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0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基础习选题(10)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在立法上强调加重刑法,并不必然提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威慑效果,在特定条件下甚至还起着相反的作用。
B.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是否能自觉维护公共道德,遵守文明规范,是社会维持长治久安和谐发展的内在保障。
C.动物园的选址和建设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国家相关法规出发,既要有利于动物生存,也要保证游客安全。
D.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能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又能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还能支持本土人才勇攀高峰。
答案 A
解析 B.两面对一面,“是否能”谈到的是正反两面的情况,“是……的保障”讲的是正面的情况,显然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根据……出发”应当改为“根据……”或“从……出发”。D.语序不当,根据逻辑关系应该由部分到整体,由内到外,应调整为“既能支持本土人才勇攀高峰,又能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还能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
链接---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把经济复苏建立在增加美国消费和通过外国储蓄提供容易得来的钱的基础上,其结果将会是重蹈覆辙,对全球市场和政治产生危险的后果。
②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③这种GDP减少,通胀上升,以及预算赤字庞大的相互交织的状况在发达世界并不多见,但绝不是绝无仅有;希腊的境遇就与英国如出一辙。
④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都为陈迹,令人唏嘘不已。
⑤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汪潮涌表示,“逆全球化”说法言过其实,全球化正以一种全新姿态为中国企业带来五种机遇,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也将扮演新角色。
⑥吉林市中心商厦一楼窗户全部焊有粗粗的铸铁护栏,一位消防专家指出,这样的做法是消防法规所令行禁止的。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②⑥
答案 B
解析 ①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②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此句指听话人听不懂,不合语境。③绝无仅有:极其少有。④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使用错误。⑤言过其实:说话过分,不符合实际。⑥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使用错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校园里时不时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凌事件,很多人都是漠不关心,直到出现严重后果,才会被人们重视。
B.很多人都知道气候变暖主要源于老旧汽车和大型工业设施的废气排放造成的,却并不知道,饮食习惯也影响着气候变化。
C.阅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因为它不仅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而且能开阔人的视野,开启人的智识发展进程。
D.一次知识的考试只能检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根本无法检测出学生的道德品质状况和人文素养。
答案 D
解析 A项偷换主语,“才会被人们重视”的主语应该是“欺凌事件”,而不是“很多人”。B项句式杂糅,“源于……”与“是由……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在了一起,可将“源于”改为“是由”。C项语序不当,应将“开阔人的视野”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互换位置。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值张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向他全家表达了诚挚的祝福。
B.淮海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C.刚刚收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
D.李教授出院了,小王在电话里对他说:“欣闻您康复出院,特表示衷心祝贺,不知您何时来上班?”
答案 C
解析 C项忝列: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使用正确。A项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子。一般不用于第三方。B项垂询:敬辞,垂问。不能用于自身。D项打电话应该用口头语。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这一辈子其实 ① 活一个心情。你每天多存入一些快乐,不比存入那些烦恼、忧愁、痛苦强吗?一生存入的快乐多了,你这一辈子取出的幸福就多;一生存入的烦心事多了,你这一辈子 ② 很难取出愉悦。地球 ③ 成为生命的乐园, ④ 它存入了青山绿水 ⑤ 蓝天白云——那是地球的一张张笑脸。 ⑥ ,这个快乐的星球,只能成为荒凉的地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过是
便
能够
缘于
和
但是
B
就是
就
之所以
是因为
与
否则
C
就是
将
即使
然而
同
反之
D
无非是
会
虽然
但是
与
相反
答案 B
解析 通过分析可知,③后面的“生命的乐园”与④后面的“青山绿水”存在因果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由此排除C、D两项。“但是”,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语义的转折,往往与“虽然、尽管”等呼应;“否则”,意思是如果不是这样。⑥后面的内容与前一句不是转折关系,故应填“否则”,由此排除A项。
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员,明清时指经本省各级考试入府、州、县学者,习称秀才。
B.博士,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诸子、诗赋术数、方伎等皆立博士。
C.“卷轴”指裱好有轴可卷舒的书籍或字画等。现在书籍都装订成册,卷轴专指字画。
D.单于,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后泛指外族首领。《塞下曲》有“单于夜遁逃”句。
答案 C
解析 “卷轴专指字画”错误。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在列举事例后,以总结性语句“ , ”强调了人要善于借助外力来提升自己。
(2)《蜀道难》中,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山峰奇绝的句子是“ ,
(3)《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是发出“ ”的疑问,然后假托古仁人之口回答,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答案 (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3)然则何时而乐耶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医之为术,其说之至粹而出于古者,莫过《素问》《难经》,述阴阳气运之理,辨形体荣卫之原,以明养生治疾之道。其精微之要得诸心而见于效者,固有不可以言传者矣,书岂足以尽其意乎?后之学者,不能求其为书之意,而泥其说。甚者弃书不省,而惟攻乎浅陋拘阂之方书。
人之耳目、手足均也,脉络、血气、筋骨均也,而其变之乖殊若此,医岂易言乎?药岂易用乎?其病在乎心也,而药其肺;在乎寒也,而以为热;病乎实也,而以为虚。病不能自言,受药而死者无所控诉,故医得用其术而莫之诘也。(选自方孝孺《医原》)
(1)其精微之要得诸心而见于效者,固有不可以言传者矣,书岂足以尽其意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不能自言,受药而死者无所控诉,故医得用其术而莫之诘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那些精深微妙的要旨在心里领会并体现效果的,本来就有不能用言语传授的,书本怎么能完全穷尽那意思呢?
