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9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4 地表环境
要点串讲
一、一个技能——板块构造与地貌
板块构造的基本观点: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只有太平洋板块为大洋板块,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带。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全球地貌,要注意板块的边界类型(即相对运动状况)与地形类型的关系。板块间的边界,不是大洲或大洋的界线,而是一些构造带,如海沟、海岭、断层等构造带。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形成的影响可总结如下:
二、两个地质常识
1、地球圈层的划分及结构
2、河流地貌
⑴山区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下切,形成V形河谷,一般多峡谷,流速快,谷底沉积物较粗大。
⑵在河流出山口,由于
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携带的砾石和泥沙大量堆积下来,形成扇形锥状堆积体,即冲-洪积扇。一般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
三、三个地质规律
1、三类岩石特征的比较
类型
形成
特点
利用状况
岩浆岩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内压力的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内压力的作用下,沿地壳薄弱的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为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成为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为岩石
有层理结构、化石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变质岩
岩石受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成为新的岩石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是指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和变位,最基本的形式是褶皱和断层,它们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和“证据”。
地质构造
形成原因
构造特征
构造地貌
实例
现实意义
褶皱
背斜
当水平的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从形态看:岩层向上弯曲隆起;从岩层顺序看:中心老,两翼新
常形成山岭;但背斜的顶部因受到张力,容易被外力侵蚀,成为谷地
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
找矿:良好的储油构造
向斜
从形态看:岩层向下弯曲变形;从岩层顺序看:中心新,两翼老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成为山岭
找水:良好的储水构造
断
层
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承受的程度,岩体就会发生破裂错动、位移
断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大断层形成裂谷或陡崖;断层一侧上升的岩体,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低地;在断裂带上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华山、泰山、庐山、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工程建设如隧道通过断层时必须加固;水库、大坝等选址应避开断层带
3、外力作用与地貌
地面上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它们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雕塑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蚀
作
用
流
水
侵
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
作
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热点题型归纳]
题型1:地球的圈层结构
样题1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版全国卷)读图1,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研析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是火山岩,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桨冷却形成的火山岩,岩浆直接来自地幔。(2)山体岩石是火山岩,属于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在地球表层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化为沉积岩。
答案:(1)D (2)C
备考速记 关于地震波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四个比方:(1)通过地震波间接了解地球内部的知识就像运用X光或B超、CT等了解人体内部。(2)地球内部的不连续使地震波的传递速度发生变化就像将一支筷子放在盛有半碗水的碗里,看见水面处筷子好像折断了。(3)地壳的厚度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就好像建房子,高楼必须挖深地基一样。(4)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就像煮熟了的鸡蛋一样,有蛋壳地壳)、蛋白(地幔)和蛋黄(地核)。
[强化预测]1、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1)~(3)题。
(1)该地震波应是
A.纵波 B.横波
C.纵横波 D.无法判断
(2)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 D.2900千米处
(3)该地可能位于
A.116°E,40°N B.90°E,30°N
C.南极点 D.经度180°,纬度0°
题型2:地壳内部地质循环
样题2 (2012届江苏省安宜高级中学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下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甲
乙
丙
丁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研析 (1)左图中的甲为沉积岩(变质岩)、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沉积岩)、丁为岩浆。巨蟒出山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因此选B。
(2)花岗岩属于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因此不能选④。
答案:(1)B (2)A
易错点击 地壳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相互转化都可以直接实现
地壳物质循环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相互转化关系中,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来,沉积岩可以由岩浆岩和变质岩直接转化而来,变质岩也可由岩浆岩和沉积岩直接转化而来。但是岩浆岩和沉积岩只能通过转化为变质岩后再转化为岩浆,而不可直接转化为岩浆。
[强化预测] 2、(2012届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⑦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
A.②——外力作用 B.③——固结成岩作用
C.④——地壳下沉 D.⑤——高温熔化
(3)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结构 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题型3 地表形态的变化因素
样题3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第⑴、⑵题。
⑴图中
A.河流形成与距今2300万年前 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②处底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⑵该聚落
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坐落爱河流冲积平原上
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研析 以地质结构示意图为情景,考查地质过程以及地貌对聚落形成的影响(本题有人教版痕迹),思维能力的要求是推理、判断能力。第⑴题现实的地质过程应该是距今110万年前,依次形成了四个比较明显的沉积层,后来地层受到挤压上升,形成向斜构造,并伴随断裂发生,沿断裂面左侧继续抬升明显,右侧相对较低区域发育了河流,外力作用以下切侵蚀为主,由于时间相对较长,形成侵蚀宽谷和阶地,在河漫滩处伴随沉积。拍于距今2300万年岩层被侵蚀,可以判断河流形成于后,排除A;根据地质过程推断,①地应该为先沉积后侵蚀,排除B,②
处地层由下向上明显分为三层,不可能是连续的,排除C,根据河流流向和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特点,D项正确。第⑵题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阶地上,应该是外力侵蚀发生后,排除A、B;河滩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不适宜聚落的发展,排除D。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欧洲北纬50°中部应该为落叶阔叶林,故选C。
