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来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蔬菜榨汁 D.玻璃破碎
2.缺铁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是( )
A.患佝偻病 B.引起贫血 C.产生龋齿 D.甲状腺肿
3.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烟尘
4.在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活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提倡使用私家车 B.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C.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D.大量使用农药
5.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糖水 B.冰水混合物 C.空气 D.石油
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作燃料
B.氧气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过滤
C.
检查气密性 D.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8.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科学的是( )
A.天然气是应用广泛的燃料
B.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补充蛋白质
C.不可以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D.可降解塑料的问世减少了白色污染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
C.建造游泳中心“水立方”用到的聚乙烯是有机合成材料
D.用汽油和加了洗涤剂的水分别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污原理不同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H2OH2+O2↑
分解反应
B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C
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应
D
SO3+2NaOH═Na2SO4+H2O
复分解反应
A.A B.B C.C D.D
11.如图为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粒子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热
B.只有产生燃烧的化学反应才会放热
C.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D.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1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该实验是用交流电进行实验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可以用于金属冶炼
B.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有臭味的气体
C.二氧化碳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D.金刚石、石墨都有良好的导电性
15.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和B的溶解度相等
B.将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t2℃时在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A的溶解度变小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 A,可形成140g溶液
16.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B.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C.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17.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核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1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等说法正确的是
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②石墨可作电极 ③氧气可用作燃料 ④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 ⑤KNO3属于复合化肥 ⑥生活中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 )
A.①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
1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操作或所用试剂
A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点燃
B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C
除去铜中混有的氧化铜
加过量稀硫酸,过滤
D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20.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顶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水
B.
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
C.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
D.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满分26分)
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
(1)现有:A硝酸钾 B小苏打 C熟石灰 D聚乙烯 E生石灰 F氯化钠 G碳酸钙
等多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用序号填空:
①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②常用作发酵粉主要成分的是______;
③可以制作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__; ④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
⑤医学上用的生理盐水主要成分是______.
(2)某人患有坏血病,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多吃含______较多的食物.
22.水在生活、生产和化学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商店卖的矿泉水属于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日常生活中通常用______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利用_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
(3)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之比约为:______;
(4)写出水在化学实验室的一种用途:______.
23.某同学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并用提纯后的氯化钠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1)按下面的步骤提纯粗盐:
①取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加水溶解;
②通过______操作将泥沙除去;
③将滤液移入蒸发皿,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
(2)在上述实验步骤中,都使用了同一仪器______(填名称),它在步骤①和③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步骤①的目的是搅拌,步骤③的目的是______;
(3)利用上述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晶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5%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溶解、装瓶;
②量取所需的水应选用______mL的量筒.
24.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______(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能源.
(2)天然气是常见的燃料,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同时也是用煤大国,工厂大量的使用煤碳排放的______气体会引起“酸雨”,同时产生的______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
25.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K2SO4、CuSO4、KCl、K2CO3、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过滤.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放出气体.
③往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B,过滤.
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B是______,
(2)杂质中一定含有______,一定没有______;
(3)写出步骤②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
26.铝和铁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性,家庭使用的铁锅可以用来炒菜,主要利用其______性.
(3)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7.如图,A、B可发生中和反应,D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通常情况下,F、G为气体,且F是一种清洁能源.X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产物略去)
(1)A俗称______H的化学式______;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反应③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是______(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4)A和B反应后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
四.
28.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______,D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_.
29.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______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铝片逐渐溶解,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______溶液中
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猜想(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______
溶液变色
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1)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______不成立.
(2)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__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3)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______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知识拓展】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______(填“能”或“不能”)
五.计算题
30.有一含纯碱的氯化钠样品,为了测定其中碳酸钠的含量,某同学称取30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g足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3.4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1)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______g;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来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蔬菜榨汁 D.玻璃破碎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蔬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缺铁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是( )
A.患佝偻病 B.引起贫血 C.产生龋齿 D.甲状腺肿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故选项错误.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正确.
