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5.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9年中考历史九大热点专题复习
热点一、十七届三中全会与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一、热点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12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全会突出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特别提示:
“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持续关注的热点,加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12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更是将农民增收问题列为头等大事,故对此专题应格外关注。
三农指农业 、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三、知识梳理:
1、中国共产党在在建国后提出的土地政策及政策提出的背景及结果影响
建国初期,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保护富农阶级的土改运动,到1952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即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建国后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1950年实行的土改,实质是农民个体所有制;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政府先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后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合作社,把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7~1966年):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中央开始在农村纠“左”,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3)十年“文革”(1966~1976年):由于过分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后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
(4)“文革”结束后初期(1976~1978年):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犯“左”倾错误,在经济建设上又急于求成,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后经过整顿,国民经济得到较快恢复,某些方面甚至有发展。
(5)改革开放以来(1979年至今):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
二、历史性的会晤与台湾问题
一、热点背景:
1、2008年11月3日-7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七十四人的代表团访问了台湾,广受世界瞩目的历史性会晤----“陈江会”于11月4日胜利举行,并签署了航运、货运、海运、食品安全多项协议。陈云林与海基会会长江丙坤共同出席了两岸互赠珍稀动植物记者会,大陆赠送的是除了大熊猫“团团”、“圆圆”外,还有珙桐树,而台湾方面赠送的是长鬃山羊和梅花鹿。不断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次两会在台北举行会谈,成为了两岸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协商进程的持续、成果的累积,将扩大两岸交往,增进双方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迈入新的境界。
2、2008年5月27日-30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了大陆。吴伯雄在南京拜谒了中山陵,并挥毫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吴伯雄举行了会谈。胡锦涛强调,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继续依循并切实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以富有成效的努力,扎扎实实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实际进展,增强广大台湾同胞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胡锦涛高度肯定吴伯雄为促进国共两党交流对话和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高度肯定国民党坚持“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所指引的两岸关系发展方向。胡锦涛指出,事实证明,国民党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积极发展两岸关系的立场和主张,得到了大多数台湾民众的肯定。
二、知识梳理:
1、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隔离与统一:
(1)第一次隔离与统一: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直到1662年被“反清复明”将士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康熙帝派军进军台湾,台湾才纳入中央政府的版图。
(2)第二次隔离与统一: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侵占台湾,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才恢复行使对台湾的主权。
(3)第三次隔离:1949年12月,国民党政府退踞台湾。1950年3月,蒋介石在台北复任“总统”,维持所谓“中华民国”的法统。从此,国民党当局割据台湾,坚持反共拒和,造成海峡两岸的长期分离。
2、一个中国的事实和法理基础(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史实和法律依据)
一个中国原则是在中国人民捍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关台湾的全部事实和法律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5年4月,日本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霸占了台湾。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5年, 8月,日本宣布投降,10月25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为了孤立、遏制中国,不仅派军队侵占台湾,而且抛出“
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以后又逐步在国际社会策动“双重承认”,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对此,中国政府理所当然地予以坚决反对,主张和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正是在中国与外国发展正常的外交关系中,在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产生了一个中国原则。上述主张构成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涵义,核心是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1949年后的三四十年间,台湾当局虽然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全中国的合法地位,但也坚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有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制造“两个中国”和“台湾独立”。这说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两岸的中国人在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根本问题上具有共识。早在195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进行炮击金门的战斗时,毛泽东主席就向台湾当局公开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这一点,也是你们同意的,见之于你们领导人的文告。”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驱逐了台湾当局的代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的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9月,中日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建立外交关系,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目前,161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它们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且承诺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处理与台湾的关系。
3、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明确宣布要武力解放台湾,但由于条件不成熟而未能实现。1956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表示了“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但未能推行。
1982年1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这一构想促进了两岸经贸、文化等关系的发展。在此指导下,中英、中葡政府分别签署了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从而顺利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也为实现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即“江八点”精辟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就两岸关系、推动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其主要内容有: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但反对台湾以摘“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面向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交流与合作,等等。
