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6 M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04物态变化 2

  • 3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04 物态变化(包含温度计)‎ ‎2013届中考复习备考指南 复习目标 ‎1.掌握以下考点:(1)了解常见的温度值,常用温度计的种类、结构、量程;(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和使用方法;(3)正确读取温度计的读数;(4)区分物体变化中的几组概念,如熔化和凝固、液化和汽化、凝华和升华等;(5)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情况,并能结合它们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6)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即蒸发和沸腾,包括它们的区别;(7)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8)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即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9)正确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规律和图象。‎ ‎2.复习重点:(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正确区分物态变化过程;(3)根据物态变化理论解释生活实际。(4)根据固体的熔化、凝固图象,判断物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找出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吸、放热情况等;(5)影响蒸发的因素。‎ ‎ 3.复习难点:(1)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放热情况的判断;(2)根据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画出熔化或 凝固图象;(3)“白气”的理解。‎ 备考策略 ‎1.考情分析:2011年中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源于教材”的命题思路,侧重于考查以下三个方面:(1)温度计的读数问题以及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2)物态变化过程的判断;(3)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特别要注意“白气”现象;(4)考查固体的熔化、凝固图象。‎ ‎2.备考策略:读教材,理解并熟记教材上出现的物态变化过程,特别留意或总结一些容易理解错误而命题率又极高的的物理现象,如“白气”现象。‎ 典例1 (2011年中考·湖南株洲卷)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解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并且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不正确;B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不正确;C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充分浸在被测液体中,不正确;D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碰到容器底,使用方法正确。本题答案为D。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正确方法是:使用前,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并且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 典例2 (2011年中考·福建三明卷)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蔬菜装入保鲜袋后放进冰箱 C.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D.从泳池上来用浴巾包裹身体 解析: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有三种,即: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以及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认真分析四个选项中给出的措施,对照加快液体蒸发的三个条件进行判断。‎ 酒精极易蒸发,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就可以减小酒精与外界的接触,从而减少酒精的蒸发;蔬菜装入保鲜袋中,减小了蔬菜周围空气的流动,使蒸发减慢,再放进冰箱,降低了温度,也是起到减少蒸发的作用;湿衣服晾晒时放在向阳处,提高温度加快蒸发,放在通风处,由于空气流动从而加快蒸发;人从游泳池上来后,身上沾有水珠,而用浴巾包裹住身体后,与外面空气隔开,从而减慢蒸发.‎ 答案:C 点评: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难度不大,但与生活现象密切联系,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是解答此类的关键.所以在解答时,要细心分析各选项内容,从中提取出与三个因素相关联的有用信息,从而确定对蒸发是加快还是减慢。‎ 典例3 (2011年中考·江苏盐城卷)今年5月10日,盐城市实施了人工降雨.气象部门用火箭将碘化银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 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 成冰晶(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变成冰晶的过程中 热量.‎ 解析:气象部门将碘化银洒向云层,可以加速水蒸气的液化或水蒸气的凝华,使云层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多,当空气承受不住小水滴和小冰晶重量时,就会降落下来;液化和凝华的过程都是放热的过程.‎ 答案:液化;凝华;放出 ‎ 点评: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和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的判断;解答物态变化的有关题目时,首先要知道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典例4 (2011年中考·四川达州卷)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如图中的 。‎ 解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液态小液滴,即白气;因为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的许多小水珠,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小水珠会下沉;故图中的乙符合题意。‎ 答案:液化;乙 点评:此题要结合物体的密度大小和液化现象进行分析解答,会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中考的热点。‎ 典例5 (2011年中考·四川广安卷)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物质 晶体(填“是”或“不是”),该过程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 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80℃.还可以看出该物质从第6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2分钟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经历了12﹣6=6min.‎ 答案:是;6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关键是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发生变化,同时要理解熔化过程的概念.‎ A卷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中考·湖北黄石卷)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空中的冰晶在空气中下落变成雨滴时,内能增加了 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结有一层白霜属于升华 C.所有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D.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273.15℃以下 ‎1.A 解析:高空中的冰晶在空气中下落时,冰晶和空气之间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增大的内能使冰晶熔化变成雨滴,选项A正确;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霜,选项B错误;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选项C错误;物体降温的极限是﹣273.15℃,不可能降到-273.15℃以下,选项D错误。‎ ‎2.(2011年中考·辽宁大连卷)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支圆珠笔从课桌上掉到地上大约需3~5s的时间 ‎ B.