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策略研究
任炜东 2012.3
一、摸清复习基础
学生的实际是组织二轮复习的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制定复习方案。
案例:从第一学期统考中两所学校成绩的对比谈复习方案的制定。
依据两所学校的成绩请给A中学提出备考建议
单位
平均分
优秀率
良好率
及格率
低分率
A中学
70.76
13.62
56.34
80.75
2.35
B中学
69.25
15.93
48.35
73.63
1.65
O
例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分别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静止时弹簧是水平的,若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则弹簧的形变量为
A. B. C. D.
(A校 0.414 / B校0.442 )
例2.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有绝缘支架的金属球,它们原来均不带电,并彼此接触。现使带负电的橡胶棒C靠近A(C与A不接触),然后先将A、B分开,再将C移走。关于A、B的带电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带正电,B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
C.A、B均不带电 D.A、B均带正电
( A校0.599 / B校0.739)
二、解读能力标准
系统研究学科能力,力求培养能力有系统、有步骤、有层次、有针对性。
关于物理学科全国考试大纲和北京市考试说明中关于物理学科能力考查的比较。
物理学科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应用来鉴别能力的高低,但不把知识与能力作简单对应。北京市高考说明把考查的五种能力划分基础的和较高的两个层次,明确了十五项要求。基础层次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较高层次的能力包括“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把全国大纲中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表述分散到新的五种能力的分类表述当中。使得对能力的认识更加清晰、明确,课程标准中的能力要求具体化,更便于理解和把握。注重对课程标准所突出强调的学习、应用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理解能力
推理能力
实验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理解能力
推理能力
实验能力
应用能力
探究能力
全国 北京
基础层次
较高层次
全国版
北京版
理解能力
①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②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
③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理解能力
指理解知识的意义,把握物理情景的本质特征,并能将知识与情景联系起来的能力。
1、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明确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适用对象、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及其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2、根据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特点,正确选用物理量描述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
3、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特点,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推理能力
指根据给定的情景,利用已知的知识、方法,针对问题进行逻辑推断、归纳和论证,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正确推断,明确物理状态的存在条件,定性分析物理过程的变化趋势。
2、根据具体问题,运用数学手段和方法建立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运算、估算、论证和判断,并把推理过程和结果正确地表达出来。
分析综合能力
①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
②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③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应用能力
指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所遇到问题的能力。
1、将较简单的实际情景抽象为与之对应的物理情景,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和过程,找出相关条件和主要因素。
2、将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3、对问题进行合理的简化,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恰当的数学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求解,得出物理结论。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②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探究能力
指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发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通过阅读和观察,获取新知识、新方法;
2、从新颖的物理情景中发现物理问题,提出研究思路或解决方案,自行构建适当的理想模型,并应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
3、依据已有资源,设计简单实验,组合实验器材,拟定实验步骤,探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4、对探究的过程、方法和结论,做出解释和评价,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实验能力
①能独立的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②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③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实验能力
指针对具体问题,根据已有条件,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制定方案,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
1、了解基本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基本仪器。
2、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实验故障,正确进行观察、测量、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3、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对误差进行初步分析和讨论,评价实验结论。
对策:利用好近几年的全国试题,分析总结出:
用哪样的概念规律考查能力的不同侧面,用哪样的设问方式考查能力的不同层次。
系统地、有层次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案例:试分析两道题目侧重考查哪项能力。
三、研究命题趋势
1.以能力测试主导,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
近三年新课标试题总的特点:
¨ 试题稳中求新,难度适中,试卷结构趋于稳定;
¨ 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考察;
¨ “力和运动”、“功和能”两条主线异常突出;
¨ 主干知识年年考,但考察的侧重点呈周期性交替的态势。
2.注重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考查,力求推陈出新,旧题新编:改造、变形、重组
(1)物理主要的思维方法
实验方法(测量转换…)、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等效替代、守恒、整体、
现代方法:控制论方法中的黑箱方法等。
守恒思想(变中有恒,恒中有变)
“时空” 思想
观察实验探究思想
概念规律形成思想
科学设想、构建物理模型思想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思想
控制变量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研究对象巧分巧合思想
物理过程巧分巧合思想
化变为恒思想,
化动为静思想
化曲为直思想
化直为曲思想
等效替代思想
(2)常用的物理解题方法:
1正交分解法 2隔离法(对单体)
3整体法(对整体) 4平行四边形法
5三角形法 6守恒法(任何学科)
7假设法(任何学科) 8排除法(任何学科)
9极值法 10等势法
11等效替代法 12伏安法
13半偏法 14试接法
15类比法 16图解法
17外推法 18公式法
19列表法 20描点法、累积法等等
(3)旧题新编:改造、变形、重组
• 变换试题呈现方式
• 变换试题设问方式
• 变换试题物理情景
• 变换试题设问角度
3.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
4.注重过程分析,强调建模能力
理想化的物理过程
• 力学中: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碰撞过程(短暂作用、持续作用)、汽车启动
• 电学中:电磁感应过程,电磁振荡过程、电容器充放电过程
• 热学中:等压过程、等温过程
• 光学中:光作匀速直线运动模型
• 原子中:原子的跃迁发射吸收光子模型
• 原子核中:衰变、裂变、聚变等过程
理想化物理过程所对应的规律
• 力学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学公式、运动合成和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公式
• 电学中的库伦定律、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 光学中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 原子物理中的核反应方程
• 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以及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 动量定理以及动量守恒定律
• 从实验考查角度上,一般为6个方面:
① 实验仪器、仪表的使用、读数(如千分尺、多用电表等)
② 实验原理、方法的理解、掌握
③ 实验器材的选择、匹配
④ 实验步骤的规范、合理
⑤ 实验数据处理(表格、图象等)
⑥ 实验误差分析
5.倡导实验探究,体现课改理念
• 在难易程度上,大体分4个层次:
① 基本仪器的使用
② 基本实验操作、数据处理
③ 常规实验做少许改动
④ 比较新颖的设计性实验
• 实验复习中注意 如下三点:
(1)提高“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2)加深“对实验所涉及的实验原理的理解”
(3)从“实验方法”上加以总结、归纳
四、制定备考策略
高考就是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解决新环境下的物理问题。
1.二轮复习指导思想
· 重点内容要重点复习. (专题复习,不怕重复)
· 用基本模型讲基本方法. (以不变应万变)
· 用高考题讲高考. (一题多变,陈题翻新)
· 强化训练,落实到位. (精选习题,精讲精练)
· 查缺补漏, 控制难度. (因材施教,符合实际)
2.落实两个强化
(1)强化规范解题意识与习惯,依托模型形成有效的解题程序,强化环节训练。
文字® 情景®模型®规律®决策®问题解决
(2)强化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提升
①函数问题;②几何条件;③图象问题;④求极值问题;⑤演绎归纳求通项问题
要针对高考题型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归纳。针对理综题量特点,强化限时训练。
3.复习专题设置
一个概念、三个规律、三个推论、五个二级结论、七种解题方法、两种典型运动模型
③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步骤与方法
④平抛运动
⑤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
(3)动量与能量问题的综合
①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与方法
②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4)振动和波动的综合
1.力学综合复习
(3)磁场知识的综合复习
①磁场的描述,几种典型的磁场;
结合安培力、电磁感应等知识综合复习直线电流的磁场和地磁场的特点;
②安培力的综合复习
结合力和运动、功和能、动量及其守恒等知识复习在安培力作用下导体的运动;
③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结合匀速圆周运动知识复习带电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的运动;
④结合运动学知识复习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1)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
力的合成与分解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
②三角形定则
③正交分解法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①二力平衡
②三力平衡
③多力平衡
(2)力和运动的综合
①匀速直线运动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
2.电磁综合
(1)电场知识的综合复习
①电场的描述,几种典型的电场;
②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及其分析;
③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④电容器特别是平行板电容器。
(2)电路问题的综合
①电路分析:等效分析、动态分析、故障分析
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
③电路中的能量问题
④含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4)电磁感应的综合复习
注重一种思想的培养____能量守恒
抓住两条主线
①感应电动势方向的判定;
②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
明确两大系统____力学系统和电学系统
牢记三个定则①安培定则;②左手定则;③右手定则.
理解四个公式
3.力电磁综合
(1)导体棒切割磁感线运动专题
(2)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专题
4.实验综合
(1)以内容为主线:力学实验、电学实验、光学实验、热学实验
(2)以器材为主线:特别适合于对电学实验的综合复习
(3)以原理为主线: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与推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
(4)以数据的处理方法为主线: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图象法:外推、横截距、纵截距、斜率、面积等。
物理主干知识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内容:(1)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2)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 (1)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的综合问题(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问题)。如: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相结合 ,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相结合。 (2) 圆周运动(特别是天体运动)和力及能量的综合;(3)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为核心的综合问题。如:从运动和力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问题(涉及到运动学知识); 从能量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中的加速与偏转问题 ;从运动和力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关键性的几何条件)。 (4) 以电磁感应和电路为核心的综合问题。如: 电磁感应+电路计算+安培力计算+做功与能量转化 (5) 电路知识在实验中的综合。如: 根据电路理论及实验知识,选择器材、选择分压或限流电路、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数据处理的方法 。
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①基础不够扎实;②实验不够重视;③审题不够仔细;④表达不够清楚;⑤书写不够规范;⑥思维不够灵活。
建议:
1、突出主干、核心知识复习,同时还要加强知识的系统复习。
2、针对高考能力要求,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加强能力培养;
3、后期针对性训练注意学科特殊性-----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认真学习参考样题,通过学习参考样题,掌握答题的技巧、方法,对高考真题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5、在复习中要一手抓教材,一手抓《考试说明》,结合《考试说明》梳理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