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 behavioral approac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sea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asic pattern strategies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seeking
高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第一讲 前 言
一、 高考考查文言文的意义
现代社会的交际,听说读写都不用文言,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文言是“听不到,说不出,读不懂,写不了”,那么高考为什么还要考文言文呢?
其实高考考纲的制定是由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决定的。大纲对中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方面有明确规定,认为“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据在于:
1、 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2、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
⑴、从汉字的发展方面看,辨析现代汉语的语素要有古汉语的修养。
⑵、从篇章方面看,多读优秀的文言作品,它那严谨的布局、简洁的行文对提高现代文 写作水平有帮助。
⑶、从文学鉴赏方面看,要了解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心态,非有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不可。
建国以来,整体的语言表达水平有日益下降的趋势,传媒和文化人的语言表达失去典雅和古风,变得浅白化和粗俗化。这实际上就是整个社会轻视文言,文言教育的血脉被切断的恶果。文言文到了高中阶段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共24篇,占课文总数的1/6。
单从1993年至2003年高考情况看,高考文言文权重偏低,甚至有下降趋势,分值从93-98年的占15%下降到99-03年的12%(20分),题目设置也由最初的八题减到98年的七题到99年、2000年的六题,再到2003年的五题,是不是屈从于现实的挤压呢?……
庆幸的是,由于受近一年来人们对中国语文旧有教育进行的深刻反思的影响,人们对文言文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转变,新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也增加了,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晴雨表的高考将作何调整,值得大家的思考。
二、高考文言文的考查内容
在进行高考文言文条块复习前,我们有务必要抽出一堂课时间整体讲解文言高考要求以及历年高考相关情况,使同学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复习积极性,又能知己知彼,做到有的放矢
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根据2000年版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一)、 浅易的标准:
1、词 汇:以文言常用词、次常用词为主,其中实词120个,虚词18个。
2、语法结构: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
3、体 裁:叙事为主、写景、抒情、说明及一般的说理文次之,并非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
4、内 容:较少出现生疏的古文化常识或艰涩的古文化背景,少用典故。
5、风 格: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古白话不在考查之列)。
比如2000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部分完全遵照(考试说明)的精神,选取了《三国志·魏书·胡质传》裴松之注引孙盛的《晋阳秋》一书中关于胡威的一段文字。(1)开头处加上了“胡质之子”
四个字,使之符合传记文的一般格式,(2)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选文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也基本没有难解的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除此之外,(3)从选文整体风格上看,《三国志》属于正史,这篇阅读材料属于较为典范的文言文的作品。因而可以认为,对于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有关胡威的这一段文字确为浅显形式的文言文。
刘国正先生曾举出了四部书作为浅易文言文的代表,它们分别是:《孟子》、《史记》的传记部分、《梦溪笔谈》、《聊斋志异》。
(二)、具体的考点要求:
1、理解(这在语文能力层级上属于B级,考查理解能力)
(1)、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般在第11题)
(2)、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一般在12题)
(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涉及)
(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一般在第15题)
(此考点99年分为两条:1、翻译成现代汉语;2、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析综合
(1)、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一般在第13题)
(2)、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一般在第13、14题)
(此二考点在99年为一个考点:分析文章的内容)
(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般在第14题)
文言试题中体现对分析综合的题目一般两道,分值6分,应该下大功夫,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三、关于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选材
1、近年来高考文言阅读材料多从经典史籍中(可能是为了突出典范性)选取。字数在四五百左右。(1999年574字,2000年400字左右)已成稳定模式。2001年海淀区模拟卷最短的只有294字。上海卷只180字左右。近几年来,所选文段均是人物传记:
1993年选自《新唐书 ·姚崇传》,主人公姚崇; 1994年选自《唐语林 ·识鉴》,一说为《宋书-孝义传》主人公何子平; 1995年选自《隋书·列女传》,主人公郑善果母; 1996年选自《宋史 ·郭永传》,主人公郭永; 1997年选自唐人刘肃的《大唐新语》,主人公权善才; 1998年选自《宋史 ·忠义一 ·李若水传》,主人公李若水; 1999年选自《北齐书· 苏琼传》,主人公苏琼; 2000年选自《三国志· 魏书·胡质传》裴松之注引孙盛的《晋阳秋》一书;合写胡质、胡威父子清慎廉明因而享有卓著声誉;2001年选自《史记·田单列传》,主人公田单;2002年选自《史记·李将军传》,主人公李广;2003年选自《旧唐书》人物传记和《资治通鉴》司马光的评说组合,主人公是裴矩。
以上选文的共同点--均为浅易的文言文,一些疑难生僻的字句都有适当的处理,或加注释。人物传记,一般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一般有主人公,主人公有正反好坏之分,在人物身上,表现一种特殊的品格和性格。这要求考生解读人物关系,体味出人物的特有的品格和性格。作者写人物传记,或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或出于个人目的,通过人物传记,表现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求考生能分析传记的基本内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内容上: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但就是这些材料,却也潜伏着很大的变革危机。
2、今年高考选材预测:
尽管每年高考后都有人对其选材有颇多非议,而且近几年高考也不断在改革,但文言文选材都是只降难度,没改变传记文思路,当然如果一定说到变化,是不是可能会在人物类型上做些文章,会不会出现一些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隐士)什么的,2001年五六月份安徽皖中、河南郑州、湖北荆州、黄冈、黄石等地方的划杠卷就有这方面的尝试。也有文言比较阅读形式等。在备考中我们还是应该注意一些短小精悍、文质兼美的文言散文、小品如寓言、游记等的阅读训练。因为它们在文言作品中比传记文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相信在今年高考,文言选材肯定会有所突破(可能会单独选一段散文来翻译)。
3、试题设置,稳中有变
容量上,共5题,20分。第1题考实词含义,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第2题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般是辨析同一词语在两个句子(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的异同;第3题考查主人公品格和性格;第4题考查对内容要点的归纳和中心思想的概括;第5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直译,字字落实)。
四、备考策略
(一)、立足课内,辐射课外
高考文言文的考查,无论实词、虚词、句式、文句理解,还是语段翻译,无一不是源自课内;历年考点的设置,几乎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辐射课外实在必要。一般说来,课内篇目可反复3—4遍。
第一遍,利用晨读、自习、晚修等,将1——6册课本所有文言篇目,根据记忆曲线,按照由高三到高一倒回来的顺序,自行通读串讲一遍。
第二遍,以单元为单位,抓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注意前后联系,总结规律。同时积累关键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配以一定的课外练习,体现知识体系的联系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
第三遍,以课外文段为主,辐射课内已学知识。凡涉及课内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用法等都呼应贯通来理解记忆。另外,每天分头给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在课内找例解,以“每天5—10个”的方式进行。
第四遍,以综合练习为主,练习出题,练习答题,学会找点、设点、解点,吃透关键实词、虚词以及句法、用法等。
(二)、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
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的限制和考场气氛的限制,具有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面对一篇完全陌生的文言文,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经常出现急噪的心理,常常是读完一篇就去选,出现思路混乱,判断偏移的问题。事实上这是极不正确的。下面就以上问题,给同学们介绍古文解答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1、读题和解题
一般来说,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整体阅读
要求( 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
(2)、能大概明了“6W”,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
第二步:细读题目
要求(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则,选出正确项。
(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或信息筛选,或观点评价,以及实词解释(11题),或句子翻译( 15题 ),了解全文内容。
因为此题相当难,但命题往往说有一项不符题意,那么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那么通过看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
第三步:重读全文。
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复核、验收、深入理解的过程 。
特别提示:有些学生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非常普遍。必须明白,高考所选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一定要让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在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时。要善于借助“字形分析法”和“邻字辅助法”来推断,进而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应该说文言解题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必须让学生加以掌握和运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切记!!
