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备考样本分析之一“宁夏卷”
宁乡县中小学教研室 黄海潮
湖南省2010年高考方案,仍然实行文理分科,语、数、外自主命题。对这一方案的解读中,唯一的“未知”是文综的试题来源,既然不是自主命题,就必然采用国家考试中心的试题。这就是“不变”的含义。
最早新课程试点的广东、海南、山东、江苏,都获得了“自主命题”。 明年,湖南进入新课程的第一次“收获季”。当前,考试中心命制的“新课程文科综合试卷”的样本仅为“宁夏(辽宁)”卷。在这里,提供2007、2008、2009三年的“宁夏卷”解析,供老师们参考。
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宁夏卷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 D )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质疑
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D、人们应对宗教和神学持怀疑态度
解读:很多人把这道题归入“政治科”,但它是实实在在的“历史题”。这是考简单的理解。选项A、B、C都与材料无关,答案D是基础知识。
25、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上述变化发生于( C )
A、梭伦改革前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利克里任首席将军期间
解读:这是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熟悉史实,没有难度。
26、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 )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解读:这是“历史常识”题,相对简单。
中国古代,在皇权的影响下,以相权为中心的中枢机构不断变化。回答27~29题
27、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解读:基础知识考查。没有难度。
28、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B )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
解读:宋代采用的是“名实分离”的权力制约原则。三省六部名不符实。教材上只讲了“B”,我们判断的依据是“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A、C、D肯定不是。
29、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C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解读:概念考查,很好的题。
3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C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解读:考概念,很有水平。因为学习不落实的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31、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D )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解读:这是真正的“看图说话”,送分题。
32、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 C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二月革命
解读:材料中提到“剥削制度的结束”、“祖国遭受灾难”,两者综合应是C。
33、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C )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
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 D、1949年中国的南京
解读:此描述属于基本史实,很明显是指“十月革命”。没有难度。
34、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D )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解读:属于史实“验证型”。依据材料推断为1947年成立的“关贸”。
35、从1953年底开始。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作用是( A )
A、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 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质量
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 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读:可以依据史实判定为A。要明确“统购统销”这一概念的内涵。
二、非选择题:必做题,1小题共37分。选做题,选做1题,15分。
必做题:
41、(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到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材料二
对于实力的强弱,也需要做一点具体分析。事实上,还在战争进行过程中,不少朝野人士就纷纷指出,就军力和经济力量而言,日本并没有绝对必胜的优势……即拿两国的海军实力来说,日本虽在速射炮和舰速上强于中国,拥有优势,但在船坚炮重上则有所逊色,而且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还拥有四艘日本所没有的鱼雷艇。即便是北洋陆军,虽在装备上总体说来落后于日本,但也并非一无长物。如日本就有学者认为,北洋陆军装备就有德制的毛瑟枪和克虏伯野炮,就“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炮的日军优越”。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受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远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19分)
答案: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
解读:答案来源于“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这是高考答题的“潜规则”。通过答案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答案即来源于材料的教材知识。
(2)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12分)
答案: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
解读:这是一个“新观点”,可以发挥我们的活跃思维,但一定要注意,“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不是信口开河,它要求我们一定要紧扣“该观点”,其认识包括“赞同”或者“不赞同”的“理由”及“评价”。答案采用的是“赞同”。
(3)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
答案:甲午战败使中国损失巨大,民族危机加深,引发维新运动。
解读;一般能答出几点,这种“影响”型思维,不要求写很多,但要求全面。
选做题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
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5分)
答案: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解读:按照命题要求是回答“历史背景”,注意包括“内外”双重背景。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0分)
答案: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解读:有了“依据上述材料”这一“最高指示”,事情就好办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
变化:由认为战争是正义的、保卫和强化国家到认识战争是丑陋的、对国家毫无意义。
原因:战争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代价巨大;相持阶段(堑壕战)军事上难有明显进展,结局难料;对战争意义和目的的反思。
