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1-05-13 发布

(浙江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准提分练 第五章 专项限时精练(二)语言文字运用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限时精练(二) 语言文字运用 ‎(用时:20分钟 分值: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梦应是一幅多维度的篮图,它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融(rónɡ)碰撞,需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传承优秀璀璨(càn)的中国文化。‎ B.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穿梭(suō)于大街小巷,往返于城市乡村,用镜头和笔记录是非曲直、毁喻忠奸,他们是没有硝(xiāo)烟的战场上的“战士”。‎ C.对于饮茶爱好者来说,轻啜(chuò)慢饮,缓缓品味,有助于缅念过去、遥瞻未来,有助于独自沉浸于创造构思中,也有助于激发友朋间隽(jùn)言妙语之谈兴。‎ D.在我心中,江南是温婉如玉的女子,身着旗袍,化着精致的妆容款款走来;大漠是所向披靡(mǐ)的勇士,一身铠甲,背着剑囊,在万马奔腾的嘶(sī)鸣声里披荆斩棘。‎ 答案 D 解析 A项篮—蓝。B项喻—誉。C项“隽”读juà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这是一个思想容易动摇的时代,[甲]“一毕业就失业”“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等令人沮丧的说法让好几代人为之坚守的“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在短时间内分崩离析。那么,谁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呢?‎ ‎[乙]我最近看了一部名为“读书致贫”的影片(“为什么贫穷”系列纪录片最后一集),其旨趣在于唤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关注。纪录片提到,在一些情况下,教育不但无法助人脱贫,甚至使人更贫困了。穷人成了某些教育产业捕食的猎物。片中一个私立学院的“讲师”说,他们一般只挑偏远、消息闭塞的地方宣讲招生,因为那里的学生单见浅闻,根本无法识破其中的玄机。同样天资的学生,由于出生家庭的不同,就注定了在将来的求学道路上,[丙]‎ 3‎ 会比其他人更为艰难——他们需要更好的成绩才能进入同样层次的大学;假如他们成绩一般,则可能要支付更高的学费进入那些教育水准非常可疑的学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分崩离析 B.旨趣 C.甚至 D.单见浅闻 答案 A 解析 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 答案 B 解析 “为什么贫穷”应用书名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在立法上强调加重刑法,并不必然提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威慑效果,在特定条件下甚至还起着相反的作用。‎ B.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是否能自觉维护公共道德,遵守文明规范,是社会维持长治久安和谐发展的内在保障。‎ C.动物园的选址和建设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国家相关法规出发,既要有利于动物生存又要保证游客安全。‎ D.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能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又能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还能支持本土人才勇攀高峰。‎ 答案 A 解析 B项两面对一面,“是否能”谈到的是正反两面的情况,“是……的保障”讲的是正面的情况,显然搭配不当。C项句式杂糅,“根据……出发”应为“根据……”或“从……出发”。D项语序不当,根据逻辑关系应该由部分到整体,由内到外,应调整为“既能支持本土人才勇攀高峰,又能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还能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 ‎5.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提取三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4个字。(3分)‎ 人的意识(或者说灵魂)到底能不能独立于身体而存在,这是人们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在过去科学不发达的年月,人们一般倾向于相信灵魂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所以宗教上才有天堂、地狱和来世之说。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所谓“灵魂出窍”实质上是一种幻觉,而且这种幻觉并非在人濒死时才会产生,只要我们从某两种感官(通常是视觉和触觉)中得来的信息相互矛盾,就很容易产生灵魂出窍的幻觉。现在,科学家甚至通过一些简单的办法就能诱导一个健康人“灵魂出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意识(灵魂) 独立存在 幻觉 3‎ ‎6.以“我”“夕阳”“河水”“远山”四个意象为必要元素,描写一个场景,表达一种情感。要求:①有心理描写,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③有意境,④不少于120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夕阳西下,柔和的光芒笼罩着将暮未暮的世界,天地苍茫而祥和;河水平缓而安静地流淌,不发出一丝声响,河面却闪烁着红宝石般的粼粼波光;远山如黛,蜿蜒起伏,它们正一个接一个地向我轻声道别,然后慢慢隐没于黑暗之中。坐在这金色斜晖里,望着眼前无限美好的河山、大地和天空,我的内心安宁而愉悦:生命如此静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