2、审题
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或者问“正确的一项”却选“错误的一项”,或者是平时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又不能进行正确答题了。因此,在做文言练习时,要切实完成文言应试阅读步骤注意审好题,多积累一些考试经验。
3、解题(以200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为例)
(1)、词语解释
①和所学课文呼应。如第11题,“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中“讽”与课文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相近,因而不可能是讽刺;“咸私哂其矫饰焉”中“哂”与课文“侍坐”中“夫子哂之”相似。②和现代汉语呼应。如“恐为身礼品,每遇人尽礼遇”中“遇”与今天说的“善遇之”相同,后半句“遇……尽礼”合在一起为“以礼善待”之意,故“优待”错。③和上下文呼应。如第12题,“咸私哂其矫饰焉”中“焉”用在动宾结构“哂其矫饰”之后,很明显是语气词,“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焉”用在动词“问”之后则是代词。④和句子结构呼应。如“为伯父让之所鞠”中“为……所”构成被动句式。
(2)信息筛选题 一看题干中的陈述对象,如第13题,陈述对象是裴矩,而答案D项说的是太宗,故排除。
二看题干问的是哪一方面,本题问的是“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而C项第一句答的是裴矩为人乖张,故不合要求;其他还要看是不是这个人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以这种方式所为,有没有张冠李戴、前后颠倒等。
(3)内容理解题
除了看人物、时间、地方等有没有弄错,还得看人物的行为、主张等,看有没有添加、删改、遗漏等。强调和原文呼应、吻合。如第14题C项,裴矩主张立即回京总观大局,而非主张立即平定。其他项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
(4)赏析评价题
要看作者的态度和文段背景。司马光在本段中主要强调一方面(表动)而非双方面(即表动则影随)。我们应当注意,《资治通鉴》本身就是给君王作辅正,司马光当然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
(5)注意人物形象的发展和变化
往年的人物形象或忠或奸,都一贯到底;而去年文言文的人物形象开始丰满起来。甚至不同典籍中的相同人物形象也可能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我们要辨证地看待人或事。
五、课外练习
第二讲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高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
一、文言常见实词的范围
此条款要注意两点:1、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的条件;2、常见的实词,这是考查的范围。
什么是文言常用实词?
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
高中语文课本所列文言常用实词表共列了360个文言实词(准确数字为248个)。 中学生起码要掌握的至少为120个。
二、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
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 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
多义性 ——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近义性 ——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马"的名词也有20个以上。
活用性 ——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
通假性 ——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
复习实词时,重点掌握课本三方面内容
1、 掌握高中语文第二册的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文言实词应该注意的几点》。
2、 掌握高中语文第三册的单元知识短文《词的活用》。
3、 掌握 高中语文教材后的附录---《文言常用实词表》。
当然,现在我们很多学校高三复习手头均有一些参考资料,可能更全面些。
三、了解近几年高考文言实词的命题规律
1、 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题中考,分值为3分,几乎每年必考。
2、题 型:①、要求考生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 ② 、判断古今同义或异义的情况。要求考生以比较来辨别词义的差异,求得正确。
四、实词复习的内容
1、古文中单音节词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关系。
单音节词是古代汉语词汇的主体,文言文中的一个字常常是词。尤其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节词连用,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就容易形成错觉,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析:卑鄙,是单音节次,“卑”和“鄙”连用,“卑”指出身卑微,“鄙”指见识短浅,举止粗俗。它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卑鄙”的意义不同。
2、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相当一部分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有了不少变化,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或褒贬色彩发生变化。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注意这种情况。如:江河、亲戚、爪牙等
附:古汉语中常见的单音节词古今异义整理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凶恶、凶残) 加(更;增加) 假(借助;不真实的) 信(的确;书信) 河(黄河;泛指江河) 橹(盾牌;划船的工具) 赢(背负;胜或获得) 走(跑;不行) 次(水边;量词) 向(从前;对、朝或偏袒) 穷(困厄、不得志;贫困、穷) 率(一概、全部;率领、轻率)再(第二次;又一次) 原(推究;原来、原则) 床(坐具;卧具)
抑(或者;抑制) 归(女子出嫁;回来) 比(等到;比较) 比(紧挨、并排;比较)
渠(他、它;水道) 去(离开、距离;往) 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太阳、)
怒(振奋、大鹏展翅起飞的气势;发怒) 危(高;危险) 但(只;但是) 略(夺取;简略)
将(请;将要) 或(有人、或许;或者) 爱(吝啬;喜爱) 固(本来;坚固)
