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8.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盱眙三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氢气用作绿色能源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铜丝用作电线 D.酒精用于医疗消毒
2.过多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会恶化水质,导致“水华”现象.尿素属于( )
A.氮肥 B.钾肥 C.磷肥 D.复合肥
3.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 )
A.葡萄汁3.5~4.5 B.玉米粥6.8~8.0
C.番茄4.0~4.4 D.牛奶6.3~6.6
4.配制稀硫酸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
取浓硫酸 B.
读取数据 C.
稀释 D.
装瓶
5.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相对分子质量为390.4),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达苯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B.西达苯胺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
D.西达苯胺中氮、氧元素质量比是7:4
6.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腐
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
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可能是2CO+O22C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分子数目改变了
8.一包生石灰打开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经测定固体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向其中加入15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2.2g二氧化碳.则固体混合物中钙、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0:1 B.5:1 C.10:3 D.20:3
9.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10.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烧碱和食盐
取固体加水,并测定溶液的温度
B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C
区别羊毛和化纤布料
取样品燃烧,闻气味
D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A.A B.B C.C D.D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
11.请从①小苏打②葡萄糖③熟石灰④钢筋混凝土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用其序号填空: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2)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复合材料是 .
12.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
(2)﹣2价的硫元素
(3)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
13.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
(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 (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而实施的项目.
(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请将下列脱氧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 ═4Fe(OH)3.
(4)运输汽油的槽罐车常有一条铁链子拖在地上,以防汽油燃烧爆炸,在此利用了铁的 性质.
14.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P点表示的含义是: .
15.“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C.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 .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
16.如图1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1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2)图1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 .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2,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g.
(4)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17.已知氨气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铜,用如图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可以实现该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1)A中加入的物质是氯化铵和熟石灰,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装置的作用是 .
(3)实验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结束后向D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5)E中的气体是 .
18.某学习小组利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忘记滴加酚酞试液,于是他们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几滴酚酞试液,发现试液为无色.根据实验现象,同学们对反应后的溶质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甲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CaCl2;②CaCl2和HCl;③CaCl2和Ca(OH)2
【分析讨论】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丙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搅拌.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
在0﹣V1段中主要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得出结论】甲同学的猜想中, (填序号)合理.
【反思讨论】(1)学习小组结合图象,分析了丙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 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不变
C.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D.Na2CO3溶液体积为V2时,溶液中有NaCl和CaCl2
(2)小组同学讨论分析,发现烧杯内溶液的pH随着Na2CO3溶液体积的增加而发生改变,请你在图2中帮他们绘制出随着Na2CO3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pH的变化图象.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9.有两种外观类似黄金的制品①Cu﹣Ag合金和②Cu﹣Zn合金,若实验室只提供一瓶稀硫酸和必要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合金 (填序号)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取上述(1)中合金粉末20g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9.8g.求: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②求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盱眙三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氢气用作绿色能源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铜丝用作电线 D.酒精用于医疗消毒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气用作绿色能源,是利用了氢气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铜丝用作电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酒精用于医疗消毒,是利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来杀死病毒、细菌等,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过多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会恶化水质,导致“水华”现象.尿素属于( )
A.氮肥 B.钾肥 C.磷肥 D.复合肥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A.
3.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 )
A.葡萄汁3.5~4.5 B.玉米粥6.8~8.0
C.番茄4.0~4.4 D.牛奶6.3~6.6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应该是显弱碱性的食物.
【解答】解: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应该是显弱碱性的食物.
A、葡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玉米粥的pH为6.8~8.0,多显弱碱性,故选项正确;
C、番茄的pH为4.0~4.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配制稀硫酸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
取浓硫酸 B.
读取数据 C.
稀释 D.
装瓶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细口瓶向量筒中倾倒浓硫酸,量筒倾斜,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量筒中所需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为防止溶液溅出,可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5.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相对分子质量为390.4),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达苯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B.西达苯胺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
D.西达苯胺中氮、氧元素质量比是7:4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分析】A、根据西达苯胺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西达苯胺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西达苯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0.4,可见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西达苯胺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6×2)=7: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6.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腐
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生铁和钢;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A、根据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先应切断电源进行解答.
B、根根据甲醛易破坏蛋白质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钢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钢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用途更为广泛,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可能是2CO+O22C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分子数目改变了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由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由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种类及反应的类型等.