解读;答案主要来源是“依据材料”。
(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3分)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就某一国家而言,还应从侵略与被侵略的角度来分析。
解读:答案来源是“结合所学知识”。
综合分析2007年的“宁夏卷”,给人的感觉是“刚刚起步”,对考生是比较关照的。选择题的难度不大,与教材结合较好。非选择题难度适中,学科特色明显,对考生是一个鼓励,对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引导。但其“综合”和“新课程”的特征并不明显。
2008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宁夏卷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D )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解读:十二生肖属于“文化学识”,在中国古代的“纪年”中常常出现,但教材和教学中都没有作为“知识点”,这种题是典型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25.《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
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A )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解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材料是以点带面的叙述。王以“诛大姓,止盗贼”的方式获得“善政”,这是“点”,“当时此类记载尚有很多”是“面”。解题时必须“点面结合”才能准确理解题意。解题时最好的办法是“排除法”,将材料的内容与选项一一比对,安定令是“地方”官,非“朝廷”,其行为并非朝廷决策,故去B,材料中没有C、D的相应内容,可排除,剩下A。
26.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D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解读:此题材料为“课外”,但其“知识”则在“课内”,我们可以凭“通判”一职即可以选定D。
2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解读:此题与上题一样,属于“验证型”试题,即以材料来“验证”教材知识。或者说属于简单的“知识迁移、应用”。这当然是“送分题”。
28.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C )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解读:这是典型的“概念考查”,要求考生准确掌握教材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29.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人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B )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廷天朝大国思想根深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解读:材料反映的细节是“改用太监牵拉”,这当然是“等级问题”,并不涉及“铁路”,也不涉及“天朝大国”、“迷信”。本题难度适中。
30.表2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年份
棉布
金属和矿物
机械
1870
28.0
5.8
-
1880
24.9
5.5
-
1890
20.2
5.7
0.3
1900
21.5
4.7
0.7
1910
14.7
4.3
1.5
表2反映出( C )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解读:读表时要“横看竖看整体看,比较数据再概括”。先看标题的时间和主题,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口”,表格中棉布和金属、矿物进口减少,机械进口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机械进口增多与A矛盾,“进口”的“物质”与B不符,D的范围太大。C符合题意。
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C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读:这是简单的“史实题”,系“送分题”。
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D )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解读:材料表明A不正确,B、C明显不符合事实,可以排除,材料的本意是D。
33.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B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解读:A的表述只涉及“人民公社化运动”,没有涉及“大跃进”,必须排除。C、D与史实不符。符合史实的是B。
34.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B )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解读:这其实也是考“概念”,因为当时的“特区”的“特”是“特殊政策”。但很多人误选A,
3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斯蒂芬森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 )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解读:材料的主题是“整个世界受到近代以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影响”。选项B、C、D都是片面的,只有A才与题意基本符合。读懂材料并学会“材料主题”与选项对照,这是解答新高考题的基本思路。
二、非选择题:必做题,1小题共37分。选做题,选做1题,15分。
必做题:
40.(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这时全国再也没人搞货币兑换了。纽约州一位州参议员到首府开会,自带一周吃的东西……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金手套”锦标赛半决赛,门票除五分钱娱乐税必须付现金外,其余可以用任何食物偿付,其中有香肠、床垫、帽子、鞋子、大衣、女睡衣、照相机、玩具、高尔夫球裤、机工工具、涂脚药膏、《圣经(新约)》等。
——摘编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摘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
新政挽救资本主义结构的计划,还有两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是1933年6月建立的房主贷款公司。在这个机构存在的三年之中,它向100万以上的房主共贷款30多亿美元。其次,为刺激近于停工的房屋建筑业,国会于1934年6月建立联邦住房管理局,发放建筑新房和修理房屋的抵押贷款。运用长期低息贷款,联邦住房管理局对恢复私营住房建筑业起了巨大作用。在1934年至1940年之间,它发放修理住房贷款合计9.45亿美元,发放建筑新房贷款合计23亿美元。
——摘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四
美国“次货危机”是从革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级抵押贷款是美国部分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方式之一。在借款人无力偿贷而不得不将名下财产抵押的情况下,贷款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又把抵押品上市转成基金。鉴于住房市场降温,银行利率上升,很多借款人无力履约的局面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造成贷款机构遭受重创,导致大量买入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基金陷入困境,引发金融形势激烈变化,殃及国际市场。
——摘编自《光明日报》,2007年8月17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当时美国出现了用实物进行交换的反常现象。
