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88页

  • 289.50 K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 8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七 年 级 ‎1、童 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课文分析]‎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32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把虫蚊想像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一、重点字词。‎ ‎1、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唳:鸟鸣 ‎4、以从草为林 林:树林 ‎5、兴正浓 兴:兴趣、兴致 ‎6、方出神 方:正 ‎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8、必细察其纹理 细察:仔细观察 ‎9、昂首观之 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 ‎10、为之怡然称快 怡然:愉快的样子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文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3、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译: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4、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 译: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定下心神仔细观看。‎ ‎5、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译: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6、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 译: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观蚊如鹤之趣(夏日戏蚊)、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 ‎2.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 庞然大物、明察秋毫、怡然自得 ‎3.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映了作者严惩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 ‎4.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 ‎[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2、《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文分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 “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士”,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解] “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一、重点词语:‎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生气、发怒)‎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 殆:有害)‎ ‎⑸诲女知之乎!……是知也。(女:同汝,你;是:此、这;知:通“智”。 )‎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刚强、勇毅。 )‎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采纳,听从)‎ ‎(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大概、也许;施:施加。)‎ 二、重点句子。‎ ‎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⑸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从语录中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不断学习、复习)。‎ ‎2.从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是否矛盾?‎ 答:温故知新,经常学习的人才能做老师;不会矛盾,因为只要虚心学到处都有老师。‎ ‎3.本文的语录中,孔子认为,任何人身上都可以让我们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人比自己优秀,那么 学习他优点;如果别人有缺点,那么自己也有就反省,并改正。‎ ‎4.说说本文中出现的现在仍在用的成语。‎ 答: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略。‎ ‎[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3、 山 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课文分析]‎ 统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这是目击者眼中的画面。文章还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变化: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但一想到“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这样写就把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写仍是目击者所见画面,但读者在感觉上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如同亲见。‎ ‎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先总写一笔:“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 ‎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观赏的兴趣。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 一、重点字词:‎ ‎1、然数年恒不一见(经常)‎ ‎2、 高插青冥、相顾惊疑(青天、天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3、往来屑屑 (匆匆)‎ ‎4、 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同“无”)(高)‎ ‎5、 连亘六七里 (连绵不断)‎ ‎6、或凭或立、不一状 (有的人)(靠着)‎ ‎7、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同“才”)‎ ‎8、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突然)(于是)‎ ‎9、见山上人烟市肆(店铺)‎ ‎10、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广大)(隐隐约约)‎ 二、重点句子。‎ ‎1、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译:(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 ‎2、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译: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3、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译: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4、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译:突然间变得像拳头、像豆粒,于是什么都看不见了。‎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找出文中表现时间的词语。‎ 答: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无何,…… ;未几,……;忽大风起…… ;既而风定天清,逾时,……;倏忽如拳如豆……。‎ ‎2.文中描述的蜃景若以“风起”为界,前后的蜃景变化各有怎样的特点?‎ 答:前者孤塔耸立,少顷换一幅图景,这时蜃景的物象是逐步增加的;后者五座楼的情景,逐渐变化,依次消失,这时蜃景的物象是逐步减小的。‎ ‎3.文中将“山市”称为“鬼市”,对此,你怎样认识?‎ 答:作者在他那个时代,还不会理解海市蜃楼是一种光线折射形成的现象,所以在文中将此幻象称为“鬼市”是可以理解的。(言之有理即可)‎ ‎[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4、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课文分析]‎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36门。‎ ‎《咏雪》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文章只是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末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好,谁的不好,可一望而知。这正是本文叙事的优点。‎ ‎《陈太丘与友期》被编入“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品格。‎ 本文记陈纪和来客的对话。先交代对话的背景,“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不守信约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既而不见太丘,这是客人发“怒”的原因;陈纪其时正“门外戏”,故与客相遇,这是对话的由来,也交代了对话的地点。写法与前一则相同。‎ 一、重点字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俄而:片刻。 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比,比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去:离开。 乃: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期:约定 。 委:舍弃)‎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引:拉 。 顾:回头看)‎ ‎7、尊君在不? (“不”通“否”)‎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集会)‎ 二、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您正午却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三、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 答:我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比喻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有意蕴。“柳絮”飘飘扬扬的样子,极似雪花飘落的神态。(不仅限此答案,只要有道理即可)。‎ ‎2. 文中“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答:融洽、欢快、轻松等家庭氛围。(答出两点即可)‎ 文中“儿女”指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元方入门不顾表示了他的什么态度?‎ 答: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 答: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略)‎ ‎5.“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略)‎ ‎6.你认为元方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 答: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译文:‎ ‎《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太丘走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当时正在家门外做游戏。那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家吗?”陈元方回答说:“等您很长时间都不来,他已经走了。”客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却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 5、 寓言两则 智子疑邻 《韩非子》‎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课文分析]‎ 课文开头写故事发生的背景,只用八个字。“宋”,指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富”,是被盗的原因;“天雨”导致“墙坏”,“墙坏”又为盗窃者提供了自由进出的条件。由此引出身份不同的两个人对这件事的相同看法:“不筑,必将有盗。”这是故事中的要害处,因为故事的主旨不在于说明人的先见,而在于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实即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因此,待到预见成为事实,那富人便夸说自己的儿子聪明,而怀疑偷盗是邻父干的。‎ 塞翁失马 《淮南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课文分析]‎ 这篇寓言用来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 故事很有名,因为它用一连串的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其子骑此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在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动人。‎ 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来自这个故事。‎ 一、重点字词 ‎1、天雨墙坏 (坏:毁坏 雨:下雨)‎ ‎2、智子疑邻 (智:以……为聪明)‎ ‎3、不筑 (筑:修补)‎ ‎4、其邻人之父亦云 (亦云:也这样说)‎ ‎5、暮而果大亡其财 (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 ‎6、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 ‎7、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 ‎8、居数月 (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9、人皆吊之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10、此何遽不为福乎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11、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二、重点句子 ‎1、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2、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译: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 ‎3、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译: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三、读课文回答问题。‎ ‎1、《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 答: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 答: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 [译文]‎ ‎《智子疑邻》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塞翁失马》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祸害吗?”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6、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课文分析]‎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对本文语言精当的特点,可以逐词逐句体察、品味。‎ 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作者的观点。‎ 一、重点字词:‎ ‎1、世隶耕 (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父异焉 (异:对……感到诧异) ‎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从此。 就:完成)‎ ‎5、邑人奇之 (奇:对……感到奇怪)‎ ‎6、稍稍宾客其父 ( 稍稍:渐渐 宾客:把……当作宾客)‎ ‎7、父利其然也 (利:认为……有利可图)‎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每天。 扳:通“攀”,牵、引 。谒:拜访)‎ ‎9、不使学 (使:让)‎ ‎10、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 ‎11、泯然众人矣 (泯然:完全)‎ ‎12、贤于材人远矣 (于:比)‎ ‎13、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于:被)‎ ‎14、伤仲永 (伤:哀伤、伤感)‎ ‎15、养父母 (养:赡养)‎ ‎16、或以钱币乞之 (或:有的人)‎ ‎17、从先人还家 (从:跟从)‎ ‎18、卒之为众人 (卒:最终)‎ ‎19、如此之贤也 贤:(有)才能 ‎20、固众人 (固:本来)‎ ‎21、即书诗四句 (书:写)‎ 二、重点句子 ‎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 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 译: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泯然众人矣。 译: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5、余闻之也久。 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 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 三、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答:第一阶段:幼年天资聪慧“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第二阶段: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 ‎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 答:“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又指什么?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 答: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4、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观点雷同)。‎ 答: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等。‎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王安石 ‎ 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7、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课文分析]‎ 本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本文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文字相比,本文仅区区12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重点字词 ‎1、卿今当涂掌事 (当:掌管。 当涂:当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只。 当:应当。 见:了解)‎ ‎4、孰若孤 (孰:谁)‎ ‎5、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 ‎6、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 ‎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认清事物)‎ ‎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9.