诸(之于、之乎;众、各)择(区别;选择) 隐(哀怜、不忍;隐藏或隐瞒) 稍(逐渐;稍微)
诚(果真、如果;真诚) 赞(引见、介绍;称赞) 拜(授官;一种礼节) 除(授官;除去)
安(养生;安定、安然) 鄙(边境;轻视或粗俗) 池(护城河;水塘) 摧(伤心;破坏或折断)
汤(热水、开水;较浓汁液) 按(查究;压住或按照) 都(大;都市或全) 病(困苦至极;疾病)
必(果真、如果;一定、必然) 齿(年龄、岁数;牙齿) 伐(功业、夸耀;坎) 顾(拜访;回顾或照顾)
会(恰逢)聚会或会议) 间(参与;中间或间隔) 控(拉;控制或控告) 迁(放逐;迁移)
景(大、日光;景致或情形) 害(嫉妒;祸害或害处) 摄(整理、整顿;吸取或保养)
遣(休、被夫家赶回娘家;消除或派遣) 冒(涂盖、敷上;冒充或向外透)
奇(适宜;特殊的或惊异的) 要(邀请、相约;要求) 严(尊重;严格或严密) 卒(死;士兵)
寻(不久;寻找) 章(花纹;文章或图章) 速(招致;速度快) 寝(丑陋;睡觉)
古汉语中常见双音节的古今异义整理
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 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羽) 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
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 婚姻(儿女亲家;结婚)
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平常;十分,很) 行路(路人;走路)
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 学者(求学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 逢迎(迎接;说话、行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经营(搜集、保存;筹划、组织)
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 于是(由这种情况;连词)
从而(跟从、来;因果连词) 行为(品行是、品行作为;举动)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 痛心(痛恨;极端伤心)
不必(不一定;不需要) 颜色(脸色、容颜;颜料或色彩)
智力(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可怜(可爱、可惜;值得怜惜)
空中(中间是空的;天空) 便利(吉利;方便)
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的) 老大(年龄大;排行第一)
首领(头颅、生命;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可以(可以凭借、可以用;可能或许可)
浩荡(荒唐;水势浩大) 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自由(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作案(作几案;进行犯罪活动)
交通(交错相通;水陆运输的总称) 失意(意见不合;不得志)
成立(长大成人、成人立业;开始存在) 县官(官府;县令)
告诉(向上报告;让别人知道) 然后(这样以后;顺承连词)
果然(饱的样子;与事实相符) 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
流涕(流眼泪;流鼻涕) 约束(规约、盟约;限制、管束)
同气(同胞兄弟;同类) 亲戚(内外亲属;族外亲属)
无道(无人谈论;没有道德修养) 生日(生活一天天的;出生日)
中国(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 无论(更不必说;连词)
左右(皇帝身边的近臣;方位或约数) 无赖(活泼顽皮;品行不端)
指示(指给……看;上级传达下级的命令) 感激(感动愤激;深深地感谢)
从容(言语举动适当得体;不慌不忙) 因为(于是写;因果连词)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困境) 开张(广泛扩大;开业)
青春(明媚的春光、春天;青年时期) 具体(形体完备;明确、不抽象)
痛恨(痛心遗憾;仇视愤恨) 结束(整好装束;完毕)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而死) 往往(处处;常常)
中间(中间夹杂;里面) 扶老(拐杖;扶着老人)
猖獗(跌倒,引申为“失败”;猖狂无忌) 不过(不超过;转折连词)
恰恰(莺啼和谐之声;正好) 大风(麻风病;大的风)
用心(因为用心;用功或肯动脑筋) 中间(当中夹杂;当中)
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人;为革命牺牲的人) 美人(歌伎、宫妃;美貌女子)
前进(上前进献;向前行走或思想进步) 肉食(享受优裕的大官;肉食食物)
或者(有的人、有些人;选择连词或者副词) 致意(抒发心情;表示问候)
何苦(哪怕、怕什么、怎怕;不值得做,犯不着) 会计(聚会商议;财务计算的人)
无赖(胡作非为、活泼好玩;流氓、无理取闹) 作文(写文章;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形容(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豪杰(有声望地位的人、英雄人物;才能初中的人)
风流(杰出、英俊,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3、一词多义
单音的文言实词大多是多义词,因而接触时一要清楚它几种常规的解释;二要根据语境判断句中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是用作名词还是动词)。——对这一点要学会推测。
4、词类活用
这是词语功能的改变,所以和它在句中的位置有很大关系。词类活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动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等
5、通假
不论是古有其字还是古无其字,只要课本、练习涉及的通假字一概收集、储存,尤其是一些常见通假。
四、答题技巧
1、 字形推断法(形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k)”者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犭、 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还有:禾—五谷、贝— 金钱、 皿— 器具、 纟— 丝麻、宀 —房舍、 求— 毛皮、隹(zhu+ )— 鸟雀、冖 —笼罩、 歹 —死亡、 月 —肉、 页 —首、 自— 鼻、 目— 眼、 尸— 身体……
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
“不刊之论”“自怨自艾”中的“刊”“艾”从形旁上看均应该与“刀”有关;
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字的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