(10分)
答案:当时美国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性危机;物价下跌,通货紧缩;消费者持币观望
解读:这是一个“新情境”和“新问题”。查找人教版和岳麓版历史教材,均没有“通货紧缩”这一概念,而题目中的“为什么不用货币”,必须用这一概念解答。且答案中明确使用了这一概念。请教政治老师,说这是“常识”,学生肯定能自主运用。在历史学科感叹无能为力的时候,只能寄希望于学生真正的“文科综合”能力了。新课程高考的这一特征,给“历史老师”敲响了警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10分)
答案: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价;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采取赤字政策),刺激社会需求
解读:材料只是“金融措施”中“整顿银行”的内容,其它的“金融措施”必须“结合所学知识”获得。解题时必须明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是二个答案来源。这道题的解答必须从两个来源获取,否则,无法得到满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房主贷款公司和联邦住房管理局在缓解危机中所发挥的作用。(11分)
答案:刺激防地产业恢复和发展,缓解住房危机;带动相关产业的复兴;扩大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缓解社会矛盾
解读:与上一问的解读相同。
(4)比较材料三、四,指出房贷为什么在新政时期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而在当前却引发了次贷危机。(6分)
评分说明:本问为开放性问题,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回答问题。
从金融背景的角度说明:例如,通货膨胀时期和通货紧缩时期不同,或危机阶段和繁荣阶段不同。
从贷款性质的角度说明:例如,良性贷款和不良贷款的不同,或适度贷款和过度贷款的不同。
从贷款发放者的角度说明:例如,政府低息房贷和商业房贷的不同。
考生能从上述三个角度中的两个角度进行说明,即可得6分;若考生另有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读:这是典型的“政治题”答案。必须使用政治学科中的各种知识来解答。由此看来,新的“文科综合”已经消除了学科题的界限,成为真正的“综合题”了。在这里有必要提醒“不要局限于学科思维”想当然,必须真实于题目要求。
选做题: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真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次后底盛强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鈞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塞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摆脱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6分)
答案: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仿效日本,更易见效
解读:这是简单的材料归纳,没有难度。但一定要会“概括”。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9分)
答案: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想西方学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改革成效显著,国力增强,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
解读:答案很大程度是利用了教材的基本结论,无须研究材料,当然,这里的材料,很大程度上属于“装饰品”。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难得冬天是气候恶劣的季节。从1月到3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水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的火车转眼之间冻在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在水上航行不得。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
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食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际,就像一具幽雅的尸体”。
—摘编自(英)·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二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制度。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征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6分)
答案: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1947年冬季的恶劣气候使民众生活进一步恶化,人们的心理受到冲击。
解答:命题人在“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这种答案获取的“双重途径”上要求明显。这是又一证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9分)
答案:影响:西欧各国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加速了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联合与结盟;客观上有利于西欧走向联合;遏制社会主义的影响
解读:如果完全依据材料,所获得的分数并不多,答案的主要来源是教材的基本结论。
总体来看,本套试题给我们一些“全新”的感受:
1、选择题的“文化常识”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材料选择题的史实“验证型”,比较容易,但“新材料、新结论”的类型,需要“语文水平”。
2、非选择题的“学科综合”大题其“文科综合”在知识上的迁移运用,足可以让人感慨万千。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
3、选做题表面看来不难,但其答案的过份依据教材,又让人对“依据材料”获取答案这一途径产生动摇。
综合分析,这套试题在“学科知识综合”上步子迈得过大,在答案的“双重途径”上处理并不理想。我们必须研究2009年的命题才能准确把握命题的脉搏。
2009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宁夏卷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 。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C )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解读:“年”字中的“禾”肯定是“庄稼”,“有”是“收获”的意思,这都懂。但,如何排除A、B、D呢?只有做到这一点,考生心里才踏实,A不是“解读”,占卜是“结论”不是“祈盼”,也不是“祭祀”。
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 )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解读: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可惜,教材中并没有强调这一点,教师教学中都津津乐道“传统宗族观念”,很多考生被稀里糊涂“出卖”了。
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C )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解读:中国古代的“个体小农经济”是基本常识。A、B、D是“干扰项”。
27、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D )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解读:当然是B,很多考生情不自禁地欢呼,结果答案却是D,为什么?我们再认真读材料,“宋代都城”当街列床凳,出售凉食、出租铺席、宅舍,这不是教材上说的“时间”“空间”限制,只能选D。我们必须对高考命题人以一定的警惕,不能轻易下结论。