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1~1.5 mm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7℃ ‎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1 kg ‎2.C 解析: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圆珠笔从课桌上掉到地上大约需0.3~0.5s的时间,选项A错误;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1 mm,选项B错误;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7℃,选项C正确;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即0.05kg,选项D错误。本题答案为C。‎ ‎3.(2011年中考·湖北潜江、天门、仙桃卷)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的示数为10℃ 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A ‎4.(2011年中考·山东泰安卷)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 ‎4.D 解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并且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本题答案为D。‎ ‎6.(2011年中考·青海西宁卷)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联成了千姿百态的云,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 B.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 C.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吸热 D.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 ‎6.B ‎7.(2011年中考·湖南益阳卷)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禁止抽烟”、“请熄火”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7.C ‎8.(2011年中考·山东青岛卷)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B.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C.使用液体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D.使用电压表时,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8.D 解析:电压表可以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这样测量的是电源电压,而电流表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否则会因电流过大烧坏电表或电源,选项D说法错误,其他三项说法均对。本题答案为D。‎ ‎9.(2011年中考·广西柳州卷)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 A.凝固 B.汽化 C.熔化 D.升华 ‎9.C 解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本题答案为C。‎ 点评:区分几种物态变化过程: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其逆过程叫做液化;物体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做升华,其逆过程叫做凝华。‎ ‎10.(2011年中考·湖北宜昌卷)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 ) ‎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 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无法确定 ‎10.B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11.(2011年中考·广西崇左卷)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汽化 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凝华 ‎11.A 解析:冰块变为水,即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选项A正确;用久了的灯泡钨丝会变细,是由于钨制灯丝在高温下逐渐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造成的,这属于升华现象,选项B错误;试衣服变干是液态水变为了气态水分子即经历了蒸发过程,属于汽化现象,选项C错误;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是从热水壶沸腾出来的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水的缘故,属于液化现象,选项D错误。‎ 注意:我们人眼无法之间看到气态的水蒸气分子,所以选项D中的“白气”是液体水。‎ ‎12.(2011年中考·福建漳州卷)今年入春以来,我市各地低温干旱少雨,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下面关于干旱少雨主要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气中缺乏水蒸气 B.大气中水蒸气太多 C.大气温度偏低 D.大气温度偏高 ‎12.A ‎13.(2011年中考·新疆卷)新疆的冬天白雪皑皑,景色十分美丽。下面关于雪形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熔化、放热过程 B.熔化、吸热过程 ‎ C.凝华、放热过程 D.凝固、放热过程 ‎13.C ‎15.(2011年中考·广东茂名卷)每年3、4月份,茂名地区经常会出现“回南天”现象。“回南天”使家中墙壁“出汗”、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汽化 B.熔化 C.液化 D.凝华 ‎15.C 解析:题中“回南天”现象,是空中气态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墙壁或地板时液化成的小水珠造成的。本题答案为C。‎ ‎16.(2011年·山东济宁卷)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 ‎ D.夏天凉晒的湿 衣服逐渐变干 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 A.刚从水中 出来,感觉特别冷 ‎ ‎ ‎16.C 解析 ‎:A、游泳的人从水中出来,身上的水分就会汽化为水蒸气,汽化要吸热,所以感到冷;B、“白气”是液态的,是烧水中出现的大量的水蒸气上升时受冷液化形成的;C、“雪人”是固态的,没有熔化却变小,是变为了水蒸气,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D、夏天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就是变为了水蒸气消散在空中,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 ‎17.(2011年中考·四川广安卷)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17.C 解析:小雪、霜冻、冰雹都是固态的,而液化形成的物体是液态的,只有雾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判断物态变化先看生成物是什么状态,接着看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是什么物态变化.‎ ‎18.(2011年中考·福建南平卷)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液化的是( )‎ ‎18.C ‎19.(2011年中考·甘肃天水卷)对图中四幅画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出热量 ‎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收热量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出热量 ‎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收热量 ‎19.C ‎20.(2011年中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卷)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熔化现象 B.烧开水时在壶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 C.冬天早晨看到草地上的霜是露水凝固而形成的 D.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 ‎20.D ‎21.(2011年中考·辽宁鞍山卷)下列图象中,属于某种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 ‎21.B ‎22.(2011年中考·湖南张家界卷)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物质是晶体 ‎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分钟的时间 ‎ 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是放热的 ‎22.D ‎23.