有许多学生对2001年春季北京卷试题中“袖空牒窃印”中的“牒”字不理解,而实际上“牒”字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学生如果能有从字形去分析判断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
2、语境推断法
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
如:(1)93年六省一市高考试题13题要求选择文末“子访得之”的“访”字的意思:
A、咨询 B探望 C、寻求 D、访问
联系上下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自己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其余三个义项均不合文意。
(2)99年试题13题“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的“息”也有六个义项
A、气息 B、休息 C、熄灭 D、子息 E、利息 F、出息
3、课文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
如:94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97年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2001年仿真卷第五篇25题B项中“伐其功”跟课文《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的“伐”均是“夸耀”之义。
4、 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举例说明: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农,从事) 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 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
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
又如:95年试题12题“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
“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同(符合) 。
16题“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妄”义同。(胡乱),文句翻译题解题时可用代入成语的方法检验一下。
5、 对句判断法(又称“语言结构推断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B、 追亡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C、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D、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E、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6、 语法分析推断法 (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
2000年试题13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 。
7、邻字辅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这适合于文中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两个词的含义偏在其中一个词上,另一个只起陪衬作用;一是同义复词,两个词语并列,是同一种含义。如“便可白公姥”、“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备用之秋也”等。
8、古今对照法(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如 下附表)
9、代入检验法(即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解题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义。如果解释准确无误即为正确答案。
如: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五、特别提示 ——常见错误
文言实词翻译时学生最主要的错误是不能分清古义和今义,以今义附会古义,这也是文言阅读和翻译的大忌。纵观历年高考设题情况,这也是实词解释或句子翻译题迷惑性之所在。命题者也主要是从这方面来设题考查考生的。
第三讲 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时虚时实,很难把握,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解题时,才能“临危不惧”。
《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
对虚词的复习,我们主要以练习为主。
第四讲 常见文言句式
一、 考点阐释
文言句式和用法,大都放在句子理解和翻译中考查,有时也涉及句间关系判断。
文言句式主要是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2000年在99年的基础上增加了疑问句,还有各种复句,特别是假设句、选择句、因果句等,所用关联词复杂,和现代汉语差别又大,要着重复习。如关表假设关系的就有"如""若""苟""使""即""第""令""假""以""借""其""竟""诚""果""向""脱""但""或""而""则"等近20个丰富的关联词语。因此许多文言文读不懂或理解有误,常与把复句关系弄错有关,而高考中从复句关系的角度设题就成了热点之一。
应考复习时,务必将文言句式的特殊性做一下整理,在训练阅读时,要形成结合语境准确判断的能力。
二、知识归纳整理
1、判断句
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谓词。
常见形式:
①、 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 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③、 刘豫州王室之胄。 ④、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⑤、 以后典籍皆为板本。 ⑥、 梁文即楚将项燕。
⑦、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⑧、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被动句
①、用"于"表被动 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②、用"见"表被动 五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③、用"为"表被动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其印为予群众 所得。
④、用"受""被""受……于"表被动
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闻左公被炮烙。
3、倒装句
⑴、 主谓倒装 如:甚矣,汝之不惠!