C、氟能防治龋齿,缺乏易患龋齿,故选项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熟记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烟尘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分析】空气污染物中,有害气体主要有CO、SO2、NO2等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烟尘主要是指固体小颗粒.
【解答】解: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各选项中只有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B.
【点评】本题是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
4.在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活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提倡使用私家车 B.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C.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D.大量使用农药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分析】A.根据私家车增多,消耗大量能源有能造成大气污染来分析;
B.根据一次性塑料袋的对环境的污染来分析;
C.根据节能灯能源,光照效果好分析;
D.根据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分析.
【解答】解:A.经常开私家车,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还会造成空气的污染,不合题意;
B.用塑料袋,既能浪费资源,又有会造成白色污染,不合题意;
C.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节约电能,符合题意;
D.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属于社会热点题,同学们要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会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相关题目,培养学生们树立环保的意识.
5.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糖水 B.冰水混合物 C.空气 D.石油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A、糖水中含有水和糖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
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B.
【点评】冰是水的固体,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要注意理解.
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作燃料
B.氧气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化反应.
【分析】A、根据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即可,氧气有助燃性,但本身不可以燃烧;
B、根据氧气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进行分析;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并不是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根据氧气约占空气的体积分数分析.
【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它不具有可燃性,所以不可以作燃料,故错误;
B、氧气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故正确;
C、氧气尽管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氧气并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
D、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氧气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正确掌握氧气的性质即可正确解答.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过滤
C.
检查气密性 D.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分析】A、从人体安全的角度考虑;
B、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检查气密性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是,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故A选项不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故选项B不正确;
C、检查气密性,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再用手握着试管外壁,故C选项正确;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D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科学的是( )
A.天然气是应用广泛的燃料
B.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补充蛋白质
C.不可以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D.可降解塑料的问世减少了白色污染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白色污染与防治;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A、根据天然气的利用来分析解答.
B、根据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进行分析.
C、根据甲醛对人体有害来分析.
D、根据可降解塑料较容易分解来分析.
【解答】解:A、天然气作为燃烧,被广泛使用,所以A正确.
B、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所以B错误.
C、甲醛有毒,还可以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影响蛋白质质量,所以C正确.
D、可降解塑料较容易分解,可减少白色污染,所以D正确.
故选B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要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具体问题.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
C.建造游泳中心“水立方”用到的聚乙烯是有机合成材料
D.用汽油和加了洗涤剂的水分别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污原理不同
【考点】硬水与软水;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A、根据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解答;
B、根据铝、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的特点分析判断;
C、根据聚乙烯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分析;
D、根据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乳化分析.
【解答】解:A、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正确;
B、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耐腐蚀,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活泼,故不正确;
C、聚乙烯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正确;
D、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乳化,二者原理不同,故正确.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有关性质和应用,材料的分类,鉴别硬水和软水,汽油和加了洗涤剂的水分别除去衣服上的油污的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H2OH2+O2↑
分解反应
B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C
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应
D
SO3+2NaOH═Na2SO4+H2O
复分解反应
A.A B.B C.C D.D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是否正确.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氢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H2↑+O2↑,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1.如图为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粒子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A、该微粒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1,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微粒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为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微粒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热
B.只有产生燃烧的化学反应才会放热
C.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D.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分析;B.根据放热反应来分析;C.根据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分析;D.根据放热的变化来分析.
【解答】解:A.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故错误;
B.生石灰与水反应的过程中也会放出大量的热,故错误;
C.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故正确;
D.风能、潮汐能等能量不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故错误.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能量的变化等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该实验是用交流电进行实验
【考点】电解水实验.
【分析】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较少;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氢气,较多;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据此结合分解反应的特征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的化学式为H2O可知氢、氧元素的质量比=2:16=1:8,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实验是用直流电进行实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分解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可以用于金属冶炼
B.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有臭味的气体
C.二氧化碳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D.金刚石、石墨都有良好的导电性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其用途.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用于冶炼金属,错误;
B、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无味的气体,错误;
C、固体二氧化碳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D、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错误;
故选C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即可顺利解答.
