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 40页

  • 165.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

  • 4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古代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政治 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奴隶制时代的政治制度:P4~7;(P2~5)‎ ‎ 1. 参看“特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部分 ‎ 2. 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⑴ 明确概念 ① 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在氏族部落首领内部;“传贤”。即所谓“天下为公”‎ ‎② 王位世袭制:君主地位在本家族内传递的继承制度,即所谓“家天下”‎ ‎⑵ 王位世袭制 ‎① 产生: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禹传子,家天下”‎ ‎② 发展:商,不确定的父子相传、兄终弟 →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⑶ 王权的神化:“君权神”、“君权神”P4图 ‎⑷ 夏商时期的国家机构已出现(《地图册》P2)‎ ‎3.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⑴ 产生、发展:商朝已经出现,尚未完善 → 西周完善 ‎⑵ 目的、作用和影响 ‎① 首先区分这三个概念:目的、作用、影响 ‎② 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③ 作用:加强了周王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提高了周天子至尊的地位 ‎④ 影响:随着诸侯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周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 ‎⑶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地图册》P3‎ ① 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地图册》P3《周初分封诸侯分类示意图表》)‎ ‎② 受封者义务:效忠、纳贡、出征;相对独立,层层分封 ‎③ 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4.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度 ‎⑴ 实行目的:解决统治者内部矛盾,维护分封制 ‎⑵ 内容:划分宗族(同姓贵族)内的嫡庶系统,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示意如下:‎ ‎“天子建国” 天子 → 嫡长子 → 大宗 ‎ ‎ 余子分封 ↑‎ ‎ ↓ ↑‎ ‎“诸侯立家” 诸侯 → 嫡长子 → 小宗 大宗 ‎ 余子分封 ↑ ↓‎ ‎↓ ↑ ↓‎ ‎“大夫有二宗” 卿大夫 → 嫡长子 → 小宗 大宗 ‎ 余子分封 ↑ ↓‎ ‎↓ ↑ ↓‎ ‎“士有隶子弟” 士 → 嫡长子 → 小宗 大宗 ‎ 余子 ↑ ‎ ‎ ↓ ↑ ‎ ‎ 子弟 小宗 ‎ ‎⑶ 特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父系血缘纽带维系 P6‎ ‎①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诸子嫡为先,嫡子长为先。② 大宗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臣服于 ‎ 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⑷ 作用: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⑸ 注意 ‎①“历史纵横”:周礼用以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即等级制度的工具。‎ ‎② 【本课要旨】:本课需重点掌握的问题;模块链接:古代经济制度。‎ ‎③ 探究学习总结: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答:分封制 内容:‎ 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特点: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宗法制 内容: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其余嫡子及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特点: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利和规定等级制度。‎ ‎④ “岳麓版”关于内服、外服的概念,“人教版”无。‎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和发展 ㈠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P8第2课)‎ 1.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⑴ 背景:参看“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与井田制的瓦解 ‎⑵ 秦国灭六国的原因,参看选修课的《商鞅变法》;和秦始皇 ‎⑶ 明确概念 ‎① 中央集权:解决中央政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将大权集中到中央 ‎② 专制主义:主要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将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2.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⑴ P9“历史纵横”主要说明,保持皇权至高无上的一些措施 ‎⑵ 皇帝制度的特点: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独尊,地位不可僭越 ‎⑶ 三公九卿制的产生在秦朝,完善在汉朝。参看《地图册》P4‎ ‎⑷ 秦朝中央官制的作用和影响:从两方面分析:集权、减少决策失误 ‎⑸ P10“历史纵横”讲秦朝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文化、经济、军事 3.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地方行政制度 ‎⑴ P8框题中的辩论:行郡县还是分封,可结合测评复习 ‎⑵ 秦统一以前已实行郡县制:商鞅变法;李冰官职 ‎⑶ 注意:目的、作用、影响 ‎⑷ “学习延伸”:对长城的不同看法,是因为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 ㈡ 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政权对地方的管辖制度(第3课)‎ 1. 汉朝的王国问题 ‎⑴ 产生的原因:错误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 ‎⑵ 解决过程:框题,景帝措施;汉武帝措施,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和统一趋势 ‎⑴ 朝代更替简表 十六国 → 北朝 ‎ 三国 → 西晋 → → 隋 → 唐 ‎ 东晋 → 宋 → 齐 → 梁 → 陈(南朝)‎ ‎386~534年 东魏 → 北齐(550年)‎ 十六国 → 北魏 534年 ↓577年 ‎317年 439年 西魏 → 北周 → 隋朝 ‎ 535年 557年 581年 ‎⑵ 原因: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 军事集团割据混战 ‎⑶ 豪强地主的特点及其发展为士族的特点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士族以外的地主称为庶族。士族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时得到巩固,东晋时达到鼎盛,南朝逐渐衰落。‎ ‎ 东晋南朝时期,门阀士族严格区分门第尊卑,在高门大姓与寒门庶族之间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壁垒。士族的社会地位,不因政治地位的升降受到影响。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特权。为了维护其特权,士族过分夸大士族与庶族之间的差异,他们不屑于担任那些事务繁琐、升迁机会较少的官职,也不愿带兵打仗,更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甚至坐不同席。东晋末年以后,士族在奢侈腐化中开始走向衰落,庶族代之而起。‎ ‎⑷ 统一的趋势:民族融合(魏孝文帝改革);局部统一;人民厌战 3. 唐朝中期以后的藩镇割据及其影响 ‎⑴ 节度使及其势力的发展 ‎⑵ 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 ‎⑶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朝代更替(参看《中国古代朝代时期简表》)‎ 1.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⑴ 北宋只是局部统一,但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割据混战局面 ‎⑵ 教材将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分开讲的,自己复习时可和在一起掌握 ‎⑶ P13“历史纵横”讲了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负面影响要注意 2. 元朝的行省制度 ‎⑴ 元朝行省制度的原因、内容、作用和深远影响 ‎⑵ 参看《地图册》P6。注意,台湾和西藏地位变化;表和资料 3. 明清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 ‎⑴ 明朝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P16“历史纵横”‎ ‎⑵ 包括内反分裂,外反侵略(康熙帝平定三藩,准噶尔部;反击沙俄)‎ ㈢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的发展(第4课)‎ 1. 