⑵、 定语后置
A、中心语+定语+者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中心语+之+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中心语+之+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中心语+而+定语+者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E、用数量词作定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例如 : "吏二缚一人诣王"
⑶、 宾语前置(重点)
①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A.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B.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②、宾语用代词复指。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A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B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或"惟……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如:
A、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B、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C、 父母唯其疾之忧。
③、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情况,宾语也应该前置。
A、 大王来何操? B、 沛公安在? C、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⑷、 介宾短语后置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C、 形似酒樽,饰以山龟鸟兽之形。
4、省略句
文言文某些词或某些成分经常省略,比白话文多见。99年高考第13题专考省略句,近一二年应该不会考。
⑴、 省主语 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⑵、 省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⑶、 省宾语 如:①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②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⑷、 省介词 如:①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②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⑸、 省量词 如:蟹六跪而二螯。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三、词类活用
1、 名词活用为动词
⑴、名词+宾语 如:籍吏民,封府库。
⑵、副词作状语+名词 如:汉水又东。《水经注-江水》
⑶、能愿动词+名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⑷、名词+补语 如:今王鼓乐于此。
⑸、所+名词 如:乃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⑹、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如: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⑺、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⑻、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谓语中心语,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⑼、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2、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项襄王。
3、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如: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②将军身披坚执锐、③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4、 名词作状语
如:①君为呼入,吾得兄事之。 ②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5、 使动用法
如:动词使动用法: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形容词使动用法:"市中游侠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
名词使动用法: "生死而肉骨也"
6、 意动用法
① 形容词意动用法 "成以其小,劣之"
② 名词意动用法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7、 数词的活用
①数词活用为名词: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②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③数词活用为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四、复句类型的复习
1996年高考"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中的"脱"表假设关系,因此复习中应该关注这些特殊关联词。96-98年均有考到。
1、 表假设关系:"向""向使""竟使""设""假第""令""脱"
2、 表轻微转折:"顾""特""独"
3、 表因果关系:"是以""故""坐""用此"
4、 表条件关系:"……则……""……辄……"("只要……就……")"……无……皆(悉)……"
5、 表递进关系:"非难……抑亦……"("不仅……而且……")"尚……况……"("尚且……何况……")
6、 表选择关系:"非……则……"("不是……就是……")"……抑或……"("……或者……")"与其……孰若……"("与其……不如……")
第五讲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思想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阐述为什么合为一条:
1、高考一般对这两条只设一题考查
2、均属于分析概括能力范畴,操作起来有很多相同之处。
一、考点阐释
我们读文章,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积累一些词语句子,更重要的是了解作者传达给我们的内容,这包括文章谈的是什么人物,围绕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这些事情当中我们又能看出人物的品质、事件的意义、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态度等等,而这些内容也正是高考文言阅读考查的重点难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要求学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谈及的事件或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考查的最高层级,是前面所提训练的综合体现,只有准确地把握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倾向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