(2)
疾病自己说不了话,因用药而死的无从申诉,所以,医生能实施他的医术而没有人诘难他的做法。
参考译文
医术在古代医学理论里是最纯粹的,没有超过《素问》《难经》的,它们通过阐述阴阳气运的道理,辨析身体养护的原理,来阐明养护生命医治疾病的规律。那些精深微妙的要旨在心里领会并体现效果的,本来就有不能用言语传授的,书本怎么能完全穷尽那意思呢?后来的学者不能推求写书的本意,而拘泥那些成说。更离谱的是弃绝医学书籍不去省察体悟,却只在浅显鄙陋囿子成见的医方之书上用功。
人的耳朵眼睛、双手双脚都一样,脉络、血气、筋骨都一样,但其相差如此之大,医生怎会易于辨治呢?用药怎会容易呢?他病在心上,却对肺部用药;病属寒症,却当作热症来治;病属实症,却当作虚症来医。疾病自己说不了话,因用药而死的无从申诉,所以,医生能实施他的医术而没有人诘难他的做法。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凡乱者,形名不当也。人主虽不肖,犹若用贤,犹若听善,犹若为可者。其患在乎所谓贤从不肖也,所为善而从邪辟,所谓可从悖逆也。是形名异充,而声实异谓也。夫贤不肖,善邪辟,可悖逆,国不乱、身不危奚待也?
尹文见齐王,齐王谓尹文曰:“寡人甚好士。”尹文曰:“愿闻何谓士?”王未有以应。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士已。”尹文曰:“王得若人,肯以为臣乎?”王曰:“所愿而不能得也。”尹文曰:“使若人于庙朝中深见侮而不斗,王将以为臣乎?”王曰:“否。大夫见侮而不斗,则是辱也,辱则寡人弗以为臣矣。”尹文曰:“虽见侮而不斗,未失其四行也。未失其四行者,是未失其所以为士一矣。则向之所谓士者,乃士乎”?王无以应。
尹文曰:“今有人于此,将治其国,民有非则非之,民无非则非之,民有罪则罚之,民无罪则罚之,而恶民之难治,可乎?”王曰:“不可。”尹文曰:“窃观下吏之治齐也,方若此也。”王曰:“使寡人治信若是,则民虽不治,寡人弗怨也。”尹文曰:“言之不敢无说,请言其说。王之令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民有畏王之令,深见侮而不敢斗者,是全王之令也,而王曰:‘见侮而不敢斗,是辱也。’夫谓之辱者,非此之谓也。”齐王无以应。论皆若此,故国残身危,走而之谷,如卫。桓公尝以此霸矣,管仲之辩名实审也。
(选自《吕氏春秋·正名》)
(1)夫贤不肖,善邪辟,可悖逆,国不乱、身不危奚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若人于庙朝中深见侮而不斗,王将以为臣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寡人治信若是,则民虽不治,寡人弗怨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不贤能的人为贤能,把邪说当作好建议,认为悖逆的行为是正确的,这样国家不混乱、自身不危险又等什么时候呢?
(2)假如这个人在庙朝(朝廷)里,被深深地侮辱却不去还击,大王还将把他任用为下臣吗?
(3)假如我治理国家果真到了这个地步,那么百姓即使治理不好,我也不怨恨。
解析 得分点:(1)“贤”“善”“可”的意动用法,“奚待”的宾语前置句。(2)“见”表被动,“以为”,句意对。(3)“使”“信”“是”“虽”“治”。
参考译文
凡是祸乱的产生,皆因为形实和名目不相符。君主虽然不贤德,但如果任用了贤能的人,如果听从了好的建议,如果做了可行的事,(就还不至于遭祸)。他们的祸患在于他们口称贤能,却听从不贤能的人;所认为的好建议,实际上却听从邪说;所认为可行的事,实际上却听从悖逆的行为。这是因为形和名的内容不同、实和质相异的原因。以不贤能的人为贤能,把邪说当作好建议,认为悖逆的行为是正确的,这样国家不混乱、自身不危险又等什么时候呢?