综上所述,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基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何在?海峡两岸一定能实现统一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⑴.主要障碍:
①.台独势力的阻扰和破坏。台湾当局的“两国论”和民进党的“公投”、“制宪”、“国号简称”等活动,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蓄意挑衅,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绊脚石;
②.美国政府对中国内政的肆意干涉。美国政府经常违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在台湾问题上设置障碍,制造麻烦,如对台出售先进武器,允许台独过境等;美国不希望中国统一和强大,希望中国保持分裂状态,以便从中渔利;
⑵.统一的依据:(有利因素)
①.根本保证: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②.人心所向: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③.历史依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史实略);
④.国际法依据:中美联合公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建交公报等国际文献关于台湾问题的原则;
⑤.政策保证: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
⑥.榜样借鉴:港澳回归,并保持了繁荣,提供了榜样和借鉴;
8.为什么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①.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国家的神圣权利,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行动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共同愿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坚强决心;
③.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保证;
④.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针对外国敌对势力和台独分子的,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只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才能真正防止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和外国势力的干涉;
9.有人认为,既然“主权在民”,台湾就可以用公民投票的方式行使民族自主权。你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
⑴.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是他不存在用公民投票方式行使民族自决权的前提;
⑵.“主权在民”是指主权属于一个国家的全体人民。对台湾的主权,属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而不属于台湾一部分人;
⑶.台湾自古以来都未成为一个国家,既不是殖民地,又不处于外国占领之下,不存在民族自决权的问题;
⑷.以“主权在民”为借口,企图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把台湾分裂出去,不仅是徒劳的,而且其结果是必将把台湾人民引向灾难;
10、世界史上各国分裂与统一的史实:
(1)分裂: 1861年,美国南方发动叛乱,分裂国家;
1918年10月,奥匈帝国瓦解。
二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苏、美、英、法四大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再度分裂。
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1948年8月,在朝鲜半岛南部成立大韩民国。同年9月,在北部成立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
1947年,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印度被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的国家。
(2)统一:
①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南北实现了统一。
②1870年意大利完成了统一;
③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德意志完成了统一;
④1990年两德再度统一。
热点三、中美关系
一、热点背景:
1、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从1979年1月1日
起两国正式建交,至2009年整整30周年了。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2、2009年12月4日上午,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作为两国元首的特别代表共同主持对话。
3、中美两国首脑承诺要共同应对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
4、美国总统选举于2008年11月4日落幕。奥巴马赢得338张选举人票,远远超过当选所需的270张。麦凯恩仅获163张。奥巴马赢得6200多万张选民选票,总数过半,麦凯恩获5500多万张选票。民主党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以巨大优势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历史性地当选美国首名非洲裔总统,成为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将于2009年1月20日就任第56届总统。奥巴马随后在芝加哥向支持者发表讲话,承诺与共和党合作,为美国带来变革。
二、知识梳理:
1、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
(1)扶蒋反共,控制中国。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20余年)的目的。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人战争。为打败共同敌人,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50年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2)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新申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3)走向和解、中美建交;前进道路,一波三折。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美国处于守势。尼克松上台后,美国对外战略进行收缩。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间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4)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美国始终末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复杂的中美关系与合作问题
(1)在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得到改善和发展。第一,中美两国在反恐问题上立场一致,进行着广泛的交流。2004年6月7日,中美两国举行第四次反恐磋商,双方就国际和地区反恐合作问题广泛交换了看法。第二,2004年6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美国商务部长等客人时说,中美两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希望双方加强合作,推动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第三,2004年8月3日,胡锦涛主席在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参议院临时议长史蒂文斯一行时指出,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史蒂文斯重申了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
(2)中美双方在人权、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分歧。第一,2004年5月13日,美国的所谓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发表2004年度报告,对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宗教状况妄加指责,其涉华部分利用不实材料肆意攻击中国的宗教和民族政策,遭到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第二,2004年9月1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所谓"支持香港自由"决议案,对香港居民的人权与自由指手画脚。对此我国外交部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要求美方停止利用香港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3)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之间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第一,2004年5月29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与胡锦涛主席通电话时再次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第二,2004年5月上旬,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议案,对此,中方表示强烈不满。第三,2004年7月15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重申《与台湾关系法》的承诺"两院共同决议案,鼓吹扩大对台军售,敦促美国政府提升美台军事关系,遭到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对。
热点四:中日关系
一、热点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140周年。(发生于公元1868年)