(2011年中考·湖北孝感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冬天,常看见人哈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B.深秋,有时早晨会看到草木上挂满白霜,这是凝固形成的 C.在高烧病人额头上搽酒精退烧,是利用了酒精蒸发吸热 D.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不需吸热 ‎23.C ‎24.(2011年中考·海南卷)天气由阴雨转为晴朗时室内的瓷砖地板和墙壁上有时会出现小水珠,即“回潮”现象。“回潮”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 汽化 B. 液化 ‎ C. 凝固 D. 升华 ‎24.B 解析:“回潮”时,室内的水蒸气碰到温度较低的瓷砖地板和墙壁,会由气态变为液态的小水滴,即发生液化现象。本题答案为B。‎ ‎25.(2011年中考·山东聊城卷)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早春,麦田里白雪消融 B.初夏,草地上露珠晶莹 C.深秋,操场上秋霜涂抹 D.严冬,池塘里厚厚寒冰[来源:学科网ZXXK]‎ ‎25.B 解析:“白雪消融”是水从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草地上露珠”的形成是气态的水蒸气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秋霜”的形成是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水,属于凝华现象;“寒冰”的形成是液态水直接变为固态水,属于凝固现象。本题答案为B。‎ ‎26.(2011年中考·云南昆明卷)对下列现象的形成,判断正确的是( )‎ A.工厂烟窗冒出的“白烟”都是液化现象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啤酒瓶会“出汗”,这是汽化现象 C.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减少,这是升华现象 D.霜和雪的形成都是凝固现象 ‎26.C 解析:工厂烟窗冒出的“白烟”是固态小颗粒,不是液化现象,选项A错误;选项B中的“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啤酒瓶周围的冷空气放热形成的液体小液滴,这是液化现象,选项B错误;固态碘吸热升华为气态碘,所以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减少,选项C正确;霜和雪都是气态水蒸气放热直接变为固态水,它们均属于凝华过程,选项D错误。本题答案为C。‎ ‎27.(2011年中考·广东深圳卷)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 B.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C.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 D.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27.C 解析:冬天,从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的小水珠;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内的冷空气放热液化成的小水滴。可见,它们都是液化现象,只不过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外的气体液化产生的,而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本题答案为C.‎ ‎28.(2011年中考·湖南长沙卷)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射核泄漏事件后,湖南长沙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向日本捐赠一台62米混凝土泵车,参与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冷却作业。这台62米泵车在给高温机组注入海水进行降温时,机组上空腾起白雾。关于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雾是由于海水的升华形成的 ‎ B.白雾是由于海水遇冷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C.白雾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 D.白雾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28.C ‎29.(2011年中考·湖南湘潭卷) 将一个塑料袋套住带叶的树枝并扎紧袋口,如图所示。过一晚后,塑料袋内壁附着很多小水珠,小水珠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升华后液化 B. 先蒸发后液化 ‎ C. 先蒸发后凝华 D. 先升华后凝固 ‎ ‎29.B ‎30.(2011年中考·江苏南京卷)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30.A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物态变化的识别。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属于汽化;B。烧开水时冒出大量“白气”属于液化;C。寒冷季节,户外的“雪人”变小属于升华;D。树枝上形成“雾凇”属于凝华。‎ ‎31.(2011年中考·湖南省株洲卷)今年上半年南方雨水稀少,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雨”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降落到地面形成的,这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凝华 ‎31.C 解析: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是由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 ‎32.(2011年中考·内蒙古赤峰卷)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露水珠儿,它是通过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A.熔化 B.液化 C.凝华 D.蒸发 ‎32.B 解析:露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选B.‎ ‎33.(2011年中考·湖北潜江、天门、仙桃卷)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表面变湿了,是升华现象 ‎ B.公路上的沥青高温下变软了,是熔化现象 ‎ C.衣橱中的樟脑丸变小了,是汽化现象 ‎ D.阳台上的湿衣服变干了,是液化现象 ‎33.B ‎34.(2011年中考·浙江衢州卷)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 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 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 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 ‎34.B 解析:固态的冰雪变成液体水,属于熔化现象,A错;湿衣服上的液体水变为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B对;露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水,属于液化现象,C错误;液体水结成固态冰,属于凝固现象,D错,答案为B。‎ ‎35.(2011年·湖北恩施卷)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根据对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夏天吃雪糕凉爽 ‎ B.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 ‎ C.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 ‎ D.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 ‎35.C 解析:A、夏天吃雪糕凉爽,是因为雪糕熔化过程需要吸热的缘故;B、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是由于水汽化吸热的缘故;C、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是由于空气遇冷凝华放热的缘故;D、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是由于水汽化吸热的缘故.故选C.‎ ‎38.(2011年中考·北京卷)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 C.湖水表面结冰 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 ‎38.A 解析:简单题。考查知识点:“熔化现象”。实际上此题考查了四个现象,熔化、汽化(蒸发)、凝固、液化。这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也都取于实际常见生活。‎ ‎39.(2011年中考·广西北海卷)在加油站常看到一条标语“请熄火加油,这一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事故,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很容易( )‎ A.