答案:⑴D(2)C
相关链接 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多的地区,一般认为成因是:在蒙古、中亚和我国西北一带的荒漠地区,气候干燥,温差很大,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使岩石、砂砾等被“加工粉碎”成细小的砂子和粉尘。强劲的西北风将以百万吨计的细砂和粉尘旋入天空,随风南下。于是粗粒的先沉降下来聚成沙漠,细粒的则被飘移至秦岭北麓。经过二三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黄土高原。
[强化预测]
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图1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
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样题4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5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6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
(1)图5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
(2)与图6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研析 从岩层的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是:岩层向上弯曲隆起的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向斜;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中间地层老、两侧地层新的是背斜,中间地层新、两侧地层老的是向斜。(1)根据岩层弯曲情况和是否断裂并出现位移情况可知,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饮是背斜、向斜和断层。(2)图6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从图中可知甲侧记录稀疏、乙侧记录密集、从甲到乙越来越密集,则可知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慢,说明在乙侧坡度增大了,为上坡,而在甲她为下坡速度快,即与图6相对应的剖面图是d图。
答案 (1)C(2)D
方法技巧 构造地貌类型有两种,一是褶皱,二是断层,它们都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变位,区别是断层是受到的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一般有:一是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二是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关系;三是运用地质构造规律,服务生产和生活。
[强化预测]
甲H
乙
丙
甲H
乙
乙
乙
丙
丙
丙
丁
从甲到丁岩层从老到新
N
4、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丁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 B.背斜
C.向斜 D.断层
(2)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B.甲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C.修一南北向隧道选址丁处
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3)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
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
[高考冲刺演练]
(2011·聊城质检)“血迹石”是约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据此回答1~2题。
.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 )
A.花岗岩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 D.砂岩和片麻岩
.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下图中甲图为“板块运动示意图”,乙图为“岩石圏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在甲图所示板块边界区域,可能形成的地表形态为
A.东非裂谷 B.海岸山脉 C.大西洋 D.喜马拉雅山脉
.在甲图①处,最可能形成的岩石类型应为乙图中的
A. a B. b C. c D. d
(2012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读图,回答5~7题。
.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使②处岩石变质 B.②处岩石因高温高压而形成
C.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变质 D.④处岩石具有气孔构造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皱褶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 B.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
C.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的形成 D.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
.关于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处是风力侵蚀形成的谷 B.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
C.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 D.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
(2011届江西省六所重点中学高三联考)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①板块主要位于经度10°W~60°E之间。读图完成8~10题。
.⑥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 )
A.喜马拉雅山脉B.安第斯山脉 C.落基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主要位于①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 )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分布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
(2011届辽宁省大连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下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l1~12题。
.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一风力侵蚀 B.乙一流水侵蚀 C.丙一冰川侵蚀 D.丁一人类活动
(201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图4反映了塔里木盆地中沙尘暴形成时的风场状况,读图完成13~14题。
.粉尘和黄土堆积海拔最高的区域在
A.昆仑山北坡 B.天山南坡C.帕米尔高原东侧 D.盆地东部
.盆地东部所示地貌
A.能指示当地的盛行风风向 B.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是典型的风化地貌 D.是流水沉积地貌
(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里氏9级地震,引发了海啸和核泄漏危机。回答15~17题。
.下图是全球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日本的板块交界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世界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影响其分布最主要的区位因子是( )
A.交通 B.地质构造 C.铀矿资源 D.水源
.核辐射危机具有全球性,影响其全球化的因素是( )
A.大气环流和水循环 B.水循环和生物循环
C.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 D.地壳物质循环和大气环流
(2012届安徽省示范高中第二次大联考地理)安徽黄山山体主要由垂直节理发育的花岗岩构成。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黄山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根据图文回答18 ~20题。
.构成黄山山体的花岗岩其成因类型是
A.喷出型岩浆岩 B.沉积岩 C.侵入型岩浆岩 D.变质岩
.形成“猴子观海”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形式是
A.风化、侵蚀 B.搬运作用 C.沉积作用 D.岩浆活动
.黄山一年中云雾天气达200多天,特别是冬春季节,常出现大面积的云海。下列对黄山冬春季节多云雾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黄山山高谷深,植被茂密,空气湿度大 ②黄山温泉蒸发量大
