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考点五 拓展思考,深入探究
文本展示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5分)
静 流
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歌曲,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蜻蜓”歌唱组合。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的小精灵,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捉放蜻蜓是儿时最喜欢的游戏。红蜻蜓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动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为了实现愿望,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文艺兵,这最后也没实现。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人生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
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怼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亘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不可测,没有光亮。
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
我那时已在江南。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初涉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巷闾烟火的不易。弟才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
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有了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
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
尘埃随之落定。
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秋阳融融。饭后父亲递一支烟给弟弟。弟弟点火,两人抽一口,吐出,对望,烟圈上旋,被风吹着,袅袅散去。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与体恤中,平静地向前流去,父亲展望着他含饴弄孙的晚景。
如果,生活仅仅如此按部就班地向前走去,父亲与弟弟都不会看到他们各自的另一面。
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
弟的孩子,我的侄儿,在出生一年后,被诊断为孤独症患者。不能接受现实的是父亲。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地指向天空。弟第一次发现了父亲的软弱,那貌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他一边安慰父亲,鼓励妻子,一边筹款,四处求医。竭尽人事,要为侄儿打开那扇自闭的门。弟开始不停地讲话,虽然他讲得口干舌燥,侄儿一点反应也没有,弟说,他不会放弃。父亲第一次知道了弟是执着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则有坚韧自持的力量。
在弟的从容面前,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此后,父亲就是那个随传随到的人,只要弟需要,他总在那里,并一直守在那里。
弟临走时,悄悄叮嘱我:爸老了,有时犯糊涂,在你这里,你精心点。我说,你放心吧。
弟走后,父亲说,看看,你弟变能干了,我说,是,弟一直都很能干。父亲对弟的赞许是在他走后才说出来的。
(改编自李丽娟的作品)
思路呈现
1.有人认为题目用“父与子”更为恰当,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4分)
【思路】
(1)本文题目“静流”有何内涵?
答:
(2)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答:
(3)文章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
答:
(4)与“父与子”这个题目相比孰优孰劣?
答:
【点拨】
本题属于标题探究类题目,允许考生进行个性化理解。分析时要考虑到情节、人物、主题等。
【答题】
答:
答案 不认同。(观点)“静流”是文章的情感线索(情节);“静流”塑造出了两个外表看似不协调,但内心对彼此都深存爱意的父子形象(人物);“静流”更符合父子间情感“默默变化”的特征(主题);“静流”含蓄而生动,和文章委婉克制的表达风格相一致(文章风格);“父与子”太普通,太过于直白,不能突出这个故事特点(对对方的否定)。
2.你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4分)
【思路】
(1)本文着重描写了哪几个人物?
答:
(2)哪个人物与文章的主题最相符合?
答:
【点拨】
本题属于形象探究类题目,允许考生进行个性化理解。分析时要考虑到情节、人物、主题等。
【答题】
答:
答案 (示例一)是父亲。(观点)父亲是文章着墨最多的人物,文章从开头对父亲的描述、父亲对弟弟的态度以及后来父亲态度的转变的各个角度写出了一个从不理解到理解孩子的父亲的形象(人物形象);弟弟和我的人物安排有力地衬托了父亲的形象(情节设计);对父亲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对孩子的那种静静流淌的亲情,有力地表现出了家庭中亲情的主题(主题表现)。
(示例二)是父亲与弟弟。(观点)父亲和弟弟都是文章着墨比较多的人物,文章一开始就对父亲和弟弟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并围绕着父亲与弟弟之间的情感变化,写出了父亲与弟弟之间静静流淌的亲情,有力地表现了家庭中亲情的主题。
3.文章设置了“侄儿”的情节,你觉得是否有必要?(4分)
【思路】
(1)“侄儿”情节部分讲述了哪些事情?对相关人物有哪些描写?
答:
(2)“侄儿”与文中其他人物有何关联?