15.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和B的溶解度相等
B.将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t2℃时在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A的溶解度变小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 A,可形成140g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降低温度A物质会析出晶体,B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将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物质t1℃时、B物质t2℃时的溶解度不相等,所以两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故B错误;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所以t2℃时在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A的溶解度不变,故C错误;
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5g,所以在100g水中加入40gA,可形成140g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B.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C.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分析】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B.合金与组成它的成分相比,一般具有熔点低、硬度大、抗腐蚀性强等方面的优点;
C.铜的化学性质:在潮湿的环境下,铜与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D.根据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解答】解: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因此还可以是非金属,故选项错误;
B、生活生产中使用的金属多数是合金材料,现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所以大量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故选项正确;
C、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在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下,也能发生反应,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故选项错误;
D、“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易反应,故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本考点基础性强.
17.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核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分析生成物的种类;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
【解答】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是一种物质.故A说法不正确;
B、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B说法不正确;
C、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故C说法不正确;
D、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等说法正确的是
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②石墨可作电极 ③氧气可用作燃料 ④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 ⑤KNO3属于复合化肥 ⑥生活中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 )
A.①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氧气的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①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能吸收热量;
②根据石墨具有导电性进行分析判断;
③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④根据氢氧化钙的碱性分析;
⑤根据复合肥的特点分析;
⑥根据火碱氢氧化钠显碱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②石墨具有导电性,能用于作电极;
③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
④氢氧化钙显碱性,能够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质;
⑤KNO3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化肥;
⑥氢氧化钠显碱性,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炉具清洁剂成分,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服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所以正确的是①②④⑤.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操作或所用试剂
A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点燃
B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C
除去铜中混有的氧化铜
加过量稀硫酸,过滤
D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B、根据氯化铵与熟石灰研磨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解答;
C、根据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而铜和硫酸不反应进行解答;
D、根据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解答】解:A、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用点燃的方法不能除去CO中混有的CO2,故A错误;
B、氯化铵与熟石灰研磨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可用加熟石灰,混合研磨的方法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故B正确;
C、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而铜和硫酸不反应,所以可用加过量稀硫酸,过滤的方法除去铜中混有的氧化铜,故C正确;
D、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可用高温煅烧的方法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0.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顶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水
B.
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
C.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
D.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分析】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溶液不会显中性、酸性;
B、根据铝与氯化铜的反应分析;
C、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D、根据硫酸、硫酸铜、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最终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与实验事实不符,最终溶液的pH不会小于7,只能接近于7,故A错误;
B、由铝与氯化铜的反应2Al+3CuCl2═2AlCl3+3Cu可知,溶液的质量会逐渐减小,当反应停止时不再减小,不会增大,故B错误;
C、二氧化锰固体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故C正确;
D、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应该先与稀硫酸反应,再和硫酸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因此起点不应该从原点出发,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是化学反应、及化学实验与图象知识的考查题,要结合反应和实验的过程与图象情况的走势联系起来,这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满分26分)
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
(1)现有:A硝酸钾 B小苏打 C熟石灰 D聚乙烯 E生石灰 F氯化钠 G碳酸钙
等多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用序号填空:
①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E ;②常用作发酵粉主要成分的是 B ;
③可以制作食品包装袋的是 D ; ④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C ;
⑤医学上用的生理盐水主要成分是 F .
(2)某人患有坏血病,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多吃含 维生素C 较多的食物.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①生石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常用作干燥剂,故填:E;
②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填:B;
③聚乙烯是制作食品包装袋的塑料,故填:D;
④熟石灰氢氧化钙先碱性,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故填:C.
⑤医学上用的生理盐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故填:F.
