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模板注意事项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如何审题 历史非选择题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任何脱离基础知识而空谈技巧的做法都无异于空中楼阁。所以,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首先是一个知识问题,其次才是解题方法问题。当然,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如果能掌握一些做题技巧,还是大有裨益的。‎ 一、审:认真审题 认真审题是解题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答题之前一定要对题目设问仔细审读,明确题目要求。‎ 近年来的历史非选择题,一般包含五个部分:‎ ‎1.解题依据:“依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等。‎ ‎2.答题要求: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如简述、说明、指出、阐述、概括、简析、简评、比较、论证、评述等。‎ ‎⑴简述:用简要的话陈述或总结。虽说是 ‎“简”,但答题时要所涉及的“要点”还是多多益善。(点到为止,但“点”要全面。)‎ ‎⑵说明:解释清楚,解说明白;证明,论证。‎ ‎(作为问答题提示语,一般取前者,下同。)‎ ‎⑶指出:(用浅显的语言或专业语言)指点出来。‎ ‎⑷阐述:阐明陈述,详尽深入地说明和陈述。‎ ‎⑸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简明扼要。‎ ‎⑹简析:简要分析。分析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 ‎⑺简评:简要评价。评价指衡量评定人或事物 的价值或作用(解题时常用辩证法)。‎ ‎⑻比较: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比较的形式有横向比较(同类事物的相同属性在某时刻呈现的异同)和纵向比较(同一事物的同一属性在不同时刻呈现的异同)。‎ ‎⑼论证:引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用论据证明论题的真实性。论证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法三个要素构成,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理论论证、比较论证、因果论证等。‎ ‎⑽评述:评论﹑叙述。对历史“小论文式”试题而言,一般要叙述观点、论证观点、评价观点(表明态度)。‎ ‎3.限定词:时间、空间、答题范围、角度等。‎ ‎4.核心词:原因、背景、措施、特点、特征、趋势、变化、区别、异同、结果、意义、作用等。‎ ‎5.分值:每道试题后面后标有分数,该分数实际上是在告诉考生需要“答多少”。‎ 例:‎ ‎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 清中期人口膨胀的 原因及影响 12 分 ‎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概括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 基本趋势 8 分 ‎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Ⅲ 根据材料 概括 孝文帝庙号改革的 内容 8 分 ‎2015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指出 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 不同之处 10 分 ‎2015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孟子与苏格拉底的 法制观念 10 分 ‎2015 年天津卷 依据材料 概括 ①至⑤各个时期中国和罗马的 历史特征 7 分 题干解读 解题依据 答题要求 限定词 核心词 分值 答案在哪里 怎么答 答题范围 答什么 答多少 在考试中,考生若对“限定词”判断失误,往往会答非所问。为此,考生可以在审题时使用不同符号对题干进行标识,以提醒自己不要忽略相关要 求。(注:高考答题卡不许乱画,但试卷可以。)‎ 二、读:分析材料 明确了“设问要求”,带着“问题”读材料,‎ 是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的捷径。由于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不再严格依据教材,试题提供的常是“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所以“材料”常是作答的主要依据。所以,答题前必须读懂、读透材料。‎ 文字型材料一般包含三部分:即引言、正文、出处。‎ ‎1.注意材料的导入语(如果有的话),有时答案就蕴含其中,有时可以给考生提供答题方向。‎ ‎2.正文是材料的核心。阅读文字型材料时,一定要分清哪些是“史”(史实),哪些是“论”(观点、评论;史论常出现在材料首句或末句,有时出现在省略号后面),哪些是“概括”,哪些是“阐释”。‎ 其次,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并列语(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而且)、转折语(虽然,但是,尽管,然而——转折语后面往往是重心)、‎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以至于)等。第三、要注意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一般和上句是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省略号(省略号后面的一句尤其要注意,多是关键性结论)、引号(注意引号的几种用法)、句号(判断材料有几层意思)、括号(括号里常有注释或解释)等。‎ ‎3.注意材料的来源,即作者、时间、出处等。‎ 有时材料的出处隐含着重要的解题信息,有时可以给解题提供背景知识,如作者、书名(文章名)、出版日期(写作日期)等。(有时,是出于学术规范。这种情况下,出处对解答问题无关。)‎ ‎4.其他:地图类材料要注意“地图名称”、“图例”、“图示信息”等。文物图、漫画要注意名称及其中隐含的文字信息(如果是讽刺性漫画,要弄明白其寓意)。‎ 如果材料是图表,无论是数据表格,还是柱状图、线型图等,都必须首先搞清楚图表的标识和数据类型,并注意相关数据在不同指标下的变化。坐标类图例除“名称”外,还要注意“纵横数轴的含义”及“相关数据变化”。(注意是率还是量。地理选择题此处容易挖坑。)‎ 表格类数据,尤其需要注意与数据相关的提示语。‎ 三、找:寻找答案的出处 ‎1.依据材料。“根据材料回答”,一定要从材料中“找寻”答案。有时只要把符合题意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摘抄”出来就能得分,但更多的时候需要 提炼、概括、抽象、归纳等。(有时特别规定“照抄材料不给分”,注意变换说法或宏观概括)。‎ ‎2.依据教材。如果确信材料中没有有效解题信息,那么考生一定要克服思维定势,将设问、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以便确认用教材的哪一章、哪一节的相关知识来回答问题,找准解题的方向。‎ ‎3.依据材料及教材。题目的提示语如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解题时既要利用好材料,又要依托教材,解答时取“材料”与“教材”的“并集”。‎ 例(2011 年高考江苏卷):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解析:材料中只有“政治”因素一项,显然除提炼材料外,还需要“背课文”。‎ 参考答案: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 ‎4.