答:
【点拨】
本题属于情节探究类题目。分析时要考虑到该情节对其他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文章主题的影响。
【答题】
答:
答案 有必要。(观点)这个情节使文章内容显得丰富,它体现出弟弟对责任的担当精神,也让父亲看到了弟弟懂事的一面(人物形象);这为父亲和弟弟在思想情感上的和解、相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情节);同时,也暗示着父爱的延伸、传递,主题得以深化(主题)。
4.父亲这个人前后态度有明显的变化,你觉得这种变化可信吗?请结合文本和现实来谈谈。(4分)
【思路】
(1)父亲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
(2)父亲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
【点拨】
本题属于情感意蕴类探究题目。注意对父亲和弟弟之间关系的梳理和联想。
【答题】
答:
答案 可信。(观点)在文本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在弟弟读书时期不太理解弟弟的很多行为,如“不好好读书,去当文艺兵”等,对弟弟的很多想法都是横加干涉的,但弟弟的遭遇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父亲对弟弟的态度,内心的亲情驱使他在很多事情上的态度尤其是对弟弟的态度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是源于对孩子的爱(文本)。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存在着这样的父亲,存在着许多因为某种变故而使人物性格转变的典型,这样的形象就来源于生活(现实)。所以说这种变化是可信的(结论)。
品一品
小说文本的探究,角度往往很小,或是人物,或是情节构思,或是标题,或是环境描写的特征或作用,但要求却要深入全文思考,即依据文本,联系背景作深度和广度的挖掘。探究小说的丰富意蕴,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细节)描写、环境氛围、语言表达、主题情感、时代背景等多方面进行。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从情节安排、表达手法、人物性格、主题意义、语言特点、表现环境等角度来探究。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要针对试题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但不可脱离文本。
明确试题要求,针对提问,分点答题。特别是兼及多个考点的试题,要处理好“切入点”和“落脚点”的关系,从“切入点”出发,对“落脚点”进行分析,不能就事论事或任意发挥。
多点训练
1.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2分)
答:
答案 为本文写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作铺垫。
2.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4分)
(1)拍拍:
(2)喝令:
(3)挺直:
答案 ①“拍拍”:表现父亲对弟弟的信任、安慰和鼓励。
②“喝令”:以强硬的方式表现出父亲对弟弟疼爱的心理。
③“挺直”:既表现了父亲要帮助弟弟对面对磨难的坚强决心,又表现出父亲为能帮助弟弟而感到满足。
3.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
答:
答案 ①运用比喻,以有形写无形(答“具体可感、生动形象”也可);②独立成段,过渡自然简洁;③叙事者“我”通过评说,表达感受、看法。
对点训练篇
好题展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0分)
战 争
[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密,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
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精炼成钢
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思路】
(1)小说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答:
(2)“战争”有何内涵?
答:
(3)这个小故事与“________”有何关联?
答:
【点拨】
本题属于________类探究,允许考生进行个性化理解。无论合适与否,其解答都要注意以下几点:题干中“小故事”“战争”的内涵及其联系,也就是弄清情节的来龙去脉、题目与情节的关系;其次,题目与人物和主题的关系;题目与创作效果、与读者的关系。
【答题】
答:
精炼成钢答案
【思路】 (3)战争
【点拨】 题目效果
答案 观点一: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观点二:不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多点训练
1.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 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首先必须抓住主要的故事情节,从情节中归纳概括;其次,要抓住对主人公所作的描写刻画,本文就要抓住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还要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从“我”与“她”的交往过程与内容来看,作者着重展示了她性格上的三个方面:生活态度、对待他人热情机智的个性。
答案 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2.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小说情节构思的艺术效果。情节题要注意运用“四要素一联系”(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联系读者作用)答题法。小说的全部情节都围绕“电话”展开,“打电话”也就成为了组织情节、表现人物、反映主题的关键,同时,要考虑“打电话”的特殊性,即男女双方并未见面,全文主要是语言描写,在充分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同时,又能充分调动读者想象,从而丰富人物形象和主题。
答案 ①
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刷题强化篇
一、(2018·江苏盐城中学高三一测)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题目。(20分)
把灯光调亮
张抗抗
“关店吧!”卢娜下了决心。
她开锁进店,觉得光线有点暗,顺手开了灯,一时灯光亮得晃眼。她抬头,看见了天花板上前些天新换的灯泡,心里突然一阵刺痛:把灯光调亮?她气呼呼地顺手把灯关掉了,能省一点是一点。这家昏暗的书店里,只剩下她的心里,还有一朵小火苗,那么小,那么弱。而今,这朵风里雨里挣扎太久的小火苗,也终于快要熄灭了。不怪我不怪我,她对自己说,我实在是已经尽力了!
手机铃声响起,她走到窗口去拿包取手机,顺手把窗帘刷地拉开了。
顷刻间,书店里洒满了亮晃晃的阳光,一格格在书架上跳跃,把书店染得一片金黄。还是太阳好啊,她对自己说。把灯光调亮,就算再亮,也是夜里。她自嘲地笑了笑。
手机里传来一个爽快的声音。电话是文化局的人打来的,就是上次让她填申请表的那个干部,让她赶紧到局里去一趟,要办手续——什么手续?就是省政府的那笔书店奖励基金,明光书店评上了!你变百万富翁了!