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二、重点句子翻译 ‎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译: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译: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译: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5、蒙辞以军中多务 ‎ 译: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6、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 答: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三、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 答: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 答:劝学。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3,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 答:“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8、 口 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 ‎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课文分析]‎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这部分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 文章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会宾客大宴”,点明口技表演者献技的时间和事由:这场口技表演是在一次“宾客大宴”之时;因是“大宴”,故有此盛举。“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指明表演的地点和简单设施,说明这是一个临时演出场所,地方不大。再根据这次表演内容的特点,指出口技表演者是在幕后表演。又将简单的道具一一列出,指明仅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以示别无他物,口技艺人的表演主要凭的是他的“口”。最后以“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点染表演即将开始时全场肃穆紧张的气氛。这部分除一个“善”字外,对口技表演者不加任何赞词,却处处为其高超技艺张本,造成很强的悬念,使读者料想必有一场精彩的表演。‎ 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这部分是全文的主体,描写口技艺人所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第一层(第二段),写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以及宾客对口技表演的由衷赞叹。‎ 口技表演由远远听到从深巷中传来的犬吠声开始。然后以一个四口之家作为想像中的“舞台”,使听众的注意力由外景转入内景。先写“妇人惊觉欠伸”,听到犬吠声而醒来,这就拉开了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的帷幕。再写“其夫呓语”,画面逐渐清晰。又由于“欠伸”“呓语”惊动了幼儿,幼儿“大啼”。至此帷幕大开,相继出现许多声响:丈夫被吵醒,大儿也被吵醒,于是“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打破深夜的静谧,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个高潮。‎ 第二层(第三段),写表演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及宾客的情绪变化。‎ 先写丈夫的“声”,并伴以妇人的拍儿声,“渐拍渐止”,给人以时间缓慢推移而声音渐弱的感觉。接着以老鼠跑动偷食、“盆器倾侧”的声音,妇人蒙中的咳嗽声,表示夜静更深,全家人又入睡了。这一层,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由前一个高潮落入低潮,并为下一个高潮蓄势。‎ 第三层(第四段),写表演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灾的情形,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 开始用类似画外音的手法,以“一人大呼‘火起’”,突然加快节奏。接着写这个四口之家突然遭到意外变故的情形:“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气氛骤然变化。然后内景转为外景,以“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表现人们的惊恐万状,再以“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表现火势的猛烈和火场的纷乱,又以“凡所应有……不能名其一处也”极言声音之杂乱、逼真。至此,口技表演达到了第二个高潮,即最高潮。‎ 第三部分(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刚才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京口有善口技者 (善:擅长)‎ ‎2、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恰好。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 (设置:安放)‎ ‎4、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闻:听见。)‎ ‎5、其夫呓语 (呓语:说梦话)‎ ‎6、满坐寂然 (“坐”同“座”)‎ ‎7、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乳:喂奶 呜:发出呜呜的声音)‎ ‎8、众妙毕备 (毕:全)‎ ‎9、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稍稍:渐渐)‎ ‎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 ‎11、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 ‎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大腿 。 走:跑)‎ ‎15、群响毕绝 (毕:全 。 绝:尽、消失)‎ 二、重点句子翻译 ‎1、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出。‎ 译: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3、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译: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译: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 ‎6、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译: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7、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译: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 三、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 1、哪些声音直接地表现了火势的凶猛?哪些声音表现了大火中人们的行动?(用原文回答问题)‎ 答:火势: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人们的行动: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2、作者是怎样称赞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原文回答)‎ 答: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3、找出描写观众的句子,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句子: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作用: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的逼真,具有巨大吸引力,突出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4.为什么文章结尾与开头都强调“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答:首尾呼应,并且通过强调简单的道具,突出品技表演者高超的演技。‎ ‎5.当观众听完演出,“撤屏视之,一人、。”会想起什么,说些什么呢?请用现代汉语,以“演出结束以后”为题,续写下文(100字左右)。答:略 译文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失火啦!”‎ 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儿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9、 短文两篇 ‎1.夸父逐日 《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课文分析:‎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夸父是一位十分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他与太阳“逐走”。他口渴如焚,虽然接连喝干了黄河和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又赶往大泽,终于没来得及喝大泽的水而渴死。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还能为人类造福。夸父敢与太阳决一高低,可以奔驰于天地,可以饮干大河大江,可以化手杖为桃林,真是气概非凡,本领非凡。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如陶潜《读山海经》诗有“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句,柳宗元《行路难》诗有“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句。有时也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不自量力,但这是从消极方面理解这个神话,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2.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课文分析:‎ 这篇短文写两个小孩儿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以此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这篇短文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本文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争辩,然后摆出两小儿的不同看法,继而提出两小儿所持看法的依据,最后写孔子不能作出判断而受到讥笑。全文仅一百多字,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展开情节。‎ 一、重点字词:‎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认为。去:距离)‎ ‎2、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到。)‎ ‎3、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热水。)‎ ‎4、孔子不能决也。 (决:判断。)‎ ‎5、孰为汝多知乎。 (孰:谁。为:认为。汝:你。知:通“智”,聪明。)‎ ‎6、与日逐走 (逐走:竞跑,赛跑。)‎ 二、译句 ‎ ‎1、孔子不能决也。 ‎ 译: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2、孰为汝多知乎。 ‎ 译: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三、读课文回答问题:‎ ‎1、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 答:争辩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这件事。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一个从肌肤感觉出发,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2、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 ‎ 答:1、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2、反映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3、反映出古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可贵精神。4、人类认识事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有时标准、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答一、二点即可)‎ ‎3、有人认为“夸父逐日”是自不量力,你认为呢?(略)‎ 译文 ‎1.《夸父逐日》‎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2.《两小儿辩日》‎ 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10、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课文分析:‎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第一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段写屠户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贪婪凶恶,这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之处,屠户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双方形成相持局面。第四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一、重点字词 ‎1、止有剩骨 (止:通“只”)‎ ‎2、顾野有麦场。 (顾:回头看。)‎ ‎3、苫蔽成丘 (苫蔽:遮盖。)‎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像犬一样坐着)‎ ‎5、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企图、打算。隧:钻洞。)‎ ‎7乃悟前狼假寐 (假寐:假装睡觉。)‎ ‎8、意暇甚 (意:神情。)‎ ‎9、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10、止增笑耳 (止:通“只”。耳:罢了。)‎ 二、重点句子翻译 ‎ ‎1、投以骨。 译:把骨头投向(狼)。‎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译: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 译:场主人把柴草堆在那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 译: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添点笑料罢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 ‎1、阐述本文主旨。 ‎ 答: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 答: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3、结尾一段是什么表现手法?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答:是议论。它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顾:回头看。苫蔽:遮盖。‎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像犬一样坐着。‎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洞:打洞。隧:从洞中,即钻洞。‎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寐:假装睡觉。‎ 译文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八 年 级 ‎11、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课文分析:‎ 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 ‎1、缘溪行 缘:沿着 2、落英缤纷 落英:落花 ‎3、甚异之 异:诧异 4、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的样子 ‎5、俨然 整齐的样子 6、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7、黄发垂髫 老人小孩 8、怡然自乐 怡然:喜悦的样子 ‎9、具答之 具:详尽 10、咸来问讯 咸: 都 ‎11、率妻子邑人 妻子:妻子儿女 12、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13、不复出焉 复:再 14、无论魏晋 无论: 更不必说 ‎15、延至其家 延:邀请 16、处处志之 志:作标记 ‎17、欣然前往 欣然:高兴的样子 18、无问津者 津:渡口 ‎19、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20、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2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22、欣然规往。规:计划 23、寻病终。寻:不久 二、翻译句子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文: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译文: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译文: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 ‎8、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文: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9、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 ‎10、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文: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三、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 ‎ 答: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 ‎ 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出现的三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 答:甚异之 ‎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 答: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什么?(用原文)‎ 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哪些? ‎ 答: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有哪些?‎ 答: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 答: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什么? ‎ 答: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答: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他们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12、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详和。‎ ‎13、桃源中人“不复出”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是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厌恶外界的战乱;同时,他们进来后能安居乐业。