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50 KB
  • 2021-05-13 发布

分析复习参考生物高考试题及考试情况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民族神话 鸿蒙未辟 宇宙洪荒 亿万斯年 四极不张 2005 年生物高考试题及考试情况分析 华中师大一附中生物组 吴建阶 2005 年高考已经结束,当我们回首顾盼时,发现今年的高考试题的风格与前几年的高考题 相比有很大的差别,现就生物试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对试题的总体评价: 2005 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体 验的同时,继续保持注重考查基本知识、注重考查基本能力、注重考查各学科核心知识的特 点。试卷的整体结构稳定,难度系数与 2004 年的理科难度系数相比估计略有减小,试卷的 区分度控制较为理想。 1、试题体现了 2005 年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首先,表现在理综试卷仍为拼盘式,各科界限 分明,试题排列方式和大纲一致,它有利于对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综合能力进行深入 的考查;其次,表现在生物部分在理综中所占分值、题数、比例没有变化,仍是五道选择题 共 30 分和两道大题共 42 分,占理综试卷总分的 24%,但主观题部分变化较大,表现在题 目设问减少,每问分值增加;再次,表现在仍然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相关课程基 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试题突出了 2005 年大纲新增加的能力要求:2005 年新大纲第二条比 2004 年新增加 了“正确分析文字表达的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用文字准确描述和表达生物学基本事实和 实验结果的内容”。今年的两道生物大题全是文字表述,而第 30 题更是既体现了对文字的分 析能力,又体现了文字表述能力。   3、试题体现了考查生物主干知识的原则。试题分布比较集中,选择题分别出自遗传学 部分(第 1、3 题)、新陈代谢部分(第 2、4 题)和生态学部分(第 5 题),大题则来自生命 活动的调节(第 30 题)和遗传学(第 31 题)两部分内容。 二、对试题的具体分析: 1、从试题难易度上看,第 1 题、第 30 题的第(1)、(3)问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比较 容易的试题,第 2、4 题、第 30 题的第(2)问则属于应用能力的考查,但并不是特别复杂, 只是略加分析即可得出结论,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而第 3、5 和第 31 题则属于综合运用生物 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的能力的考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属于较难题目。 尽管试题照顾了难、中、易三个方面,但分值分配不合理,呈倒金字塔形,难∶中∶易 =33∶19∶20,故使学生感觉试题较难。   2、从试题严谨度上看,我认为第 3 题出题并不规范,此题考查的是基因突变和基因工 程相结合方面的内容,把答案选定为“限制性内切酶”并不恰当。因为限制酶的作用是用来 提取目的基因的,要检测碱基序列一般都应当解开螺旋,而并不一定要提取出这段碱基;题 目更容易让学生想到用解旋酶处理,题目并没要求将其提取出来,选 A(解旋酶)更合理, 此题的出错率最高。第 30 题问题的设问方式不太合理(欠妥)、所考查的 3 个答案相近,考 查的知识点单一、知识覆盖面狭窄(相互重叠),学生并没有特别注意这些知识的细微差别。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21 分的题仅仅考查了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学生不知道如何区别几个小题 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在答题时要么把几个小题的答案相互错位、要么跳不出血糖的来路和 去路这一圈子。并且高中教材并不要求学生掌握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这些知识的分类关 系,区分它们应当是大学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尽管学生掌握住了知识,但答题并不规范, 得分很低。 3、从试题的灵活性和能力要求方面看,大部分题目能够体现知识和能力的结合,特别是第 31 题属于比较成功的题目,第 31 题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考查 了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体现出考试大纲第四条“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 性研究”的要求。两个大题都注重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题目答案文字表达太多, 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完成答题要求或抓不准得分要点。因此造成此题得分率比较低,两个大 题全省均分只有 16 分左右。 下面就第 30 题和第 31 题分析如下: 第 30 题: (21 分)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某 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 A、B 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 ②A 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 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 组小鼠会出现四 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 组活动状况无变化。③A 组小鼠出现低血糖 症状后,分别给 A、B 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 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 解,B 组活动状况无变化。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请回答: (1)该实验原理是: (2)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 (3)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是: (一)、答案: (1)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3 分)。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出现 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2 分),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2 分)。 . (2)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2 分),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 减少(3 分),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2 分)。 (3)胰岛素可使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利用增加(3 分),同时使血糖来源减少(3 分),从而使血 糖含量减少(1 分) (二)、考查的知识点: 实验原理、胰岛素的生理作用。题目考查内容隶属必修本、第一册、生命活动调节中的内容, 本实验题有三个小题:①回答实验原理;②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 因;③回答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三)、考查的能力要求: 1.前几年的实验题着重考查学生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等。