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0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纲要
专题一:历史主要分期及其阶段特征
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
炎帝与黄帝、尧舜禹禅让、大禹治水
一、中国古代史(距今170万年~1840年)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前475年~
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
中
国
古
代
史
夏商西周春秋
战国 秦汉(西汉、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辽、宋(北宋 南宋)、夏、金——元
明清
注意:我国封建社会中,经过长期分裂后实现大统一的王朝是:秦—西晋—隋—元。
认识:中华文明源源流长,国家的统一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
二、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反侵略反封建(或: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富强是这个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所以,这个时期又称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在这一时期
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A 四次大规模侵略华战争
第一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 (鸦片、第二次鸦片、甲午、八国)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鸦片战争~1919五四运动) B 四次近代化的探索(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中国民主革命 (洋务、维新、辛亥、新文化)
(1840—1949) ——学器物技术到学制度到学思想文化
A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期(1919~1937)
第二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 1924~1927是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
(1919五四运动 ~1949新中国成立) ② 1927~1937是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
B ③ 抗日战争(1937~1945)—国共第二次合作
C ④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国共内战
三、中国现代史(1949年~今天)
中国现代史从新中国建立至今,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即:中华人民共
和国史。中共在这一时期探索出“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阶段: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1949~1956)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1956~1976)
(1949——今) 其中:1956~1966称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1966~1976称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1978~今)
四、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世 界 近 代 史
文艺复兴
酝酿时期——人与世界被发现
(14~17世纪) 新航路开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产生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17~18世纪) 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
19世纪六十年代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确立时期——工业革命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民解运动)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发展和终结——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 一战
(19世纪下半期~20世纪初)
五、世界现代史(20世纪初——至今)
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历程。具体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时期:(特征与表现)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取得巨大成就
动荡与变革时期(一战后的世界) (俄国十月革命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17~20世纪30年代) 确立新秩序(凡—华)
资本主义 爆发大危机(1929——1933)
罗斯福新政(1933)
德意日法西斯的罪行(准备、发动、扩大战争)
全球战火再起时期(二战)
(20世纪30年代~1945年)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作用(成立、合作、转折、胜利)
世界局势:美苏冷战、两极格局
两极下的竞争时期(二战后世界) 资本主义:美国称霸、西欧联合、日本崛起
(20世纪40年代中~90年代初) 社会主义:赫鲁晓夫改革、卡达尔改革
亚 非 拉:战后独立与重建
(印度、非洲、古马、巴拿巴)
苏联解体、两极终结
和平与发展时期(多极化趋势下的世界) 多极化趋势下的战争
(1991年后至今) 第三次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加快
世界现代史
专题二:大国梦
一、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鸦片战争至1919五四运动),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这个时期
近代化的探索明显地呈现出向西方学习的趋势。具有从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技术、到学习
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特点。主要的探索
有四次:
(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经济)
(2)维新变法(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利用西方民主共和思想,高举三民主义的旗帜,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政治)
(4)新文化运动——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高举西方的民主、科学两面旗帜,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思想文化)
2.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五四运动至1949新中国成立)。任务:反帝反封建。这个时期的探索主要是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主要探索历程:
(1)国民革命:(1924—1927)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打倒列强除军阀
(2)土地革命:(1927—1937)国共两党分裂对峙,中共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
(3)抗日战争:(1937—1945)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
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战。
(4)解放战争(1945—1949)抗战胜利,国共分裂,国民党挑起内战,中共粉碎国民党
的进攻,通过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取得最后胜利。
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今天)
第一阶段:过渡时期 。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后,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经过三大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虽然出现严重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但仍取得重大成就。(突出表现为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取得巨大成就)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取得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创办经济技术开放区——内地、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WTO);形成了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邓小平理论。
启示:
(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美国——独立、统一、富强、称霸
1.独立;1775—1783年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统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861年—1865年,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其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末,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4.“一战”后,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是操纵国之一,和英法等国一起建立了新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取得了在中国扩张的有利条件。
5.在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面前,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得到稳定;
6.面对法西斯国家的扩张,采取“中立”政策,纵容侵略;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年与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组成反法西斯同盟,1944年美英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参加雅尔塔会议,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最终打败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7.“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经济迅速发展,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扶植欧洲、日本、稳定资本主义,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冷战”政策,在中国扶植蒋介石打内战;在亚洲发动侵朝、侵越战争(热战)。
8.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缓慢,在欧共体、日本的冲击下,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资本
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9.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如:发动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启示:
(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前提
(2)我们要走科技强国的道路
(3)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日本——改革发展、法西斯侵略、战后崛起、否认罪行
1.7世纪,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
2.19世纪中后期,明治维新,摆脱了沧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开始崛起。并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19世纪末,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并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定《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一战”中,日本参加了协约国作战。一战后,在《凡尔赛和约》中,继承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的主要目标。在华盛顿会议上,参与《九国公约》的制定,失去了独霸中国的地位。