熔化 B.汽化 ‎ C.液化 D.升华 ‎39.B 解析:在常温下汽油很容易由液态变为气态即发生汽化现象,此外,汽油的着火点很低,当空气中的汽油浓度比较大时,遇到火花很容易燃烧。本题答案为B。‎ ‎40.(2011年中考·内蒙古包头卷)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由凝华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 ‎40.D 解析:冰雪融化是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冰挂”是不同形状的小冰块,是小液滴遇冷凝固形成的,属于凝固现象;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小冰粒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选D。‎ ‎41.(2011年中考·江苏无锡卷)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水浇铸成火车轮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41.C 解析:凝固后的物体是固态的.A、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雾是液态,不是凝固,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D、樟脑丸变小了,是变成气态了,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 ‎42.(2011年中考·内蒙古杭锦旗卷)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42.D ‎43.(2011年中考·湖北十堰卷)今年五一期间,气温骤降,游客们在武当山顶欣赏到了一种奇特的景观,如图绽放的红花和绿叶附着一层薄薄的霜,好像披了一件洁白的纱衣,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 C.花朵上的水遇冷凝固 D.花朵上的水蒸发形成 ‎43.B ‎44.(2011年中考·山东日照卷)‎ 在激烈的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受到轻伤时,常用蒸发快的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做麻醉剂,把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运动员就可继续参加比赛,这是由于复方氯乙烷喷雾剂 ( ) ‎ A.升华吸热 B.凝华放热 ‎ C.液化放热 D.汽化吸热 ‎44.D 解析:液态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吸收热量汽化为气态物质,从而使受伤运动员的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本题答案为D。‎ ‎45.(2011年中考·福建三明卷)炎热的夏季,同学们常往饮料中加入冰块,在冰块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 A.熔化吸热 B.升华吸热 ‎ C.熔化放热 D.升华放热 ‎45.A 解析:冰块逐渐变小,说明冰块变为水,冰块变为水的过程是熔化,熔化吸热,饮料中加入冰块,降低饮料温度。‎ ‎46.(2011年中考·四川自贡卷)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冷藏的饮料,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出汗”,这是 A.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B.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C.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46.C 解析: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较冷,饮料瓶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滴,从外面看就像是出汗了。‎ ‎47.(2011年中考·天津卷)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些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依据是( )‎ A.酒精熔化时吸热 B.酒精液化时吸热 ‎ C.酒精汽化时吸热 D.酒精升华时吸热 ‎47.C 解析:酒精容易蒸发,即发生汽化现象,而蒸发可以制冷,即酒精汽化时吸热,从而降低患者体温。本题答案为C。‎ ‎48.(2011年•山东德州卷)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握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会发现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在此过程中漆料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化后凝华 D.先凝华后升华 ‎48.B 解析 ‎:当把滴入几滴酒精的塑料袋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时,酒精液体会汽化成酒精气体,体积变大,故发现塑料袋鼓起;当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后,气体又液化成酒精液体,体积减小,所以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汽化后液化。本题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会结合实例分析判断,是中考的热点考题.‎ ‎49.(2011年中考·北京卷)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 ‎49.C 解析:考查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此题年年考,四个选项所选取实例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并且覆盖了影响蒸发快慢的所有因素,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速。‎ ‎51.(2011年中考·山东泰安卷)下列方法不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 C.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D.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灯帽 ‎51.D 解析:用电吹风机吹头发,可以加快液体周围空气的流速,加快蒸发;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加快蒸发;用扫帚把积水摊开,可以增大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蒸发;给酒精灯盖上灯帽是通过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和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来减慢蒸发的。本题答案为D。‎ ‎52.(2011年中考·浙江嘉兴、舟山卷)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 B.将盘子中的水倒人瓶中 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52.A 解析:‎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越大,蒸发越快。选项A是通过增大水的表面积来加快蒸发的,故选项A正确;选项BD都是通过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来减慢蒸发;选项C通过挤掉衣服上的一些液体水,从而快速衣服的干燥,并没用改变液体蒸发的快慢。本题答案为A。‎ ‎53.(2011年中考·吉林长春卷)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A.河面上的冰 B.屋檐上的霜 C.草叶上的露 D.江面上的雾 ‎53.B 解析:此题考查实际中的物态变化。河面上的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屋檐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草叶上的露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江面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54.(2011年中考·山东泰安卷)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C.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 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 ‎54.B 解析:大雾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液态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冰花”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冰,属于凝华现象;“冰雪消融”是固态冰变为液体水,属于熔化现象;“露水”是水蒸气直接变为液态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本题答案为B。‎ ‎55.