特点:总趋势是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2. 发展过程:参看《地图册》P8示意图表 3. 三省六部制 ‎⑴ 形成、完善过程:南北朝 → 隋唐;‎ ‎⑵ 内容、作用影响 ‎⑶ “学思之窗”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宋真宗以后相权的加强;元朝 4.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⑴ 框题说明胡惟庸案,这是朱元璋废除宰相制的直接原因或者说借口 ‎⑵ P16“历史纵横”:设立三司不仅削弱了地方,也加强了相权 ‎⑶ P16“资料回放”:朱元璋对罢相的评价;‎ ‎⑷ P17“学思之窗”:太监专权的出现及废除宰相制的利与弊 ‎⑸ P17“历史纵横”:内阁出现的原因、内阁的作用、内阁制的发展 ‎⑹ 清朝加强皇权的过程,注意不仅要限制相权,还要与元老贵族争权 ‎⑺ 军机处的设立、发展及作用 ‎⑻ P18“历史纵横”:中华民族的形成;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 ‎① 民族融合:交往、迁徙、通婚 ‎②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③ 统一是主流 ㈣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第3课P14)‎ 1. 察举制:内容、利弊;结合前边讲过的豪强地主的发展评价 2. 九品中正制:实行原因、内容、评价结合士族制的发展 曹丕称帝后,创立了九品中正制。九品是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中正是品评官,一般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兼任。中央有关部门依据中正对士人评定的品第,选任官吏时授予相应的官职。九品中正制初创时,中正考评士人,家世、才能并重;到西晋时,则主要看中门第和家世,才能已无足轻重。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推行,进一步促进了汉魏之际士族的形成以及西晋以后士族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3. 科举制的发展、作用、影响 ‎⑴ 形成 ① 原因:士族制的衰落;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② 过程:隋文帝 → 隋炀帝 ‎⑵ 完善:唐朝,注意P15“历史纵横”补充的唐朝科举制的发展 ‎① 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A.常设科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 B. 唐太宗:进士科,在隋朝只考策论,贞观八年加试经史;‎ 唐高宗:唐高宗末年加试帖经、杂文;‎ 唐玄宗:天宝年间始专试诗赋,并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 C. 进士科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了进士进身之阶,以后历代沿袭科举制,实际就是沿袭进士科。明法、明书、明算分别是关于律令、文字、数学的专门科目,录取后只在与专业有关的机构任职。‎ ‎② 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 A. 录取名额的增加 贞观年间,进士科每年应举者,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 其中能及第者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贞观23年中,考中进士的近205人。由于应试者多录取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年轻,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居大多数。‎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大量增加录取名额,增加了武举。唐高宗、武则天统治的55年中,据不完全记载,进士有一千余人,平均每年录取的人数较贞观年间增加了一倍以上。‎ B. 增加殿试:皇帝直接参与科举考试的过程,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而且由于,录取的人员直接成为天子门生,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官吏选拔的控制,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③ 开元年间,指定高官主持,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⑶ 科举制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及其终结 ‎⑷ 评价: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① 冲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抑制了门阀士族 ‎② 扩大了官吏来源,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 中央政府从豪门士族手中收回选拔人才、任命官吏的权力,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⑤ 影响深远:我国历朝沿用科举制;至今国内外普遍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 ㈤ 第2、3、4课“探究学习总结”‎ ‎⑴ P11:分封制:继承原则,血缘、世袭;因而相对独立 ‎ 郡县制:原则,皇帝任免;有利于维护统一 ‎⑵ P15汉朝,实行中朝制削弱相权;‎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 北宋,进一步分割相权,设立参知政事,设枢密使掌军政,设三司使掌财政;只有元朝相权又相对加强。‎ ‎⑶ P15延伸 特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利: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坚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弊:束缚地方发挥积极性,不利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⑷ P19分析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看看二者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 ‎ 内阁:职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顾问、内侍、票拟必须经过皇帝 ‎ 军机处:职责,传达室;作用,架空议政王大臣会议,加强皇权。‎ ‎⑸ 认真阅读,并记住该表。‎ ‎⑹ 建议同学们独立完成《历史填充图册》的习题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必修Ⅱ第一单元;选修三个变法有关的经济原因、内容、作用和影响;三个人物的经济措施)‎ 一、经济政策(第4课)‎ ㈠ 土地制度的演变 1.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⑴ 母系氏族至父系氏族前期:三无(阶级、贫富、剥削)‎ 三同(财产、劳动、消费)‎ ‎⑵ 父系氏族晚期:土地公有私用;定期分配 → 农村公社 2. 奴隶社会:井田制 ‎ ⑴ 夏商西周:井田制特点 ‎⑵ 春秋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瓦解——周室衰微)‎ 3. 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⑴ 经营方式,小农经济;‎ ‎⑵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痼疾:土地兼并;两极分化 ‎⑶ 封建政府面临的矛盾 ① ‎ 地主兼并土地,与政府争利 → 政府税收困难 ‎② 小农破产 → 阶级矛盾激化 → 政府统治不稳 ‎⑷ 封建政府解决办法:保护小农经济(均田、屯田、奖励垦荒等)‎ ‎⑸ 注意区分:小农经济(经营方式、规模)与自然经济(生产目的)‎ ㈡ 重农抑商政策 1. 产生:背景、开始(商鞅变法);目的、作用、影响 ‎⑴ 原因:战国秦汉,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P17“资料回放”‎ ‎⑵ P17“学思之窗”‎ 分析:这里主要讲的是“抑商”的措施,要从这个角度考虑作答。作用: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有利于保证政府的收入 看法:要从当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目的、作用及影响全面考虑。要从“重农”、“抑商”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2. 发展:注意 ‎⑴ 并非历朝历代均严格执行 ‎⑵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⑶ 明清: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⑷ 历代“賎商”P18“历史纵横”‎ ㈢ “海禁”与“闭关锁国”《地图册》P17《广州十三行》‎ 1. 原因:自保、无需 2. 明朝初年的“海禁”:主要内容、影响 3. 清朝的“闭关锁国”:主要内容、影响P14“历史纵横”‎ 复习:p19“本科测评”:‎ 原因:①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② 商业与农业争劳力 ‎③ 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与官、民争争利,不利于社会稳定 ‎④ 带坏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影响:⑴ 早期利大于弊 ‎① 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② 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⑵ 晚期弊大于利 ‎① 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 ‎② 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 ‎“学习延伸”分析时要注意 ‎① 有理有据;‎ ‎②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是一个复杂问题,不要简单化,应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加以分析凡是简单化、绝对化的结论都是片面的。