‎ 四、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12、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课文分析:‎ 铭,是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陋室,这里指作者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期间(824—826)在当地构筑的简易房子,作者为它作铭,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全文分三层: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概括全文主旨。类比即指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道理。仙之于山、龙之于水既如此,则人之于室亦当如此,是以室虽陋而有德者居之,则不陋矣。如此立论,颇有一锤定音之势。其次说到“陋室”,先以“苔痕”二句写“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以“谈笑”四句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再由此反跌出“无丝竹”二句,使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更洞若观火。最后,奇峰突起,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是例证,联系上文还看见出作者有自况之意;再引孔子的话作结,更具有雄辩的力量。这样一来引述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 ‎ ‎1、有仙则名。有龙则灵。 名:出名 灵:成为灵异的水 ‎ ‎2、斯是陋室 斯: 这 3、惟吾德馨 。 德馨:美好的品德 ‎4、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 ‎6、何陋之有? 何:什么。‎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儒:大;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二、翻译句子 ‎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虽)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回答下列问题 ‎ 1、 统领全文的一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文中点睛之笔是何陋之有。‎ 3、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答: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 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 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文中前面说“斯是陋室”,结尾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 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来看是简陋,但由于室的主人品德高尚,所以就不显得简陋。‎ ‎7、写出三组对偶句(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调素琴,阅金经 ‎8、文章结尾提出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的话,分别有什么作用? ‎ 答:用诸葛亮、杨雄两位先贤自比,说明只要“德馨”,所居的陋室就不显得简陋;引用孔子的话,反问句式呼应前文“斯是陋室”,点明了文章主旨,表明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3、爱莲说  周敦颐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课文分析:‎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本文章法极为严密。开篇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是总提,是入题的准备。接下来,先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二事作烘托,然后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作者心意,这就是入题了。循此继进,自然说到莲的种种可贵之处。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至“亭亭净植”几句,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则总括莲的品格。莲既有此品格,菊和牡丹又如何呢?由此又引申出一层新意:“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三者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到篇末,作者再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 本文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其中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蕴无穷,这种写法也很值得品味。‎ 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 ‎ ‎1、可爱者甚蕃 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 ‎5、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 宜:应当。‎ ‎7、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二、翻译句子 ‎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问题 ‎ 1、 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 答:莲,花之君子者也。‎ 2、 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 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是什么? ‎ 答: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 作者要赞颂莲花,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 答:写菊和牡丹的目的是衬托莲的高贵品质,写菊是正面衬托,写牡丹是反面衬托。‎ 四、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14、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课文分析:‎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极广,可见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说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在这样的概括介绍之后,接着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这就明显地表示了本文的意图,即以具体作品来证明作者对王叔远技艺的评价是合乎实际的。‎ 中间是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至第4段)介绍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 第二层(第5段)介绍舟的顶部。这一层是略写,只介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题名用黑色,篆章用红色,对照鲜明,于此可见雕刻家的细心。‎ 最后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本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读罢令人有如同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 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 ‎ ‎1、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有:通“又” 可:大约; 许:上下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尚,还 。 盈:满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挑选。 修狭:长而窄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同“屈”,弯曲 ‎5、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横着 ‎6、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7、珠可历历可数也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若:像。 了了:清楚明白 ‎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高高的帽子。 为:是 ‎10、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零数 ‎11、罔不因势象形。 罔不:无不、全都; 因:顺着、就着; 象:雕刻。‎ ‎12、尝贻余核舟一。 贻:赠 13、盖大苏泛赤壁云。盖:原来 ‎14、雕栏相望焉。 相望:左右相对 15、石青糁之。 糁:涂 ‎16、东坡现右足。 现:露出 17、如有所语。 语:说话 ‎18、佛印绝类弥勒。绝类:极像。19、矫首昂视。 矫:举 ‎19、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类似。20、其船背稍夷。 夷:平 二、翻译句子 ‎1、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舟尾横卧一楫 译文:船尾横摆着一支橹。‎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译文:总计这只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的(名种事物的)形象,名有名的情态。‎ ‎6、尝贻余核舟一 译文:曾经赠给我一只用果核雕成的船。‎ ‎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译文: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8、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技艺也真神奇啊! ‎ ‎9、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相互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画卷的衣褶中。‎ ‎10、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 ‎ 译文: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三、回答以下问题 ‎1、能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2、最能表达作者对核舟的感情和态度的句子是技亦灵怪矣哉!‎ ‎3、舟上并没有“赤壁”二字,你是怎么知道苏轼和朋友游的是赤壁?‎ 答:苏轼曾游过赤壁,并写了《赤壁赋》《后赤壁赋》,核舟的窗户上的字正是出自这两篇文章,核舟正是通过这一点表明苏轼和朋友游赤壁的。‎ ‎4、第二段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然后才介绍黄庭坚和佛印?‎ 答:因为核舟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四、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高度约摸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是船舱,(刻着)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前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摆着一支橹。橹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那只船的顶部稍微平坦,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个篆书的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橹、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 ‎15、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课文分析:‎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全文可分三层:‎ ‎“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这一句是总提,以下三句是分述。“天下为公”,这是说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这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能出众──用现代话来说,叫做“德才兼备”。“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语。文章拿现实社会跟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等,在“大同”社会里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个结论非常鼓舞人心。‎ 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 ‎1、选贤与能 与:通“举”举荐,选拔 ‎2、古人不独亲其亲 亲:以……为亲。 亲:亲人、父母 ‎3、不独子其子 子:以……为子。 子:子女 ‎4、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分、职业 归:女子出嫁 ‎5、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憎恶 ‎6、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造反。 贼:害人。 作:兴起 ‎7、是谓大同 是:这。 大同:理想社会 二、翻译句子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纯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归 译文: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 ‎5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译文: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6、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7、是故谋闭而不兴。 译文: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三、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从哪几方面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 答:(1)人人都受到社会关爱;(2)人人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2、“大同”社会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都受到社会关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 答:(1)全社会亲如一家(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各种年纪的人都有合适的安排(老有所终,壮有所用……);(3)尤其对矜、寡、孤、独、废疾五种人实行生活保障。‎ ‎3、文章从哪两方面说明了“大同”社会的优越性?‎ 答:两方面,一是社会制度,二是社会公德。‎ ‎4、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答:天下为公 ‎ ‎ ‎ 四、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16、三 峡 郦道元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课文分析:‎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 ‎1、重岩叠嶂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2、夏水襄陵 襄:上 ‎3、乘奔御风 奔:这里指快跑的马 4、素湍绿潭 湍:急流 ‎5、不见曦月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6、霜旦 下霜的早晨 ‎7、飞漱其间 飞漱:冲刷 8、属引凄异 属:连接; 引:延长 ‎9、或王命急宣 或:有时 10、虽乘奔御风 虽:即使 ‎11、良多趣味 真,实在 12、绝巘多生怪柏 绝巘:极高的山峰 ‎13、略无阙处 略:无、毫无;阙:通“缺”,断开、缺口 ‎14、自非亭午夜分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15、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二、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译文: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译文: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译文: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三、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 答: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 用原文回答: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 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 答: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说明三峡秋天寂静、凄清的特点。‎ ‎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 原句1: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 理由2:落差大 原句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第四段是写三峡的秋天?理由是什么?‎ 答:晴霜初旦,林寒涧肃。因为只有在秋天才会有霜,冬天是雪,夏天是雨,所以说这是秋天。还有林寒,夏天的树林是茂盛的,冬天是光秃的,只有秋天才会林寒涧肃。‎ ‎7、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8、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 ‎ 答:本文重在写水,夏季三峡的水为湍急,极具特色,所以先写“夏水”。春冬两季的景色相似,所以将春冬两季合起来写;秋季凄清,写在最后.‎ ‎9、“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意思是什么?这使我们想到李白的哪两句诗?‎ 答: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当晚就到达江陵。 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0、“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答: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回清”写江水之动态。 ‎ ‎11、用简短的话归纳各段的大意:‎ 答:第一段:总写三峡峰峦重叠,雄伟峻拔的山势。第二段:写三峡夏天水势的湍急。第三段:写春冬二季三峡清幽隽绝、令人向往流连的风光。第四段:写三峡秋冬之时景色的凄清 四、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7、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课文分析:‎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 ‎1、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俱:都 2、晓雾将歇 歇:消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欲:将要。颓:坠落。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争着跳跃 ‎ ‎4、未复有能与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5、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映 二、翻译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三、回答下列问题 ‎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答: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书是一种怎样的体裁? 答: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具有文学性。‎ ‎4、文中提到的“康乐”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用意?