卢娜站在窗口一动不动,然后肩膀轻轻地抖动起来,身子开始战栗。她伸出双手捂住了脸,泪水透过指缝,从脸颊上哗哗淌下来。她似乎意识到什么,往前挪移了一步。是的,她想躲开那堆书,怕自己的泪水把书弄湿了。
卢娜从文化局回到店里,已近中午。她从街上的灯具店里,买了一盒40瓦的飞利浦灯泡——把灯光再调亮一点!她要让明光书店的老顾客们,老远就看到书店的灯光。如果她的资金宽裕,最好把书店临街的窗户也扩大一倍,等到夜幕降临,玻璃窗内的灯光雪亮雪亮,明光书店就像一座透明的水晶宫,所有的书都在闪闪发光。这么多年,书本没有改变我的命运,但改变了我。我办了明光书店,我的书店给人送去知识,知识可以帮别人改变命运!
这么一想,卢娜的眼泪又流下来了——不对!不是知识改变命运,是文化!不对,文化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人!我不再是那个高考落榜的自卑女孩,我活得对人有用,我充实、我知足……
就在这天晚上,明亮的灯光下,出现了一个人影。卢娜眯起眼打量,忽然想起他就是几个月前那个买了二十多本书并建议她把书店灯光调亮一点的省城顾客。他快步朝她走过来,抬起头环顾天花板的灯池,笑容满面地说:嗬,灯光调过了?书店亮了许多哦!我老远就看见了。
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出乎卢娜的意料。这个人对卢娜说了很多话,她好像听见他说,县城新区的整体规划中,需要有一家中等规模的书店。他想到了明光书店,他推荐了明光书店,明光书店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开在新区再恰当不过了。新区将为书店预留五百平方米门面房,作为公益书店,房租优惠到可以忽略不计。
那天晚上,卢娜回到家,和老公一五一十地说了今天书店里发生的一连串怪事。
老公开口说:卢娜,我晓得你开书店十多年,没一天好日子过。但是,假如你从此不开书店,恐怕就活不成了。命总比钞票要紧,你年纪还轻呢,我要你活着!
卢娜鼻子一酸,眼圈就红了。心里那朵奄奄一息的小火苗,呼地一下蹿上来,燃成了一蓬金红色的火焰。
隔着一条街,隔着几道墙,卢娜看见“明光书店”四个字,在夜空里通体透亮。
(选自张抗抗《把灯光调亮》,有删节)
1.结合情节,简要分析主人公卢娜在困境中坚守的原因。(6分)
答:
答案 ①对书籍、书店的热爱(给了卢娜顽强坚守的勇气);②对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给了卢娜开办书店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③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和担当(使她坚信书籍能传播知识文化,能改变人的命运);④家人、社会上好心人的理解和支持(让卢娜能够在艰难处境中坚持下去并看到希望)。
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卢娜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
答案 ①书店光线再好,吕娜却感觉如在夜里,看不到光明,表达了卢娜对书店现状的失望之情;②“自嘲地笑”表达了卢娜心中的悲凉与不甘,看不到希望的无奈之情。
3.请简要分析“省城顾客”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答:
答案 ①(情节)承接上文政府关于书店的事宜,引起下文卢娜的叙述;②(人物)有力地烘托了主人公,映衬卢娜嗜书如命的形象;③(主题)关心与帮助书店(改变书店命运),深化求知向上(鼓起信心、燃起希望)的主题;④(艺术)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发展有变化,加强小说戏剧性(生动性、合理性、真实性、感染力)。
4.请探究文题“把灯光调亮”的丰富意蕴。(6分)
答:
答案 ①“把灯光调亮”,作为一种改善,使书店更醒目,亮化了环境,方便了顾客;②“把灯光调亮”,作为一种建议,传达了一种鼓励与期待;③“把灯光调亮”,作为一种行为表现了经营者的自信与担当;④“把灯光调亮”,作为一种比喻,书店传播的知识和文化犹如指引人前行的明灯(或“把灯光调亮”,作为一种暗示,表达了一种希望,希望国民认真读书,汲取知识和智慧,提高修养和素质);⑤“把灯光调亮”,作为一种象征,显扬了一种精神,启迪人们即使在人生的低谷也要充满希望、相信未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0分)
瓦斯科夫凯旋①
[苏联]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
瓦斯科夫押着俘虏,走过里莎牺牲的地方,他不由得拉动了枪栓。听到枪栓的声音,俘虏们立刻警觉地停了下来,回过头,惊恐地看着瓦斯科夫。准尉已经像个醉鬼一样东倒西歪了,但他还保持着清醒。不是现在,时机未到。瓦斯科夫看了一眼俘虏,又拉动枪栓,关上了保险。
俘虏们放下心来,回过头,继续慢慢向前走去。