‎ 二、发达的古代农业(第1课)‎ ㈠ 早期农业的出现 1.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原始农业 ‎⑴ 起源于:母系氏族时期,距今约一万年左右标志参看P4框题 ‎⑵ “之一”:参看P4“历史纵横”;注意,三个中心各具特点 ‎⑶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2. 我国农业社会的奠基时期——夏商西周(地图册P2、3)‎ ‎⑴ 奠基时期:基本指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时期 ‎⑵ 主要农具发展:P4石犁图;P5耒耜图 ① ‎ 工具:耒 → 耜 → 锄 → 犁 ‎② 原料:木 → 石、骨 → 青铜 ‎⑶ 生产技术:排水、锄草、培土、施肥、治虫灭害 ‎⑷ 奠基的标志 ① ‎ 作物品种发展:已基本具备后世农作物 ② ‎ 技术提高,可连续耕作,走向定居 ‎③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㈡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地图册P3、4、5)‎ ‎ 1.工具发展 ‎ ⑴ 犁:春秋鉄犁 → 西汉犁壁 → 隋唐曲辕犁(地图册P4、5)‎ ‎⑵ 牛耕:西汉耦犁 → 二牛一人犁耕法 ‎ ‎⑶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春秋产生 → 战国开始推广→ 两汉全国 1. 耕作技术的进步 ‎⑴ 种植方法:撒播 → 春秋战国垄作法 → 西汉代田法 ‎⑵ 农田管理:南北朝耙耱;旱地 → 水田 ‎⑶ 土地利用率:两汉,一年一熟 → 宋南方稻麦两熟、岭南三熟 2. 灌溉技术(地图册P6)‎ ‎⑴ 水利工程:都江堰、关中水利,注意龙首渠的意义P6注解 ‎⑵ 灌溉工具:桔槔 → 翻车 → 筒车 → 高转筒车 → 风力水车 3. 经济重心:自北向南转移 ‎① 西晋以前:北方经济远远超过南方;政治经济中心在中原地区 ‎② 东晋南朝时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③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④ 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移到南方 → 南粮北调 ‎ ㈢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 1. 小农经济的形成 —— 我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 ‎⑴ 土地经营方式:井田制下的集体耕作 → 个体农耕 ‎⑵ 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⑶ 内容(“学思之窗”)‎ ‎① 生产单位:家庭 ‎② 生产目的:自给自足,消费、纳税 → 自然经济 ① 分工:男耕女织 ② 社会生产模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 ‎2. 小农经济的特点 ‎⑴ 土地私有:生产积极性高 → 为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做出贡献 ‎⑵ 脆弱 → 两极分化严重 ‎① 经营规模小:无力抵抗天灾人祸,易于破产 ① 封建剥削沉重:无力抗拒地主土地兼并 —— 封建制度的痼疾 ‎3. 复习 ‎⑴ 本课要旨P7‎ ‎⑵ 本课测评: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小农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 ‎⑶ 学习延伸:分析垦荒原因、影响、解决办法 原因: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增长过快 影响:虽暂时解决问题,长远看过度开发破坏环境 办法:提高科技水平;控制人口 三、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2课)‎ ㈠ 我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1. 官营手工业 ‎⑴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① 素称发达,世界领先 ‎② 夏商西周官府垄断 → 春秋战国继续发展 ‎③ 汉武帝以后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全部收归官办 ‎⑵ 经营特点 ① 政府集中经营;建大型手工业作坊 ② 从全国征调优秀工匠,见P8框题 ‎③ 使用上等原料 ‎④ 直至明中期以前一直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⑤ 某些行业则始终由官府垄断(如:制盐、冶铁、铸钱等)‎ ‎⑶ 产品:质量好、技术先进;首先满足皇家、官府需要 2. 民营手工业(参看P10“历史纵横”资料)‎ ‎⑴ 发展 ① 春秋战国开始发展 → 一度繁荣 → 秦汉部分行业收归官营 ② 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战乱) → 破坏严重 ③ 隋唐恢复发展 ④ 两宋继续艰难发展 → 纺织以外民间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 ⑤ 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 棉织品逐渐取代丝麻 ⑥ 明中叶以后发展较快 → 主要手工业行业中民营占据主导地位 ‎⑵ 生产目的:以人民生活用品、工具为主;商品生产 ‎⑶ 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产生 → 清朝继续发展(《地图册》P13)‎ ‎⑷ 我国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特点(P10“学思之窗”)‎ ‎①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 商品生产 ‎② 雇佣关系 → 资本主义性质 ① 手工生产 → 只是资本主义萌芽 ② 程度:稀疏 某些部门;江南一些地区 → 在整个社会经济中不占主要地位 ‎⑸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阶段(对比西欧)‎ ‎① 分散型 ‎ ‎② 集中型 → 工场手工业 1. 家庭手工业 ‎⑴ 生产目的:家庭消费、缴纳赋税;剩余投入市场 → 自然经济 ‎⑵ 行业:以纺织为主;丝织、麻织 → 棉织 ㈡ 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地图册P8、9)‎ 1. 冶铸技术的发展 ‎⑴ 铸铜 ① 发展:原始社会晚期开始 → 商周青铜铸造繁荣 ‎② 用途:礼器、兵器、盛器、生活用品为主;生产工具极少;货币 ‎⑵ 冶铁 ‎① 发展:西周晚期产生 → 春秋战国制造工具 → 两汉高炉炼铁、炒钢、东汉水排 → 南北朝灌钢法 ‎② 用途:生产工具、武器为主 ‎③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标志生产力大提高 ‎④ 16世纪以前居世界领先地位 2. 陶瓷技术的发展 ‎⑴ 制陶:原始社会产生 → 秦朝大型兵马俑 → 唐三彩 ‎⑵ 制瓷(P9图)‎ ‎① 发展:商朝,原始瓷器 → 东汉,成熟青瓷 → 北朝,成熟白瓷 →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瓷系 → 宋朝,五大名窑 → 明清,‎ 青花、彩瓷、珐琅彩 ‎② 瓷都景德镇:原名昌南镇,景德为北宋真宗年号(1004~1007)‎ 1. 纺织技术的发展 ‎⑴ 丝织(P9“历史纵横”)‎ ‎① 发展:父系氏族时,发明 → 商朝,织机 → 西周,斜纹提花织物 → 西汉,官营作坊数千人 → 唐朝,吸收波斯织法、图案 → 宋朝,种类繁多 → 明清,技术高超 ‎② 官营为主:供给皇宫、官府;内外赏赐 ‎⑵ 棉织:南宋,发展 → 元朝,黄道婆吸收海南黎族技术 → 明朝,成为农民主要副业;人民主要衣料 ‎⑶ 麻织:母系氏族时期,出现;明朝以前,一直是农民主要副业和人民主要衣料(《地图册》P12~13)‎ ‎ ‎ ㈢ 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辉煌成就 1. 长期领先于世界 ‎⑴ 产品不仅内销而且外销 → 备受欢迎和赞誉 ‎⑵ 西汉“丝绸之路”(《地图册》P13) ┏ 印度半岛 ‎① 陆路:长安 → 西域 → 中亚 → 西亚 → 波斯湾 → 罗马帝国 ‎② 海路:广东 → 东南亚各地 → 马六甲 → 印度半岛 → 波斯湾 ‎⑶ 瓷器外销 ① 唐朝开始 → 欧洲、非洲 ‎② 明清经海上丝绸之路:广州 → 销量大增 ‎③ 明代开始专门根据订户要求烧制外销瓷 ‎④ 欧洲17世纪开始生产瓷器 ‎2. 精品(P8、9教材插图;《地图册》P7~P11)‎ ‎⑴ 高质量精品主要出自官营手工业 ‎⑵ 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二里头及三星堆出土礼器 ‎⑶ 瓷器:唐朝秘色瓷、白瓷;北宋五大名窑瓷器;明清青花、彩瓷 ‎⑷ 丝织品:马王堆出土西汉素纱单衣 ‎3. 复习 ‎⑴ 本课测评: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发展艰难;享誉世界 ‎⑵ 学习延伸:如造纸、印刷、制陶等 四、古代商业的发展(第3课)‎ ㈠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1.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⑴ 中国很就产生了商业 → 原始社会的以物易物 → 商人善贾商 ‎⑵ 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业发展 ‎① 政府对商业的控制是中国商业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② 商业发展是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无法阻止 ‎③ 随着商业的发展,不仅产生了大商人,而且产生了“商帮”‎ ‎ P13 “历史纵横”,晋商的产生和发展(《地图册》P16)‎ ‎⑶ 中国的城市发展(《地图册》P14~15)‎ ‎① 中国城市产生早发展快,但不是工商业中心,首先是政治文化中心② 中国唐朝及其以前城市中工商业时间、空间受到政府严格限 ‎ 制;同时开始出现作为工商业中心的城市 ‎③ 宋元以后放开,因而宋元明清工商业发展较快 ‎⑷ 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① 长期受到政府控制;清朝干脆实行“闭关政策”‎ ‎② 以“封贡贸易”(“朝贡贸易”)为主;长期出大于入 ‎2.