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7.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梳理全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梳理(全) ‎ 一、表达方式 ‎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往往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发表的意见。‎ ‎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 ‎ 二、修辞手法 ‎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比做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 作用:有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标志代本体。‎ ‎ 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 作用: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 ‎ 4.对偶: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 作用: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 5.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 ‎ 作用: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 作用:运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绘景可将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象,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抒情可使文章节奏和谐,增强语势,深化中心。‎ ‎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 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 作用:可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 ‎ 三、表现手法 ‎ 1.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深化诗歌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 2.联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典型。‎ ‎ 3.想象:人们在已有的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 4.衬托或烘托:以乙衬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 5.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 6.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 7.对比或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 8.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褒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 9.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内容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 10.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二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 11.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 12.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 13.虚实结合:指现实的景物、事件与想象的景物、事件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样的情感。‎ 篇章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