2、2008年10月24日,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出席招待会并致辞。胡锦涛在致辞中指出,30年前,邓小平同志和福田赳夫先生等两国老一辈政治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战略决断,推动两国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这是继1972年两国政府签订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历史文件。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第一次以法律形式为中日这两个一衣带水的近邻确立了和平共处、世代友好的大方向,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提出的各项重要原则,为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胡锦涛表示,中日关系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面临着新的重要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愿同日方一道,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增进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扩大友好交流,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持续健康深入向前发展。 麻生太郎在致辞中表示,日中两国在广泛领域里不断展开交流与合作。今天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归功于为日中友好付出辛勤努力的人们。日中两国是永恒的邻居,日中关系是一种互不可缺的伙伴关系,两国应该继续开展各层次对话和交流,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加强磋商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致力于亚洲乃至世界的稳定和繁荣。
3、2008年10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华出席亚欧首脑会议并共同参加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三十周年活动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麻生太郎出席亚欧首脑会议并共同参加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三十周年活动,体现了对亚欧合作与中日关系的高度重视。麻生表示,日本和中国互为永恒邻居,双方是共赢的关系。
二、知识梳理:
1、日本两次大规模的侵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封建社会中心店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提倡“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成为亚洲的强国;
(2)在向帝国主义过渡后,日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1874年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 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北京大肆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 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东和青岛,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霸占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又先后发动“一二八”事变和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1937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在政治上进行殖民统治,经济上进行殖民掠夺,思想文化上实行愚民同化政策。
2、23年的冷战对立:(1949年~1972年)
战后美军以“盟军”名义,对日单独占领,东京审判对一些战犯免于起诉,保留了天皇制。企图利用日本控制东亚,遏制共产主义。日本在美国的操纵和支持下,大力发展经济。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3、30多年友好和平交往:(1972年至今)
(1)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1972年~1992年是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时期,1998年以来则是旨在构筑“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时期。这一阶段中,因日本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不能正确对待,20世纪90年代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目前出现“政冷经热”的局面。 随着经济大国地位确立,日本要求在政治、军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热点五、印度恐怖袭击与中印关系
一、热点背景:
1、2008年11月28日综合报道,印度孟买26日晚间到27日凌晨多处地点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已造成至少125人死亡,另有327人受伤。位于印度西南部海滨的孟买是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不仅是该国第一大城市也是全国金融中心,城市和郊区人口超过2000万。孟买城区是一个半岛,其南部是全城最繁华的地区。孟买恐怖袭击事件的消息传出后,国际社会极为震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声明,对遇难者亲属表示同情和慰问,并呼吁有关方面尽快将袭击者绳之以法。此外,中国、俄罗斯、美国、欧盟、新加坡、巴基斯坦、越南等也纷纷对袭击事件表示谴责。
2、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在中印2000多年的交往中,99.9%是友好合作的历史。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中印关系的发展过程,并从中提炼出双边关系发展的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在古代,即中印两个文明古国大规模的历史性交流(唐宋时期以佛教为主要载体)。史实: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汉末年印度佛教开始传入我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唐朝玄奘西游,学习天竺的熬糖法。第二次高潮出现在近代,即两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结下的深厚友谊。史实:亚洲革命风暴中,两国人民互相配合,如印度发生民族大起义,中国爆发太平天国起义。第三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两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促成万隆会议的成功举行。
二、两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边界线问题。中印边境长2000多公里,其中有一部分尚未划定界线。为此双方发生过不幸的边界冲突。1988年拉吉夫总理访华时,双方就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达成了谅解。此后,双方建立了副部长级的联合工作小组。2003年,瓦杰帕伊总理访华期间,双方同意各自任命特别代表,探讨解决边界问题的框架,两国特别代表迄今已经举行了4次会晤。上述措施对于边界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复杂性,要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尚需时日。二是印度对中国同巴基斯坦的关系怀有很大疑虑。巴基斯坦是中国的朋友,印度也是中国的朋友,中国愿意同印巴两国都保持友好的关系,中国绝不会利用一个友好国家去反对另外一个友好国家,更不会为了一个国家的友谊而牺牲同另一个国家的友谊。三是西藏、锡金问题,过去双方互有疑虑,现在都已经或正处于解决的过程中。至于达赖的问题,如果印度切实履行不允许达赖集团在印度进行反华政治活动的承诺,对于促进中印两国间的相互信任和友谊将非常有益。
三、知识梳理:
中印两大文化圈之间相互学习和影响,又促进了彼此文化的发展,友好交往,始终中印两国交往的主旋律。
近代史上,中印人民在各自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相互同情、支持,结下的深厚友谊。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与中国太平天国运动把亚洲革命风暴推向顶点。1947年6月,英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两国获得独立和解放后,相互支持、合作和谅解。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两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促成万隆会议的成功举行。1954年6月,周总理访问印度,双方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原则成为处理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1959年,中国中央政府平定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叛乱后,中印关系恶化。1962年10月,印度当局错误地估计形势,在大国支持下,向我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进攻。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泽东的命令,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1976年,双方恢复互派大使,中印关系逐步改善。1996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印建交以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印,双方正式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回眸历史,展望未来,虽然中印两国在边界问题等方面存在争端,但是相信只要中印两国充分发挥人口大国的影响力、经济贸易的融合力和悠久文明的感召力,必然会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更大影响,做出更大贡献。
热点六、中俄关系
一、热点背景:
1、2008年是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320周年。 (发生于公元1689年)
2、2008年8月28日电,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八次会议在杜尚别举行,中国与俄罗斯等与会国元首共同签署并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杜尚别宣言》。