28、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 B )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解读:六部属于“行政”,这是最基本的历史常识,此题属送分题。
2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B )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解读:题目中“下列各项符合上述规定的是”,这一提法存在“不确定性”,是要求“全部符合”,还是“与某项符合即可”?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将四个选项一一对应辨别。其中A、C、D都与材料的表述有矛盾,只能选B。
3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会议( D )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解读:材料的意思直白得很,就是D。
31、表1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人数(个)
78 000
272 000
产量(吨)
3 200 000
29 500 000
投资额(美元)
121 000 000
590 000 000
表1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B )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解读:注意题目涉及的时间,19世纪后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B是最醒目的特征,现在的问题是要如何确认。当然只能依据材料,按材料的内容,只能说明B。
32、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 A )
A、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B、创办《青年杂志》
C、发动学生运动 D、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解读:关于“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一说法的解释很多,各持己见。这里选择的是A,为什么选A?只能根据四个选项来确认,选项B、C、D都与题目不符。在很多时候,我们发现高考试题的答案与我们平时学习的、思考的不同,这不一定是学术问题,很多情况是由题目的具体材料和选项限制的,本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3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C )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解读:最好的解题方法是“依据材料和选项”“面对新情境”“解决新问题”。本题是“冷战”的一个典型例子,但题目并不是考查这一历史。题目选项中A、B、D都与史实不符。与材料相符的结论只能是C。
34、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B )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美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
解读:选项中C、D的排除没有悬念。A的表述有问题,将材料连结起来读是“欧盟的
建立有利于构建区域统一的世界”,这没有意义。
35、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作者的意思是( A )
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解读:新材料、新观点,这是高考命题追求的最高境界,本题大概就是这种境界吧。我们可以把材料简化为“史料包括史迹和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后者是更常见的”。即使不看材料,仅判断选项,也只有A是准确的表达。当历史命题达到这一境界后,我们可以感叹“跳出历史看语文”不是“胡说”。
二、非选择题:必做题,1小题共37分。选做题,选做1题,15分。
必做题:
40.(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材料二:
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
材料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41184个。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8分)
答案:“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
解读:“统购统销”这一概念在人教版、岳麓版历史教材中只字未提,但命题者却出了一个37分的大题。如何应对?只能按照命题人的“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来解决。这是我们在“新情境”“新问题”下的唯一出路。好在本题“依据材料”可以获得3/4的分数。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14分)
答案: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解读:第一部分“变化的特点”可以依据材料获得,其“原因”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这符合一般思路,这表明命题者的命题思路比去年不同。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15分)
答案:“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止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铁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解读:本题只要按照要求“依据材料一、二、三”来分析,基本能获得一半的分数,其中材料二实际上就是“评价”,当然,我们还需要结合历史的时代阶段特征来分析,一般学生基本能获得10分左右。
选做题: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10分)
答案: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抑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抑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解读:命题指向明确,答案“有根有据”,好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5)
答案: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解读:命题人的答案过于“依据材料”,其实,从“所学知识”的角度来描述可能更容易获得。命题者在“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两者的答案来源上不很清晰。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的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6分)
答案: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解读:完全依据材料,好答。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9分)
答案;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解读:根据材料中爱因斯坦对科学与战争的认识过程,基本能推出命题者提供的答案。可能最后一个要点是“区分度”。
总体来看,2009年的这套试题,“学科知识综合”的特征消失了,应该是命题者的清醒认识。非选择题的难度降低后,选择题的难度有所上升,37分的大题基本属于“历史学科题”了,这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材料题中“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的答案“双重来源”逐步得到规范。总之,按照这一发展趋势,2010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应该是一套值得信赖的“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