③冬春季节黄山冷空气活动频繁 ④黄山地区空气中的凝结核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12届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高三综合练习一2011.12)图甲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乙),回答21—22题。
图乙
图甲
.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应为图乙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2012届杭州高三四校期中高三地理试题)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3~24题。
.判断下列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 )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⑤③②④① D. ⑤③④②①
.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的石灰岩属于沉积岩,页岩属于变质岩
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
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砂岩属于沉积岩,花岗岩属于变质岩
(2011届临沂市高三教学质量阶段性检测考试)读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8~19题。
.下列对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为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B.②处为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成谷地
C.③处为冲积扇,利于聚落形成与分布 D.④处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横断山区 B.武夷山区 C.祁连山地 D.太行山区
(2012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地理期中试卷)图2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颗粒大小不同。读图回答27~28题。
图2
.据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
A.100㎝/s B.200㎝/s C.300㎝/s D.400㎝/s
.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
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
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
(2011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学科基础测试)右图是台湾旅游业的一张名片——女王头(蕈状石)。她大约4 000岁,头部可以找到海洋生物化石。读图,回答29~30题。
.酷似造型地貌景观“女王头”的形成过程是 ( )
A.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B.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C.地壳断裂——地壳抬升——化学溶蚀
D.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小明在“女王头”附近捡到一块岩体标本,制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及测量,并判断其为砂岩。那么观察到的岩石薄片最接近(图下方为比例尺) ( )
.(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今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根据下面三幅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 板块和 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 边界(填“生长”或“消亡”)。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 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 。
(3)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 风的影响。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 ;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 。
(5)监测冰岛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6)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
. (2012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期中联考试题)读下面“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ks5u甲
乙
丙
丁
N
(1)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
(2)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状况是 。
(3)如果寻找油气,要在 中找,要找地下水应在 中找。
(4)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 。原因是 。
.(2011·盐城模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地貌是_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这种地形在________地区常常见到。
(2)甲、乙、丙三处易出现涌泉的是________。
(3)试在下图中绘出丙处地下岩层和地貌的形成演变过程并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强化预测]
1、(1)B 根据横坐标显示3—6km/s的速度,可知是横波。
(2)A 从图上看地震波(横波)的波速在地下5km处突然减小。
(3)D 依据陆壳厚度大于洋壳的原理,参照供选各项确定的实际位置,可知D点在太平洋。
2、(1)B 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沉积岩是所有岩石受到外力作用形成;变质岩是所有岩石受到变质作用形成,所有岩石都可以通过高温熔化形成新的岩浆。根据示意图,甲为喷出型的岩浆岩如玄武岩,乙为侵入型的岩浆岩如花岗岩,选项B正确。
(2)A 沉积岩是所有岩石受到外力作用形成的,选项A正确。
(3)A甲为喷出岩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而乙为侵入岩,丙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找化石要到沉积岩中找,大理岩属于变质岩。
5.D 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②是从地球内部侵入的岩浆形成岩浆岩,使①处岩石变质,②处岩石因气温降低冷却凝固而形成的,③处是后来形成的沉积岩,温度和压力都低不易变质,④处岩石是岩浆喷出地表迅速冷却而形成的火山岩,岩浆中气体跑出,因而形成的岩石具有气孔构造。
15.D 日本是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并且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是消亡边界,根据全球板块(六大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再结合板块之间关系和板块的大小,可知④符合日本的板块交界类型。
16.D 根据题干提示“世界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可知影响其分布最主要的区位因子是水源,而交通不符,因为核电站需要的核原料量很小,对交通要求不高。
17.A 核辐射危机具有全球性,主要是由于被核污染的物质通过大气运动和水的运动(洋流)转移到全球各个地区。
29.D 材料中提到“女王头”头部可找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石是沉积岩,是受到沉积作用形成的,且位于海洋中,后受到了地壳的抬升露出地表,受外力的侵蚀形成该种形状的石头,故D项正确。
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
了欧洲空中交通;(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②大气的吸收作用增强,使得白天气温偏低,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③,晚上降温速度减慢,因而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小;(5)监测冰岛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遥感技术;(6)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如来的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等有用矿物;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有利火山研究等。
【答案】(1)亚洲;美洲(次序可互换);生长
(2)压力(内力、地质);岩浆岩(火成岩)
(3)西(西北)
(4)①、②;③;小
(5)A
(6)带来的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等有用矿物;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有利火山研究(任答两点)
【答案】(1)冲积扇 流水堆积 山谷出口
(2)乙
(3)见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