3、2008年7月17号到8月5号期间,有1000名来自四川、陕西和甘肃灾区的中小学生前往俄罗斯的6家儿童疗养中心度假疗养,此举在两国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反响。这1000名中小学生将成为中俄友谊的传播者和中俄友好事业的接班人。
4、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俄自1996年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逐步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作日益密切。
5、中俄两国于2008年10月14日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这标志着中俄长达四千三百多公里的边界线将全部确定。黑瞎子岛位于中俄边界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中国又称抚远三角洲。该岛地处中国最东端金鸡版图上鸡冠位置,由银龙岛、黑瞎子岛、明月岛等三个岛系组成,面积约327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香港岛,是珍宝岛的500倍。自1929年中东铁路事件后,黑瞎子岛一直由前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控制。根据2004年10月14日签署的《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银龙岛归中国所有;黑瞎子岛一分为二,靠近哈巴的一部分归俄罗斯所有。
6、2009年2月14日晚,一中国货船在俄罗斯海参崴附近海域被俄海军击沉,船上10名中国船员中有3人获救,其余7人失踪。
二、知识梳理:
(1)一贯伪装友好,借机攫取权益,掠夺中国的领土面积最多。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沙俄利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先后占领我国东北和西北边疆地区共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9世纪末20世纪初,致力于在中国东北的势力扩张;辛亥革命时期,乘机控制外蒙古,后来又利用外蒙古独立问题,把外蒙古西北部的唐努乌梁海吞并。1917年沙俄政府被推翻,退出了侵华行列。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并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20世纪30年代,扶植王明占据中央领导地位,对中国革命进行过度干预,造成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进行长征);“二战”后期,与美英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签订雅尔塔秘密协定。
(3)新中国成立后,10月2日,前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在政治上采取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经济上苏联帮助我国设计和建造一百多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对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60年以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经历了30年的紧张对峙后重新走向缓和与睦邻友好,直到80年代中苏关系才改善。
说明:中俄关系中的三大友好迹象:一是边界问题基本得到解决。1992年3月,中俄互换了东段边界协定批准书,1995年10月,又互换了西段边界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中俄两国第一次用法律形式固定了两国边界,使长期困扰两国关系的最敏感的领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目前,中俄边界仅遗留约19平方公里的争议地段正在磋商最后解决,可以说,两国边界争端已基本得到和平解决。二是俄尊重我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1992年9月,叶利钦签署了《关于俄罗斯与台湾关系的命令》。此后俄恪守承诺,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不与台湾建立官方关系。1996年3月,我在台湾海域进行导弹试验和军事演习时,俄政府发表声明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不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三是俄在人权问题上不同反对我国的其它国家唱一个调子,在西藏问题上不赞成西方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热点七、中法关系
一、热点背景:
中方宣布推迟中欧领导人的会晤。法国总统萨科齐在2008年11月13日表示,将会在12月6日出访波兰的时候会见达赖。鉴于这种情况,中方不得不于11月27日宣布推迟中欧领导人的会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7日表示:“涉藏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达赖以任何名义在国际上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坚决反对外国领导人以任何形式同达赖进行接触。这一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也是坚定的。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问题上,中方均做出了必要的反应。” 秦刚还表示:“第11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何时能够举行,取决于目前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法方何时采取切实措施,为会晤创造必要良好的条件和气氛。”
二、知识梳理:
1、复习重点:
⑴
注意中国与法国历史上几次思想文化现象的比较,(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法国的启蒙思想)特别是中法文化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例如:启蒙思想对中国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运动产生一定作用。
⑵由中法建交而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环境;新中国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外交政策及其原因;法国在二战时期的活动等。
⑶关注法德在各时期强大的原因及相应的外交政策的演变,注意到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处理外交事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法、德在历史上强大之后,都曾有统一欧洲的行动,而今日欧盟的形成与扩展,更说明了当今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2、知识要点:
(1)中国近现代史:
①法国与英国一起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掠夺了中国更多的权益,如获得大量赔款、新开放了十一个口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内地传教游历经商、军舰在长江各口岸巡查贸易等特权。
②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法国积极参与,后通过《辛丑条约》,使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新中国成立后,法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开创了中法交往的新篇章。
(2)世界近现代史:
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巨人传》;
②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成为运动的中心,出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百科全书派等政治学说。
③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期: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反封建措施,拿破仑的对内对外措施。
④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普法战争与法国欧陆霸主地位丧失,欧洲国际格局重大变化。
⑤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国成为国际工运中心与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法德矛盾发展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一战爆发;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自取灭亡。
⑥二战盟军在法国实施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⑦战后与英美苏分区占领德国领土;接受马歇尔计划,恢复经济;加入北约组织;加入欧共体,与西德一起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热点四:区域性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热点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热点背景:
1、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2、2008年11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浙江、上海等长三角地区考察工作。他深入工厂车间、主持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就民营企业和大型企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他强调,坚定信心是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的有力武器。温家宝在绍兴和上海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部分民营企业和大型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
