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8.00 KB
  • 2021-05-14 发布

20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湖南祁东育贤中学 周友良 ‎ 衡阳县一中 刘亚明 ‎ 一、线段长度最短或截面周长最小问题 例1. 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各棱长均为2,M为AA1中点,N为BC的中点,则在棱柱的表面上从点M到点N的最短距离是多少?并求之.‎ 解析: (1)从侧面到N,如图1,沿棱柱的侧棱AA1剪开,并展开,则MN===‎ ‎(2)从底面到N点,沿棱柱的AC、BC剪开、展开,如图2.‎ 则MN=‎ ‎==‎ ‎∵< ‎ ‎∴=.‎ 例2.如图,正方形ABCD、ABEF的边长都是1,而且平面ABCD、ABEF互相垂直。点M在AC上移动,点N在BF上移动,若CM=BN=(1)求MN的长;‎ ‎(2)当为何值时,MN的长最小; (3)当MN长最小时,求面MNA与面MNB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解析:(1)作MP∥AB交BC于点P,NQ∥‎ AB交BE于点Q,连接PQ,依题意可得MP∥NQ,且MP=NQ,即MNQP是平行四边形。∴MN=PQ,由已知,CM=BN=a,CB=AB=BE=1,‎ ‎∴,, 即, ‎ ‎∴‎ ‎(2)由(1)知: ,‎ ‎(3)取MN的中点G,连接AG、BG,∵AM=AN,BM=BN,∴AG⊥MN,BG⊥MN,‎ ‎∴∠AGB即为二面角α的平面角。又,所以由余弦定理有 A B C D E F G H P M N ‎。故所求二面角。‎ 例3. 如图,边长均为a的正方形ABCD、ABEF所在的平面所成的角为。点M在AC上,点N在BF上,若AM=FN ,(1)求证:MN//面BCE ; (2)求证:MNAB; ‎ ‎(3)求MN的最小值.‎ 解析:(1)如图,作MG//AB交BC于G, NH//AB交BE于H, MP//BC交AB于P, 连PN, GH , 易证MG//NH,且MG=NH, 故MGNH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GH , 故MN//面BCE ;‎ ‎(2)易证AB面MNP, 故MNAB ;‎ ‎(3)即为面ABCD与ABEF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即,设AP=x , 则BP=a-x , NP=a-x , 所以:‎ ‎ ,‎ A B F E C D P N M 故当时,MN有最小值.‎ 例4.如图,正方形ABCD、ABEF的边长都是1,而且平面ABCD、ABEF互相垂直。点M在AC上移动,点N在BF上移动,若CM=x ,BN=y, (1)求MN的长(用x,y表示);(2)求MN长的最小值,该最小值是否是异面直线AC,BF之间的距离。‎ 解析:在面ABCD中作MPAB于P,连PN,则MP面ABEF,所以MPPN,PB=1-AP=在PBN中,由余弦定理得:PN2=‎ ‎,在中,MN=‎ ‎;‎ ‎(2)MN,故当,时,MN有最小值。且该最小值是异面直线AC,BF之间的距离。‎ 例5. 如图,在ΔABC中,∠ACB=90°,BC=a,AC=b,D是斜边AB上的点,以CD为棱把它折成直二面角A—CD—B后,D在怎样的位置时,AB为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解析: 设∠ACD=θ,则∠BCD=90°-θ,作AM⊥CD于M,BN⊥CD于N,于是AM=bsinθ,CN=asinθ.‎ ‎∴MN=|asinθ-bcosθ|,因为A—CD—B是直二面角,AM⊥CD,BN⊥CD,∴AM与BN成90°的角,于是AB==≥.‎ ‎∴当θ=45°即CD是∠ACB的平分线时,AB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例6. 正三棱锥A-BCD,底面边长为a,侧棱为2a,过点B作与侧棱AC、AD相交的截面,在这样的截面三角形中,求(1)周长的最小值;(2)周长为最小时截面积的值,(3)用这周长最小时的截面截得的小三棱锥的体积与三棱锥体积之比.‎ 解析:(1)沿侧棱AB把正三棱锥的侧面剪开展成平面图.如图1,当周长最小时,EF在直线BB′上,∵ΔABE≌ΔB′AF,∴AE=AF,AC=AD,∴B′B∥CD,∴∠1=∠2=∠3,∴BE=BC=a,同理B′F=B′D=a.∵ΔFDB′∽ΔADB′,∴=,==,∴DF=a,AF=a.又∵ΔAEF∽ΔACD,∴BB′=a+a+a=a,∴截面三角形的周长的最小值为a.‎ ‎(2)如图2,∵ΔBEF等腰,取EF中点G,连BG,则BG⊥EF.∴BG===a ∴SΔBEF=·EF·BG=·a·a=a2.‎ ‎(3)∵VA-BCD=VB-ACD,而三棱锥B—AEF,三棱锥B—ACD的两个高相同,所以它们体积之比于它们的两底面积之比,即 ‎===‎ 评析 把曲面上的最短路线问题利用展开图转化为平面上两点间距离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是求曲面上最短路线的一种常用方法.本题中的四面体,其中任何一个面都可以做为底面,因而它可有四个底面和与之对应的四条高,在解决有关三棱锥体积题时,需要灵活运用这个性质.‎ 二、面积最值问题 例7. 如图1所示,边长AC=3,BC=4,AB=5的三角形简易遮阳棚,其A、B是地面上南北方向两个定点,正西方向射出的太阳光线与地面成30°角,试问:遮阳棚ABC与地面成多大角度时,才能保证所遮影面ABD面积最大?