‎ 答:“康乐”指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说说其作用。‎ 答:最后一句。说明能够欣赏山水之美的人很少。‎ ‎6、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请用一个短语来概括短文内容。‎ 答:峰、流、壁、林、竹、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短文是:欲界之仙都 四、填空 ‎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山水相映 之美。 ‎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色彩配合 之美。 ‎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 晨昏变化之美。‎ 五、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18、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课文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时值冬初,寒意森森,正“解衣欲睡”之时,月色悄然入户,于是作者“欣然起行”。“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转化而来,写出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文情也显得跌宕起伏。作者也许在想:究竟与谁一起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在这贬居的寂寞中,谁又能与我共同赏月呢?‎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是作者“念”的结果,下笔十分轻淡,实则意味深长。“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月光下的漫步,该是如何一种心情!‎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 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 ‎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 至:到 ‎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 ‎5、月色入户 户:窗户 ‎6、欣然起行 欣然:高兴地 二、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一起在院里散步。‎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 三、回答以下问题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月光(月色)‎ ‎2、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3、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 全文分三层:‎ 答: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 ‎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5、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6、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能体现友情的句子①遂至承天__②相与步于中庭__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①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关系亲密 ③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相同 ‎ ‎7、作者称自己是“闲人”,有什么深意?‎ 答:“闲人”可指闲来无事可做的人,依此解可看出苏轼被贬后失意落寞之情;“闲人”又可指有闲情逸致的人,自此我们又可看出苏轼不以被贬为意,仍旧有积极乐观旷达的人生情怀。‎ ‎8、“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胸怀?‎ 答:体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阔大胸襟。‎ ‎9、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10、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作者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答: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 四、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19、观 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课文分析:‎ 本文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的健儿和观潮的人群。‎ 第1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描绘又以比喻、夸张的手法, “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最后用杨万里的诗句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呼应了首句。‎ 第2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不仅是一种动静相衬的写法,也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第3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这时潮水已经来到,众多的吴中健儿在惊涛骇浪中作精彩表演。‎ 第4段写观潮人数之多。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具有吸引力,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本文结构得当,语言精练。钱塘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人数众多,但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结构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的结果。其次,本文描写十分生动。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十分形象生动。‎ 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既望:农历十六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方:当……时 出:发、起 仅:几乎、将近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倏而:突然 . 略:一点点 ‎4、随波而逝 逝:去,往 ‎5、皆披发文身 文:画着文采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盛万仞中 溯迎:逆流迎着潮水 ‎7、吞天沃日 沃:因水淋洗 ‎8、如履平地 履:踩 ‎9、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干:岸 ‎10、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尽:穷尽 ‎11、艨艟数百 艨艟:战船 ‎12、乘骑弄旗标枪舞刀。弄:舞动;标:树立、举 ‎13、珠翠罗绮溢目 溢目:满眼 ‎1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穹:高 ‎15、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僦、赁:都是租用的意思。 虽:即使 容:许、使 二、翻译句子:‎ ‎1、方其远出海门。 译文: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 ‎2、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译文:玉城雪岭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3、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译文: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 ‎4、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译文:一会儿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5、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译文: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 1、 人物略不相睹。 译文: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7、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译文: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8、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译文: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 ‎9、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译文: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 ‎10、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译文: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11、珠翠罗绮溢目。 译文: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 ‎12、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译文: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三、阅读第二自然段后回答问题 ‎1、写参演舰之多的句子是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如履平地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四、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钱塘潮的奇伟壮观。‎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的怎样的特点?‎ 答:从形(仅如银线)、色(玉城雪岭)、声(大声如雷霆)、势(吞天沃日)四方面,由远及近地写海潮,刻画了江潮的雄伟壮观。‎ ‎3、第二段写水军演习,场面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答: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 ‎4、第三段哪些句子描写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答:“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写出了壮士形象;“溯迎而上”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突出了勇士的绝技。‎ ‎5、统领全文的句子是: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6、第二段中写水军演习之时,说他们“如履平地”,这样写有什么内涵?‎ 答:这是比喻、夸张的手法,突出水兵技艺的娴熟 7、 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 答: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势。‎ 译文:‎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为最盛。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象啊。‎ 每年(阴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江岸上下十几里,满眼都是戴着首饰的妇女,穿着华丽的游人,车马堵塞了道路,吃的用的各种东西都有比平时贵了一倍,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下来。‎ ‎20、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课文分析:‎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 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然后,作者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写“两人”“大喜”,即写自己大喜,写“余强饮三大白”,即写两人畅饮,此处使用互文手法,使行文有变化。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为游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 ‎1、是日更定 是:这。 定:完了,结束 ‎2、余拿一小船,用毳衣炉火 拿:撑,划。 毳:鸟的细毛 ‎3、雾淞沆砀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哪里。 更:还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痛快。 白:指酒杯 ‎6、上下一白 一白:全白 ‎7、客此。及下船 客此:在此地客居;及:等到 二、翻译句子 1、 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 译文:(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不要说相公痴迷,还有比相公更痴迷的人呢。‎ ‎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文: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在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三、回答问题 ‎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句子是哪些? ‎ 答: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下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文中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的“强”和“拉”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情?‎ 答:“强”表现作者的喜悦豪爽心情;“拉”表现客喜悦心情。‎ ‎4、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答:包含了作者痴迷山水之乐的称赞,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四、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21、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课文分析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全文寥寥一百余字,把富春江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 ‎1、 风烟俱净 俱:全,都 ‎2、 从流飘荡 从:随着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比得过    奔:飞奔的马 ‎5、负势竞上 负:凭依 ‎6、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 叫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戾:到      息:平息 ‎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经纶:经营    反:通“返” 返回 ‎9、横柯上蔽 柯:树干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 ‎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3、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得禄的心。‎ ‎5、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6、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三、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望峰窥谷 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看到阳关。‎ ‎22、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 课文分析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扬了他按贫乐道的精神。‎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 ‎1、造饮辄尽 造:一来 ‎2、箪瓢屡空,宴如也 如:若 ‎3、兹若人之俦乎 俦:类 ‎4、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 ‎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地方 ‎6、每有会意 会:领会 ‎7、亲旧知其如此 旧:朋友们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喜欢读书,(却)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三、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 ‎1、五柳先生三大爱好是指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好读书; 性嗜酒; 常著文章自娱。 平和、旷达的性格。‎ ‎2、文中哪句话是陶渊明归隐形象的总体勾勒,使一位沉默寡言,淡泊功利的隐世名士飘然而生。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现了五柳先生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中于发财做官。”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23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课文分析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以及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强烈的愤慨。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 ‎1、策之不以其道 策:驾驭     道:方法 ‎2、执策而临之 策:鞭子     临:对着 ‎3、其真无马邪 其:难道     ‎ ‎4、其真不知马也 其:恐怕 ‎5、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餐    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6、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喂    材:才能 ‎6、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这样   ‎ ‎7、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尚且   等:一样 ‎8、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表现出来 ‎10、故虽有名马 虽:即使 ‎11、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么    千里:日行千里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所以虽有好马,也只好屈辱在做贱役的(养马)人的手里。‎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称呼它。‎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驾驭千里马而不采用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日行千里的)才能,(马)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图。‎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24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课文分析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的代表作品,这篇课文是写给同乡晚辈的临别赠言,感情真挚诚恳,循循善诱。