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14年版高考历史第11讲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中国史考点讲解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4年高考历史 百日冲刺 第11讲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中国史)(考点讲解)‎ 考纲要求:‎ 考纲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考纲2、毛泽东思想 考纲3、邓小平理论 考纲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命题趋向 从考查内容上,近主要考查三大理论成果,且多与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联系,尤其注重考查重大转折性事件。从考查能力上看:主要考查历史阐释能力、归纳和比较能力,分析、理解、综合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运用能力。从考查题型上看: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开放性探究题都有出现。‎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部分,高考对四大成果的考查难度大,如与必修一、二两个模块相联系,切入角度越来越巧妙,在复习时应注意四大理论对近现代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各地高考都考查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并具有现实性。复习重点把握:‎ ‎1. 孙中山的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异同,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评价其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 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解他们的科学内涵、精髓、联系,解决了中国社会的什么根本问题,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起的不同作用。‎ ‎3. 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前的改革开放、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联系起来。‎ ‎4. 要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理解和把握,这是指导中国走向独立、改革、富强、繁荣的重要保障。‎ ‎☞考题分布 考纲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本考点考查几率较高,但与其他单元相比,命题频率还是比较低的。07到12年近五年考过的省份有2013年安徽文综、2013年广东文综历史、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37题和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8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是三民主义以及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考纲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这一考点近五年未出现材料性的大题,2013年天津文综、2012年广东文综、2012年海南历史卷考查的选择题、相对来说,对本考点考查的可能性变得较大,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一考点08到13年近五年对该考点的命题频率很低,2012年江苏卷出过试题。‎ ‎☞思维导图 ‎☞考点聚焦 考点一 三民主义 ‎【要点精讲】‎ ‎1、三民主义 ‎(1)内容 ‎①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前提)‎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要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发展)‎ ‎(2)评价 ‎①进步性: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②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3)实践: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2、新三民主义 ‎(1)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意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疑难点拨】三民主义常见的几个命题角度 ‎(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满清统治。‎ ‎(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 ‎(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高考再现】(2013安徽文综历史)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 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主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出封建土地制度 考点二 毛泽东思想 ‎【要点精讲】‎ 阶段 ‎ 时间 ‎ 撰写的文章和报告 ‎ 主要思想 ‎ 作用 发端 ‎ 国民大革命时期 ‎ 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运动 ‎ 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初步形成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和理论 ‎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成熟 ‎ 抗日战争时期 ‎ ‎《新民主主义论》‎ ‎ 解决革命领导阶级、目标、前途等问题,阐述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纲领,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新路 ‎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 ‎ ‎《论人民民主专政》 ‎ 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 ‎ 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 ‎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等 ‎ 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疑难点拨】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 ‎【高考再现】(2013天津文综历史)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A.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考点三 邓小平理论 ‎【要点精讲】‎ ‎ (1)形成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②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③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④1992年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⑤十四大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⑥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地位: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 ‎【疑难点拨】中国共产党理论走向成熟中的“一、二、三”,①“一个真理”,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③“三次伟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 ‎ ‎【高考再现】2013年此考点未涉及考题,其他年份的试题请参见本专题真题演练部分 考点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要点精讲】‎ ‎ (1)主要内容 ‎①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意义 ‎①是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②是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疑难点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和共性 ‎ (1)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2)共性:都强调实事求是,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高考再现】2013年此考点未涉及考题,其他年份的试题请参见本专题真题演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