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情况(注意各阶段的表现)(《地图册》P16)‎ ‎⑴ 兴起:夏商周 ‎⑵ 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 ‎⑶ 繁荣:隋唐 → 宋元时期P12“学思之窗”唐朝的“柜房”和 ‎“飞钱” 商品往来更加便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 ① 柜房:银行的前身 ‎② 飞钱:汇票的雏形 ‎⑷ 鼎盛:明朝、清朝前期《地图册》P13‎ ‎①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② 工商业城市众多;‎ ‎③ 商品种类增多(农产品商品化)‎ ‎④ 货币发展 → 白银开始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我国早在北宋产生纸 币,为什么纸币未能成为古代主要货币?)‎ ‎ ⑤ 商帮的产生:“徽商”、“晋商”P15“学习延伸”‎ ㈡ 中国古代城市 ‎1. 概念 ‎⑴ 城:用防御性设施(如城墙、护城河等)圈起的都邑,统称为“城”。城一般分两重,外面称郭;里面称城。(《地图册》P14、15)‎ ‎⑵ 城中的区域 ‎① 官府 ‎② 坊:城市居民居住区域 ‎ 长安城共108坊,有东、西二市,布局井然有序。坊有围墙、坊门,坊门夜间关闭,不准出入。凡闭门鼓响后、开门鼓响前,除巡夜者外,城中行人均视为犯夜。‎ ‎③ 市:商业区域称“市”‎ ‎ 市是指定的经营手工业、商业的场所。唐朝市占两坊之地,以墙围绕,定时启闭;市内规划整齐,同类商店集中在一起,称为“行”,行设行首,以便加强管理,征收商税。东市有220行;西市比东市更繁荣。著名手工业作坊大都分布在市的附近。政府设有专门管理市的机构——市易务。‎ ‎2.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⑴ 产生:原始社会末期,逐渐形成都城制度 ‎① 社会功能(性质):政治中心 ‎② 格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考工记》(古制车轨间距八尺,约合十六七米)。其中某些规定一直被后世封建王朝遵循。‎ ‎③ 所谓“国”指城里,城外称作“野”。西周的“国人暴动”‎ 即城里人,即平民的反抗斗争。城外人,称“野人”。‎ ‎⑵ 形成: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封建城市 ‎① 社会功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也出现了一些经济中心。‎ ① 最大的:燕的下都易(今河北易县),东西长约8千米;南北宽约4千米,是现存最大的战国古城。‎ ‎⑶ 发展 ① 秦汉 → 隋唐:市有固定的地区;在固定的时间开放 ② 宋元以后取消了商业区的时间、地域的限制 ‎(对比《填图册》P2A、B、C三幅图)‎ ‎③ 明清除作为政治兼具经济中心的封建城市外,出现大量的各类工商 ‎ 业中心城市。‎ ‎3. 重要的古代城市 ‎⑴ 六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 ① 建都主要朝代、政权及当时名称 西安:西周(镐京);西汉、新、前秦、西魏、北周、隋、唐(长安)‎ 北京:燕(蓟);金(中都);元(大都);明、清(京师)‎ 洛阳:东周(洛邑);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洛阳)‎ 开封:魏(大梁);后周、北宋(东京)‎ 南京:孙吴(建业);东晋、南朝(建康);明初(应天)‎ 杭州:南宋(临安)‎ ‎② 作为统一封建王朝都城时间:西安551年→北京508年→洛阳231年 ‎③ 北京名称:西周燕 → 东周蓟 → 隋涿郡 → 唐范阳 → 五代幽州 → 辽南京 → 金初燕京 → 中都 → 元大都 → 明、清京师 → 民国北京 → 北平(1928~1949.9.30)‎ ‎⑵ 手工业中心城市《地图册》P8、9、11‎ ‎⑶ 商业中心城市《地图册》P14~16‎ ㈢ 对外贸易的发展 ‎1. “丝绸之路”《地图册》P13‎ ‎⑴ 海上丝绸之路:西汉 → 唐朝 → 宋元 → 明清 ‎⑵ 路上丝绸之路:西汉开通 ‎⑶ 其他外贸通路:东亚,朝鲜、日本 1. 历代外贸的发展:因中国古代外贸主要由官府控制,因而外贸的发展情况,由当时政府的对外政策决定。‎ ‎⑴ 繁荣时期:汉唐、宋元 ‎⑵ 严格限制时期:明清,朝贡贸易、海禁、闭关锁国 ㈣ 复习 ‎1.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有何特点?‎ ‎⑴ 发展早 ‎⑵ 在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下曲折发展,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厚,官营及专卖长期存在。唐朝出现柜坊、飞钱;北宋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宋元时期空前繁荣;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帮 ‎⑶ 对外贸易由官府控制,除南宋外,主要目的为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海外特产的需求;明清的海禁和闭关锁国使外贸逐渐萎缩 ‎⑷ 城市城市产生于政治军事需要,逐渐发展为经济中心 五、中国古代政治经济需总结的问题 ‎1.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⑴ 产生:商代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开始产生了货币,商代的货币主要形态是玉和贝,出土的贝有,天然贝、石贝、骨贝、蚌贝、玉贝、铜贝等;计算单位为朋,十枚贝为一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蚁鼻钱实际就是铜贝。‎ ‎⑵ 铜铸币 ‎① 以重量表示:秦朝,下币,半两钱 → 西汉至隋,五铢钱 ‎② 发行标志:唐朝开元通宝,以后历朝范式 ‎⑶ 纸币:北宋初年四川“交子” → 南宋、元朝“会子”‎ ‎⑷ 贵金属货币:战国时期楚国“郢爰” →秦黄金为上币(1镒=20两)‎ ‎→ 金朝“承安宝货”壹两半银币,是我国最早的法定记数银币 → 明朝后期普遍使用白银 →‎ ‎ 乾隆时期开始铸造镌有班禅头像的纪念性银币,道光元年(1821)鼓铸了赏赐用的银币,光绪八年(1882)正式用机器铸造一两银币,史称龙洋。1910年清政府统一规定每枚重库平银7钱2分为一元,定名为“大清银币”。‎ ‎2. 赋税制度的发展 ‎⑴ 重要制度:相地而衰征、初税亩;编户齐民;租调制 → 租庸调制;‎ 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固定丁银、摊丁入亩;附加税 ‎⑵ 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趋势(掌握:原因、内容、意义)‎ ‎ ① 税种:农业税为主 → 工商业税比重逐渐增加 ‎② 农业税征税依据:人头、土地→人、户→人头、土地、财产→土地 ‎③ 农业税征收标准:收获物比例(不定量) → 定量(原因:生产力发展)‎ ‎④ 征收物:实物+劳役 → 实物+劳役+货币 → 货币+劳役 → 货币 ‎⑤ 征收数量 A. 新朝代建立之初 → 减税 ‎ B. 灾荒严重 → 减免赋税 ‎ C. 朝代后期、统治危机 → 增加赋税种类和数量 ‎⑥ 税种趋简化:租、赋(调)、役 → 租庸调 → 租役 → 租 ‎⑷ 区别 ‎① 人民对政府纳税:租(田租)、赋(人口税)、役(兵役、徭役)‎ ‎② 民间借贷、租赁:租地者向地主交地租;借贷者向债主付本、息 1. 科举制发展 ‎⑴ 形成:隋朝 ‎①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② 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⑵ 完善:唐朝 ‎① 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 ② 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③ 开元年间,指定高官主持,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⑶ 发展:北宋 ‎① 严格考试程序 ‎ A.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省试、殿试 ‎ B.殿试成为定制,皇帝直接掌握录取权,进士及第者称为“天子门生” C.实行“糊名法”,防止官员舞弊 ‎ ② 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 ‎ ③ 录取名额增加 ‎⑷ 明清:走向反面——八股取士 ‎① 目的:严厉控制知识分子思想 ‎② 命题:“四书”、“五经”范围;命题、答卷不得发挥个人见解 ‎③ 答卷文体:八股文 ① 影响:束缚思想 第三部分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单元;“人物”)‎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必修Ⅲ第一单元;“人物”,孔子)‎ ㈠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 社会变革的产物 ‎ 1. 原因 ‎ ⑴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 井田制破坏、商业城市发展 ‎⑵ 主要原因:社会大变革 → 分封制破坏、诸侯争霸割据混战 ‎⑶ 诸侯争霸需要人才 ‎2. 条件:周室衰微 → “礼崩乐坏”‎ ‎⑴ 私人讲学的兴盛(框题),大批思想家学者出现 ‎⑵ 学术环境宽松 ‎⑶ 兼并战争之需 ‎ ㈡ 诸子百家 ‎1. 所谓“三教九流”(P4“历史纵横”)‎ ‎⑴ 三教:儒(孔教、理学、道学)、释(佛教)、道(道教)‎ ‎【佛教】‎ ‎① 佛教的传入及发展:传入 → 发展 → 兴盛 西汉末 东汉明帝 魏晋南北朝、隋唐 ‎ 忍耐、顺从 → 来世进入极乐世界 ‎② 教义: “众生平等” → 信仰平等;来世平等 ‎ “苦海无边” → “灭欲”可脱苦 ‎③ 影响 A. 统治者大力提倡、扶植 → 统治工具 B. 宣传忍让、“来世说” → 麻痹人民斗志,‎ C. 广建寺院 → 加重人民负担 D. 深远的客观文化影响 → 建筑、音乐、美术、文学、体育等等 ‎【道教】‎ ‎① 兴起:东汉末:民间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结合;《太平经》‎ ‎② 当时主要派别:张角太平道;张陵、张鲁“五斗米道”‎ ‎③ 发展 A. 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 B. 