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12高考经济生活知识归纳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经济生活意义类知识归纳 ‎ ‎1、答题思路: ‎ ‎(1)从“国家/社会”的角度组织答点。这里的“国家/社会”即整个社会、国家。 ‎ ‎①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 ‎②有利于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 ‎③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 ‎④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 ‎⑤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外汇储备、增强经济实力 ‎ ‎⑥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 ‎⑦有利于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繁荣经济、增加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2)从“集体”的角度组织答点。这里的“集体”泛指企业、经营者、产业、农村、某地区等。 ‎ ‎①企业、经营者:有利于加强快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 ‎②产业:有利于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就业渠道,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或工业的现代化 ‎ ‎③农村、城镇:有利于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 ‎ ‎④某地区: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发挥其辐射与拉动作用,从而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 ‎(3)从“个体”的角度组织答点。这里的“个体”泛指居民、家庭、农民、劳动者、消费者等。 ‎ ‎①家庭、农民:有利于方便、丰富人民生活,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调动积极性 ‎ ‎②劳动者、消费者: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调动积极性。 ‎ ‎2、答题的角度和术语 ‎ ‎(1)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 ‎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转化为……优势);促进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 ‎③(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 ‎ 国内区域合作交流意义补充:(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区域竞争力。 ‎ 国内农业方面意义补充:(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城乡一体化。 ‎ ‎(2)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 ‎①有利于我国: ‎ A.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改善我国外贸环境/稳定环境/周边环境,为现代化/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 ‎ B.有利于我国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维护国家可持续发展 ‎ C.扩大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有利于丰富国内市场,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经济地位和形象 ‎ ‎②有利于外方: ‎ 有利于外方的外汇收入、外方的产业发展、外方的经济增长等、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 ‎③有利于双方及世界: ‎ A.有利于互通有余、节约社会劳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 B.有利于加强贸易区内部各国的贸易与合作交流,提高贸易区的整体经济实力 ‎ C.优势互补,增强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 ‎3、举例:热点问题的经济意义 ‎ ‎(1)发展绿色食品的经济意义:①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②满足消费者需要;③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④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⑤推动我国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 ‎ ‎(2)建设低碳经济对经济发展的经济意义:①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②促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③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3)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节约资源,缓减资源紧张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②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③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 ‎(4)房产税的意义:①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房产税的调整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②房产税的调整有利于调节消费行为,培养公民的科学消费观。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③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房产税的调整有利于调节生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④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稳定或缓解社会成员之间分配不均的作用。总之,征收房产税,可以合理地调节消费行为,抑制超前消费,间接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还具有避免因过度消费而损害人们健康、危害社会秩序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作用 ‎ ‎(5)“三农”的意义:①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②有利于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农业基础地位。③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④能够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 ‎(6)农村改革的意义:①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②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健康发展;④逐步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共同富裕;⑤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7)解决好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有何经济意义:①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劳动者权益。②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深化。③有利于扩大内需,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④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⑤有利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8)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意义:①有利于促进金融业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金融业的活力,提高经济效益;②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货币、银行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③有利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9)自主创新的经济意义:①自主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②自主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③自主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自主创新使我国经济的发展立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 ‎ ‎(10)发展新型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①文化产业是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②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发展;③有利于增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11)对外经济关系的经济意义:①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科技水平,③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发展对外贸易,④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12)重大经济社会事件(奥运会、世博会) “经济意义”: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②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③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优化配置。④加强国际的交流合作,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⑤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⑥城市形象,展现改革开放的成果。 ‎ ‎ ‎ 经济生活措施类知识归纳 ‎ ‎(一) 基本思路 ‎ 1 审主体: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国家(政府)、企业、劳动者(消费者)等。没限制主体的要注意多角度回答。‎ ‎ 2审范围: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如从“宏观调控角度、经济制度角度、消费的角度等等”。要注意知识的辐射。‎ ‎ 3 从所给材料入手,划分材料层次。针对材料所反映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就可以了 (二) ‎ 理论依据 ‎1.国家(政府)‎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全面小康 ‎(2)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度;推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 ‎(3)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 ‎①严厉打击假冒伪略商品 ②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③引导居民科学消费 ④维护消费者(劳动者)合法权益 ‎⑤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 ‎ ‎(6)坚持科学发展观 ‎(7)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8)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立创新型国家 ‎(10)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战略。