文章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学习态度,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文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买 ‎2、援疑质理   援:提出    质:询问 ‎3、益慕圣贤之道  慕:仰慕 ‎4、俟其欣悦 俟:等到 ‎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 汤:热水    覆:蒙盖 ‎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再:两顿 ‎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跑     逾约:超过期限 ‎8、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肢体 ‎9、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 穿着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在深山大沟中赶路。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腰刀,右边挂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我站着陪侍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 ‎6、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用被子(将全身)蒙盖好,好久才暖和过来。‎ ‎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知他人了。‎ ‎8、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总之我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罢。‎ ‎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究获得了学识。‎ ‎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和(自己)交流,(因而)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 ‎1、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2、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表现了什么? 勤奋学习的谦虚求学的态度。‎ ‎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叙述了作者奔走求学之苦。‎ ‎4、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生活时,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 通过对比更足以突出作者不慕富贵,专心学习的思想品质。‎ ‎5、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 借书之苦。求教之难。‎ ‎6、 “卒获有所闻”这里的“闻”指什么? 得到知识,明白道理。‎ ‎7、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 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坚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8、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 吃穿无忧,国家、学校、家长、老师的全力支持,设备先进,资源广泛,信息灵通等。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译文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表情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 ‎25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 课文分析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一、词语解释 ‎1. 水尤清冽 尤:格外。‎ ‎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道:道路。见:出现。‎ ‎3. 为坻,为屿,为嵁 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4.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5. 佁然不动 佁然:呆呆的样子。‎ ‎6.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凄清。居:停留。‎ ‎7. 隶而从者 隶:跟从。‎ ‎8.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9. 下见小潭 下:在下面。‎ ‎10. 日光下澈 下:往下。‎ ‎11.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在空中。‎ ‎12.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那样。‎ ‎13.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14. 似与游者相乐 乐:逗乐。‎ ‎1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16. 记之而去 去:离开。‎ 二、句子翻译。‎ ‎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 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 心里很是高兴。‎ ‎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 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3.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 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4.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5.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 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6.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7.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 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8.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 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三、问答题 ‎1.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游览顺序。‎ ‎2. 课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点? 幽静。‎ ‎3.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苦凄凉。悲哀深沉。‎ 5. 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5.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少年,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26、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壁;漁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誰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课文分析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重修的岳阳楼行将落成,滕子京嘱托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从而成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全文一共三部分。第一部分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以及作记的缘由,其中有意识地突出滕子京的政绩──“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第二部分一共三段,围绕“记”‎ 重点描写岳阳楼及其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作者先点出作记的主体“我”,从“我”的视角,描写亲身所见的“岳阳楼之大观”,渲染出洞庭湖浩瀚的气势。接着用“然则”轻轻一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下边作者分两段,既写景又抒情,从阴晴两种不同的天气引出人们的感受,表现出迁客骚人因物而悲或喜的心情。‎ 第三部分,从迁客骚人引出进一步的议论,正面阐述作者的观点,写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中心,前边的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抒发这一政治理想服务的。‎ 一、词语解释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 ‎2) 越明年 越:到了 ‎3)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乃:于是。制:规模。‎ ‎4)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在;其:它的。‎ ‎5)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我;以:来。‎ ‎6) 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那。胜状:胜景。‎ ‎7) 衔远山,吞长江 衔:衔接。‎ ‎8)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涯:边。晖:日光。‎ ‎9)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雄伟景象。‎ ‎10) 前人之述备矣 述:描述。备:详尽 ‎11)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尽。‎ ‎12) 迁客骚人 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 ‎13) 霪雨霏霏 霪雨: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14) 连月不开 开:放晴。国:京城。‎ ‎15)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 薄:迫近。去:离开。‎ ‎16) 春和景明;沙鸥翔集 景:日光。集:栖止。‎ ‎17) 岸芷汀兰;此乐何极 芷: 小草;汀:小洲。极:穷尽。‎ ‎18) 宠辱偕忘 宠:荣耀。偕:一起。‎ ‎19) 把酒临风 把:持。‎ ‎20)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21) 或异两者之为 或:或许。为:指两种心情。‎ ‎22) 庙堂:在朝廷上做官。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 ‎2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24) 微斯人(登斯楼也),吾谁与归 微:没有;斯:这。归:归依。‎ ‎25) 若夫:像那。 至若:至于。 嗟乎:唉。‎ ‎26) 不以物喜 以:因为。心旷神怡 怡:愉快。‎ 二、句子翻译 ‎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3)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 ‎5)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6)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这是什么缘故呢?‎ ‎7)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8)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 ‎9)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大概人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三、问答题:‎ 中心思想: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①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 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 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④ 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唐贤今人诗赋。‎ ‎⑤ “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⑥ 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⑦ 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⑧ 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⑨ 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⑩ 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⑾、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⑿、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⒀、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古仁人。‎ ‎⒁、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⒂、《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⒃、“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译文 ‎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偶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吧。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27、 醉翁亭记 欧阳修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课文分析:‎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等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贬职。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这篇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一、词语解释: ‎ ‎1. 环滁皆山也;环而攻之 环:环绕。环:包围。‎ ‎2.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秀:秀丽。‎ ‎3.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泻:飞泻。‎ ‎4. 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 ‎5. 名之者谁 名:给……命名。‎ ‎6. 饮少辄醉 辄:就。‎ ‎7.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8.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9. 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集。‎ ‎10.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回家。从:跟从。‎ ‎11. 吾谁与归 归:归依。‎ ‎12.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芳:香花。秀:繁荣滋长。‎ ‎13. 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4. 休于树 于:在。‎ ‎15. 山肴野蔌 肴:野味。蔌:菜蔬。‎ ‎16. 宴酣之乐 酣:尽兴的喝酒。‎ ‎17. 非丝非竹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18. 弈者胜 弈:下棋。‎ ‎19. 觥筹交错 觥:酒杯。筹:酒筹。‎ ‎20. 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于。‎ ‎21. 树林阴翳 翳:遮盖。‎ ‎22. 鸣声上下 上:树的上部。下:树的下部。‎ ‎23. 太守谓谁 谓:是。‎ 二、句子翻译:‎ ‎1)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 ‎2)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似的亭子,座落在泉水边上,这就醉翁亭了。‎ ‎3)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 ‎4)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跟宾客到这里来喝酒,他喝得很少却总是喝醉,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5)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6)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7)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像那太阳出来了,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国。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8)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9)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筹码杂乱交错,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欢乐的图景。‎ ‎10)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昏昏欲倒的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11)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人影散乱,这是宾客们跟着太守回去了。‎ ‎1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这时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 ‎1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 ‎1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述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三、文章内容理解:‎ ‎《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前人说本文“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1. 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乐”字贯穿全文。‎ ‎2. 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①、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②、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 ‎④、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 ‎⑤、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⑥、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 ‎⑦、写秋景的句子是: 风霜高洁;‎ ‎⑧、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⑨、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 ‎⑩、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⑾、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⑿、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⒀、从句子“水落而石出者”中找出一个成语:水落石出。