【解答】解:A、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不是化合物,故A说法错误;
B、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
C、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物有两种单质参加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故说法正确;
D、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有三个分子,反应后有两个分子,分子的数目变了,故说法正确.
故选项为:A.
8.一包生石灰打开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经测定固体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向其中加入15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2.2g二氧化碳.则固体混合物中钙、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0:1 B.5:1 C.10:3 D.20:3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消耗盐酸的质量,以及不论是氢氧化钙还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都生成了氯化钙,根据氯元素质量守恒可求出钙元素的质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碳元素的质量,即可求出固体混合物中钙、碳元素的质量比.
【解答】解:设氯化钙的质量为x
由CaCO3+2HCl═CaCl2+CO2↑+H2O
Ca(OH)2+2HCl=CaCl2+2H2O
得:2HCl~CaCl2
73 111
150g×7.3% x
解得:x=16.65g
钙元素的质量为:16.65g×=6g
2.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2g×=0.6g
则固体混合物中钙、碳元素的质量比为6g:0.6g=10:1
由以上计算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当把锌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一定量的锌粉,可能完全转换出银,也可能只置换出部分的银,滤液呈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锌可能没有置换出铜,有可能置换出部分铜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A、根据反应后的滤液显蓝色,说明滤渣中一定没有锌,否则会继续和硝酸铜反应,故A错误;
B、锌会首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锌可能与硝酸铜反应,有可能没有反应,所以滤渣中可能含有铜,由于有硝酸铜的剩余,则一定没有锌,故B错误;
C、锌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故C错误;
D、锌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故D正确.
故选:D.
10.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烧碱和食盐
取固体加水,并测定溶液的温度
B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C
区别羊毛和化纤布料
取样品燃烧,闻气味
D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分析】A、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B、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进行分析判断.
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烧碱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取固体加水,并测定溶液的温度,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化纤布料燃烧产生特殊的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D、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
11.请从①小苏打②葡萄糖③熟石灰④钢筋混凝土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用其序号填空: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③
(2)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②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复合材料是 ④ .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③;
(2)葡萄糖属于糖类物质,可为人体提供能量,故填:②;
(3)钢筋混凝土中含有不同的材料,可用作建筑材料的复合材料,故填:④.
12.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 2N
(2)﹣2价的硫元素
(3)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CH4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3)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甲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
(2)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2价的硫元素可表示为:.
(3)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故答案为:(1)2N;(2);(3)CH4.
13.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
(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 贫血 (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而实施的项目.
(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6 .
(3)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请将下列脱氧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 H2O ═4Fe(OH)3.
(4)运输汽油的槽罐车常有一条铁链子拖在地上,以防汽油燃烧爆炸,在此利用了铁的 能导电 性质.
【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铁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回答.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钠(Na2Fe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的化学式;
(4)根据金属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贫血而实施的项目.故填:贫血;
(2)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故填:+6;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未知反应物的化学式为X,应物中铁、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10、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12、1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含有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则每个X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填:H2O;
(4)铁具有导电性,能将静电导入地下,故填:能导电.
14.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甲 .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甲=乙 .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N ;P点表示的含义是: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进行解答;
(2)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图2中相同质量的溶剂溶解了相同质量的溶质,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完成解答;
(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结合图3可以完成解答,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可以据此判断P点的意义.
【解答】解:(1)从图1中可以知道甲没有完全溶解,则说明甲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2)图2中相同质量的溶剂溶解了相同质量的溶质,所以它们形成溶液的质量也相等,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它们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
(3)根据图1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而图3中在20℃时,N曲线的溶解度大于M曲线的溶解度,故N表示的是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以知道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故答案为:(1)甲; (2)相等或甲=乙; (3)N、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15.“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二氧化碳 .
(2)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C (填字母).
A.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C.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H3OH+3O22CO2+4H2O ,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 实验步骤:点燃甲醇,在火焰上方放置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甲醇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由图中变成过程可知,二氧化碳可以循环利用;
(2)分解水的催化剂不一定是二氧化锰;
根据生成物的种类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3)甲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故填:二氧化碳.
(2)A.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不一定是二氧化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C.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C.
(3)甲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2CO2+4H2O;
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是:实验步骤:点燃甲醇,在火焰上方放置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甲醇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故填:2CH3OH+3O22CO2+4H2O;实验步骤:点燃甲醇,在火焰上方放置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甲醇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
16.如图1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1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②⑤①④③ .
(2)图1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 药匙 .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2,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13.2 g.