答案既不来源于材料也不来源于课本: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整合,依靠平时知识积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如(2009 年全国文综卷Ⅰ第 37 题第⑶问):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8 分) ‎ 解析:本题无论“根据材料”或是“结合所学知识”都无法得出答案,考生组织答案要全凭自己平时的积累。根据日常的报纸、电视、网络等报道,考生完全可以写出一些口号性的东西,诸如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执政为民之类。但凡需要自主发挥的主观性试题,答案要尽可能面面俱到。参考答案: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革,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 2600 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由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共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 四、答:有针对性作答。 ‎ 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等。段落化,即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 五、查:认真检查 检查的主要目的不是修改,而是看有没有漏做试题,回答问题的角度是否遗漏。对于已经写好的答案,不要轻易改动,更不要划掉;如确实有需要补充的内容,继续写在原答案后面即可。 ‎ 六、部分类型试题的解题思路 ‎ 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作答思路,如 ‎1.原因(背景)类:主观—客观,国内—国际,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外交)—民族关系—社会生活,等。 ‎ ‎2.措施(内容)类: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民族关系—军事—教育—社会生活,等。(过程类:导火线—起点—转折—结果—评价。近年来很少考。) ‎ ‎3.影响类:分析性质,积极—消极,直接—间接—深远,对内—对外,等。4.作用类:由近及远,由内及外,直接—间接—深远,等。 ‎ ‎5.评价类:分析性质,积极—消极,进步性—局限性,初期—后期,等。如分值较高,可采取:史实+性质特点+影响(消极和积极)+结论。‎ ‎6.变化(趋势)类:由……到……,越来越……,之前……之后,等。7.体会(启示)类:材料反映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得出的经验或教训,应该努力的方向或整改措施(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等。‎ ‎8.比较类:相同点—不同点;比较角度:原因—内容—性质—结果—影响,等。‎ ‎9.判断(选择)观点类:判断(选择)观点—阐述理由(论证观点)—总结升华,等。‎ ‎10.评述类:一般采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模式。“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出的观点是什么、你同意的观点是什么或你对材料观点的态度。“为什么”,即你的理由是什么(证据);评卷要求“多角度”论证,一般应不少于三方面论据,有时还需要中外对比。“怎么样”,分析观点对或错的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 七、克服答题失误 答题失误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一定要想办法克服。‎ ‎1.审题不严密,不能真正弄懂题干的要求,遗漏问题(特别是“分别”、“各”等字眼,对比“异同”的“同”)。‎ ‎2.阅读材料不够细心,遗漏有效信息,即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解读不“完整”。‎ ‎3.不能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课本学习相结合,只用课本知识或只用材料信息作答,不能两者互补,致使答题内容不全面,遗漏答案要点。‎ ‎4.把几个问题合并作答。要注意问题的设问,有几个设问就回答几个问题,一问一答,不要把几个设问混起来回答。‎ ‎5.不能史论结合。空发议论,缺少史实论据,或者只列举史实而没有评论。6.观点、立场错误,不是客观地按历史发展规律评价事物,而是凭个人的感情和主观臆断评价。7.答题针对性差。要问什么就答什么,紧扣题目,逐层作答。8.答案层次不分明,要点不清晰,条理不清楚。9.文字书写潦草,使阅卷人无法辨认。‎ 答案源自何处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材料题通常把古今中外的历史综合在一起,或者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溶为一题,加之材料提供的一些观点有时又与教材不尽相同,所以,很多考生对材料题望而生畏,不知该如何组织答案。‎ 绝杀技之一:“抄材料” ‎ ‎《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第一条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其中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材料型试题提供的材料,一定是有“用”的,尤其是“根据材料总结……内容/措施/特点”之类的试题,答案往往隐藏在材料中。如果试题提供的材料足够丰富,很多时候,考生只需把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出来,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再加工”(抽象、概括、归纳)即可作答,我们不妨称其为“抄袭”艺术。当然,“抄袭”的时候要掌握技巧,一般不要“原文照抄”。“抄袭”的类型很多,或抄袭大意,或抽象概括,或同义词(反义词)替换,或文言文转换为白话文,或把欧式语言转换得符合中国语言习惯,或把口语转换为专业术语,或长短句互换等。总之,既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又要对有效信息能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 例(2016 年高考全国卷,40 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 4 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 ‎【参考答案】 ‎ ‎(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 ‎ 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 ‎【解析】试看答案与材料的关系。‎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统一与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税收制度的变革),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精耕细作)。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高产作物的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耕地面积增加)。