今年的实验题通过题干所 给的实验步骤,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实验原理、解释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能力(这是考试大 纲所要求的能力范围)。 2.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考查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总结能力。 (四)、得分情况: 0 1 2 3 4 5 6 7 小题 均分 均 分 难 度 系 数 301 20.07 7.73 42.35 2.93 19.02 7.9 3.05 分 302 22.99 55.98 1.25 15.4 2.76 1.63 2.02 分 303 12.72 40.28 7.26 12.18 11.59 15.96 2.92 分 8 分 0.4 (五)、学生答题错误及分析 第(1)小题: 学生混淆了实验原理和实验原则、实验假设、实验步骤(过程)、实验设计思路、实验结论、 探究性实验结果预测等的区别。因此把实验原理回答成了“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实验原 则”,回答成了为什么可以证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相互对照等等),回答成了“如 果…如果…”,还有的学生把实验过程重抄一遍等等。 分 值比 例 题 目 第(2)小题: 主要表现在审题不清,学生没有抓住“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回答成了“出现低血糖的 原因(来路减少,去路增加,血糖下降)”,出现了错位的情况,也就是回答成了第 3 小题的 答案,因此就漏掉了“脑组织细胞血糖供应减少,能量供应不足”两个得分点。 第(3)小题: 本小题考查课本上的一段话,可能是由于学生审题不清、或平时根本没有弄清“胰岛素在血 糖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学生错误地回答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有的学 生只回答了来路或去路,只回答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重要作用[胰岛素可以分解(调节)血 糖(浓度)]等等。 第 31 题: (21 分)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A 与 a 控制。在自 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 1 头无角公牛和 6 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 1 头小牛。在 6 头小牛中,3 头有角,3 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 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 出结论)。 (一)、答案: (1)不能确定(2 分)。 ①假设无角为显性(1 分),则公牛的基因型为 Aa(1 分),6 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 aa(1 分),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 1/2(1 分)。6 个组合后代会出现 3 头无角小牛,3 头有角小牛(1 分)。 ②假设有角为显性(1 分),则公牛的基因型为 aa(1 分), 6 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 即 AA 和 Aa(1 分)。AA 的后代均为有角(1 分)。A 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 1 /2(1 分),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 1/2。所以,只要 母牛中具有 A 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 3 头(1 分),那么 6 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 3 头 无角小牛,3 头有角小牛(1 分)。 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1 分)。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 x 有角牛) (2 分)。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 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2 分);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 为隐性(2 分)。 (二)、考查的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 考查内容隶属必修本、第二册、遗传和变异中的经典遗传规律,题目首先给出了公牛和母牛 的表现型以及后代小牛的头数和表现型,然后设置了 2 个小题。 (三)考 查的能力要求: 1.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 2.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考查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四)、得分情况: 第 1 小题:均分 6.1 分 分数 0 1 2 3 4 5 6 7 比例﹪ 15.4 ﹪ 2.67﹪ 9.6﹪2 8.67﹪ 4.49﹪ 5.58﹪ 4.34﹪ 6.14 ﹪ 分数 8 9 10 11 12 13 14 15 比例﹪ 7.01 ﹪ 8.12﹪ 13.09 ﹪ 7.58﹪ 5.11﹪ 1.58﹪ 0.57﹪ 0.02 ﹪ 第 2 小题:均分 2.05 分 分数 0 2 4 6 均分 比例 50.35﹪ 15.19﹪ 17.44﹪ 17.02﹪ 2.05 分 (五)、学生答题错误及分析 1、审题不仔细:误认为是性染色体上的遗传。 2、答题不规范,随意性大:遗传图解书写差(雌雄个体不注明、箭头、后代基因型、表现 型、比例不注明)。 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部分学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遗传定律掌握不好。如有的同学把相 对性状写成相同性状,有的同学基因型表述不正确,混淆 Aa,aa,AA 的表示方法。 4、语言表达能力差,逻辑推理能力差: (1)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1)时,尽管也做了合理的假设,如假设无角为显性,可以推断 6 个组合后代会出现 3 头无角小牛,3 头有角小牛这一现象,但就此做出结论只可以确定这 一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造成严重失分。说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在推断分析 过程中判断过于武断,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 (2)回答问题(1)时,多数同学没有能够全面具体地分析在两种假设情况下,均能够得到 6 个组合后代中出现 3 头无角小牛,3 头有角小牛这一现象,在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上欠缺。如很多学生只做这样的论述:无论有角的为显性还是无角的为显性,杂交后都会 产生 3 头无角小牛,3 头有角小牛这一现象,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推断过程。 (3)回答问题(2)时,部分学生的审题能力较差,语言组织得比较混乱,有的只写杂交组 合但没有预期结果,也有些给出多种组合但没有正确的表示式。 四、对 2005 年生物复习备考的回顾 尽管今年高考题相对于去年难度明显加大,但我们生物老师会毫不遗憾、理直气壮说,高考 知识复习是系统的、全面的,复习题的训练是到位的。 1、紧抓考试大纲,明确考试内容: 首先 2005 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刚出台,武汉市教研室生物科多次召开高三生物中心指 导小组研讨会,群策群力、各抒己见。然后在全市高三生物备考会上充分的学习了今年的考 纲和去年的考纲的不同点(增加的、减少的、改变说法的内容)和相同点。使全体高三生物 教师对今年的考试内容有了更清楚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做到了有的放矢,各个 击破。 