南朝梁: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神仙体系 ‎④ 影响 A. 适应封建统治者需要:麻醉人民,巩固统治;得到成仙,长生不老 B. 对后世文化客观影响深远 a. 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 b. 体育:气功、武术、养生术 c. 医学:葛洪等 → 《肘后备急方》‎ d. 火药:道士练丹成果 ‎【其他外来宗教】: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 ‎⑵ 九流 ‎①《汉书·艺文志》列: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 ‎ ②‎ ‎ 后世所谓下九流,则是指当时被人看不起的九种职业:如优伶、车、船、店、脚、衙役、商贾、妓女等等。‎ ‎2.“百家争鸣”开始的时间P4‎ ‎⑴ 教材将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思想发展放在一节讲容易产生错觉 ‎⑵ 教材结构 ‎① 第一节实际是讲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即“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讲其产生的背景、产生及意义;孔子和早期儒学是讲儒家思想的形成;道家和法家是讲当时主要的学术派别 ‎② 实际:春秋时期开始出现诸子百家,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 ‎3. 诸子百家:指众多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 (各家简介可参看《地图册》P2~3)‎ ‎⑴ 儒家和孔子《地图册》P4、5‎ ① 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 ② 道德修养:修、齐、治、平(《中庸》、《大学》);‎ ③ 发展特点:随形势变化不断发展;影响广泛深远;‎ ‎④ 孔子: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仁”、“礼”;教育家,首创私人 讲学、教育思想、学习方法、整理编订六经、《论语》P5“资料回放”;所谓杏坛 ‎ ⑤ 荀子杂取百家,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⑵ 道家和老子《地图册》P6‎ ① 哲学思想,“道是万物本源”、辩证;“道”凌驾于天之上从而否定了 ‎ 以前的“天命观”,老子以前的天命观认为,天是最高的主宰,天有 ‎ 意志、有知识、有喜怒哀乐,能作威作福。老子的“道”,则是无形 ‎ 无迹,玄妙莫测,无意志、无为的自然本体。‎ ② 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少扰民,回归自然;愚民,“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③ 道德修养: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④ 有人认为《老子》或《道德经》并非老子的著作,而是战国时期道 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 ‎⑤ 评价: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⑶ 法家《地图册》P7‎ ① 产生于春秋时期,如管仲、子产等 ② 法家思想由儒家和道家思想分化发展而来,主要有两大派即③④‎ ‎③ 李悝、吴起、商鞅主张以法制代替礼制 ‎④ 申不害主张,“循名责实”,统治者以权术驭天下 ‎⑤ 韩非是荀子学生,所谓集大成,因为他综合了李悝、吴起、商鞅与申不害两派思想;吸收荀子思想形成法、术、势(权力)相结合的君主集权理论 ‎ ‎⑷ 兵家:孙武、孙膑;军事思想;广泛吸收各派思想 ‎⑸ 墨家:“兼爱”、“非攻”、“尚贤”;代表下层劳动者《地图册》P7‎ ‎⑹ 名家:源于春秋时期邓析的刑名之学,战国中期以后形成;又称诡辩学派;代表人物,惠施、公孙龙;“正名实”《地图册》P3‎ ‎⑺ 阴阳家:战国时期提倡阴阳五行说的一个学派。‎ ‎①《汉书·艺文志》认为它最早出现于传说中唐尧时期执掌天文、历算和禨祥的官吏。‎ ‎② 阴阳说和五行说本来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的两种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派,主要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 ‎ ③ 他们认为五行与万物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分类说,认为这五种 ‎ 元素分别代表某一类事物,如夏木、殷金、周火等 ‎④ 五形之间的关系则是所谓五行相生相克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由此产生的政治思想,五德终始说——政治循环论;‎ ‎⑤ 代表人物,邹衍;代表著作,《月令》。‎ ‎⑻ 纵横家:战国时期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主要代表人物有苏秦、‎ 张仪等。“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合为横”,苏秦合纵,张仪连横。他们分别代表“合纵”(六国联合抵抗强秦)、“连横”(六国分别事秦)两派,故称纵横家。 ‎ ‎⑼ 杂家;战国末至汉初博采各家思想的综合学派。其特点是“兼儒墨,‎ ‎ 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大体上反映了封建“大一 ‎ 统”国家建立过程中的文化融合趋势。有说实为新道家。代 ‎ 表著作有吕不韦门客编纂的《吕氏春秋》等。‎ ‎⑽ 农家:战国时期重视农业生产的学术派别。《汉书·艺文志》著录其 ‎ 代表人物许行和著作,如《神农》、《氾胜之书》等。‎ ‎4. 各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关系 ‎⑴ 所谓“非儒即墨”:指战国时期信仰人数最多的两个学派是儒家和墨 家。因为这两派的观点符合下层广大群众的要求。‎ ‎⑵ 法家思想地位:信仰的人数不如上两派多,但因其符合当时的先进 ‎ 阶级——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符合当权的诸侯国国君兼并他国的 ‎ 需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所以在战国时期占主导地位 ‎⑶ 儒家地位变化:战国平民欢迎,不占统治地位 → 秦始皇“焚书坑 ‎ 儒”成为镇压对象 → 汉武帝后开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㈢ “百家争鸣”奠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 1.“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⑴ 百家思想彼此吸收、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系 ‎⑵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⑶ 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1. 儒家思想的发展:伴随时代形势发展不断发展,不断融合别派思想 ‎⑴ 开创:春秋晚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仁”;“礼”;以德治民 ‎⑵ 形成 ‎①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总结改造,吸收其他学派合理成分使儒学体 ‎ 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加适应社会需要。‎ ‎② 孟子:“仁政”、民本思想、性善论 ‎③ 荀子:唯物论、“性恶论”、礼法并施——百家思想集大成者 ‎⑶ 新儒学《地图册》P8‎ ‎① 西汉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 ‎ 家思想形成新的思想体系 ‎② 内容:“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⑷ 理学《地图册》P11‎ ‎① 两宋时期,儒家学者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同时冲破汉唐儒学的 ‎ 缚,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中心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或称“程朱理学”、“道学”‎ ‎② 内容:“理在气先”、“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③ 朱熹是“理学” 的集大成者,创始人是北宋的程颢、程颐 ‎⑸ 心学:明朝,“心即理,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① P14“历史纵横”:陆九渊与朱熹的辩论;‎ ‎ ② P14“历史纵横”:王阳明改从陆九渊《地图册》P12‎ 明朝初年,朱熹理学盛行,明朝中叶,社会动荡,王阳明深感“破 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反对朱熹把“心”与“理”分开的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创立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与之对立。认为 ‎“心外无物”“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 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即恢复心内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 忍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 ① 明中后期和清朝“心学”兴盛的原因 朱熹要求人们“存天理,灭人欲”是要人们接受天理;而王阳明的“心外无理”“致良知”则是要求人们恢复“天理”。人们认为恢复比接受来得容易,所以“心学”一出炉,就流行起来。‎ ‎⑹ “启蒙”:明清之际,适应封建制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儒家学术在批判中进一步发展。