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训练23 “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迄今为止仍然是破坏性最大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
A.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无规律竞争
B.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激化
C.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D.股票市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解析 这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是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是导火线。
答案 B
2.为摆脱危机,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
A.自由放任 B.市场调节
C.政府干预 D.转嫁危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胡佛政府采用的是当时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致使美国的经济危机雪上加霜。
答案 A
3.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
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
C.该小品所反映的事件引起了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D.该小品所反映的事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
解析 材料反映了股市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的反应,为此罗斯福实施新政,改变自由主义政策,采取国家加强干预的方式来应对经济危机。
答案 C
4.美国青年Mike在1930年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①生产的大量商品无人购买 ②多年投资股票积聚的财富一夜间化为乌有 ③家里大多数东西都是分期付款买来的 ④胡佛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美国青年”“1930年”等信息并联系当时美国经济危机的现状。
答案 A
5.20世纪30年代,美国资本家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为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四分之一的棉田在即将收获时被铲掉埋在地下。这种现象说明( )
A.美国经济进入了极度繁荣时期
B.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之间矛盾极端尖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美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解析 大量产品被人为销毁,正是“供过于求”的反映。
答案 B
6.下列哪项不是美国总统胡佛反经济危机的主张或观点( )
A.美国制度完美无瑕
B.危机是暂时的,繁荣就在眼前
C.劳资双方和政府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
D.政府通过强制手段干预经济
解析 D项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符合题意。
答案 D
7.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在于( )
A.促进经济复兴 B.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C.缓和社会矛盾 D.改善美国人的生活
解析 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仍保留了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是新政实施的前提,也是最终目的。
答案 B
8.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因为( )
A.新政没有顾及劳动人民的利益
B.新政没有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新政削弱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D.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解析 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答案 D
9.“1936~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资本主义工业国占76%,其中美国一国就占了32%;社会主义苏联占19%;广大亚非拉地区仅占5%。”对上述统计数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殖民扩张和掠夺导致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B.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显示出了积极效果
C.罗斯福新政的推行保障了美国的经济发展优势
D.资本主义工业国丧失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解析 从题干信息“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资本主义工业国占76%”可判断D项认识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 D
10.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此“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调整工业生产 B.实行“以工代赈”
C.调节农业生产 D.整顿财政金融
解析 根据教材相关知识,为解决贫穷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问题,罗斯福新政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疾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结合材料所述,主要措施指实行“以工代赈”。A、C、D三项与解决人们生活、社会保障等无关。
答案 B
11.为迅速摆脱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政策。其中农业领域的调控措施是( )
①减少种植面积,调控农产品产量 ②调整农产品结构,鼓励农产品进出口 ③增加政府储备,规范农产品销售 ④努力降低农产品价格,解决民生困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归纳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切入点是罗斯福新政,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调动知识储备,依据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和政策进行思考。罗斯福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据此判断①③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A
12.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其目的是( )
A.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B.调动工人积极性,恢复工业生产
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解析 新政的该项法令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内容,它的实行,保证了工人的基本待遇,有利于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恢复工业生产。
答案 B
13.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不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
A.发起农业集体化运动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政府将要对老者和病人实施照顾,体现在政策上就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 B
14.罗斯福新政的积极影响有( )
①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②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③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④完全实现了美国的经济复兴和充分就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不可能从根本上完全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所以就不可能完全实现美国的经济复兴和充分就业。
答案 D
15.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
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胡佛在四面楚歌中下台
B.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D.为实现工业化,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透过历史现象形成正确的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A、C、D三项都属于历史现象,只有B项是美国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采取的措施,从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失业者只好一面等着饿死,一面举行示威游行。在若干大城市的垃圾站的四周,出现了一种所谓的“胡佛村”——穷苦不堪的男男女女的居住处。这些男人和女人都以沿门托钵或拾垃圾为生。他们的住处是用从垃圾堆捡来的破白铁罐子和碎木片所搭成的小棚子。
——《二十世纪美国史》
材料二 1932年9月,美国退伍军人团通过一项决议,宣布“现在所用的政治手段已不能迅速有效地对付经济危机了”。在亚特兰大出现了“美国法西斯协会和黑衣社”。接着在一些地方又出现了银衣社、白衣社、褐衣社、“民兵团”、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团体。
——《二十世纪美国史》
材料三 1932年初,胡佛的前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著名的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在1932年评论说:“在人类知识的现阶段,我们尚未具备理解这样一种大规模新型危机的条件,而这或许就是我们的政治、金融和工业领袖们在这一问题上失败的原因。有谁预见到了整个危机并预告了它的进程?就我所知并无一人。”
——《二十世纪美国史》
材料四 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斯大林说:“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切领袖中间,罗斯福是一个最有才能的人物……新政意味着稍微抵制一下个别不受抑制的资本主义利润的代表者,稍微加强一下国民经济的调节原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简述材料三中两人的观点。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请说明原因。
(3)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结合材料四中斯大林的话加以分析。
解析 第(1)问通过对材料一、二信息的提炼可以得出,材料一是讲危机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材料二是指危机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第(2)问梅隆认为当时的社会制度并无缺憾,而沃尔特·李普曼则认为危机是不可知的,然后加以分析。第(3)问应从新政和罗斯福的阶级实质入手分析。
答案 (1)材料一说明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人民,人民已经对政府失去了信心。材料二说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得以发展。
(2)梅隆认为这场危机不是社会制度造成的,李普曼则认为经济危机是不可知的。他们的观点都不能表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不同意。原因:实际上,这场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没有。新政的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因此也就不可能彻底解决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在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清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相比之下,市场主导的自由经济中,不但行动主体分散,受益者也往往间接、分散、长期,因此政治动力也弱。
材料二 1931年美国失业率是15.9%(大萧条之前是3%左右),到1939年仍停留在17.2%。1929年私人投资占GDP的16%,到1941年也就恢复到14%。就人均GDP来说,1939年美国的人均GDP仍低于1929年。
材料三 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不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1)材料一中“政治上的成功”主要指什么?美国的经济体制自此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2)有人呼吁要“破除罗斯福新政的神话还原历史”,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理解以进一步印证材料一“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3)结合材料三,谈谈罗斯福是如何保障阴影笼罩下的每个家庭走出困境的。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制度建设有何启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②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2)大萧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失业率,但是罗斯福新政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大萧条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私人投资率的萎缩,而新政时期私人投资的恢复也很有限。
(3)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救济工作,对失业者、老人和残疾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
(4)第一,扩大需求的政策要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就业,那些有利于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项目应该得到优先支持。第二,充分把握和利用好经济危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着力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第三,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力度,大幅度提升基本保障水平。第四,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职能。第五,进一步完善社会政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以上要点,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