二、 两者区别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要求将文章中事件本身或道理本身的有关内容分析概括出来,这属于客观的东西,考查着眼于归纳、概括能力。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在分析归纳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提炼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属于侧重作者主观的东西,考查着眼于分析、概括能力上。
但在实际考查时,这二者有时很难截然分开,因为提炼作者的观点态度要建立在对文章内容要点、主旨的分析上。因此,将前面复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是完成"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坚实基础,也可以是顺利完成整篇文言阅读的必要步骤。
三、概括步骤:
1、 宏观掌握全文内容,要求全面、准确、不要遗漏细节。这一步其实是对实词、虚词、句式知识的一次总检阅。
2、 分析评价
所谓分析指对所给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而评价则是分析后你得出的结论。落实这一条要注意三点:
⑴、 抓住文章关键句、中心句,
主要是全文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评述性文字等,抓住这些句子,那么归纳中心、概括主旨的问题基本上就迎刃而解。
⑵、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清晰的文章结构层次,包括了解几个人,各说了什么话或做了什么事,这些话或事反映了人物的什么品格等等,能让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更为全面,避免在归纳中心、概括文意时忽略细微之处。
⑶、分析选文的题目、尾注等内容。(没用的东西不会写进来,联系诗歌鉴赏)
掌握文章出处和作者的情况,然后再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文章进行分析,可更全面、准确、深刻。
当然,这类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学生全面把握阅读材料内容与主旨的"压轴题"。要解这类题,除了平日加强训练这个方法之外,我们还必须了解考题的特点,做到"知己知彼"。
这类考题常采用多角度分析概括的方式(如2000年高考四句话四个角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阅读材料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它常把人物、事件、观点等综合起来,而错误选项的构拟又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内容概括中设置一二处不正确的表述来干扰答题者,因此,找到干扰因素并将其排除是找到正确答案的有效途径。
四、干扰项的类型
1、 张冠李戴,正误参半
2、 以偏盖全
3、 对事件妄加推断,夸大事实
正是因为试题干扰项的这种设置,考生在分析概括时要注意:
1、应该尊重原文,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文中作者身上随意拔高或贬低作者的观点。
2、如果作者的观点态度不够明显或分散在文章各处,应当仔细阅读并进行综合概括,概括时不可夸大事实或片面地对观点态度加以评价。
第五讲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是2000年《考试说明》新增加的能力考查要求,所谓"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指的是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这实质上仍然是在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新教材就有专门以"整体把握,筛选信息"为教学目的的单元设计。高考文言文考试 ,在阅读方面越来越接近现代文阅读,我们要调整复习策略,认真研究考纲,有意识的及早从全篇的角度加强文言文全篇阅读能力 的训练。
一、 考查形式
1、 对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设题或对某一问题从多个不同方面进行叙述(从文中找出某个观点的依据,或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 。此种考法的不足:考查的角度较单一,信息量不大。
2、 选择能够说明同一问题的数个句子。(近几年高考题中出现的一种新样式)
二、能力训练方法
1、平时阅读时,多进行圈点和摘记训练;
圈点文中关键的词语,摘记文中的主要内容。这样可以将长文读短,把内容简化,利于抽译出文章的要点。
3、 建立整体的阅读观,既要注意题干、选项的分析,又要注意对材料的理解,二者不可偏废。整体把握是筛选信息的手段和途径。
三、 解题思路
第一步、参透题干
指吃透题干中的概括性论断的含义,它能给你一个筛选相关信息的标准。
第二步、分析信息
逐句分析所给语句,这些语句虽然大都很短,但是均有各自的概括性论断,把它们与题干中的论断做是非比较,以便做出判断,当然这一步须既有理解文言语句字面意思的能力,又要有概括语句深层意义的能力,这一步做好了,就为后面的选择扫清了障碍。
第三步、对照确认
第四步、确定答案
当然,解题思路因人而异,不过,不论解题思路如何,"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必须要在理解每个句子的基础上,立足全文,居高临下来辨析和断定句子所陈述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选取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
第六讲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一、 高考测试的方式
文言译句的考查方式综合性非常强,字词句式等语文知识都要反映出来,这种题很能考核学生的文言整体素质。
二、 文言翻译的注意点
1、 要适应新题型
以往都是从文中挑出两句,让考生翻译,今年高考翻译的题量和分值均有提高,对此得较快适应才是。
2、 翻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表面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但测试的重点可能还是在于某一实词、虚词或者文言句式,其中又以考查把握多义实词的能力为主,涉及面广,因此说,对文言译句的复习,当是以字、词、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基础。
不管什么样类型的考题,都应该把确定重点词语和翻译时联系上下文作为解题的两个关键环节,打通了这两个环节,任何类型的考题都会迎刃而解。译好后务必审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 千万别漏了文段中或文段后的任何一个注解(有时题目的答案就隐含在注解中,如87年高考题)
三、 文言翻译的原则
1、 译文做到"信""达""雅"
(1).信。要忠实于原文意思。
(2).达。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同时要与上下文文气贯通一致。
(3).雅。要尽量做到美一些,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在"信""达""雅"三者之中,又以"信"为最重要。
2、
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要求字字落实,译文在原文中有根据,并且译文的句式特征和风格都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作为考试,基本以直译为主,实在难以直译时才采用意译的手段。
四、 文言翻译的方法
由于高考中采用直译的方式,因此,翻译句子应该着重以直译为主进行训练
(一)直译的方法
1、 扩张翻译 (扩)
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或多音节词。对译时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