《地图册》P13‎ ‎① 批判程朱理学、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唯物 ‎ ② 黄宗羲P17 “资料回放”;顾炎武、王夫之P18“历史纵横”‎ ‎ ③ 性质: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 ④ 复习时注意分别抓住四个人主张的特点 ‎3. 儒家思想的共同特点 ‎①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把先王之道作为自己的旗帜,“儒者法先王”‎ ‎② 以六艺为法,崇尚周以来的传统文化,六艺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 六艺:指“六经”;或礼、乐、射、御、书、术六种科目 ‎③ 崇尚礼仪,以礼治国。儒家共同的思想外壳是:仁、义、礼、智、忠、孝、信、爱、和、中(中庸)等概念和范畴 ‎④ 宗师孔子,儒家内部派别纷呈,但都自称是孔子的正传。‎ ‎ ㈣ 复习题 ‎ 1.P6,“学思之窗”对人性问题的分析 ‎ 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三种看法都未能揭示人性的本质,人性是随着人生存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人逼近有自然属性而且有社会属性,笼统绝对地谈人性不可能准确。‎ ‎ 2.P7,“本课测评”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社会大变革 ‎“学习延伸”的四段引文 ‎①、② 孔子:他认为仁者才能爱人或厌恶人;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怎能够守礼?怎能够懂得乐?。这两句话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他认为仁是衡量一个人的基本标准,是最根本的道德规范。‎ ‎③ 孟子:他认为,关爱他人的人,人们就会爱戴他;尊敬他人的人,人们就会尊敬他。体现了孟子“性善论” 的思想。‎ ‎④ 荀子:他认为,对人言语友善,比布帛还温暖;恶语中伤别人,比刀剑伤人还深。表明荀子的“性恶论”,主张人们“弃恶扬善”。‎ ‎ 3.P9,“学思之窗”‎ ‎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本身就融合了其他学派的主张,如法家的集权主张等,因此他才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需要;凡是符合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主张都是汉武帝要吸取的;汉武帝的做法对于以后儒学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其他学派的思想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P11,“本课测评”:适应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需要;汉武帝大力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习延伸”:对“三纲”、“五常”的看法,总的是批判、继承 ‎①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在封建社会前期有一定积极作用 ‎② 排除其中封建糟粕孝道、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提超,弘扬 ‎③ 强调君权至高无上,当时虽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对以后两千多年中国历史发展极为不利 ‎④ 强调夫权,压迫妇女,更应该批判扬弃。‎ ‎ 5.P13,“学思之窗”对理学家“格物致知”的理解和看法 ‎ 踏踏实实做学问;力求融会贯通;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 6.P15,“本课测评”: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 ① “天理”是万物的本源 → 客观唯心主义 ‎② “三纲五常”是天数 → “存天理,灭人欲”‎ ‎ ③ 认识论“格物致知”‎ ‎“学习延伸”:对宋明理学的评价和态度 ‎⑴ 可取部分: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崇尚道德修养;强调身体力行 ‎⑵ 批判:等级观念;重男轻女;因循守旧;重利轻义;重礼轻法。‎ ‎⑶ 态度:批判的继承;改造;去伪存真 ‎ 7.P17,“学思之窗”:李贽的思想:儒学成为读书人谋官的工具 ‎ 当时程朱理学和政府 “八股取士”的文化专制措施使儒学僵化;读书人不敢提出自己的看法,只能按照程朱理学的解释来学习儒家经典,以谋取官职;社会风气虚伪,官场环境污浊。‎ 1. P19,“本课测评”: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儒学的发展:批判的继承 李贽: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主张随时代变迁发展而发展,不能以孔子的话作为永远不变的定理;抨击封建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 黄宗羲:抨击封建君主专制。‎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王夫之:唯物思想 他们都顺应了当时新旧交替的时代要求,发扬了先秦、汉唐儒 学的积极因素使宋明以来沉闷的儒学日益活跃,促进了儒学的新发展。‎ ‎“学习延伸”:评述顾炎武和梁启超为什么有同样的感受 ‎ 二人所处环境(国家危亡);二人个人品德(爱国,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思想能顺应时代发展 ‎9.中国古代的文化专制 ‎ “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地图册》P9;‎ ‎“八股取士”;“文字狱”‎ 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必3第8课P36~41(第6课P24~29)‎ ㈠ 几个概念 ‎ 1.科学与技术 ‎⑴ 科学:基础理论 ‎⑵ 技术:理论的应用 ‎⒉ 古代科技与近代科技 ‎⑴ 古代科技:实用性 ‎⑵ 近代科技:形成理论体系 ‎3.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① 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② 天文、数学、医学及实用技术成就突出 ‎③ 实用性强,未形成理论体系 → 未发展为近代科学 ‎4.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 ‎① 封建专制统治:严密的思想控制;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② 经济政策保守:“闭关政策”“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③ 列强入侵打断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㈡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必3《地图册》P18~19‎ ‎ 1.数学:必3P37(P25)‎ ‎⑴ 计数和计算 ‎① 十进位计数法:商代(p37“历史纵横”);前4C出现“0”‎ ‎② 算筹:P38春秋战国时期 ‎③ 算盘(珠算)P38‎ ‎④ 九九乘法表:春秋时期 ‎⑵《周髀算经》:西汉成书;前11C《周公问算》记载勾股定理特例(勾三股四弦五);早于前6世纪希腊毕达哥拉斯定理500年 ‎⑶《九章算术》:约东汉成书P37(P25)‎ ‎① 主要内容:十进位制;当时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② 意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 ‎⑷ 圆周率的计算(P25)‎ ‎① 《九章算术》:“周三径一”‎ ‎② 刘徽:魏晋时期数学家;“割圆术”;3.14159(圆内接正3072边形)‎ ‎③ 祖冲之(429~500):“祖率”密率355/113,西方称为“安托尼兹率”,安托尼兹是16C中期荷兰数学家,晚于祖冲之1100年 ‎ ‎ 2.医学P40(P26~27);《地图册》P18~19‎ ‎⑴ 神医扁鹊:战国时期齐国人,名秦越人四诊法,奠定中医诊断学基础 ‎⑵ 《黄帝内经》:战国编纂,西汉成书;中国现存最早的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⑶ “医圣”张仲景:东汉人《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⑷ 华佗(145~208年):发明“麻沸散”, 用全身麻醉做外科手术此发明 早于西方医学界认定的发明人,日本华罔青州1600年。;五禽戏 ‎⑸ 针灸:魏晋皇甫謐(mì)《针灸甲乙经》;针灸铜人P40“历史纵横”‎ ‎⑹ 药王孙思邈:唐朝人,《千金方》,我国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⑺ 李时珍:明《本草纲目》,我国古代总结性药物巨著“东方医学巨典”‎ ‎⑻ 藏医著作:唐朝,《月王药诊》藏医学奠基作、元丹贡布《四部医典》‎ ‎ 3.天文学:P38~39(P24~25);《地图册》P18~19‎ ‎⑴ 早期天文观测的世界之最 ‎① 日食:商代甲骨文 ‎② 彗星及哈雷彗星:记载分别早于欧洲1000多年和670多年 ‎③ 太阳黑子:西汉,B.C.43年早于欧洲800多年 ‎⑵《甘石星经》‎ ‎① 《甘石星经》:后人将战国时楚人甘德的《天文星占》与魏人石申的《天文》合编而成,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②《石氏星表》: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800多颗恒星的位置。原书失传后,内容保留在唐朝的天文学著作中,后人据此辑成《石氏星表》。他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表。保留百余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学研究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⑶ 天体测量观测仪器 ‎① 张衡:东汉,水运浑象仪;地圆说,早于欧洲千年;地动仪 ‎② 僧一行:唐朝,与梁令瓒共同创制黄道游仪,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主持世界首次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③ 郭守敬:元朝,制成简仪,比欧洲早300余年;主持全国天文测量,精确测定了黄道与赤道的交角。