5.在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走上法西斯道路,疯狂对外扩张,与德意结成轴心国,走上法西斯道路。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沧亡,中国进入局部抗战时期。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6.“二战”后,在美国的扶植下,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坚持“教育先行”,重视人才培养等,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到70年代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提出了改造联合国安理会的想法。
7.1972年,日本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美化侵略战争,政府要员定期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企图重温军国主义旧梦,发展霸权主义。
认识:中国要勿亡国耻,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坚决反击日本右翼势力的行为;随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维护世界和平;日本必须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应正视历史,诚心悔过;双方都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四、俄国
1.资本主义近代化: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社会主义现代化: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1918年苏俄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退了国内外敌人,帮助苏维埃渡过了难关。1921年,苏俄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恢复发展。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3.参加反法西斯战争: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斯大林亲自指挥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1942年,与美、中、英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组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943年,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1945年参加雅尔塔会议,攻占柏林,对日宣战,最终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共同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社会主义改革:1953年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陷入困境,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大挫折,我们要吸取教训,深化改革开放。
专题三 大国关系
一、中美关系:
1.1840——1941 侵略与抗争
原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败落后;美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国人华尔统领洋枪队镇压太平军。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击毙华尔。
②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入侵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③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的合法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
④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2.1942——1945 团结与合作
原因:中美两国面临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二战中,中美协同作战,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3.1945—1979 敌对到建交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亚非拉国家的支持和帮助等
①解放战争时期,美扶蒋反共,发动内战
②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我国解放台湾
③1950.10—1953.7,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即朝鲜战争)
④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粉碎了以美国为首企图分裂中国的行径
⑤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4.当前关系:交流与合作是主要特征,但交流中有冲突,合作中有摩擦
二、中日关系:(见专题二中的日本专题)
三、美苏关系:
1.敌视政策(1917——1941)
原因: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一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战时同盟关系(1942——1945)
原因:法西斯侵略危害双方利益
3.战时同盟关第破裂,美苏“冷战”、争霸
原因: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的矛盾
认识:国家的利益和综合国力是影响大国关系的主要因素;国与国之间应该走合作双赢的道路,互相尊重,和平共处。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世界国际格局的演变
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国家建立了
统治世界的新秩序,使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一时的繁荣。20世纪30年代,随法西斯
国家的侵略和二战的爆发而解体。(列强无视中国主权,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中国又回到了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2.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二战后,利用二战期间召开的雅尔塔等一系列会议,建立了
雅尔塔体系,随着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形成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
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两极下的美苏冷战、争霸,给世界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3.多极化趋势: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认识:要正确处理国际关系,建立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和平、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国家间的对话,建立互信机制,充分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等。
专题五 中国的外交政策
一、古代中国的外交(特点:由开放走向闭关)
主要表现:
(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唐朝:实行了全面开放、广泛交流的对外政策。代表性事件:日本的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古代印度)。
(3)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机构;引进了
占城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明清:①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表现:明初郑和七次下西洋;清朝实行了
闭关锁国政策;②出现了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明朝的戚继光抗倭;清初郑成
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签订《尼布
楚条约》。
二、近代中国的外交(特点:屈辱外交)
主要表现: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北京条约》等,
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
巴黎和会上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被转让给日本,
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又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原因:旧中国政府(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力衰弱。
(弱国无外交)
三、现代中国的外交(特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主要表现: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亚非会议;
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
改革开放后,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90年代,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1991年加入了APEC,
2019年加入了WTO,2019年成功举办了奥运会,2019年举办了上海世博会。
3.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党和政府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政策。
认识:(1)弱国无外交,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国家利益是外交活动的出发点。
(2)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正确的;
(3)我们应该牢记近代屈辱的外交史,以史为鉴,认真学习,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
国力,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专题六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一、内容简表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中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重要发明
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火车、汽船
电力、石油成为新能源,内燃机、汽车、飞机、电报、电话
原子能、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克隆技术)
主要标志
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影响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B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来无产阶级
C建立了大工厂制度,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垄断阶段
C加剧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A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极大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发展高科技。具体措施如: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奖励科技发明;推动科技产业化;建立科技资料库等。
(2)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充分发挥它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警防它的消极作用。
三、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英法等国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漩涡。洋务派发动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历程,出现了轮船、铁路等近代交通工具。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列强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最后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也大量涌入中国,如:电灯、电报电话,汽车,飞机,照相、电影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1967年,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氢弹爆炸试验,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还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紧紧抓住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发展工业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神州系列飞船相继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专题七 世界历史上的改革