人口从清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 4 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人地关系紧张)“田地贵少,寸土为金”(土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环境破坏);农业人均收益递减(贫困化),各地民变此起彼伏(社会矛盾加剧)。第(2)问中的第一小问,概括材料即可作答。注意把材料中的所有有效信息皆提炼出来,不放过每一条有用的信息。‎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改良农业生产)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节制生育)。‎ 演练(2014 年全国新课标卷第 40 题摘录)宋应星(1587~约 1666 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 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 19 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应星科技成果(不被重视)的原因。(答案】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 绝杀技之二:“背课文” ‎ 尽管当前的高考很少会有直接背诵教材就得分的试题,但很多时候,试题的设问还是与教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考生通读材料和设问之后,如果无法从材料中寻找到答案,也不必紧张。此时,可尝试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所学教材相对照,以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一章、哪一节相关联,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以便于找准答题的方向。当然,这种联系可能是凌乱的,可能涉及到教材的许多章节。这就需要考生唤醒记忆力,把与试题有关的教材知识“调动”起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知识“大挪移”。此类方法多适用于原因、影响、评价类试题。 ‎ 例…………略。 ‎ 绝杀技之三:“问题转换” ‎ ‎(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 ‎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高考命题也不再“唯教材是举”,考卷中难免出一些不为考生所熟知的问题。遇到较为怪僻的问题,考生不要惊慌,可以尝试把问题进行转换,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有时换一种问法,就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 ‎ 例(2008 年高考全国卷Ⅰ,大纲版)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5 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 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问: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10 分) ‎ 点拨:关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高中各种版本的历史教材都没有涉及,考生只学过“唐代科举制”。其实,我们可以把本题转化为“唐代科举制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何作用”,考生只需背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把里面不适合“英国文官考试”的语句剔除,就 OK 了。 ‎ 参考答案: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 演练(2010 年高考福建卷):分析影响 14世纪到19世纪中国与西欧人均 GDP 走势变化(笔者注:1300~1840 年,中国人均 GDP 稳定不前,西欧超过中国并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12 分) ‎ 点拨:本题考查 1300~1840 年东西方对比,考生比较陌生。但考生可以联系“鸦片战争的背景”,从中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 参考答案:中国:自然经济为主;君主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制。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海外贸易、殖民扩张与掠夺;民主思想发展。 ‎ 绝杀技之四:“移花接木”‎ 即用“彼”知识回答“此”问题。由于历史新课标教材版本众多,里面讲述的内容又不尽一致,高考试题难免顾此失彼。加上新理念下的高考命题也不再强调严格依据教材,所以试卷上出现考生较为生疏的知识,也在所难免。但是,历史知识都是相通的,考生要学会用熟悉的历史知识推导不熟悉的同类历史知识。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无非是 ‎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某项措施产生的历史影响,无非是积极消极面、国内国外、短期长期(或政治、经济、文化)。当试卷上出现较为生疏的知识时,考生可以回顾平时所学,看教材中有没有与该考点类似的知识,不妨来个“花接木”,用“其他”知识来回答“此”问题。‎ 知识转化——把课本上学的特殊性知识或具体性知识转化为一般性知识,是高考中的常见现 象。在应考复习阶段,考生要注意复习技巧,‎ 如:①一类重要的历史问题一定要记准一个问题,如战争爆发的原因、失败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只需记住鸦片战争,回答类似的问题即可转化套用。改革失败的原因可以把王安石变法或戊戌变法推而广之,变法成功的原因可以把失败的原因反向思考即可。②比较两个历史问题的异同点只需抓住一个历史问题。如果试题提供两则材料,只需抓住较短的一个即可(“交集”是由内容较少者决定的)。③把课本上学的一般性知识或普遍性知识转化为特殊性的具体化知识或区域性知识。回答区域性问题想全局;回答大前提下的小问题,从大前提入手,如近代新式学堂建立的影响,可以考虑洋务运动的影响;反向转化(逆向转化)——把课本上学的有关历史知识学会反面思考,如战争胜利的原因,可以找一个失败的案例进行反推。 ‎ 例(2010 年高考山东卷)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据图回答,秦朝在西南地区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5 分) ‎ 这一问题可以和汉朝时期设立“西域都护府”,唐朝时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明清时期“改土归流”,汉唐时期的和亲政策,历次政府平叛,甚至和历次“国家统一”的意义,相互套用,相互迁移。此类问题的答案无非是“有利于对边疆的管辖和开发,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等(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角度)。再如近代西方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后果:一是使中国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二是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城市化等。考生可以把这些语言套用到任何遭受西方侵略的亚、非、拉国家上面。 ‎ 参考答案:设郡县,修驰道;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 ‎ 演练(2012 年全国大纲卷)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 材料节略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个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据《史记》等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8 分)答案:结束了南越的分立局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管理;促进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 演练(2010 年高考安徽卷)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从 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问:指出材料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4 分) ‎ 点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指的是“近代科学技术”,“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教材只讲过“两次科技革命”,所以本题可以转换为“两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参考答案: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历史答题模板 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 ‎3、原因 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 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苏格兰人民与专制王朝统治的矛盾④清教与国王的矛盾等等。‎ ‎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 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庸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有了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⑴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 如明清政治: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⑵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 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 ‎⑶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热战等。‎ ‎3、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 ‎ ‎⑴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 ‎⑵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 ‎ ‎⑶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 ‎4、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 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 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二战等。‎ 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 如: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 三、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 ‎1、性质分析: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 如辛亥革命性质分析: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由资产阶级领导,具有一定群众基础,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却被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此可以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 ‎2、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等。‎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睁眼看世界”、“西学东传”、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 ‎3、判断成败及原因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 ‎ ‎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看,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达到。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满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4、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启示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由此得到启示是合作要以斗争求团结…… ‎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结合……‎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如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或建设实践探索中不断的发展等。‎ ‎5、历史评价(认识)=(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史实+结论 ‎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如评价李鸿章:首先是其身份属性即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接着按方面和时间顺序阐述其在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中法、中日战争的具体事迹;对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 ‎⑵事件、事态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如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先概述维也纳会议和维也纳体系的概况;再分析其性质和特点,对其历史反动性及客观进步因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判,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