‎ ‎⑷ 历法 ‎① 《夏小正》:我国最早的立法;至今仍有人称我国农历为夏历 ‎② 《殷历》:P39“历史纵横”‎ ‎③ 西汉《太初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历书;‎ ‎④ 《授时历》:元郭守敬;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回归年长度与现行公历即《格里高利历》相同,比之颁行早300年。 365.2425日/年;实际回归年应为365.2422日/年 ‎⑸ 中国历法的特点 ‎① 干支纪年、月、日;‎ ‎② 阴阳合历 ‎③ 十九年七闰 ‎④ 配合农业生产:24节气;战国四季、八节;东汉《四民月令》‎ ‎⑹ 注解① 夏历、殷历、周历的主要区别 历法 岁首 公历 今农历 夏历 建寅之月 ‎2月 正月 殷历 建丑之月 ‎1月 ‎12月 周历 建子之月 ‎12月 ‎11月 ‎② 干支纪月与公历对照表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公历 ‎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③ 干支纪年与公历纪年尾数对照表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公历 ‎4‎ ‎5‎ ‎6‎ ‎7‎ ‎8‎ ‎9‎ ‎0‎ ‎1‎ ‎2‎ ‎3‎ ‎④天干地支搭配60组称一个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4. 农学:P39(P26);《地图册》P18~19‎ ‎⑴ 四大农书:‎ ‎①《氾胜之书》:西汉氾胜著 ‎②《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现存我国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业科学著作;内容广泛,农、林、牧、园艺、农产品加工 ‎③《农书》;元朝王祯著 ‎④《农政全书》:明朝徐光启;综合介绍我国传统农学成就;介绍欧洲水利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⑵ 其他农学著作:《吕氏春秋》介绍驴、马杂交;东汉崔寔《四民月令》;‎ ‎ 北宋《梦溪笔谈》元朝政府《农桑辑要》‎ ‎、维族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天工开物》记载农业生产技术 ‎5.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P36~37(P27~28);《地图册》P18‎ ‎⑴ 造纸术 ‎① 背景:P36导读,古代书写材料的发展,金属玉石 → 竹木 → 丝帛 ‎② 植物纤维质的发明:西汉前期 → 东汉“蔡侯纸” P36“历史纵横”‎ ‎⑵ 印刷术 ‎① 隋唐产生雕版印刷术:现存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② 北宋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彩色套印技术,宋版图书被视为珍品 ‎③ 活字印刷术:11C毕昇,记载于《梦溪笔谈》‎ ‎⑶ 火药 ‎① 发明:古代炼丹家,最早记载唐朝孙思邈《丹经》,称为硫磺伏火法 ‎② 应用:唐末开始于军事 → 宋朝广泛应用,军事、狩猎、开山采石等 ‎③ 火器:突火枪、火箭、火炮等;注意管状火器发明的意义 ‎⑷ 指南针 ‎① 司南:战国时期,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指南车、指南鱼等 ‎② 指南针:北宋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罗盘;用于航海 ‎⑸ 四大发明的外传及影响 ‎① 外传:《地图册》P18‎ ‎② 影响:P37“学思之窗”,文化传播;呼唤资产阶级社会到来 ‎【本课测评】P41‎ ‎1.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做出过哪些贡献?提示,重点放在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2.古代科技对现代还有影响,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中国古代科技影响的事例吗?如中医、中药、农历、“24节气”、纸、指南针、印章等等。‎ 三、文学艺术 第9~10课P42~49(第7~11课P32~50);《地图册》P20~25‎ ㈠ 诗歌与散文P42~44(P40~43)‎ ‎1. 东周秦汉的诗歌、散文 ‎⑴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① 时间、编者:孔子选编的西周~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首 ‎ 国风,各诸侯国民歌160首,是最精华部分 ‎② 结构 雅,宫廷乐曲歌词,105首 ‎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40首 ‎ 特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标志我国文学的起点 ‎③ 意义 作用:是研究我国西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史料 ‎ 影响: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⑵ 楚辞 ‎① 产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新的诗歌体裁 ‎② 代表作:屈原的《离骚》,因此楚辞又称“骚体”‎ ‎⑶ 乐府诗——汉代诗歌的代表 ‎ 产生:汉武帝设立乐府,收集、加工民歌,配乐 ‎① 产生和发展 西汉:收集138篇 → 存三四十篇 ‎ 东汉:民歌+文人仿作 → 约百篇 ‎ 多为民歌加工而成 ‎② 特点 形式朴素,语言清新感情真挚,内容充实 ‎ 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陌上桑》‎ ‎⑷ 汉赋:兴起于两汉的新文学体裁 ‎① 产生:西汉楚辞盛行,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这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 ‎ 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文学体裁,即押韵的散文,讲究排比 ‎② 特点 崇尚华丽词藻,优美语句,浪漫夸张 → 偏重形式华美 ‎ 一般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 ‎ 气势恢弘,篇幅较长 ‎③ 西汉 贾谊:《吊屈原赋》、《鹏鸟赋》‎ ‎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 现实感强,篇幅较短 ‎④ 东汉 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归田赋》‎ ‎⑸ 散文:战国庄子、韩非、荀子等先秦诸子 ‎2. 唐朝——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2000多位诗人,诗歌近5万首 ‎⑴ 初唐 ‎① 陈子昂,唐诗革新的先驱《登幽州台歌》‎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②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㈠ ‎ 城阙辅三泰,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⑵ 盛唐: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①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春晓》、王维《汉江临眺》、《山居秋暝》‎ ‎② 边塞诗人: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 “诗仙”李白:《蜀道难》、《望庐山瀑布》‎ ‎④ “诗圣”杜甫:《三吏》、《三别》,作品称“诗史”‎ ‎⑶ 中唐:白居易《新乐府》《长恨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文章合为事而作”;特点,通俗易懂 ‎⑷ 晚唐:杜牧《赤壁》、李商隐《无题》,人称“小李杜”‎ ‎3. 宋词元曲 ‎⑴ 宋词 ‎ 产生:唐代,长短句;有曲牌,可演唱 ‎① 宋词的繁荣 封建经济发展:商业、城市繁荣,市民队伍扩大 ‎ 社会矛盾激化 ‎ 苏轼:开拓词的内容;豪放派创始人 ‎ 柳永:婉约派代表;具有浓厚市民气息,《雨霖铃》‎ ‎② 著名词人 两宋之交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 ‎ 南宋辛弃疾:发展豪放风格《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南宋诗人陆游:抒壮志《示儿》、抒情《钗头凤》‎ ‎⑵ 元散曲 ‎① 产生于宋代,兴盛于元代,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属于一种新形式的的诗歌 ‎② 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属于市民文学 ‎③ 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 ‎4. 散文:唐宋八大家 ‎⑴ 唐朝:韩愈、柳宗元 ‎⑵ 宋朝: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㈡ 市民文学(世俗文学、通俗文学)‎ ‎1. 唐人传奇 ‎⑴ 产生 ‎① 历史条件:唐代城市发展促进城市文化繁荣;中唐以后极盛 ‎② 文学渊源:魏晋志怪小说,如《搜神记》‎ ‎⑵ 特点:言情、文人创作虚构的故事,实际就是唐代的小说 ‎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⑶ 代表作 李朝威《柳毅传》‎ 元稹《莺莺传》‎ ‎⑷ 影响 ‎① 唐人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渐趋成熟;‎ ‎② 成为后世小说、戏曲故事基础 ‎2. 宋元话本 ‎⑴ 产生: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市民文化繁荣 ‎⑵ 特点:说书人的底本,话本是宋元时期小说的主要形式 ‎⑶ 代表作:《碾玉观音》、《三国志评话》‎ ‎3. 