一、古代
1.中国 ①春秋时齐国的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②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新的封建制度 ③北魏的孝文帝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④元世祖忽必烈改革——调整了统治政策,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
2.世界:7世纪,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它们都是资
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俄日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19世纪90年代:中国戊戌变法也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由于世界资本主义进入
帝国主义阶段,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软弱,封建顽固派的势力强大
等原因而失败。
三、现代
1.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它采用政府干预经济的办法,渡过了经济危机,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调节,创立了新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果,但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
小补,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经济模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了为解决照搬斯大林模式带来的弊端,进行了改革。比较有特色的是匈牙利的卡达尔改革,把国家计划管理和商品生产、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一定成效。
3.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由社会主义社会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
4.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进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①初步建立起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②1992年前,改革经济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③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
④形成了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邓小平理论。
注意:1、上述改革中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有:商鞅变法、大化改新、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北魏孝文帝改革也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2、上述改革中属于对原来社会制度的调整的有: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的卡达尔改革、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
启示:(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从体制上进行全面改革,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把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要坚持改革,为改革做贡献。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学习外国的经验要结合本国的实际,从国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模式。
专题八 战争与和平
一、主要战争:
1.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性质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性战争。
2.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性质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3.二战后(1945年以来)的局部战争:侵朝战争、侵越战争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还有从40年代末以来的中东战争等。
二、启示:(1)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要坚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并为之作贡献。
(2)制止战争的措施:加大战争危害性的宣传力度;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对话;发挥联合国的维和积极作用;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打击恐怖主义。
专题九 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一、 西方的民主化进程:
1.古希腊的雅典民主政治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但仅局限于雅典男性成年公民。
2.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对宗教神学的批判,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7——18世纪的
启蒙运动为西方民主化提供了理想的蓝图。
3.17——18世纪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推翻了英国、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和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在英国与美法先后确立
了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共和制等民主政治制度。
4.19世纪初的《拿破仑法典》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民主制。19世纪60年代后的日本
明治维新使日本开始了民主化的进程,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最终确
立了日本的民主政治。
5.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巩固了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
二、中国的民主进程
1.近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发动的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
治制度,企图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虽然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
的作用。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利用西方民主共
和思想,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15
年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的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高举西方的民主、科
学两面旗帜,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的
理论基础——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现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民主法治开始步入正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到了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82年,对宪法进行了修订。
专题十 世界经济全球化
1.开始:新航路的开辟
2.停滞、倒退:一战、二战、1929—1933的经济危机
3.迅速发展:二战后——20世纪90年代以后。原因:科技革命的推动、通讯手段的进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两极格局的结束等。
认识: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只能积极去应对,而不能盲目排斥或回避。
②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我们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巨大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参与,趋利避害。
③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世界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
专题十一 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
一、中国
1.维新变法: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自强的思想,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辛亥革命: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的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3.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两面大旗,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开启中国思想解放的闸门。
4.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情出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带领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5.邓小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从国情出发,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
二、世界
1.文艺复兴: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宣传人文主义思想,是欧洲第
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叩响了近代社会的大门。
2.启蒙运动:17—18世纪欧洲兴起的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1. 马克思主义: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
义的诞生,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十月革命将这一理论变为
了现实。
专题十二 对三农问题的关注
一、中国
1.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2.近代: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解决民生问题
3.现代:1950年,实行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私有);
1953年,引导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土地公有制)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
1978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的大发展。
二、世界
1.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农民获得人身自由。1921年新经济政策,
实行粮食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斯大林时期,忽视农业,重视重工业,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查。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没有
实质性突破。
2.美国:罗斯福新政中,调整农业,维护农业生产
认识:(1)生产关系的调整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否则,则起阻碍作用;
(2)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3)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关心农民的生活,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