‎ ‎⒁、“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⒂、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⒃、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28、 满井游记 袁宏道 ‎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鸪。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课文分析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他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第,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字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一、词语解释 ‎1. 恶能无纪 恶:怎样。纪:通“记”,记载。‎ ‎2. 冻风时作 作:起。‎ ‎3. 局促一室之内 局促:拘束。‎ ‎4. 波色乍明,鳞浪层层 乍:初。‎ ‎5. 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乍:突然。‎ ‎6. 柔梢披风 披:分散。‎ ‎7. 毛羽鳞鬣之间 鳞:指鱼类和爬行类动物。鬣:指马一类动物。‎ ‎8. 夫能不以游堕事 堕:耽误。‎ ‎9. 麦田浅鬣寸许 鬣:像兽颈上的长毛一样。‎ ‎10.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用泉水煮。茗:煮茶。罍:端着酒杯。蹇:骑驴。‎ ‎11. 而此地适与余近 适:正好 ‎12.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鸽。 高大的柳树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稍微湿润,放眼望去,空阔的景象,感到自己像笼子里逃出的天鹅。‎ 译文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水光才闪烁发亮,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纯净新鲜,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明媚,(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发髻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虽然还很强,但走路就汗流浃背。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都悠然自得,羽毛鳞鳍当中都透出喜悦的气息。(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了。而此地正好离我近,我将从现在开始出游,怎能没有记录?(这是)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啊。‎ 九 年 级 ‎29、陈涉世家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课文简析 课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 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文中的主要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 一、词语解释 ‎1、少时 年轻的时候 2、尝与人佣耕 曾经 ‎3、辍耕之垄上 停止;去、往 4、怅恨 失望 ‎5、苟富贵 如果 6、若为佣耕 你 ‎7、太息 长叹 8、安知 怎么 ‎9、適戍 强迫去守边。“適”通“谪” 10、屯大泽乡 停驻 ‎11、皆次当行 编次;当在征发之列 12、会天大雨 适逢 ‎13、度已失期 估计;误期 14、乃谋曰 于是、就 ‎15、亡亦死 逃走 16、等死 同样 ‎17、吾闻二世少子也 听说 18、数谏故 屡次;缘故 ‎19上使外将兵 皇上;带领 20、今或闻无罪 有人 ‎21、楚人怜之 爱戴 22、今诚以吾众 如果 ‎23、为天下唱 通“倡”,首发 24、以为然 对的 ‎25、乃行卜 去、往 26、卜者知其指意 意图 ‎27、足下事皆成 指对方,古人对别人的敬称 28、念鬼 考虑卜鬼的事 ‎29、威众 威服众人 30、丹书帛曰 用朱砂;写 ‎31、陈胜王 称王 32、所罾鱼腹 用网捕 ‎33、得鱼腹中书 字条 34、固以怪之矣 本来;“以”通“已”,认为奇怪;‎ ‎35、间令 暗使。间,私自,偷着 36、之次所旁丛祠中 往,到 ‎37、旦日 第二天 38、指目 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39、素爱人 向来 40、广故数言欲亡 故意;屡次 ‎41、令辱之 使 笞广 用鞭、杖或竹板打 ‎42、陈胜佐之 帮助 43、并杀 一齐 ‎44、召令徒属 号令;所属的人 45、公等 你们诸位 ‎46、藉第令毋斩 即使、假若 47、宁有种乎 难道 ‎48、诈称 假装 49、袒右 露出右臂 ‎50、为坛而盟 筑;盟誓 51、蕲下 攻克 ‎52、徇蕲以东 攻占 53、比至陈 等到 ‎54、数万人 几 55、弗胜 不 ‎56、豪杰 指当地有声望的人 57、会计 集会商议 ‎58、身被坚执锐 亲自;“被”通“披”;紧握着;铁甲;武器 ‎59、伐无道 攻打 60、诛暴秦 消灭 61、社稷 国家 62、刑其长吏 惩罚 ‎ ‎ ‎ 二、句子翻译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年轻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时期。误了期限,按法令都得杀头。‎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现在逃走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5、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 ‎6、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7、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托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8、此教我先威众耳。 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罢了。‎ ‎9、固以怪之矣。 自然就诧怪这事了。‎ ‎1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又暗使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间用篝火装作“鬼火”,又装狐狸叫,喊道 ‎1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都在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1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吴广故意屡次扬言要逃走,使尉恼怒,让他责辱吴广 ‎13、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守卫边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 ‎1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死就要干出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1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16、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几天后,(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商议大事。‎ ‎17、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将军亲自披着坚固的盔甲,手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昏君,消灭暴虐的秦王。‎ ‎18、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各个郡县里痛恨秦朝的官吏的,都惩罚当地郡县长官。‎ 三、关键问题 ‎1、本文选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谁? 《史记》;司马迁 ‎2、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 ‎3、陈涉为起所作的两方面舆论阀准备是什么? 丹书鱼腹;篝火狐鸣 ‎4、陈涉是怎样一个人? 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有超人的才略和胆识。‎ ‎5、文中能体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志向的一句是什么?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6、既表明陈涉对统治阶级无比愤恨又表明其伟大抱负的动员群众的名言是什么?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四、译文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吧?”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谏劝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二人)于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俩的意图,说:“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不过你们还是去问问鬼神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捉摸这“问问鬼神”的意思,终于悟出:“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啊。”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人家网起来的一条鱼肚子里,士兵买鱼回来烹食,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丛林里的神庙当中,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装做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们一整夜既惊且怕。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们发火,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鞭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刚)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宣布号令,说:“各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就算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齐声应道:“一定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义军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又筑了一座高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领该乡后接着进攻蕲县。攻克蕲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自率主力)攻打、、苦、柘、谯等县,都拿下来了。一路上收编人马,等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一千多匹,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谯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商讨大事。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 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宣称要重建楚国。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30、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课文分析:‎ 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一、词语解释 ‎1、不辱使命 辱没、辜负 2、易安陵 交换 ‎3、其许寡人 答应 4、大王加惠 给予恩惠 ‎5、甚善 好 6、虽然,受地于先王 虽然这样 ‎7、弗敢易 不;交换 8、因使唐雎使于秦 于是;派;出使 ‎9、故不错意也 所以;“错”通“措” 10、请广于君 扩充 ‎11、逆寡人者 违背 12、轻寡人与 轻视 ‎13、非若是也 像;这样 14、虽千里不敢易 即使 ‎15、岂直五百里哉 难道;只,仅仅 16、怫然怒 盛怒的样子 ‎17、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先生;曾经听说 18、免冠徒跣 摘掉帽子,光着脚19、以头抢地耳 撞;罢了 ‎20、庸夫之怒 平庸无能的人 21、非士之怒 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22、仓鹰 “仓”通“苍” 23、休祲 吉凶的征兆 ‎24、若士必怒 如果 25、缟素 穿丧服 ‎26、色挠 变了脸色;挠,屈服 27、谢之 道歉 ‎28、寡人谕矣 明白,懂得 29、徒以有先生也 只是 二、句子翻译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虽然这样,我从先王那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我)愿意意始终守住它,不敢拿它来交换。‎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 ‎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 ‎5、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 ‎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8、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 ‎9、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三、关键问题 ‎1、本文选自哪部作品? 《战国策》‎ ‎2、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 ‎3、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 ‎4、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5、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6、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四、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 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1、隆中对 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课文分析:‎ 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它为“隆中对”。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根基,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待到时机成熟,再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原。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 历史人物传记主要是表现主人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突出作用。这篇课文虽属节选,但仍可从中看出诸葛亮在推动汉末的纷乱局势向三国分立的方向发展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全文大致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按传记的一般体例写主人公年轻时代的事情,着重表现诸葛亮的抱负,为下文写他的天才预见张本,其余无关的细节则一概略去。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这件事本来也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作者只写徐庶对诸葛亮的赞语和向刘备提出“枉驾顾之”的建议,由此引出刘备“三顾茅庐”一事,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第三部分(第3至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这是全文的重点,刘备怎样问、诸葛亮怎样答,都写得相当详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天才预见。第四部分(第6段)是刘备以“鱼之有水”为喻,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也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 课文选材精当,详略分明。历史人物传记,叙事既要重点突出,又要保持事件的完整性,有些事情不可不说,但又不宜多说,这就要求选材得当、语言精炼。课文这个特点十分突出。例如刘备访诸葛亮源于徐庶的推荐,这本来需要说明徐庶为什么推荐诸葛亮、刘备为什么接受徐庶的推荐,为什么亲自去邀请等等。对这些问题作者都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了回答:“先主屯新野”,说明刘备当时处境极其困难,需要贤人来帮助他;“卧龙”一喻和上文的“谓为信然”,说明诸葛亮在徐庶心中的地位;“先主器之”则表现了刘备对徐庶的重视和信任。又如刘备三顾茅庐,仅用“凡三往,乃见”一句带过,略去了前两次的情形不说;而对策的密谈性质则仅用“屏人”一语就指明了。‎ 一、词语解释 ‎1、亮躬耕于陇亩 亲自 2、好为《梁父吟》 喜欢 ‎3、身长八尺 身体 4、时人莫之许也 承认、同意 ‎5、惟博陵崔州平 只有 6、谓为信然 说;确实这样 ‎7、屯新野 驻扎 8、先主器之 器重 ‎9、谓先主曰 对……说,告诉 10、此人可就见 接近、趋向 ‎11、不可屈致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12、宜枉驾顾之 屈尊;拜访 ‎13、先主遂诣亮 于是;拜访 14、凡三往 总共 ‎15、因屏人曰 于是;命人退避 16、汉室倾颓 崩溃、衰败 ‎17、孤不度德量力 衡量;估计 18、欲信大义 “信”通“伸”,伸张 ‎19、遂用猖獗 因此;失败 20、然志犹未已 仍、还;止 ‎21、君谓计将安出 计策;怎样;产生 22、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23、非惟天时 只是 24、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已经 ‎25、此诚不可与争锋 的确 26、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可以凭借;谋取 ‎27、利尽南海 物资;全部取得 28、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大概;资助、给予 ‎29、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兴旺 富裕;爱抚、爱惜 30、帝室之胄 后代 ‎31、总揽英雄 广泛地罗致 32、外结好孙权 友好 ‎33、命一上将将荆州 将领;率领 34、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亲自 ‎35、百姓孰敢箪食壶浆 谁;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36、以迎将军 来 ‎37、诚如是 果真;这样 3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一天天 ‎39、岂有意乎 有(这种)打算 40、岂愿见之乎 是否(可)‎ ‎41、每自比于管仲 常常 42、君与俱来 一起 ‎43、抑亦人谋 而且 44、挟天子 挟持、控制 ‎45、因之以成帝业 凭借、依靠 46、若跨有荆益 占据 ‎47、愿君勿复言 希望;再 48、所以资将军 用来……的 二、句子翻译 ‎1、时人莫之许也。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他这种比法。‎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你只可以到他那儿见他,不可以委屈(他)来。将军应当亲自去拜访他。‎ ‎3、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4、孤不度德量力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5、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6、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曹操和袁绍相比,就显得名声小,兵力弱 ‎7、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但是曹操终于能虎胜袁绍,以弱胜强,不只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谋划得好啊。‎ ‎8、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打算呢? ‎ ‎9、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迎接将军呢?‎ 三、关键问题 ‎1、文中提到的诸葛亮有何特点? 智识卓绝、才华横溢、抱负非凡,料事如神,关心国家大事,有卓越的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2、文中提到的刘备有何特点?