(4)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1)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图1②中取用固态药品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4)砝码缺少一角,则称量的NaCl的质量减小,可以据此进一步分析对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情况.
【解答】解:(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故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②⑤①④③.
(2)图1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药匙.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如图2,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10g+3.2g=13.2g.
(4)NaCl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据图可知,砝码的读数是10g,游码的读数是3.2g,但砝码缺少一角,说明砝码的质量小于10g,则称量的NaCl的质量小于(10g+3.2g),则溶质质量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导致所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故答案为:(1)②⑤①④③;(2)药匙;(3)13.2;(4)小于.
17.已知氨气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铜,用如图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可以实现该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1)A中加入的物质是氯化铵和熟石灰,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
(2)B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水蒸气 .
(3)实验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uO+2NH33Cu+3H2O+N2 .
(4)实验结束后向D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酚酞试液变红色 .
(5)E中的气体是 氮气 .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
(2)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氨气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3)水蒸气遇冷变成液体;
(4)氨气易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5)氮气不溶于水.
【解答】解:(1)A中加入的物质是氯化铵和熟石灰,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故填: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故填:吸收水蒸气.
(3)实验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uO+2NH33Cu+3H2O+N2.
故填: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3CuO+2NH33Cu+3H2O+N2.
(4)实验结束后向D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酚酞试液变红色.
(5)E中的气体是氮气.
故填:氮气.
18.某学习小组利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忘记滴加酚酞试液,于是他们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几滴酚酞试液,发现试液为无色.根据实验现象,同学们对反应后的溶质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甲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CaCl2;②CaCl2和HCl;③CaCl2和Ca(OH)2
【分析讨论】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 稀盐酸加入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红色褪为无色,说明溶液为中性或酸性,不可能有氢氧化钙 .
【实验探究】丙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搅拌.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滴加碳酸钠溶液,开始先产生气泡,随后才产生沉淀,溶液最终变红色 ,
在0﹣V1段中主要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 .
【得出结论】甲同学的猜想中, ② (填序号)合理.
【反思讨论】(1)学习小组结合图象,分析了丙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填字母).
A.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 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不变
C.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D.Na2CO3溶液体积为V2时,溶液中有NaCl和CaCl2
(2)小组同学讨论分析,发现烧杯内溶液的pH随着Na2CO3溶液体积的增加而发生改变,请你在图2中帮他们绘制出随着Na2CO3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pH的变化图象.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解答;
【分析讨论】根据稀盐酸加入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红色褪为无色,说明溶液为中性或酸性解答;
探究二:根据图示现象分析解答.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反思讨论】根据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解答;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钠解答.
【解答】解:
【分析讨论】稀盐酸加入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红色褪为无色,说明溶液为中性或酸性,不可能有氢氧化钙;
探究二:根据图示现象分析可知:因稀盐酸过量,故加入碳酸钠后首先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溶液最终变红色;在0﹣V1段中主要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探究可知: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有CaCl2和HCl,故②正确;
【反思讨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钠,故:
A、氯化钙的质量逐渐减小,故错;
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反应完全,保持不变,故对;
C、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质量逐渐增大,故对;
D、Na2CO3溶液体积为V2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有NaCl,故错;
(2)因稀盐酸过量,故加入碳酸钠后首先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pH<7,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PH=7,碳酸钠过量,pH>7溶液最终变红色;
答案:
【分析讨论】:稀盐酸加入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红色褪为无色,说明溶液为中性或酸性,不可能有氢氧化钙;
探究二:滴加碳酸钠溶液,开始先产生气泡,随后才产生沉淀,溶液最终变红色. Na2CO3+2HCl═2NaCl+CO2↑+H2O;
【得出结论】②.
【反思讨论】(1)BC.
(2)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9.有两种外观类似黄金的制品①Cu﹣Ag合金和②Cu﹣Zn合金,若实验室只提供一瓶稀硫酸和必要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合金 ② (填序号)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取上述(1)中合金粉末20g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9.8g.求: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0.2 g.
②求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因为Zn的金属活动性在(H)之前,可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而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在(H)之后,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根据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氢气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反应的硫酸的质量,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Cu﹣Ag合金中的Cu和Ag都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Cu﹣Zn合金中的Zn可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故能测出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①产生氢气的质量=20g+50g﹣69.8g=0.2g;
②设参与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g
x=9.8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00%=19.6%.
故答案为:(1)②;(2)①0.2;②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