(2011年中考·山东烟台卷)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到了,积雪融化 ‎ 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 ‎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55.D 解析:“积雪融化”是水从固态变为液体,属于熔化现象;“草地上的露珠”和“大雾”的形成都是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白霜”是水从气态水蒸气遇冷变成固态水,属于凝华现象。本题答案为D。‎ ‎56.(2011年中考·山东东营卷)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公共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 C.熔化 D.汽化 ‎56.A 解析:“固体清新剂”直接变为气体,属于升华现象。本题答案为A。‎ ‎57.(2011年中考·广东清远卷)图2是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冰雕大奖赛中展示的一件冰雕作品,当地气温持续在0℃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 A.汽化 B.液化 ‎ C.升华 D.凝华 ‎57.C 解析:因为当地气温持续在0℃以下,所以冰雕作品不会先融化成水再变为水蒸气,而冰雕作品之所以会一天天变小,这是因为固态冰会直接变为水蒸气,即发生了升华现象。本题答案为C。‎ ‎58.(2011年中考·湖北襄阳卷)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熔化 C.液化 D.汽化 ‎58.A ‎59.(2011年中考·广东湛江卷)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59.A 解析:“固态樟脑丸变小了”是因为一部分固态的樟脑丸吸热升华成了气体,选项A正确;“池塘上的薄冰”是液体水放热变为固态冰,属于凝固现象,选项B错误;“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蒸发现象,属于汽化,选项C错误;“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冰箱内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霜,属于凝华现象,选项D错误。本题答案为A。‎ ‎60.(2011年中考·安徽芜湖卷)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60.A 解析:冰雪融化,需要吸收热量;露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热;白露的形成是气体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水,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寒冬,窗玻上冰花的形成也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本题答案为A。‎ ‎61.(2011年中考·山东枣庄卷)‎ 云是这样形成的: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吸热后者放热 B.前者放热后者吸热 C.两者均吸热 D.两者均放热 ‎61.D 解析:液化过程和凝华过程都需要放热,本题答案为D。‎ ‎62.(2011年中考·广东佛山卷)小雪在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电饭煲在保温和加热过程中的电功率不同 ‎ B.电冰箱中水结成冰的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 C.汤沸腾后由于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 D.将开水倒入热水瓶的过程中声音的音调发生变化 ‎62.C 解析:电饭煲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其在保温和加热过程中的电功率不同,加热过程中的功率要大,选项A正确;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要不断放出热量,选项B正确;汤沸腾后,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水的沸点不变,选项C错误;将开水倒入热水瓶的过程中,水流引起的空气柱的长度发生了变化,因此声音的音调也发生了变化,选项D正确。本题答案为C。‎ ‎63.(2011年中考·山东潍坊卷)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 ‎63.A 解析:选项A中“冰花”的形成是气态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冰,属于凝华现象,选项A错误;熔化过程和蒸发过程都需要吸热,选项BC正确;冰糕包装外层出现的小水珠是大气中的水蒸气越到冰冷的包装外层降温变成的,属于液化现象,选项D正确。本题答案为A。‎ ‎64.(2011年·山东济宁卷)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 ‎64.B 解析: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并且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在熔化过程保持0℃不变。C、D温度都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因此不符合题意;A、B都是熔化图象,但A的熔点不是0℃,所以A错误;B的熔点是0℃,并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正确。‎ ‎65.(2011年中考·四川宜宾卷)如图所示,正确反映“探究水的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是(  )‎ ‎65.A 解析: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发生.水的沸腾是温度先不断升高,达到沸点时,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 A、由图可知,温度上升到一定时保持不变,即达到沸点,符合题意;B、图中有一段是温度一定时,而不断加热,最后温度继续上升,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温度在不断下降,到达一定值时,温度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66.(2011年中考·山东潍坊卷)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66.B 解析: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即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没有,所以甲和丙是晶体,乙和丁是非晶体;晶体开始熔化前,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熔化结束后,固态全部变为液体,如果继续吸热,温度继续升高,如图甲所示;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如图乙所示;凝固过程和熔化过程正好相反,丙图是晶体的凝固过程,丁图是非晶体的凝固过程。本题答案为B。‎ 二、多项选择题 ‎67.(2011年中考·辽宁沈阳卷)寒冷的冬天,小明在晨练时看到一些现象,下面是他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其中正埔的是( )‎ A.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B.进入温暖的房间时眼镜变模糊,是升华现象 ‎ C.路边地面上薄薄的霜,是凝华形成的 D.屋檐下悬挂的冰柱,是汽化形成的 ‎67.AC ‎68.(2011年中考·辽宁鞍山卷)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 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 ‎68.AC ‎69.(2011年中考·四川成都卷)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见下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豆豆:呵呵,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B.丁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在做热运动呀,所以冰山也有内能 C.丁丁:呵呵,冰天雪地的,空气中肯定没有水蒸气了 D.豆豆:冰也能升华呀,这里的空气中肯定有水蒸气 ‎69.BD解析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嘴里呼出的“白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组成的.“白汽”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所以C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70.(2011年中考·山东青岛卷)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  B.甲在ab段不吸热 C.甲的熔点是48℃   D.乙是蜡烛 ‎70.ACD 解析:海波是晶体,晶体熔化前是固态,熔化时,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据此可知,甲是海波,乙是蜡烛,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ab段表示甲正在熔化,此阶段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熔点,即甲的熔点为48℃。本题答案为ACD。‎ 三、填空、实验探究和简答题 ‎71.