2、突出主干知识,体现科内综合: 在复习备考中我们始终把“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列为考 试的重点。预计在非选择题中会加大对分子遗传学(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突变,基因结构, 基因工程)的考查,在武汉市教研室的组织下聆听了多场生物复习专题报告,观摩了多节生 物优质课,有单元过关夯实基础的;有综合复习构建网络的;有练习讲评发散思维、培养答 题技巧的,可谓受益非浅。 3、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验考查 在复习备考中我们尽量的把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例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矿质代谢、 水分代谢等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三大物质代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 节、内环境的稳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在生产 活动实践中的应用等。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 武汉市教研室生物科明确提出,生物实验复习应该把重点由传统的实验设计向提出实验假设、 确定实验目的、理清实验原理、解释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过渡转移,要求学生初步学会 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突出实验探究与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复习,重视了对知识发生过 程的理解及能力培养。这样的复习思路正好稳合了今年的高考生物第 30 题。 4、精心编制试题,提高解题技巧 按照往年的惯例 2005 年的复习备考,全市有几次大型的考试,9 月起点考试、11 月全省重 点中学的联考、2 月调考、5 月调考,从几次大型的考试来看,试题紧扣大纲、突出重要章 节,主干知识,重要概念,重要知识点,没有偏题、怪题、难题。这些练习题突出了高考考 试大纲的几种能力要求: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 析综合能力。 五、2006 年生物备考应注意的问题 今年理综高考试题“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对今后的生物学教学及高三复习备考的启示是 多方面的, 1、加强生物学的过程教学 在生物教学中应该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综合科的 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必然是比较多的,而且这些知识点之间必然有 内在联系。 例如:“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这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就要 通过具体例子,找出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下面以人体红细胞和神经细胞为 例(与今年高考试题第 1 题对应)。 细胞举例 形 态 结 构 功 能 二者的联系和区 别 两面凹圆饼 状 无细胞核(成熟) 主要运输 02红细胞 两面凹和无核有利于增加细胞表面积,运输更 多 02 不规则 有突起(树突和轴突) 产生并传导兴 奋 神经细胞 不规则的形状能增加神经元之间的接触联系, 有利于接受刺激,长的树突或轴突,形成神经 纤维,有利于兴奋的传导。 幼嫩的红细胞(有 核)与神经细胞所 的遗传物质完全 相同,但基因的表 达不同,因此,所 含的 mRNA 不同, 这也是二者功能 不同的本质原因 再如胰岛素的作用(与今年高考试题第 30 题对应):胰岛素有什么作用?降低血糖浓度(大 多数考生知道)→胰岛素如何降低血糖浓度?增加血糖利用,减少血糖来源(部分考生知道) →怎样用实验验证?设计实验(知道的考生更少)。为什么逐步深入时,考生就觉得越来越 难呢?这就是因为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有目的地弄清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结果。 2、加强对生理过程的理解 生物体和细胞内各种生理变化过程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是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在今后 的教学过程中,务必加强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有关生理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如细胞 增殖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等。 3、重视思维过程与语言表达 语言运用能力差,语言表达不准确不规范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在今 后的教学和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训练。 (1)培养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的科学性、规范性、完整性、逻辑性)。用生物学语 言(术语)回答问题。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概念原理,答题必然要用到这些概念原理,因此, 在平常教学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不仅要求学生记忆理解相关概念原理,而且要求他们能准 确复述,因为这是以后答题的语言来源和基础。 (2)把思维过程与语言表达联系起来。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但是,语言和思维之间又是有距离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想得到 而说不出”。例如,今年高考理综试题第 31 题第(1)问,“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 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不少考生经过思考后得出的结果是正确的:“不 能确定”。显然,要说明推断过程,就只要把自己的思维判断过程写出来就可以了,而很多 考生写不出,更不能做到“简要说明”。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 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是为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做。一定要加强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 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训练。 4、体验实验过程 高考实验题虽然也是“纸上谈兵”,但它是建立在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的,因此,在今后的教 学过程中,一方面是要加强实验操作训练,另一方面告诉学生,解答实验题时,应注意将自 己置身于“在做实验”的过程,然后再根据这个过程回答有关问题,这样能大大提高解答实 验题的准确性。 5、培养识别相关图表的能力 今年生物高考第 5 题,把生物知识与数学坐标图有机的结合起来,该题十分灵活,改变了传 统的观点------“生物就是死记硬背”。生物图表题既有利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 查,又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建立生物数学模型、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的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 维能力。 6、培养解题能力: 少做题,多思考;对遗传题要做到一题多解;精讲高考题,训练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 (用生物学语言答题)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