(2)某人患有坏血病,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多吃含维生素C较多的食物,故填:维生素C.
【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水在生活、生产和化学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商店卖的矿泉水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日常生活中通常用 煮沸 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利用 肥皂水 鉴别硬水和软水
(3)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之比约为: 8:1 ;
(4)写出水在化学实验室的一种用途: 溶解固体 .
【考点】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水的性质和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1)矿泉水中也有矿物质、水等,属于混合物;
(2)根据硬水加入肥皂水不易产生泡沫,软水加入肥皂水容易产生气泡,加热煮沸硬水会转化成软水解答.
(3)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进行解答.
(4)根据实验室中水的用法考虑.
【解答】解:(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矿泉水中也有矿物质、水等,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混合物.
(2)硬水加入肥皂水不易产生泡沫,软水加入肥皂水容易产生气泡,加热煮沸硬水会转化成软水.
故答案为:煮沸;肥皂水.
(3)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氢气,负极生成氧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
2H2O2H2↑+O2↑
4 32
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32:4=8:1.
故答案为:8:1.
(4)在实验室中经常用水洗涤仪器,溶解固体,配制溶液等;
故答案为:溶解固体.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概念、硬水和软水的区分、硬水的软化、电解水的试验、水的用途等知识,难度不大.
23.某同学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并用提纯后的氯化钠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1)按下面的步骤提纯粗盐:
①取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加水溶解;
②通过 过滤 操作将泥沙除去;
③将滤液移入蒸发皿,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
(2)在上述实验步骤中,都使用了同一仪器 玻璃棒 (填名称),它在步骤①和③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步骤①的目的是搅拌,步骤③的目的是 搅拌,防止滤液飞溅 ;
(3)利用上述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晶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5%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溶解、装瓶;
②量取所需的水应选用 100 mL的量筒.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1)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根据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等杂质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
(3)①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②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水的质量;进而由所需水的体积判断所需量筒的量程.
【解答】解:(1)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等杂质难溶于水,取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加水溶解,使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泥沙除去)→将滤液移入蒸发皿,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蒸发;
(2)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玻璃棒,它在步骤①溶解和③蒸发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①溶解中作用是搅拌,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③蒸发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滤液飞溅;
(3)①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
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5%=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5g=95g(合95mL),应选用100mL的量筒.
故答案为:(1)过滤;
(2)玻璃棒;搅拌,防止滤液飞溅;
(3))①称量;
②100.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所需的仪器、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 可再生 (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能源.
(2)天然气是常见的燃料,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3)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同时也是用煤大国,工厂大量的使用煤碳排放的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气体会引起“酸雨”,同时产生的 二氧化碳 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1)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可以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形成酸雨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解答】解:(1)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
(2)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故填:CH4+2O2CO2+2H2O;
(3)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故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天然气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5.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K2SO4、CuSO4、KCl、K2CO3、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过滤.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放出气体.
③往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B,过滤.
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B是 氯化银 ,
(2)杂质中一定含有 碳酸钾和硫酸钾 ,一定没有 硫酸铜和氯化钙 ;
(3)写出步骤②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BaCO3+2HNO3═Ba(NO3)2+H2O+CO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钾,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氯化钙;
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过滤.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放出气体,说明一定含有硫酸钾;
③往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B,过滤,不一定含有氯化钾,据此解答.
【解答】解: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钾,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氯化钙;
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过滤.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放出气体,说明一定含有硫酸钾;
③往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B,过滤,由于计入氯化钡的时候引入了氯离子,故不一定含有氯化钾;
(1)硝酸银能与含有氯离子的物质结合产生氯化银沉淀,故填:氯化银;
(2)一定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氯化钙,故填:碳酸钾和硫酸钾;硫酸铜和氯化钙;
(3)氯化钡能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故填:BaCO3+2HNO3═Ba(NO3)2+H2O+CO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三.
26.铝和铁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导电 性,家庭使用的铁锅可以用来炒菜,主要利用其 导热 性.
