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鉴赏习题集 14页

  • 65.50 KB
  • 2021-05-11 发布

中考诗歌鉴赏习题集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考诗歌鉴赏习题集 中高考诗歌鉴赏16字原则: ‎ 简洁明白 A 句子答题;B 实质意思 技巧还原 A修辞手法;B 表达技巧 ‎ 画面阐释 A 意境阐释;B形象画面 情感意趣 A 表达情感;B 哲学意蕴 ‎1.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完成第6题。‎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其蕴含哲理,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4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分)‎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3.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 ‎4.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第9-11题。(4分)‎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1)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1分)‎ ‎(2)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1分)‎ ‎(3)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5.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1分)‎ ‎ ‎ ‎(2)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 , “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 。(2分)‎ ‎(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 ‎ ‎ ‎6.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①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②各尽觞。‎ ‎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注释]①吴姬:卖酒的女子。②欲行不行:欲行,想离开的人;不行,送行的人。‎ ‎ (1)诗歌首句中的“香”字既指柳花香,又指□香,诗人借此渲染了“金陵子弟”相送时热烈温馨的气氛。(1分)‎ ‎ (2)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请把这首诗歌中的诗句“ , ”题写在同窗的留言册上,以表达你的深厚情谊。(2分)‎ ‎7.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 王昌龄 ‎ 君问归期未有期, 寒雨连江夜入吴,‎ ‎ 巴山夜雨秋涨池。 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 何当共剪西窗烛, 洛阳亲友如相问,‎ ‎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⑴“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2分)‎ ‎ 。‎ ‎⑵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 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 ‎ 的志向。(4分)‎ ‎8.阅读《饮酒》,完成下题。(5分)‎ ‎ 饮酒 ‎ 陶渊明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看”“望”等字好吗?为什么? (2分)‎ ‎(2)“心远地自偏”道出了怎么样的哲理?(3分)‎ ‎9.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这首诗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 ▲ 之情。(1分)‎ ‎(2)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眼前之景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请举例分析。(2分)‎ ‎10.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1-13题。‎ 沁园春·雪 卜算子·咏梅 ‎ 一九三六年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毛泽东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诗歌的语言凝练传神,请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中的“顿”字为例作简要赏析。(2分)‎ 答: ▲ ‎ ‎(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与《济南的冬天》中“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都表现了怎样的景象?两者又有何不同?(3分)‎ 答: ▲ ‎ ‎(3)“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结合《卜算子 咏梅》,你认为作者所说的“风流人物”应当具备怎样的品格?“还看今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 ‎ ‎11.阅读杜甫的《不见》 一诗,完成下 题。(6 分)‎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① 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 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⑴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 , 。(1 分)‎ ‎⑵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3 分)‎ ‎ ‎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 ‎ ‎1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5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1)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题。(5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答: ‎ ‎(2)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答: ‎ ‎14.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下题。(5分) ‎ ‎①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②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其一))‎ ‎③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 请分别说出以上诗句中,作者借“雪”表达的情感或内容。(3分)‎ ‎(2) 请分析第③句诗句的表达技巧。(2分)‎ ‎1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3分)‎ ‎ ▲ ▲ ‎ ‎(2)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 ‎ ▲ ▲ ‎ ‎1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社日①‎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注:①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 ‎ ⑴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2分)‎ ‎ 答: ▲ ‎ ‎ ⑵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 答: ▲ ‎ ‎17.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25题。‎ ‎(一)(4分)‎ ‎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 ‎(1)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2)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18.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4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4分)‎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1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问题。(4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 ‎20.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4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孤蓬”在诗中喻指 。(2分)‎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一、二两句,点名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 B.诗的三、四两句交代了朋友此次要漂泊天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恋恋不舍。‎ C.诗的五、六两句是写景,作者借“浮云”写出了“我”四海为家、行程不定,借“落日”则写出了友人在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D.“萧萧班马鸣”是诗人的想象,写出了分别后友人在古道上骑马行驶的孤单和落魄。‎ ‎21.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下题(4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有一个字贯穿全篇,这个字是“ ”。(2分)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本首词的题目。   B.“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的是出猎的雄壮场面。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早日赶走冯唐的迫切心情。   D.本首词借出猎之行,抒发了作者的报国之志,融叙事、抒情为一体。‎ ‎22.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一) 书院二小松(4分)‎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诗中“ ▲ ”、“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23.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4~24题。‎ ‎(一)襄邑道中 (宋)陈与义 ‎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1)诗人观察途中景物的立足点是   ▲   。(2分)‎ ‎(2)诗人行进途中的心情怎样?你是如何看出来的?(3分)‎ ‎2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4分) ‎ 淮上渔者(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 、 ▲ 。(2分)‎ ‎(3)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25.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下题(4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中“乡关”指的是 。