明清小说 ‎⑴ 产生 ‎①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兴工商业城镇兴起 ‎② 市民阶层崛起 ‎③ 宋元话本发展成为章回体小说 ‎⑵ 长篇小说 ‎①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 ‎② 明朝:吴承恩《西游记》、‎ ‎③ 清朝: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金瓶梅》)‎ ‎⑶ 短篇小说集:蒲松龄《聊斋志异》;冯梦龙的“三言”、“二拍”‎ ‎ 《警世通言》 《初刻拍案惊奇》‎ 三言 《喻世明言》 二拍 ‎ ‎ 《醒世恒言》 《续刻拍案惊奇》、‎ ‎⑷ 晚清谴责小说: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刘鹗《老残游记》、‎ 吴研仁《二十年目睹只怪现状》等 ㈢ 汉字、书法与绘画:P46~47、《地图册》P24;(P32~39)‎ ‎1. 汉字与书法 ‎⑴ 汉字的发展 ‎① 产生: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母系氏族时期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② 成熟:甲骨文 → 大篆(籀文、金文)→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商朝 周朝 秦朝 秦朝 三国 ‎⑵ 甲骨文:必3,P46“框题”《地图册》P24;(P32)‎ ‎① 发现:19世纪末;殷墟,河南安阳小屯;王懿荣、王国维 ‎② 定义: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象形文字;至今出土15万片以上 ‎③ 内容:卜词,反映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社会情况 ‎ 成熟,具备六书构字规律 ‎④ 意义 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开始于商朝 ‎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现代汉字的前身 ‎【注解】:六书,汉字构字规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⑶ 金文及大篆 ① 金文: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② 大篆:西周后期,周宣王的史官,史籀(zhòu)规范金文,以趋简 便,即大篆,成为金文的正体。因由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史书等。‎ ‎③大篆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⑷ “书同文”: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 → 隶书 ‎⑸ 书法艺术 ‎① 自发阶段:魏晋以前 ‎② 自觉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甲骨文 金文 小篆、隶书 草书 书法艺术 楷书、行书 高峰 商朝 → 商周 → 秦朝 → 汉朝 → 东汉末 → 三国 → 东晋 ‎ 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 ‎③ 楷书 曹魏钟繇创楷书;东晋卫夫人,王羲之之师;书圣王羲之 ‎ 隋唐: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 ‎ 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具有审美价值 ‎④ 草书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 唐朝:“草圣”张旭、怀素和尚 ‎ 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 ‎⑤ 行书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 宋元明: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赵孟頫、明文征明 ‎2. 绘画:必3P47~48(P36~39)‎ ‎⑴ 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 ‎① 注重写意传神和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不求形似,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② 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画和民间绘画 ‎③ 出现非功利的、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⑵ 绘画艺术的发展 ‎ 萌芽:原始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代表《鹳鱼石斧图》‎ ‎① 起源 成熟:战国时期,代表作《人物龙凤图》;开始用毛笔作画 秦汉发展: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 ‎ 中国画正式形成,士大夫画家活跃,总结出绘画理论 ‎② 魏晋 演变成单幅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日益扩大 ‎ 代表: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主张“以形写神”‎ ‎ 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峰,继承先辈传统,吸取外来风格 ‎③ 隋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学艺术全面辉煌 唐 隋朝:展子虔《游春图》,第一部山水画;‎ 代表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 敦煌莫高窟:宗教题材壁画 ‎ 宫廷画圆活跃,画学兴起;商品经济活跃,风俗画成就高 ‎④ 两宋 各画种全面发展,题材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 ‎ 代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 士大夫文人画突出,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一体 ‎⑤ 元明 强调个性,追求神韵,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发展 ‎ 清 元代:王冕《墨梅图》‎ 代表 明代:徐渭《牡丹礁石图》‎ ‎ 清代:郑板桥《墨兰图》、朱耷《松鹰图》‎ ‎⑶ 民间艺术 ‎① 发展原因:商品经济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 ‎② 风俗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③ 木刻版画:明清时期,小说、剧本的插图 ‎④ 民间艺术:年画、寺庙壁画、布贴画、剪纸画等等 ‎3. 篆刻:印宗秦汉(人教版无篆刻内容)‎ ‎⑴ 概念:专指印章的刻制,因中国印章的刻制常用篆体,故称篆刻。‎ ‎⑵ 发展:秦汉时期是篆刻艺术发展的标志性时期,以小篆为基础。明中叶以后,篆刻与书法、绘画一起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 ㈣ 戏剧:必3P48~49(P47~49)‎ ‎1. 产生 ‎⑴ 雏形:原始社会开始的祈祷活动,如“傩nuó”;三星堆面具;战国时期出现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优伶 ‎⑵ 宋代:汴京、杭州等大城市:勾栏瓦舍;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评 书等通俗文化;浙江温州、福建泉州、福州一带的“南戏”‎ ‎⑶ 成熟——元代杂剧 ‎① 兴起于元大都;由文人创作剧本 ‎②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繁荣;元朝统治前期文人地位低下 ‎③ 特点:融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于一体;标志中国戏剧成熟 ‎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扑、马致远、郑光祖 ‎④ 作家与作品 ‎ ‎ 代表作:《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王实甫)‎ ‎⑷ 昆曲:明汤显祖《牡丹亭》;清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2. 京剧 ‎⑴ 基础:北京原有戏曲 ‎① “雅部”:即南方传来的昆曲,深得士大夫、文人喜好 ‎② “花部”:南戏中的弋阳腔等地方戏,通俗易懂,民众喜好 ‎③ 清政府政策:扬“雅部”,抑“花部”;昆曲逐渐为朝廷垄断 ‎⑵ “四大徽班”进京 ‎① 开始:乾隆55年(1790),为乾隆帝祝80大寿,“三庆班”进京演出 ‎② 四大徽班: 4个徽戏剧团,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 ‎③ 徽班主要演唱徽调,与昆曲截然不同,高朗亭率三庆班进京深受欢迎 ‎⑶ 京剧的形成 ‎① 徽班进京之初,只在内廷供奉,民众很少接触,道光年间开始对外演出,有了与北京各种剧种接触、交流的机会 ‎② 徽班艺人,吸取昆曲、汉剧等地方戏的腔调、表演形式,兼容并蓄、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新的剧种 —— 京剧 ‎③“同光十三绝”:京剧在同光年间繁荣,当时13位昆曲、京剧名家被称为“同光十三绝”,其中最著名的是程长庚。‎ ‎【练习题】‎ ‎1. 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参考答案: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 ‎2. 谈谈中国书法、绘画发展的主要脉络 ‎⑴ 书法:① 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人们注重书法的使用功能;‎ ‎② 魏晋开始进入自觉发展阶段,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草书、行书通过书法家的努力日臻成熟,其审美功能超过使用功能,成为一种艺术。‎ ‎⑵ 绘画:① 原始艺术,彩陶、岩画、等;夏商周出现人物肖像为主;‎ ‎② 战国走向成熟,秦汉有壁画、帛画、木刻画、画像石、砖 ‎③ 魏晋六朝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人物、宗教、山水等 ‎④ 隋唐五代进入高峰期,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⑤ 两宋宫廷画院活跃,画学兴起,绘画成为商品,全面发展 ‎⑥ 元明清出现文人画,特别是反映文人风貌的写意画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