‎ ‎(11)国家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12)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 ‎2.企业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形成竞争优势 ‎(3)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 ‎ ‎(4)企业要重视产品质量,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5)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6) 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情;要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7)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要学会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维护自身权益 ‎ ‎(8)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9)企业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0)企业要实行兼并、规范破产、实行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 ‎ 3劳动者(消费者):‎ (1) 消费者即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重视商品的价值 (2) 劳动者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3)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消费、协调消费、科学浪费,绿色消费;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消费者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纳税人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4)消费者要科学理财 ‎(5)劳动者要提升自身的素质 ‎(6)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7)劳动者和消费者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哪些途径)‎ 注意:教材中的具体措施 ‎1怎样提高消费水平 2怎样做到科学消费 ‎3怎样发展生产力 4怎样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5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6怎样解决就业问题 ‎7怎样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8怎样投资理财 ‎8怎样解决公平问题 9怎样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0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经济生活原因类知识归纳 ‎(一)基本思路:‎ 第一步:审清题型、审出范围、审出主体(政府、劳动者、企业)‎ 第二步:根据范围和主体找出所需的理论依据 第三步:答案组织分两大点,第一大点回答理论依据,第二大点回答意义(危害、重要性)‎ (二) 理论依据 ‎1 国家(政府)‎ (1) 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 、根本任务 (2) 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 (3)科学发展观 ‎ ‎(4)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 ‎ (5)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6)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 (7)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8)就业是民生之本 ‎2企业 ‎ (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格变动的影响(价值规律)‎ ‎(3)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4)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占有率)‎ ‎(5)企业的社会责任 ‎3劳动者(消费者)‎ ‎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 (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4)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翁,要做到权力和义务的统一 ‎ (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 经济生活易错点知识归纳 ‎1、商品的基本属性的易错观点。‎ ‎(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2)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2、商品价值量的易错观点。‎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4)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3、货币的易错观点。‎ ‎(1)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5)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6) 流通手段就是商品流通 (7) 流通手段就是支付手段 ‎4、价值规律的易错观点。‎ ‎(1)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 ‎(2)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互相制约。‎ ‎(3)价值决定供求,供求影响价值。‎ ‎(4)等价交换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 ‎(5)价格由购买力决定。‎ ‎5、生产与消费及消费类型。‎ ‎(1)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2)消费决定生产。‎ ‎(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的消费所取代。‎ ‎(5)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便不由自主的加入,仿效和重复人家的行为,所以从众心理不可有。‎ ‎6.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易错观点。‎ ‎(1)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3)公有资产占优势,主要是看量的优势。‎ ‎(4)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5)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都占有支配地位。‎ ‎(7)股份制都具有公有制性质。‎ ‎7.关于公司和股份制的易错观点。‎ ‎(1)有限责任公司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2)股份制是产品的分配方式。‎ ‎(3)股份制是我国公司制的唯一形式。‎ ‎(4)股票是一种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5)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反比,与银行利息率成正比。‎ ‎8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易错观点。‎ ‎(1)劳动者各项权利的基础是享有平等就业权。‎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9.投资的选择 ‎(1)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 ‎(2)债券和股票都是有价证券,都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 ‎(3)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 ‎(4)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少。‎ ‎10。关于分配制度的易错观点。‎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3)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 ‎(4)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 ‎11。关于财政的易错观点。‎ ‎(1)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2)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3)财政收入减少,会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4)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 ‎12。税收和纳税人。‎ ‎(1)我国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是集体经济。‎ ‎(2)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就要提高税收的税率。‎ ‎(3)不同性质国家的税收,其分配主体都是国家,税款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5)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6)在我国,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纳税人,人人都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 ‎(7)每个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在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范围。‎ ‎13。市场经济的易错观点。‎ (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平等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4)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5)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步富裕。‎ ‎15。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我国计算汇率,通常以100单位人民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币。‎ ‎(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3)面对开放的世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热点问题常用的观点 ‎ 一、质量问题、安全问题 ‎ 经济生活: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3、信誉和形象,正当竞争,经济效益;4、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法制性;5、诚实信用原则;6、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安全权);7、国家的宏观调控。