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 四、译文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诸葛亮回答说:“‎ 自从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跨州连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曹操同袁绍相比,名位低贱,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终于打败了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控制着皇帝向诸侯发号施令,这实在是不能同他较量的。孙权占据江东已经三世了,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顺,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以它为外援,而不可以谋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可以直达沿海一带,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面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个战略要地,而刘表却没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形势给您提供的机会,难道将军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富饶的地方,高祖凭借着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盼望能得到一位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接纳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二州,守住险要的地方,与西边的各少数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内部革新政治;一旦形势发生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中原进军,将军亲自统率益州大军打出秦川,百姓谁能不拿着饭食水酒来迎接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于是跟诸葛亮的感情越来越亲密。‎ 关羽张飞等就不高兴了,刘备对他们解释说:“我有孔明,就好比鱼有了水,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才不说了。‎ ‎32、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官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课文分析:‎ 阅读本文应着眼于“出师”这两个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诸葛亮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跟后主刘禅之间既是君臣关系,又是辅政者与被辅政者的关系(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这次出师时,刘禅只有20岁,昏庸无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出师后国内政局不稳,前方必然会受到重大影响。因此,出师后的国内政局就成了辅政者诸葛亮最放心不下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此,诸葛亮在这篇表文里一面劝勉刘禅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一面又向他举荐人才来管理“宫中”“营中”之事,并殷切地阐明亲贤远佞的道理。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国内政局稳定,有了“平明之理”,诸葛亮才能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力伐魏,可见讲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正是为了出师。二是要看诸葛亮怎样说明出师的理由。北伐的决策,实际上是诸葛亮的决策。当时在蜀国内部也有不同意见,有些人持静观态度,“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反对立即出兵。在这篇表文里,没有重提这种争论,只是对出师原因做了适当的说明。这种说明没有反复陈说得失利弊,而是抒情言志,作者把“北定中原”看做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为此,他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躬耕”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又从刘备的“寄大事”说到这次北伐的决心,其间五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这种方式既能打动君主,又有利于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 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具体地说,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一、词语解释 ‎1、崩殂 死(皇帝)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实在;时 ‎3、盖追先帝殊遇 原来是;优待,厚遇 4、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5、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扩大 6、陟罚臧否 善恶 ‎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显示;治 8、是以先帝简拔 因此 ‎9、以遗陛下 给予 10、悉以咨之 都;询问 ‎11、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疏远 12、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13、躬耕 亲自 14、猥自枉屈 降低身份 ‎15、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16、由是感激 感动,激动 ‎17、遂许先帝 于是;答应 18、二十有一年 “有”通“又”,表余数 ‎19、夙夜忧叹 早晚 20、恐托付不效 实现 ‎21、深入不毛 不长草(的地方) 22、庶竭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 ‎23、托臣以以讨贼兴复之效 重任 24、以彰其咎 表明,显扬;过失 ‎25、咨诹善道 询问 26、临表涕零 流下眼泪 二、句子翻译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论其刑赏。 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 ‎4、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 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7、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 三、关键问题 ‎1、本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哪三条建议?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2、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四、译文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无道理的话,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情志意念忠贞纯正的人,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这样一定能够补正疏失,增益实效。‎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了解通晓军事,当年试用,先帝曾加以称赞,说他能干,因而经众人评议荐举任命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军伍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坦直,能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则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的卑贱,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只恐怕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兵器充足,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消灭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掂量利弊得失,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如果不取得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言论,那就责备郭攸之、费、董允等人的怠慢,公布他们的罪责。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从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33、公 输 《墨子》‎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课文分析:‎ 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第1段交代事情的起因。“造云梯之械”,表明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宋国形势很危急;“行十日十夜”既表现出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又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课文主体部分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课文里人物的语言很富于表现力,能从中见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墨子的语言尤其如此。如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的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无所畏惧、镇定自若的特点。‎ 一、解释重点词语。 ‎ ‎1、起于鲁 起:出发,动身 2、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3、再拜 拜了两次 4、不可谓知类 知类:明白事理 ‎5、然胡不已乎 然:但是;胡:为什么;已:停止。‎ ‎6、胡不见我于王 见:引见 7、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抗拒。‎ ‎8、子墨子守圉有余 通“御”,抵挡。 9、公输盘诎 通“屈”,理屈。‎ ‎10、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来……的方法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入侵 ‎12、吾义固不杀人 善良坚持道义 13、请说之 解说这件事 ‎14、不可谓仁 对人亲善,友爱。 15、虽然 虽然如此 二、翻译下列句子 ‎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6、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7、胡不已乎? 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8、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9、愿借之杀之。 希望借助您去杀了他。‎ ‎10、请献十金 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 ‎1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意思是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 三、回答问题 ‎ ‎1、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从而动身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2、文章的语言特色?(答案见课文分析)‎ 译 文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借重您的力量杀掉他。”‎ 公输盘不高兴了。‎ 墨子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说:“‎ 请让我说几句话。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墨子说:“那么,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公输盘说:“不能,因为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您)为什么不介绍我去见楚王呢?”‎ 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抛掉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人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抛掉自己的白米肥肉,看见邻人有糟糠便想去偷。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患了偷窃病了。”‎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那里满是犀兕、麋鹿之类,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鼍多得天下无比,宋国真像人们说的那样,是个连野鸡、兔子、鲫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就好像白米肥肉和糟糠相比。楚国有松、梓、楠、樟这些大树,宋国却没有什么大树。这就好像锦绣衣裳和粗布衣服相比。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正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楚王说:“对呀!虽然是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云梯了,(我)一定要打下宋国。”‎ 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竹片当器械。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绰绰有余。‎ 公输盘技穷了,但他说:“我知道怎么对付你了,可是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也知道你要怎么对付我,可是我也不说。”‎ 楚王问这是怎么回事。‎ 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只不过是想要杀死我。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了,就可以攻下了。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来进攻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楚王说:“好啦!我不攻打宋国了。”‎ ‎34、《孟子》两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课文分析:‎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舜发于 被任用 2、人恒 过 常;犯过失 ‎3、傅说举于 被选拔 4、衡于虑 同“横”,梗塞,不顺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责任,担子;这 6、而后作 奋起 ‎7、苦其心志 使……痛苦 8、征于色 颜色 ‎9、劳其筋骨 使……劳累 10、发于声 吟咏叹息 ‎11、饿其体肤 使……饥饿 12、而后喻 了解 ‎13、空乏其身 使……贫困 14、法家拂士 同“弼”‎ ‎15、乱其所为 使……错乱 16、入则 在里面。指国内 ‎17、所以动心忍性 用来;使……惊动;使……坚韧; ‎ ‎18、出则 在外面。指国外 19、曾益其所不能 增加,同“增” ‎ 二、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2、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他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4、行拂乱其所为 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6、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10、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三、问答题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 答: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3、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 ‎ 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 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课文分析:‎ 短文开始一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顺此事实,作者连用几个短语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让人不能不信服。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一、重点词语解释 ‎1、地利 有利 2、委而去之 放弃;离开 ‎3、人和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故曰 所以 ‎5、七里之郭 外城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凭借 ‎7、环而攻之 围 8、固国 巩固 国防 ‎9、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是 10、威天下 震慑 ‎11、池非不深 护城河 12、亲戚 畔之 内亲外戚;通“叛”‎ ‎13、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14、多助之至 极点 ‎15、坚利 锐利 16、天下顺之 归顺,服从 二、句子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委而去之。 弃城而逃。‎ ‎3、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 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三、问答题 ‎1、本文论述了“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本文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35、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课文分析:‎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第一段可分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 ‎):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一、重点词语含义 ‎ ‎1、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 ‎4、贤者能勿丧耳 不丢掉 ‎5、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 ‎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通“辨”,辨别。‎ ‎7、万钟于我何加焉 有什么益处 ‎8、妻妾之奉 侍奉 ‎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10、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向”,从前。‎ ‎11、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 ‎1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性,天性 ‎13、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4、何不用也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5、乞人不屑也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二、翻译下列句子 ‎ ‎1、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呼尔而与之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6、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三、回答问题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舍生而取义 比喻 ‎2、“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3、本文主要赞扬什么?