‎ 解析: 易知,ΔABC为直角三角形,由C点引AB的垂线,垂足为Q,则应有DQ为CQ在地面上的斜射影,且AB垂直于平面CQD,如图2所示.‎ 因太阳光与地面成30°角,所以∠CDQ=30°,又知在ΔCQD中,CQ=,由正弦定理,有 ‎=,‎ 即 QD=sin∠QCD.‎ 为使面ABD的面积最大,需QD最大,这只有当∠QCD=90°时才可达到,从而∠CQD= 60°.‎ 故当遮阳棚ABC与地面成60°角时,才能保证所遮影面ABD面积最大.‎ 例8. 在三棱锥A—BCD中,ΔABC和ΔBCD都是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二面角A—BC—D=φ,问φ为何值时,三棱锥的全面积最大。‎ 解析:SΔBAC=SΔBCD=a2为常量,所以三棱锥全面积的大小取决于SΔABD与SΔACD的大小,由于ΔABD≌ΔACD,所以只求SΔACD何时面积取最大值即可。∵SΔACD=asin∠ACD,所以当∠ACD=90°时面积最大,问题得解。‎ 解 如图,取BC中点M,连AM、DM,∴ΔABC和ΔBCD都是正三角形,∴∠AMD是二面角A-BC-D的平面角,∠AMD=φ,又∵ΔABD≌ΔACD,且当∠ACD=90°时,ΔACD和ΔABD面积最大,此时AD=a,在ΔAMD中,由余弦定理cos∠AMD=-,‎ ‎∴当φ=π-arccos时,三棱锥A-BCD的全面积最大。‎ 点评 本题将求棱锥全面积的最大值,转化为求ΔACD面积的最大值,间接求得φ角。‎ 例9、一个圆锥轴截面的顶角为1200,母线为1,过顶点作圆锥的截面中,最大截面面积为 。‎ 分析:本题是截面问题中的常见题,设圆锥的轴截面顶角是α,母线长为l,则截面面积Smax=,本题轴截面顶角为1200,∴最大面积为。‎ 例10、圆柱轴截面的周长L为定值,求圆柱侧面积的最大值。‎ 分析:设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分别为d,h,则有:2(d+h)=L,d+h=L/2,S侧=πdh≤π=(当且仅当d=h时取“=”)。‎ A B C D D1‎ A1‎ C1‎ B1‎ E F G 例11、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BCD中,若G、E分别是BB1、C1D1的中点,点F是正方形ADD1A1的中心。则四边形BGEF在正方体侧面及底面共6个面内的射影图形面积的最大值是 。‎ 分析:可得四边形BGEF在前后侧面上的射影相等且等于;在左右侧面上的射影相等且等于;在上下底面的射影相等且等于,所以射影图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三、体积最值问题 例12. 如图,过半径为R的球面上一点P作三条两两垂直的弦PA、PB、PC,(1)求证:PA2+PB2+PC2为定值;(2)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的最大值.‎ 解析:先选其中两条弦PA、PB,设其确定的平面截球得⊙O1,AB是⊙O1的直径,连PO1并延长交⊙O1于D,PADB是矩形,PD2=AB2=PA2+PB2,然后只要证得PC和PD确定是大圆就可以了.‎ 解: (1)设过PA、PB的平面截球得⊙O1,∵PA⊥PB,‎ ‎∴AB是⊙O1的直径,连PO1并延长交⊙O1于D,则PADB是矩形,PD2=PA2+PB2.‎ 设O为球心,则OO1⊥平面⊙O1,‎ ‎∵PC⊥⊙O1平面,‎ ‎∴OO1∥PC,因此过PC、PD的平面经过球心O,截球得大圆,又PC⊥PD.‎ ‎∴CD是球的直径.‎ 故 PA2+PB2+PC2=PD2+PC2=CD2=4R2定值.‎ ‎(2)设PA、PB、PC的长分别为x、y、z,则三棱锥P—ABC的体积V=xyz,‎ V2=x2y2z2≤()3=·=R6.‎ ‎∴V≤R3.‎ 即 V最大=R3.‎ 评析:定值问题可用特殊情况先“探求”,如本题(1)若先考虑PAB是大圆,探求得定值4R2可为(1)的证明指明方向.‎ 球面上任一点对球的直径所张的角等于90°,这应记作很重要的性质.‎ 四、角度最值问题。‎ 例13.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A1B1上的一动点,平面PAD1和平面PBC1与对角面ABC1D1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分别为α、β,试求α+β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析:如图.对角面A1B1CD⊥对角面ABC1D1,其交线为EF.过P作PQ⊥EF于Q,则PQ⊥对角面ABC1D1.分别连PE、PF.‎ ‎∵EF⊥AD1,PE⊥AD1(三垂线定理).故由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知 ∠PFQ=α,‎ 同理,∠PFQ=β.‎ 设A1P=x,(0≤x≤1),则PB1=1-x.‎ ‎∵EQ=A1P,QF=PB1,PQ=,‎ ‎∴当0<x<1时,有 tanα=,tanβ=,‎ ‎∴tan(α+β)==‎ ‎=‎ 而当x=0时α=,tan(α+β)=tan(+β)=-cotβ=-=-,上式仍成立;类似地可以验证.当x=1时,上式也成立,于是,当x=时,tan(α+β)取最小值-2;当x=0或1时,tan(α+β)取最大值-.‎ 又∵ 0<α+β<π,‎ ‎∴(α+β)max=π-arctan ‎(α+β)min=π-arcta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