‎ ‎ 政治生活 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和职责,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国家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二、价格问题 ‎ 经济生活:1、市场形成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2、价格的作用(生产上);A.积极作用: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及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B.消极作用: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3、市场经济的法制性;4、价格是竞争手段之一;市场秩序。5、公平的原则,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6、物价是影响家庭消费的一个具体因素。‎ ‎ 政治生活:1国家职能 2政府的活动原则 3党的性质 ,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三、科技问题、文化问题、自主创新能力 ‎ 经济生活1、价值规律的刺激作用;2、优化结构,提高数量、质量和效益;3、与管理并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节约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自主创新能力,5、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提高职业技能);5、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6、国际竞争力。‎ 政治生活:国家文化职能,党的思想领导,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国际竞争的实质, ‎ 四、就业问题(民生问题)‎ ‎ 经济生活1、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社会稳定,共同富裕。2、社会主义的本质。3、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扩大内需(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4、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5、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各项权利的基础,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 政治生活: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公民的权利,和谐社会。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执政方式、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五、结构问题(城乡结构、区域结构)‎ ‎ 经济生活 1现实状况,结构不合理制约经济发展,2、优化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4、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5社会主义本质,6科学发展观 ‎ 政治生活:1国家职能,2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党的性质、宗旨,地位,4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执政方式、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六、能耗问题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 ‎ 经济生活1、资源的稀缺性。2、国家要通过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引导产业的发展。3、依靠科技进步和采用现代管理,不断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4、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5、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6科学消费观 ‎ 政治生活:1国家性质,2国家职能,3对人民负责的原则,4政府依法行政,5公民的权利和义务,6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执政方式 ‎ ‎ 七 公平问题 ‎ 经济生活 1社会主义的本质。2公平、效率的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3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政治生活 1国家性质,2国家职能,3对人民负责的原则,4政府依法行政,5公民的权利和义务,6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执政方式、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八、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合作问题 ‎ 经济生活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2、对外开放的原因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 政治生活:1、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2、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4、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发展的道路 5、我国负责任大国的现象 ‎ 九、新型经济形态、文化产业问题:→世博文明 ‎1、结合旺盛需求,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创造文化效益(或消费调节生产),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3、文化产品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社会主义生产目的。4、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5、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6、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十、民主问题(决策、听政、立法等)‎ ‎ 政治生活 1、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其它的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职代会、居民委员会制度)。2、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法律的质量。3、国家机关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4、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充分行使监督权。5、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民主决策的程序:党中央决议、建议——民主党派协商——人大审议通过——人民参与(公示)——贯彻执行。‎ ‎ 十一、法治问题 ‎ 经济生活: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等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正当竞争,市场经济秩序,优化投资环境,企业和国家的国际形象,保护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 政治生活 依法治国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党的依法执政。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 ‎ 十二、成功(抗击自然灾害、科技成果)‎ ‎  抗击灾害为什么能够成功  ‎ ‎ 经济生活:A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多年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抗灾的成功奠定了经济基础。 B贯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C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D 宏观调控、财政的作用   E商业保险事业的发展规避了一定的风险   F科教兴国使科技在抗灾防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还可能涉及 G 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H坚持了基本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   ‎ ‎ 政治生活:A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  ‎ ‎ C中共的领导、性质、宗旨、执政 D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组织和活动原则 E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F外交政策 ‎ 必修一《经济生活》线索:‎ 第一条主要线索是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第一单元先从大家最熟悉的消费生活入手;第二单元则围绕生产这一环节入手;第三单元则是从分配展开分析的;第四单元则是整个社会的再生产过程的背景(内部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外部背景:经济全球化)。交换则是放在第第一、第二单元。这样,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就能完整的串在一起了。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和和动力。‎ ‎ 第二条主要线索是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中参与主体来掌握的。‎ ‎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国家、企业、劳动者、消费者等多个参与主体。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主要线索。‎ ‎ 首先,国家角度: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金融市场——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倡导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加强社会建设 坚持对外开放 ‎ ‎ 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以提高整体国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 ‎ 其次,企业角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经营策略——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遵循价值规律,生产更多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参与经济全球化,积极走出去——坚持经济效、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 再次,劳动者: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树立正确消费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提高职业技能——学会理性投资——奉献回报社会(例如:绿色消费、履行劳动义务、依法纳税等等)‎ ‎ 线索三:全册书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 商品结构 消费结构 所有制结构 人才结构 投资结构 分配结构 区域结构 城乡结构 外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