(3)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 4Al+3O2═2Al2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元素的简单分类;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解答】解:(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故填:金属.
(2)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家庭使用的铁锅可以用来炒菜,主要利用其导热性.
故填:导电;导热.
(3)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故填:4Al+3O2═2Al2O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7.如图,A、B可发生中和反应,D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通常情况下,F、G为气体,且F是一种清洁能源.X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产物略去)
(1)A俗称 熟石灰或消石灰 H的化学式 Fe3O4 ;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3)反应③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该反应是 放热反应 (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4)A和B反应后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氯化钙和氢氧化钙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A、B可发生中和反应,D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因此A、B是酸和碱,D是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通常情况下,F、G为气体,且F是一种清洁能源,因此F是氢气,G是氧气;X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因此X是铁,y是氧化钙;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因此A是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B是盐酸,H是四氧化三铁;中和的产物C是氯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因此E是碳酸钙.
【解答】
解:A、B可发生中和反应,D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因此A、B是酸和碱,D是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通常情况下,F、G为气体,且F是一种清洁能源,因此F是氢气,G是氧气;X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因此X是铁,y是氧化钙;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因此A是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B是盐酸,H是四氧化三铁;中和的产物C是氯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因此E是碳酸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氢氧化钙的俗名是熟石灰或消石灰,H是四氧化三铁;故填:熟石灰或消石灰;Fe3O4;
(2)反应②是氯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③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故填:CaO+H2O═Ca(OH)2;放热反应;
(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后生成氯化钙,由于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故含有碱性物质氢氧化钙,故溶质是氯化钙和氢氧化钙,故填:氯化钙和氢氧化钙.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四.
28.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①仪器a的名称是: 集气瓶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CuOCu+CO2 ;
②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处点燃的目的是 处理尾气 .
【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已有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其中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注意事项以及物质的量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①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时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会黑色粉末变红,故B中的反应是CO+CuOCu+CO2;
②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点燃能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故C中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处点燃的目的是处理尾气;
故答案为:集气瓶;CO+CuOCu+CO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处理尾气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29.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 NaOH 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铝片逐渐溶解,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 溶液 溶液中
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猜想(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 酚酞试液
溶液变色
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1)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 甲 不成立.
(2)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 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 .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3)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 氢氧化钠 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知识拓展】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 不能 (填“能”或“不能”)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作出猜想】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两种物质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其中的一种物质过量进行分析;
【实验验证】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
【总结反思】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能共存进行分析;根据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
【知识拓展】根据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作出猜想】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两种物质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其中的一种物质过量,所以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实验验证】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所以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猜想(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
(1)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能共存,所以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甲不成立.
(2)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乙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
(3)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知识拓展】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所以生活中不能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
故答案为:【作出猜想】(3)NaOH;
【实验验证】酚酞试液;红;
【总结反思】(1)甲;(2)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3)氢氧化钠,2Al+2NaOH+2H2O═2NaAlO2+3H2↑.
【知识拓展】不能;
【点评】对反应后溶液组成成分进行猜想时,可根据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或反应物之一过量进行分析,判断出反应后溶液的可能组成.
五.计算题
30.有一含纯碱的氯化钠样品,为了测定其中碳酸钠的含量,某同学称取30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g足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3.4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1)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 6.6 g;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物质的质量反应前后的变化可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结合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而样品中的氯化钠不与盐酸反应;至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溶质氯化钠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原混合物质中的氯化钠,另一部分则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综上所述,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则是原混合物中氯化钠与生成氯化钠质量总和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0g+100g﹣123.4g=6.6g;
(2)设3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6.6g
,
x=15.9g,y=17.55g,
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原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之和.
氯化钠的质量=17.55g+(30g﹣15.9g)=31.65g
NaCl%=×100%≈25.6%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5.6%;
故答案:(1)6.6.(2)25.6%;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方程式以及溶液相关问题的考查,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