同,它们的材料一定不同 D. 甲、乙两电阻线的材料、长短、粗细不可能完全相同 四.课堂检测: 1.如图中,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使用的电压表有“+”.“3”.“15”三个接线柱,若接“+”.“15”两接线柱,电 表读数为 8.5V 时,指针位置不变,接“+”“3”接线柱时,读数为___。 3.甲、乙两灯泡接在电路时,通电时间之比是 1:2,通过两灯 泡的电量 之比是 2:1,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 4.根据图所示,把各元件按电路图连接起来,若闭合 S 后,电 流表 A1 的 示数为 0.5A, 通过 L1 的电流为 0.3A,则电流表 A2 的示数 为 ,因为_______。 5.如图所示,三个灯泡完全相同,电压表示数为 2V,则 L1 两端电压是 ,L2 两端电压是 。 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所发生的现象是( ) A.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 B.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 C.两表指针均有明显偏转 D.两表指针几乎不动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 后,两灯都发光, 一段时间后,其中某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都仍有示 数,发生这 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 L1 短路 B.灯 L2 短路 C.灯 L1 断路 D.灯 L2 断路 8.如图当开关闭合后,电灯不亮,电流表无读数,当用电压 表测量时, ab 和 bc 间电压为 0 而 ad 及 cd 间均有电压,这说明电路发生的 故障可能是 ( ) A、电源接线柱接触不良 B、灯泡灯丝已断 C、电流表接线柱接触不良 D、开关的触片或接线柱接触不良 9.白炽灯的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若为 R1,不发光时电阻为 R2 ,则 R1 R2 ,(填">" ,"<"," =”) 10.变阻器在技术上有重要应用,调节收音机音量大小的 就是一种变阻器。 11.50KΩ= Ω = MΩ 12.一段铜丝,对折起来扭成一股后,它的电阻变小,这是因为它的 变短,而 变大的缘故,一根金属导线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 ,这是因为导线的 变 大,同时 变小的缘故。 13.有一些同种材料的导线,它们的长度或横截面积不相同,要选出两根电阻大小相等的导线甲 和乙,它们的横截面积 S 甲和 S 乙,长度 L 甲和 L 乙,必须是( ) A.S 甲S 乙, L 甲>L 乙 D.S 甲>S 乙, L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