(2011年中考·福建福州卷)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 ‎71.36.6 解析: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是先读整部分,再读小数部分,温度计的示数为36℃+0.6℃=36.6℃。‎ ‎72.(2011年中考·广东清远卷)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ºC.‎ ‎℃‎ ‎72.36.9 ‎ ‎73.(2011年中考·云南昆明卷)下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 ‎ ‎73.37.5 解析:温度计的示数是37.5℃。‎ ‎74.(2011年中考·北京卷)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 ‎40‎ ‎℃‎ ‎30‎ ‎74.36 ‎ ‎75.(1)(2011年中考·福建龙岩卷)如图所示为体温表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  ℃,分度值是  ℃.‎ ‎75.38.5;0.1 解析:图中每大格相差1℃,每大格间有10个小格,即一小格是0.1℃,即分度值为0.1℃;液柱上表面在8右面5个小格,由于8代表38℃,读数为38℃+0.1℃×5=38.5℃.‎ ‎76.(2011年中考·福建漳州卷)如图所示,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 ‎76.-2℃~102℃‎ ‎77.(2011年中考·青海西宁卷)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 ‎77.1.5‎ ‎78.(2011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 ‎)护士帮病人打针前,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器处进行消毒,病人会感到此处变凉爽,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78.蒸发吸热(汽化吸热);热胀冷缩 解析:酒精容易发生蒸发现象,它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所以用酒精棉球擦过的皮肤会感到凉爽;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79.(2011年中考·江苏扬州卷)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 成小冰晶或 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79.升华;凝华;液化 解析:固态干冰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是升华过程,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水蒸气变成小冰粒的过程是凝华过程,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是液化过程。‎ ‎80.(2011年中考·江苏苏州卷)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 (吸收/放出)热量.‎ ‎80.汽化;吸收 ‎81.(2011年·黑龙江牡丹江卷)如图所示,游泳后上岸会感到冷,是因为____________。在珠穆朗玛峰上,水沸腾时的温度只有72℃,是因为高山上的________低,所以水的沸点低。‎ ‎81.蒸发吸热(或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蒸发吸热使人体表面温度降低);气压 ‎82.(2011年中考·湖北孝感卷)高山上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____(选填“大”或“小”)。普通锅密封性能差,从而使锅内水的沸点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大于”)100℃。‎ ‎82.小;小于 ‎83.(2011年中考·湖北宜昌卷)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83.汽化;不变 ‎84.(2011年中考·辽宁阜新卷)为了解决酷暑季节的控温、降温问题,在上海世博园区内使用了如冰墙、喷雾机器人等设施。“冰墙”是利用冰的 吸热,“喷雾”是利用雾的 吸热(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84.熔化;汽化(蒸发)‎ 解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熔化、汽化是吸热的。‎ ‎“冰墙”吸收热量变成水,是物体的熔化过程;雾吸收热量会蒸发成水蒸气,蒸发是物体汽化的一种方式.由于“冰墙”的熔化过程和雾的汽化过程都是吸热的,所以在上海世博园区内使用了如冰墙、喷雾机器人等设施,能解决酷暑季节的控温、降温问题。‎ 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汽化和熔化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这在中考时经常会考到。‎ ‎85.(2011年·湖北恩施卷)根据国务院规定,办公场所的空调,在夏天温度应设置为不低于 (选填20℃或26℃)。冬天,用手握着温度计底部测量气温,可能会使测量结果偏 (选填“高”、“低”或“不影响”)。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下表所示,在恩施州测量沸水的温度,可选择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 温度 ‎ 物质 熔点/℃‎ 沸点/℃‎ 水银 ‎-38.8‎ ‎357‎ 酒精 ‎-117‎ ‎78.5‎ 水 ‎0‎ ‎100‎ ‎85.26℃;高;水银 解析:(1)将空调设置成20℃比26℃费电,从节约能源的角度看,要选择不低于26℃;(2)冬天人手的温度比气温高,手握温度计底部,受人手温度的影响,测量结果偏高;(3)水沸腾的温度酒精已经变成气体,能胀破温度计,水的热膨胀效果不好,故选水银做温度计。‎ ‎86.(2011年中考·贵州铜仁卷)学过物态变化之后,我们知道,汽化的方式有: 和 两种。 ‎ ‎86.沸腾;蒸发 解析:(1)汽化的方式有两种:沸腾和蒸发。‎ 沸腾是液体达到特定温度时,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87.(2011年中考·四川泸州卷)小刚吃冰糕时,把冰糕放在碗里,发现碗中的水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冰糕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他用手一摸碗壁,发现碗“漏水”了,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碗壁上发生的 (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要 热。‎ ‎87.熔化;液化;放 ‎88.(2011年中考·湖北黄冈、鄂州、随州卷)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内能________,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88.液化;汽化;放出;减少 ‎89.(2011年中考·湖南张家界卷)暑假小波参加学校举办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一些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如要在山上获取饮用水,方法之一是清晨在树上收集。叶片上的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_____遇冷经过____而形成的。‎ ‎89.水蒸气;液化 ‎90.(2011年中考·重庆卷)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水在沸腾时需要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 ‎90.吸收;不变 解析:本题考查沸腾现象的认识。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水在沸腾时需要需要热量,温度不变。‎ ‎91.(2011年中考·安徽省卷)自去年冬天以来,我省出现比较严重的旱情,有关部门利用干冰升华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特点进行了人工降雨。‎ ‎91.吸收 解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的特点是可以从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利用该特点可以进行人工降雨。‎ ‎92.(2011年中考·山东威海卷)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    ,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   热量。‎ ‎92.试管壁有小水珠(液化);放出 解析:烧瓶中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进入容器A中,容器A放在装有冷水的容器B中,容器A的温度也比较低,通入容器A中的水蒸气受冷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试管壁上;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93.(2011年中考·山东菏泽卷)高压锅密封性能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汽不易外泄,从而 了锅内的压强(填“增大”或“减小”),使锅内水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 ‎93.