3、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等领导都强调,要更好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天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9月25至27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这是一次向全球展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重要机会,也是展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以及城市独特历史文化魅力的重要机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新一轮增长浪潮”。会议围绕“经济全球化”、“驾驭风险”、“城市化进程”、“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以及“崛起中的中国”等议题开展讨论。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1500余名企业家、政要和学者出席此次年会。
二、知识梳理:
1、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1)概念: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十个省(市、区)。
(2)西部地区的斗争史:①1875---1878年,左宗棠率领清军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 ②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④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⑤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⑥1945年的”七大”召开; ⑦1945年8—10月的重庆谈判和1946年初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⑧解放战争时期,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收复了延安; ⑨新中国成立后, 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3)建国以来西部交通发展史:
①一五计划期间,修建了宝成铁路,建成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②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后):南疆铁路、青藏铁路。
(4)在西部施行的民族政策:
①三大改造开始后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支援西藏的好干部孔繁森);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5年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 ④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2、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1)概念:中部地区是指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河北、山西七省共有5亿多人口,人均占有资源总量在全国却最少。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0.2%增加到了58.86%,而中部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是下降的。198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而到了2003年,中部地区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5%。中部与东部的GDP差额比已增加了6倍。 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基础较为完备,科技和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加入WTO后,需要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以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部地区发展的优势表现在: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较好;市场潜力巨大。
中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表现在:国有资本比重偏高,资本积累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加工型产业比重大,技术水平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经济活力不足;资金、技术和人才缺乏且外流严重;“三农”问题比较突出;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少。
(2)知识链接:
▲、近代的中部 — 中国近代化的发祥地之一
中部地区是近代工业化的发源地之一
1.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设安庆内军械所(安徽);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2. 中部地区也是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
3. 外国资本主义对该地进行侵略--《天津条约》《马关条约》中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二)中部地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发源地
1武昌起义成功把辛亥革命推向高潮
2 国民大革命时期:两湖是北伐主战场,北伐军占领武汉,消灭吴佩孚主力;1927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革命中心;北伐胜利进军推动农民运动发展,湖南的农民运动发展最迅猛;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3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新出路;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931江西瑞金红色政权建立
4抗战时期: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 1940百团大战;1944豫湘桂大溃败。
5.解放战争时期:1946夏,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等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共序幕,也是解放战争转折点;淮海战役胜利,解放了长江以北的中下游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中部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成就
1.“一五”时期:武汉长江大桥。
2.十年探索期间:武汉钢铁公司。
3.文革期间: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湘黔铁路。
4.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 "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中部崛起战略是区域统筹的必然要求,中部崛起战略是工农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中部崛起战略是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1)概念: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面积约79.8万平方公里,2002年总人口约10715万,约占全国人口的9.5%。东北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重点地区,在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中,有三分之一分布在东北。经过多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东北形成了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为新中国奉献了第一炉钢水、第一列内燃机车、第一架飞机、第一艘万吨货轮、第一辆载重汽车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确立和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2)史实: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东北的侵略:
①1858年和1860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割占东北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②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东北是主战场之一,日军从辽东半岛登陆后占领大连、旅顺,并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③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由于俄国纠合法、德三国干涉还辽,辽东半岛实际上又处于俄国控制之下; ④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过程中,沙俄强租旅顺、大连,并把东北作为其势力范围; ⑤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 ⑥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美英以牺牲中国东北的利益(将旅顺、大连租给苏联等)换取苏联出兵东北,签订了秘密协定,这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体现。
★建国后东北工业基地的建立和发展:
原因: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国初选择东北建立重工业基地的原因:①东北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②原有的重工业发展基础;③背靠苏联、蒙古与朝鲜的有利区域位置,能更便捷地得到苏联援助; ④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
建立:①“一五计划”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东北地区是重点投资建设的地区,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52项安排在东北,初步建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等; ②“二五计划”期间,我国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大庆油田,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一匹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基础进一步完善。
作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保证。
4、长三角:
(1)概况:长三角包括上海和隶属江苏、浙江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即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扬州、泰州、南通和浙江的杭州、宁波、舟山、湖州、嘉兴、绍兴。因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15市迅速集结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活力四射的一支劲旅,成为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据统计,2004年1-9月长三角16城市实现GDP20567亿元,占全国的22.1%,比上年度提高1.7个百分点。长三角16城市GDP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国6.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
(2)相关考点:
★近代史:①外国资本主义对长三角的侵略,如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等; ②近代史上在南京地区建过都的政权及性质; ③列强或反动政权在南京制造的惨案; ④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渡江战役及南京的解放等;
★现代史:①一五计划期间、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②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5、珠三角和泛珠三角:
(1)概况:
珠三角:从珠江入海口逆流而上,两岸便是方圆1.1万多平方千米的珠江三角洲。以珠三角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中及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出口额均占广东省九成以上。在珠江东西岸,分别形成了两大经济“簇群”。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群和西岸以广州、佛山、江门、珠海为主的电器产品产业群,聚集了大量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
泛珠三角:2004年6月3日,泛珠三角区域的内地9省区政府行政首长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广州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合作正式启动。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内地九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1/5,人口的1/3,经济总量的1/3。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区域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十分突出。 “泛珠三角”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在不同体制框架下的区域组合,已成为中国区域合作与发展中的一个新尝试,也将是中国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协调发展的新突破。
(2)相关考点:
★近代所涌现的广东籍历史人物及分别领导或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广东革命政府。
★近代史上在广州发生的重大事件:林则徐禁烟(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黄埔军校的创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基地及原因:(原因:经济基础较好,近代工业产生早,商品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濒临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交通方便,便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东南沿海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海外联系较广。)
6、环勃海湾经济圈:
(1)概况:环勃海湾经济圈狭义上指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勃海滨海经济带,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整个大的范围占据我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
(2)知识考点:
★环勃海湾地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列举出在这一地区的著名历史人物。(孔子、李自成、林永升、聂士成、周恩来等)
★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工业近代化进程。列举其在环勃海湾地区建成的海军基地和大机器生产部门。(建成旅顺、大连、威海卫海军基地;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煤矿等)
★列举出近代史上这一地区遭受外国侵略的有关史实: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开放营口、烟台、天津等通商口岸;两次洗劫北京城;甲午中日战争的威海战役和旅顺大屠杀;《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俄国强租旅顺、大连;英国强租威海卫;日俄战争日本攫取旅顺、大连;美苏签订雅尔塔秘密协定等。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解放这一地区的重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这一地区的重要举措及成果:一五计划期间建成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如沈阳机床厂、汽车制造厂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胜利油田建成投产,实现了原油自给;改革开放时期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京九铁路等。
热点九、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
一、热点背景:
1、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庭提交破产保护申请。伴随着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被美国银行的收购,AIG依靠政府的救援勉力维持,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金融巨头纷纷倒下,美国股市也不断创下近来新低。全球股市迎来仅次于“9·11”的黑色星期一。从表面上看,是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但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却不仅仅局限于美国。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其本质上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信用危机与信用衍生品危机。次贷危机引发信贷危机,衍生危机拖累全球经济。
2、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相互作用影响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很难有国家能在这种情况下独善其身。在过去几天里,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成为多轮多边磋商的中心话题。在发达国家组成的西方七国集团财长会议、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4国集团会议、由世界主要经济体组成的20国集团特别会议、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以及欧元区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努力把脉金融危机,寻找对策,并表示了将合作应对危机的决心。
3、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各国政府、央行纷纷紧急出台救市措施,联手应对危机。10月13日,美国通过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和奥地利政府周一均推出了银行拯救计划,总金额达1.3万亿欧元(约合1.8万亿美元),旨在担保银行间贷款及收购银行股份,从而阻止金融系统陷入崩溃。就在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的几个小时,中国央行表示,从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从9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从9月19日起印花税单向征收,汇金增持银行股,国资委支持央企回购股票。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国务院还决定自10月9日
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中国央行这次紧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二率’,也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联手应对动荡金融形势行动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负责任的态度。几乎同时,美联储联合欧元区、英国、加拿大、瑞典和瑞士等五大央行共同宣布,一致削减基准利率50基点。澳大利亚率先宣布降息100基点。早些时候,中国香港也宣布调整贴现窗基本利率算法,从而在事实上实现降息100基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11日呼吁国际社会协调行动,采取大胆措施恢复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4、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举行。20国集团的成员包括:8国集团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以及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约40亿,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强调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胡锦涛提出了重点实施四方面改革举措。
二、知识梳理:
(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的开辟、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是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特别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后,对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主要是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2005年复习备考还应特别关注这一进程中的两个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和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1.经济全球化历程
从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共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16~18世纪,开始形成时期。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还推动了海外扩张、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主要知识点是新航路的开辟和西、葡早期的殖民侵略。
第二时期是19世纪前期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抢占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紧殖民扩张,奴役当地人民。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主要知识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三时期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全球化趋势加强。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主要知识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以及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四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主要知识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新航路的开辟是经济全球化历程中的一个重点,复习备考时除了把握其主干知识外,还应关注两个角度:一是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比较,进而探索中国远洋航海事业未能发展起来的原因;二是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角度把握新航路的开辟,特别要注意从地理角度——
新航路开辟的路线、洋流和气候切入,与历史知识进行综合。
3.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最终动力,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更是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已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与影响、两次工业革命比较的角度进行了考查。2005年复习备考,应特别注意从三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中国未能把握住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机遇的原因,当今努力把握机遇,以积极的姿态顺应经济全球化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二)、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原因:
(1)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
(2)政治: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3)思想:统治阶级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4)文化:文化专制统治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5)外交:闭关锁国阻碍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影响:
(1)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主权丧失,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经济体制和思想观念;洋务派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创办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促使中国人关注现实、探求救国救民之路。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
原因:
(1)内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主权不断沦丧;洋务运动只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机器,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2)外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
影响:
(1)帝国主义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经济上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
原因:
(1)中国处于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建国后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中国没有发展先进科技的环境。
(2)建国后不久,“左”的思想日渐严重,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教育没有高度重视,失去了发展机会。
4.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下的中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增强。
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但同时又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应该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以积极的姿态加入,趋利避害。
(三)、经济格局演变下的大国关系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经历了由欧洲中心(英国)——美国中心——
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过程。经济格局的演变往往是伴随着大国实力的对比变化而演变的,体现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背景下的英国、美国和日本关系的变化更是复习备考的重点。
1.新航路的开辟~1945年:欧洲长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
(1)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对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经济地位产生了影响。
(2)两次工业革命对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经济地位的变化。
2.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美国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分析二战对各大国经济力量对比的影响,注意掌握美日、美欧关系等知识点。
(1)美日关系:美国独霸日本的目的和产生的影响;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2)美欧关系: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植西欧;控制西欧的目的和影响。
3.20世纪70~9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美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及西欧、日本的崛起的原因;日本、西欧的崛起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冲击。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主要了解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原因及发展概况,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四)、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全球化进程的关系
1.从清朝后期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历经晚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外交。
(1)把晚清政府时期屈辱的外交放在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考虑,特别关注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中国未能把握住两次工业革命机遇的原因。
(2)把握这一时期的特点。晚清时期,清政府与列强既斗争又勾结。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一方面投靠帝国主义,成为他们在华统治的代理人;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外交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新中国成立后,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
(1)比较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被动“开放”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对外开放,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和国际地位如何,取决于本国的综合国力。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坚持开放,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2)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外交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等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