⑴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辅助成分(亦称前缀、后缀)。如:
鼠(老鼠)度其无他技(1998年上海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物 、亲近 )
⑵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作为语
素之一)。如:
终不辱(玷辱)于愚(愚蠢)僧俗(庸俗)士之剥凿(开凿)也(1998年上海题)
⑶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如:
盗惧(害怕)吾闻(知道)其过,是有耻恶之心(2001年上海春季题)
练习:、君恶闻其过,则忠化问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2003年全国卷)
对译:①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
②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对译:到(李广)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2、 换成今语 ( 换)
由于语言发展变化,文言中不少词已用现代汉语中的同形词代替了。要准确地翻译出原意,就应该进行词语替换。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通假字
如:①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竟然、辩驳)
②先生之说,诚可谓苦口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对译: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人各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
3、 照录不译 (留)
人名、地名、国名、年号、朝代、官职、典章制度等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可保留。 关键是要学会根据文段意思推断这些词语。
例:宰臣令狐峋恶之,乃罢仆射,仍加检校司空,守太子太师。
4、 删掉不译
某些虚词,如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和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可删去不译。
如: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王烈派人寻找,就是那个原先偷牛的人。)
5、 补充省略
文言文中常常有成分(主、谓、定、介等)省略现象,其省略是无规律可循的。判断其省略了什么,只有根据语境准确地把握前后句的关系,才能确认,不象现代汉语那样有规律可循。因此,翻译时,必须将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将跳跃的内容都补出,才通顺。
如:乃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与议。
6、 调整语序
古今汉语在语法基础上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不可忽视。在翻译时,必须把古汉语的语序调整为现代汉语的语序。其变化主要体现在特殊句式和活用现象上。特殊句式主要有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使动句、意动句、被动句等;活用现象主要有名词活用作动词、动词活用作名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和动词活用作状语等。
如:①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②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③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
7、拆分双音节词。
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词,在白话文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拆成两个单音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白话文中的双音词的词义去翻译。如: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1994年上海题)
"无聊"在该句中是两个单音词,需拆开翻译,"无"应翻译成"没有","聊"应翻
译成"依靠";而不能翻译成白话文中的双音词的词义"由于清闲而烦闷"或"(言谈、行动 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以上“留、对、换、删、拆”是针对词汇的翻译而言的,“补、调”是针对句子的翻译而言的。至于具体采用何种翻译方式,还要依据具体的语境,切不可生搬硬套。
(二)意译的方法
1、转述法
文言文的许多修辞格,如果直接按原文翻译出来,即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与要求,其意思也会不明确。因此,就要把这些修辞格的词语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达,这就是转述法。
2、凝缩法
文言里有时为了加强文章的气势,或增强某种表达效果而使用一些繁笔,如果照原文对译出来,的确难以做到,表达效果也不好,在这种情况之下就把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简略地意译出来,称之为凝缩法。
五、翻译的具体步骤(三步九法)
览 ← → 析 ← → 解
留 连 跳 补 换 调
选 猜 套
六、文言翻译错答探究和备考对策
(一)失误原因探究
1、不需要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名年号国号器物名朝代名度量衡典章制度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
例: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高考卷)
误译:大概说的是姓李的高级将领吧?
2、以今释古 、望文生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有了变化,因此,要根据语境确定词义,切不可以今释古 、望文生义 。
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造成遗漏
如:三年将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铭功颂德。
4、词语翻译不恰当
5、没有译出通假字
6、只译出大意,不能将关键词、关键句式的翻译落实到位。
7、不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受现代汉语的干扰,因而误译。
8、只注意翻译句子本身,不顾全篇以及上下文,断章取义,造成句子的误读、误解和误译。
(二)备考对策
1、适当阅读一些文言语段,积累文言知识、增强文言语感,适当加强文言翻译的训练。
2、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熟悉文言句式的翻译方法。
3、掌握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4、按照正确的 步骤答题:
①认真阅读原文,把握全文主旨及基本思路。
②重点审读要求翻译的文句及其所在的文段。把握语言环境。如句子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上下文的关联和照应等。
③找出该句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把握该句的句式,包括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④按照翻译的要求写出译文。
⑤将译文放到原文中加以检验,并作文字上的必要修改。
七、 题型示例 (三人行P13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