增大;升高 解析:本题考查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高压锅密封性能良好水蒸汽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的压强,使锅内水的沸点升高。‎ ‎94.(2011年·黑龙江鸡西卷)某灯泡额定电压是24 V,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为16Ω,若想使该灯泡在电源电压为36V的电路中正常发光,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阻值为 Ω的电阻;灯工作一段时间后,灯泡壁会变黑,这是 现象。‎ ‎94.8;凝华(或先升华,后凝华)‎ ‎95.(2011年中考·陕西省卷)如图是研究碘的物态变化的实验装置。当碘 热量后,直接升华成碘蒸气;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板会放出热量, 成固态的碘(填物态变化名称)‎ ‎95.吸收;凝华 解析:碘升华要吸收热量,碘蒸气凝华时放出热量。‎ ‎96.(2011年中考•吉林省卷)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这是   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    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在此物态变化中   热量。‎ ‎96.升华;凝华;放出 解析:固态碘变成碘蒸气是升华现象,在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碘蒸气直接变成碘晶体是凝华现象,在凝华时需要放出热量,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变高。‎ ‎97.(2011年·黑龙江龙东地区)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的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 ‎97.晶体;80 解析: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在第10到25分钟温度是保持不变的,说明此时此物质在熔化,此时物质的温度80℃即此物质的熔点,此物质是晶体.‎ ‎98.(2011年中考·湖南衡阳卷)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98.晶体;固液共存 ‎99.(2011年中考·湖南怀化卷)如图所示,A、B两图分别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在甲、乙两种物质中,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 ‎99.甲;48‎ ‎100.(2011年中考·福建龙岩卷)如图是上海世博会使用的两种降温方法:冰块降温和喷雾降温.冰块降温,是因为冰块变成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需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喷雾降温,是因为水雾在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也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 ‎100.熔化;汽化 解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熔化是需要吸收热量的;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是需要吸收热量的。冰块降温,是因为冰块变成水的过程是熔化,熔化是吸收热量的,需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喷雾降温,是因为水雾变为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是吸收热量的,需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 点评: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热和放热情况,并能利用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101.(2011年中考·内蒙古包头卷)如图所示是一种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其中“白气”是 态物质。驱蚊液变成“白气”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蚊香器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 能。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 。‎ ‎101.液;汽化和液化;电;内;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析:“白气”‎ 是指的液态小液滴,它是驱蚊液先汽化成气体,然后气态的驱蚊液到空气中遇冷液化产生的;蚊香器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房间里清香四溢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02.(2011年中考·湖北武汉卷)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 为气体,并从周围 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为小水滴或 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102.升华;吸收;液化;凝华 ‎ 解析: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变为气体属于升华现象;干冰升华为气体时,会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空气中的气态水蒸气遇冷降温,液化为液态小水滴或凝华为固态小冰晶,下落形成雨。‎ ‎103.(2011年中考·山西省卷)2011年 1月8 日,在寒冷的吉林,天空出现了“三个太阳”的罕见“幻日”奇观。这是由于在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冰晶,当太阳光通过这些小冰晶时,发生了光的 形成的。‎ ‎103.凝华;折射 解析: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太阳光经过固态小冰晶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 ‎104.(2011年中考·广东肇庆卷)2011年春季,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生大面积旱情.抗旱指挥部采用人工降雨缓解旱情.人工降雨时,飞机将干冰撒入高空的冷云层中,干冰很快从固态   成气态,并从周围空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于是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   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点并降落到地面.(第一空和第三空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04.升华;吸收;凝华 解析:解答本题需掌握: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升华是吸热的,凝华是放热的。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固态变成气态是物体的升华过程,物体升华需要吸收热量;由于干冰升华从周围空气之中吸收热量,所以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气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粒,这是物体的凝华过程.‎ 点评:区分物体升华是吸热的,凝华是放热的,才能理解撒干冰降雨中的物理知识.‎ ‎105.(2011年中考·福建福州卷)今年“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105.蒸发(或汽化);吸收 解析: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速,就增加了空气中水分的蒸发或汽化,水分蒸发或汽化吸热,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106.(2011年中考·广东省卷)如左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哪种操作是正确的 ;测出的读数如右图所示,则液体温度为 ℃。‎ ‎106.D;16 解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本题答案为D。温度计的读数为16℃,即液体的温度为16℃。‎ ‎107.(2011年中考·广西柳州卷)2011年春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罕见的旱灾。进入夏季以来,气温的升高加剧了旱情,这是因为气温的升高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小”)水的蒸发。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把水滴入果树下的土里,这是利用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小”)水在地面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 ‎107.增加;减小 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明的空气流速的大小。在夏天,水的温度升高,蒸发加快;果农给果树浇水时,把水滴入果树下的土里,是想通过减小水在地面的表面积来减小蒸发。