批判什么? 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4、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 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5、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36、《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鵮,子知之乎?夫鹓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 ‎1、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相:做宰相;国:国都,京城 ‎2、非梧桐不止;安知鱼之乐 止:栖息;安:怎么 ‎3、于是 鸱得腐鼠 于是:在这时。鸱:猫头鹰。‎ 二、翻译下列句子 ‎ ‎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三、回答问题 ‎ ‎1、《惠子相梁》的主题是什么? ‎ 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淡薄功名利禄的态度。‎ ‎2、故事中的、鸱、腐鼠各比喻什么? ‎ ‎ 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译文 ‎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鵮,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37、曹刿论战 《左传》‎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课文分析:‎ 公元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字眼是“远谋”一词,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 ‎1、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攻打 ‎2、肉食者鄙 肉食者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 ‎3、又何间焉? 间:参与 ‎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孚,为人所信服 福,赐福,保佑。‎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虽:即使。‎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 ‎9、既克,公问其故。 克:战胜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振作。再:第二次。‎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测:估计。伏:埋伏。‎ ‎12、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13、望其旗靡 靡:倒下 ‎14、故逐之 逐:追赶 二、翻译句子 ‎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4、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要靠勇气的。‎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5、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6、本文的成语有什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 ‎7、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8、怎样评价鲁庄公?‎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正确指挥,说明他跟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38、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标题中的“讽”是动词,讽喻的意思,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谏”是名词,指批评意见。‎ 一、重点词语解释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高。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 服:穿戴。窥:照。‎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复:又一次。‎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明日:第二天。孰:通“熟”,仔细。‎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认为……美。私:偏爱。‎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爱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 面刺:当面指责。‎ ‎9、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议论。市朝:公众场合。‎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进:偶然进谏。‎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三、回答下列问题。 ‎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4、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邹忌成功地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39、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课文分析:‎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 ‎1、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指面积,方圆。‎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苦于。迂:曲折,绕远。‎ ‎3、聚室而谋。 谋:商量。‎ ‎4、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你们。‎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指:通“直”。汉阴:汉水的南面。‎ ‎6、杂然相许。 杂然:纷纷,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8、且焉置土石。 且:况且。焉,疑问代词。置:安放。‎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交换。反:通“返”。‎ ‎10、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1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穷尽。‎ ‎12、何苦而不平? 苦:愁。‎ ‎1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 ‎1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15、年且九十。 且:将近 ‎16、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连……都…… 损:削减 ‎17、如太行、王屋何? 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18、愚公长息 长息:长叹 ‎19、虽我之死 虽:即使 ‎ ‎ 二、翻译下列句子。 ‎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2、且焉置土石? 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4、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6、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 ‎ ‎ 三、回答下列问题。 ‎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 愚公的妻子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而“献疑”的,她不反对移山,所以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且焉置土石。智叟更多的是讥笑,阻止移山,也体现了他智非真智。‎ ‎4、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智叟”对举,有何深意?  ‎ ‎ 从表面看,愚公“愚不可及”,但事实上,“大智若愚”,他有远大的抱负,移山是为了造福后代,他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智叟不智,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实为“鼠目寸光”。‎ ‎5、本文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运用对比和衬托的写法。例如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就具有强烈的对比作用。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作者在命名上还特意将这两个人物加以颠倒:以愚公的大智大勇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增强了讽刺的效果。此外的对比还有京城氏之子和智叟,京城氏之子刚七八岁,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则是“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例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对显示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一定的作用。又如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近几年广州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考题 一、 默写题 ‎2001年中考卷 ‎19.写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每句1分,共5分) ‎ ‎ (1) ,映日荷花别样红。 ‎ ‎ (2)夜阑卧听风吹雨, 。 ‎ ‎ (3) ,听取蛙声一片。 ‎ ‎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 (5) , ,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002年中考卷 ‎17.根据下面的要求默写。‎ ‎ (1)默写杜牧的《江南春》 , 。‎ ‎ , 。‎ ‎ (2)写出三句含有写“风”的宋朝的诗词名句,并注明作者。‎ ‎ ① 作者是: ‎ ‎ ② 作者是: ‎ ‎ ③ 作者是: ‎ ‎2003年中考卷 ‎13.根据下面的要求默写。(10分)‎ ‎ (1) 根据课文,为下列古诗文填写上句或下句。(3分,4个任选3个作答)‎ ‎ ①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 ②莫道不销魂, , 。(李清照《醉花阴》)‎ ‎ ③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 ④ ,万钟于我何加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 (2) 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 , 。 ‎ ‎ , 。‎ ‎ (3)写出初中语文课本上三句含有写“云”的唐诗。(3分)‎ ‎ ① ‎ ‎ ② ‎ ‎ ③ ‎ ‎2004年中考卷 ‎13.根据下面的要求默写。(10分)‎ ‎ (1)根据初中课文,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3分,4题任选3题作答)‎ ‎ ①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 __,________ ___,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 ③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 ④受命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 (2)根据初中课文,默写杜甫的《春望》或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4分)‎ ‎ (3)“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常见于文人的笔下,如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等。除上面两个例句之外,请再写出三句初中或小学语文课本上含有“舟”字的古诗词。(3分)‎ ‎2005年中考卷 ‎9、积累(10分)‎ ‎(1)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2分,五题任选两题作答)‎ ‎①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②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根据初中课本,默写杜牧《泊秦淮》全诗,或晏殊《浣溪沙》的后四句。(4分)‎ ‎(3)默写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4分)‎ ① 从李白《望庐山瀑布》、杜甫《春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辛弃疾《西江月》中,任选两组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4分)‎ 例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 ‎② 除上面列出的四首诗词外,你还能再写一组初中课本古诗词中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吗?请写出来。(答对加2分,加分后第9题的满分不能超过10分)‎ 一、 古文阅读题 ‎2001年中考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按要求完成7—8题(每题2.5分,共5分) ‎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 7.解释文段中加点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 ‎ A.霏:雾气 B.暝:昏暗 ‎ ‎ C.阴:绿阴 D.洁:清洁 ‎ ‎ 8.下面对文段中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日出而林霏开”是早晨之景。 ‎ ‎ B.“云归而岩穴暝”是傍晚之景。 ‎ ‎ C.“野芳发而幽香”是春天之景。 ‎ ‎ D.“水落而石出者”是秋天之景。‎ ‎ ‎ ‎ 阅读下面文言文文段,按要求完成20—22题 (10分)‎ ‎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 20.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 ‎ ‎ (1)广故数言欲亡 (2)尉果笞广 (3)从民欲也 ‎ 21.翻译“为坛而盟,祭以尉首”(3分) ‎ ‎ ‎ ‎ 22.陈胜吴广为什么在杀尉之后才“召令徒属”?“召令徒属”的目的是什么?(4分) ‎ ‎2002年中考卷 阅读下面《出师表》中的文段,完成18一20题。(15分)‎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 (1)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 ‎ (2) 咨臣以当世之事 咨: ‎ ‎ (3) 遂许先帝以驱驰 许: ‎ ‎ (4) 恐托付不效 效: ‎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 ‎ 译文: 。‎ ‎ (2)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3分)‎ ‎ 译文: 。‎ ‎ 20.按照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5分)‎ ‎ (1)找出文段中论及“出师”的战略目标的语句。(2分)‎ ‎ 答: 。‎ ‎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报先帝”呼应了上文中的哪两件事?(3分)‎ 答: 。‎ ‎2003年中考卷 阅读下面《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文段,完成14—16题。(15分)‎ ‎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别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娄为类。‎ ‎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 ‎ (1)始指异之 异: (2)遂命仆过湘江 遂:‎ ‎ (3)缘染溪 缘: (4)斫榛莽 斫:‎ ‎ (5)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是:‎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 (1)穷山之高而止(2分) 。‎ ‎ 译文:‎ ‎ (2)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3分)‎ ‎ 译文:‎ ‎ 16.请分析“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娄为类”一句,在文中有哪 ‎ 两层意思?(4分)‎ ‎ 答:第一层:‎ 第二层:‎ ‎2004年中考卷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16题。(15分)‎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选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选自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 14.解释文段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 ‎ (1)亲旧知其如此 (2)造饮辄尽 ‎ ‎ (3)期在必醉 (4)无从致书以观 ‎ ‎ (5)俟其欣悦 (6)卒获有所闻 ‎ ‎ 15.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16.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在兴趣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读书的方式和目的上,不同之处是什么? (5分)‎ ‎2005年中考卷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4题。(15分)‎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2、词语理解。(6分)‎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 ‎②公问其故 ‎③望其旗靡 ‎④公输盘诎 ‎(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 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 A 克己奉公 B 克敌制胜 ‎ ②例句:以牒为械 ‎ A 为民请命 B 下不为例 ‎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 (1)夫战,勇气也。‎ ‎ (2)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1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在甲文段中,鲁国凭什么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乙文段中,是什么原因促使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决定的?(4分)‎ 一、 诗词鉴赏题 ‎2003年中考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 泊秦淮 杜牧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17.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么样?请说出其中的理由。(5分)‎ ‎ 2004年中考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 浣 溪 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17.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 ‎2005年中考卷 ‎ 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5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2分)‎ ‎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