(2分)‎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借憧憬与现实的反差,抒发诗人寂寥怅惘的感情。‎ B.颔联借历史上的传说,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颈联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抒发诗人对黄鹤楼的神往。‎ D.尾联以缠绵的乡愁收篇,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情怀。‎ ‎26.古诗文阅读(28分)‎ ‎(一)(4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补充点评。(2分)‎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 之情的自然流露。‎ ‎(2)完成随感。(2分)‎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 ‎2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2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4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 ‎2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4分)‎ ‎ 黄鹤楼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中“萋萋”的意思是                。(2分)‎ ‎(2)下列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2分)‎ ‎ A 这首诗前四句表达了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遗憾。‎ ‎ B 首联见昔人乘鹤远去之景,表达对仙去楼空的感慨。‎ ‎ C 颈联运用对偶的手法,表达了对故乡的追忆与憧憬。‎ ‎ D 这首诗后四句描写日景晚景,由此触发了思乡之情。‎ ‎30.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2分)‎ ‎(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1.古诗中的酒   如果你读读唐诗宋词,一定会为诗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或同诗人一起举杯,或醉饮高歌,或把盏低吟,或为朋友的离别远行而感伤,或为与旧友的重逢而千杯不醉。诗词组的同学搜集了不少与“酒”有关的诗句,请你探究以下几组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范仲淹)   B.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苏轼)   D.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宋·范仲淹)  表达情感:(2分)  ‎ ‎32.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题。‎ 新 柳 ‎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 ‎ ‎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 ‎ ‎ ‎33.古诗词阅读(4分)‎ 赤 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之情。(2分)‎ ‎(2)请从“咏史”和“咏怀”两个角度说说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2分)‎ ‎3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歌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各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子。诗人将两个陈述的对象摆在一起,要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感情?‎ ‎ 答: ‎ ‎ ‎ ‎ (2)诗歌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 ‎ 答: ‎ ‎ ‎ ‎35.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题。‎ 浣溪沙①苏轼 ‎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②,牛衣③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①公元1078年,徐州春旱,太守苏轼曾率众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此为词人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所作。②缫车:缫丝所用的器具。③牛衣:蓑衣,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1)对诗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全词在构思和用语上颇具匠心,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B.上片三句话,三个画面,从所见着笔,次写所闻,不仅具有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 C.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 D.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又概括嘈杂的“缫车”声,词人心情定是烦躁郁闷,无法排解。‎ ‎(2)这首小令清新朴实,明白如话,仅“试问”已让词人形象栩栩传神。请结合末句的内容,分析词人形象。(2分)‎ ‎36.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下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 上阕: ‎ 下阕: ‎ ‎(2)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37.‎ 诗词鉴赏(3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1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8.阅读《使至塞上》,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 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 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 ‎39.阅读诗歌《过零丁洋》,完成下题。(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大事?(2分)‎ 答: ‎ ‎(2)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中感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显得消极悲观,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 ‎ ‎4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4分) ‎ ‎ 菊 郑谷 ‎ 王孙莫把比蓬蒿,‎ ‎ 九日枝枝近鬓毛。 ‎ ‎ 露湿秋香满池岸,‎ ‎ 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答: ‎ ‎(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 ‎ ‎4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4分)‎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2分)‎ ‎(2)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2分)‎ ‎4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下题。(4分) .‎ 粉蝶儿·和晋臣①赋落花 ‎ 辛弃疾 ‎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②。向园林、‎ 铺作地衣红绉③。‎ ‎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④。约清愁、杨 柳岸边相候。[来源:Zxxk.Com]‎ ‎ 【注释】.①赵晋臣:赵不迂,字晋臣,作者的朋友,官至敷文阁学士。他写有《落梅 词》,辛弃疾写这首词唱和。②僝[chán] 倦[juàn] :折磨的意思。⑨绉[zhòu]  :一种 皱纹的丝织品。④醇酎[zhòu]:浓酒。‎ ‎(1)这首词的基调是哀婉的,但又不失开朗情绪。对此,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2)全篇通过“昨日”与“而今”春光的对比,委婉地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8分)  ‎ 武陵春 (李清照)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1)上片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4分)  ‎ ‎(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4分)  ‎ ‎44.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4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1)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 答: ‎ ‎ ‎ ‎ (2) 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4分)‎ 答: ‎ ‎ ‎ ‎ ‎ ‎46.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3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 “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47.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  春 望 ‎   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2分)‎ ‎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48.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杜甫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1)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  (2)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49.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已亥杂诗 ‎  龚自珍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1)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 。‎ ‎  (2)“落花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 比喻 。“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想继续为 效力的思想感情。‎ ‎50.比较赏析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甲]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  [乙]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  (1)杜牧、王安石两位诗人对同一历史人物评价的观点不同,请各找一句表达他们不同观点的诗。(用原诗作答)‎ ‎  答:杜诗: 王诗:‎ ‎  (2)①[甲]、[乙]两诗涉及的人物是谁?‎ ‎  ②对他的生平事迹有详细记载的是哪部书?‎ ‎  ③这部书的作者是谁?‎ ‎  ④鲁迅对这部书有两句精辟的评价,请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