‎ 点评: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要活学活用。‎ ‎108.(2011年中考·广东清远卷)电压力锅是家用电器之一,其优点之一是可以使锅内的气压高于外面的气压,使水的沸点 ,将饭更快煮熟.‎ ‎108.升高 解析: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压力锅内的气压高于外面的气压,使水的沸点升高,将饭更快煮熟.‎ ‎109.(2011年中考·广东省卷)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 ‎℃,熔化的时间是 min。‎ ‎109.晶体;340;8 解析:晶体由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据此可判断该物质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直至熔化结束,固体全部转化为液体,如果继续加热,液态晶体温度会升高,据此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340℃,熔化的时间是14min-6min=8min。‎ ‎110.(2011年中考·广东清远卷)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过程的图象,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由图象可知,它的熔点是 ℃,其中CD段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或“液”或“气”)态.‎ ‎110.吸收;0;液 解析:AB段,表示该物体是固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温度升高;BC段表示该物体正在熔化,该过程中,固态物质要不断吸收热量逐渐变为液体,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熔点,即0℃),直至全部熔化为液态;CD段表示该物质全部熔化为液态后,继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111.(2011年中考·辽宁大连卷)在春天或秋天的清晨,有时会看到河面上方向上冒“白气”。请分析说明“白气”是如何产生的。‎ ‎111.河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且温差较大,在河水蒸发时会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河面上的低温空气,就会液化成液体的小水珠,即所谓的“白气”。可见,“白气”是从河水中蒸发出来的气态水蒸气,在河面上遇到冷空气,放热液化成的液体小水珠。‎ ‎112.(2011年中考·广东省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仿照示例中的形式,将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现象或情景 现象形成解释 示例: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 矿泉水瓶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在潮湿的天气,当打开电冰箱门时有“白气”冒出 水杯中的热水冒出“白气”‎ 用久的日光灯管两头会“变黑”‎ ‎112.现象1:在潮湿的天气,当打开电冰箱门时有“白气”冒出。解释:冰箱门口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现象2:水杯中的热水冒出“白气”。 解释:杯中的热水蒸发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现象3:用久的日光灯管两头会“变黑”。 解释:钨制灯丝受热升华为钨蒸气,钨蒸气遇冷凝华在灯管上。‎ ‎113.(2011年中考•福建泉州卷)夏天,扇扇子为什么会感到凉快?‎ ‎113.夏天扇扇子可以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使汗液蒸发加快,蒸发时从身体吸热,带走一部分热量,所以感到凉快.‎ 点评:本题是简答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会利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114.(2011年中考·广西河池卷)如图所示,刚从水中出来的人,为什么觉得冷?如果有风吹来,他会感觉更冷,为什么?‎ ‎114.因为人出水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使人体的温度下降,所以他会觉得冷(2分)。有风吹来时,空气的流速加快,使水的蒸发加快,吸收更多的热量,他会觉得更冷(2分)。‎ B卷 能力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中考·辽宁沈阳卷)小明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他通过测量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关于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象中的AB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 B.冰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冰是晶体 C.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 ‎ 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1.B ‎2.(2011年中考·安徽省卷)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A 解析:若设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为p,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为h,液体密度为ρ液,大气压强为p0,则p0=p+ρ液gh,其中大气压强p0、液体密度ρ液和常数g恒定不变,所以,当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压强p增大时,球内气体体积就会膨胀,液柱高度h就会减小,液面下降;反之,p减小时,球内气体体积就会缩小,液柱高度h就会增大,液面上升。考虑到当气体温度升高时,球内气体压强p增大,反之,p减小。本题答案为A。‎ ‎3.(2011年中考·山东枣庄卷)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3.D 解析:铁轨的铸造过程,先是将铁加热升温,当温度达到熔点时,铁开始熔化,继续加热,继续吸热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直至全部变为液态的铁水,继续加热,铁水的温度又开始升高,然后停止加热,将铁水倒入铁轨模具,铁水开始放热降温,当温度降低到凝固点时,铁水开始凝固变为固态,继续放热,铁水继续变为固态铁,但温度保持不变,直至全部变为固态的铁轨,铁轨继续放热,温度开始降低。考虑到铁是晶体,其熔点等于凝固点,本题答案为D。‎ 二、填空、探究和简答题 ‎4.(2011年·福建宁德卷)完成下列仪器的读数:‎ 温度计示数         ℃     物体长度          cm      电能表读数        kW·h ‎ ‎4.6;2.55~2.57均给分;931.6‎ ‎5.(2011年中考·云南大理、雄楚卷)林则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据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洋人请他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方雾气腾腾,以为很烫,就用嘴吹,洋人以此取笑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林则徐回请洋人喝汤,由于滚烫的汤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抬起就喝……林则徐用自己的智慧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林则徐看到的“雾气”是 (选填物态变化)现象;因为油膜的隔绝,阻碍了汤的 (选填物态变化),这种物态变化需要 热(选填“吸”或“放”)。‎ ‎5.液化;汽化或蒸发;吸 解析:林则徐看到的“雾气”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冰淇淋周围的冷空气放热液化成的小水滴;因为汤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隔绝,使洋人看不到汤上的“白气”‎ ‎,也就不知道汤是滚烫的,即油膜的隔绝阻碍了汤的汽化或蒸发,汤上也就没有水蒸气放出,也就不会出现“白气”,汽化或蒸发的过程需要吸热。‎ ‎6.(2011年中考·江西卷)我们知道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且温度保持不变,根据这一特点,请在图中的坐标系中大致画出能描述晶体凝固的图象.‎ ‎ ‎ ‎7.(2011年中考·辽宁鞍山卷)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 搬运到冰箱外边。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___________,又容易____________的物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蒸气变成液体并_________(“吸热”或“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________(“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7.汽化(液化);液化(汽化);放热;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