尹文拜见齐王,齐王对尹文说:“我十分喜好士人。”尹文说:“我想听听你说什么是士人呢?”齐王没有回答。尹文说:“假如这里有一个人,他孝顺地侍奉双亲,忠诚地侍奉君主,对待朋友讲究信义,在乡间敬爱兄长。有这四种品行的人,可以叫作士人吗?”齐王回答说:“这真可以称得上是士人了。”尹文说:“大王得到这个人,肯把他收为下臣吗?”齐王说:“我愿意,可惜未能得到这样的一个人。”尹文说:“假如这个人在庙朝(朝廷)里,被深深地侮辱却不去还击,大王还将把他任用为下臣吗?”齐王说:“不会。大夫受到了侮辱却不还击,就是耻辱,这样一个甘愿忍受耻辱的人,我是不会把他任用为下臣的。”尹文说:“虽然他受辱却不还击,但没有失却自己的四种品行。没有失却这四种品行的人,是没有失去他自己作为士人的条件。那么大王先前认为的士,怕不是士吧?”齐王没有话可说。
尹文说:“假如这里有一个人,将要治理自己的国家,百姓有过错就责怪他们,百姓没有过错也责怪他们,百姓有罪就惩罚他们,百姓没有罪也惩罚他们,却还怨恨百姓难于治理,可以吗?”齐王说:“不可以。”尹文说:“我私下观察了下面的官吏,他们治理齐国的地方事务,就恰恰像这样。”齐王说:“假如我治理国家果真到了这个地步,那么百姓即使治理不好,我也不怨恨。”尹文说:“我说这些话不敢不加辩解,请允许我说一下理由。你的法令说:‘杀人的处死,伤人的用刑。’有的百姓畏惧你的法令,受到很大的侮辱都不敢还击,这是顾全你的法令,你却说:‘受侮辱却不敢还击的人是自甘受辱。’真正叫作屈辱的,不应该是这样。”齐王没有话可说。齐王的对话议事都是这样,所以难免国家衰破,自身危险,逃跑到谷这个地方去,进了卫国。齐桓公曾经凭借齐国称霸诸侯,这是因为管仲考察辨析贤士的名实清楚周密啊。
三、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安 贫
韩偓①
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
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②。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注 ①韩偓:唐末五代诗人,唐昭宗曾欲拜他为宰相,但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逐出朝廷。后来朱温篡唐,建立梁朝,韩偓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②蒲卢:又名蜾蠃,一种细腰蜂,每产卵于小孔穴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歌首联中的“风”指四肢风痹。“八行书”指信札。“暗”是形容老眼昏花,视力不明。“九局图”指棋谱。“手风”和“眼暗”,都写自己病衰的身体。
B.颔联就室内景物略加点染,进一步烘托出“安贫”的题旨。“窗里日光飞野马”一句暗示时光如白驹过隙,难以把握。“筠管”,竹管,这里指毛笔筒。
C.《新唐书·韩偓传》记载,一次朱温上殿奏事,侍臣们纷纷避席起立,唯有韩偓端坐不动,引起朱温的恼怒。这就是诗中自谓的“安蛇足”“捋虎须”,也就是诗人致贫的来由。
D.尾联紧承颈联对往事的回忆,运用了“滥竽充数”这一典故,表达自己对黑暗世事彻底失望、愿意隐退,满腔的愤懑最终化作一声叹息,情切而辞婉。
E.本诗是唐代诗人韩偓晚年感叹身世的作品。诗作将现实与回忆连成一片,这里的“贫”,一语双关,不光指经济上的困窘,同时也指政治上的失意。
2.诗题为“安贫”,诗人真的安贫吗?这首诗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精析
1.BD [B项颔联中的“野马”指浮游于空气中的埃尘,语出《庄子·逍遥游》。该句意思是:闲居无聊,望着室内的埃尘在窗前日光下浮动。D项尾联,诗人在回顾自己报国无成的经历之后迸发出了一个质问:世界上怎会没有人将人才问题默记于心,可又有谁准备像齐愍王听竽那样认真地选拔人才以挽救国事呢?质问带有那么一点微茫的希望,而更多的是无可奈何的感慨:世无识者,有志难骋,不甘于安贫自处,又将如何!满腔的愤懑终于化作一声叹息,情切而辞婉。诗人的心情是矛盾的,并非“彻底失望、愿意隐退”。]
2.(1)不是真的安贫。
(2)①颈联中诗人敢于坚守礼法,触怒权贵。他感到自己虽愚拙,但报国不避艰危,(故表面以“安蛇足”自嘲,实际上以敢于“捋虎须”而自负)
透露出他在颓唐外表下隐藏着的一片舍身许国的忠诚。②尾联,诗人确实有感于世事黑暗,没有明辨贤愚的明君,人才只能沉默无言,表达了内心的失落与无奈。③题作“安贫”,实质是不甘安贫,希望有所作为;但由于无可作为,又不能不归结为自甘安贫。表现了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
相关文档
- 复习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2021-05-148页
- 河北省高考物理二轮专题练习带电粒2021-05-145页
-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高考物理一轮2021-05-146页
- 2017年度高考数学(文)二模试题(上海市2021-05-148页
- 2013-2018高考英语试题分项版解析2021-05-1445页
- 2015高考历史第6课时(鸦片战争、甲2021-05-145页
- 人口与城市专题五年高考真题汇编2021-05-142页
- 高考湖南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2021-05-145页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卷近5年模拟2021-05-1414页
- 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古典诗歌鉴赏2021-05-14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