沉寂的森林里,只有沉重的步伐响着。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瓦斯科夫看着前面俘虏的背影,突然变得模糊起来,他赶紧晃晃头,背影又变得清晰起来。他回头远远地望着姑娘们牺牲的地方,默默地唠叨着:“我的丽达、热妮亚、里莎、索妮娅、嘉尔卡②,我不知道怎么跟你们说,我活下来了。咱们再见的日子又远了。仗,还没打完,也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们的准尉来不及哼上一声,也就躺下了。我不后悔,我也不害怕,找你们去做伴。现在想起来,是多美妙的一件事……”
瓦斯科夫回头看了一眼跌跌撞撞走着的俘虏,又回身面向森林,默默地唠叨着:“再见了,等以后再回来看你们。丽达交代的事我一定办好,你们相信我……”
他回过头,疲惫的脸上挂着大颗大颗晶莹的泪珠。
瓦斯科夫押着俘虏终于走上了大路。
这是最后的路程了。瓦斯科夫感到自己燃烧起来了,他身体摇晃着,俘虏的背影变得更加模糊,他一次又一次晃脑袋。但不管如何,背影还是模糊的,周围的一切也是模糊的……
突然,从四周的森林中、山丘上、河畔冒出无数的红军战士。他们呼喊着向瓦斯科夫涌来。是少校和基里亚诺娃带着大部队正在森林里搜寻他们的踪迹。然而瓦斯科夫似乎什么也感觉不到,他摇摇晃晃地朝前走去,走过了俘虏身旁,一直走向村口。
四面八方都是红军战士,善良的俄罗斯人民。然而这一切落在瓦斯科夫的眼里,都是一些晃动的影子。他分辨不出眼前的是谁,只知道一味地晃动着身体朝前走着,走着。
他仍然跌跌撞撞向前走去,一直走向空无人迹的村庄。
瓦斯科夫终于明白他已经回来了。他想站住,却觉得眼前一阵发黑,整个人重重地跌在地上,昏死过去。
红军向德国发起了总进攻。
“喀秋莎”
万弹齐发,射向了柏林。红军战士冲进国会大厦,将高高飘扬的旗帜插在国会大厦顶上。
欢呼声充满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柏林,莫斯科,巴黎,伦敦,华盛顿……
战争终于结束了。
战后的俄罗斯土地上一片废墟。然而幸存下来的人们没有停下来哀悼,他们从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苦中走出来,用百倍的热情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忙碌之中。推土机把废墟推倒,压路机压过坑坑洼洼的公路,年轻人一队队扛着工具,唱着欢快的歌向需要他们的地方走去。
瓦斯科夫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打满了遭受摧残伤害的烙印,然而俄罗斯人民却用欢声笑语点缀那些破败的街道。
【注】 ①节选自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删改。该小说讲述了二战期间苏联红军战士英勇抗击德寇入侵的故事。②小说中牺牲的五位女战士。
5.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答:
解析 明确手法,“沉寂的森林”是景物描写,有衬托作用,“只有沉重的步伐响着”是以动衬静;结合语境,分析句子内涵。
答案 反衬(以动衬静),用步伐的“响”反衬环境的“静”,烘托出瓦斯科夫内心的压抑与痛苦。
6.小说多次写到俘虏有何作用?(4分)
答:
解析 回答本题,要先通读全文,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去分析其作用。
答案 ①推动情节发展。②表现瓦斯科夫勇敢、坚强、守纪的形象。③显示了战争的残酷及胜利的来之不易。
7.小说两次写到瓦斯科夫“默默地唠叨着”,这样写的意义是什么?(6分)
答:
解析 这里运用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在当时的环境下,只能“默默”
悼念烈士,来表达失去战友的痛苦之情和对烈士的怀念之情。写了两次,又增强了作品的悲壮意味。
答案 ①强调瓦斯科夫对失去战友的痛苦之情和对烈士的怀念之情。②增强了作品的悲壮意味。
8.探究作品最后一段的深刻意蕴。(6分)
答:
解析 结尾段从两方面去写:“每一个地方都打满了遭受摧残、伤害的烙印”表现的是战争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然而俄罗斯人民却用欢声笑语点缀那些破败的街道”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与坚强。整篇文章表现的是俄罗斯人民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回答此类题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尽可能用原文的词语进行归纳;防止要点遗漏,答案不完整。
答案 ①揭示了战争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②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与坚强。③蕴含了俄罗斯人民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