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5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附:2011高考历史聚焦参考题(建议用好)
(一)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名人梦想录(部分)
人 物
梦 想
郁达夫
将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阶级,没有争夺,没有物质的压迫,人人都没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财产”。
林语堂
“我不做梦,希望民治实现,人民可以执行选举、复决、罢免之权,只希望人民之财产生命不致随时被剥夺。” “我不做梦,希望人民有集会结社权,只希望临时开会抗日不被军警干涉。”
章乃器
中国将来的革命,必然是一个向整个的上层阶级进攻的左倾的革命。那个革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伥。
李宗武
希望“中国的军人不要只能内战,不能抗外。军事当局不要只知剿共,不知御侮。……希望能杀尽一切贪官污吏。……中国民众能监督政府,使政府不为少数军阀所私。使政府为民众全体的政府。”
周谷城
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
宋云彬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材料二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来源统计表(共142篇)
(1) 美国历史学家胡慧珊认为:①“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是最为关心政治的一批人”,②“但在30年代的中国,学生还远没有被充分动员起来”。请忽略其他因素,以材料为依据,分别分析观点①②的合理性。(3分)
(2) 有人认为,在近代中国,越是早与西方发生接触的地区,政治意识越是较早觉醒。请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这一观点能否得到该材料的支持?(假定除与西方接触时间之外,促进各城市人民政治意识觉醒的其他条件都相同)。(2分)
(3) 综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30年代造成中国人民政治意识觉醒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 投稿内容大多涉及政治;投稿人中以教授、编辑与著作家占绝大部分,学生很少;
(2) 否,广州早在1840以前就已经与西方发生接触,但参与投稿的人数却很少。
(3) 包括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或分别答军阀混战、政治黑暗、外来侵略也可)、科技发展的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救济精神饥荒的方法,我认为东方的——中国与印度——比较最好。东方的学问,以精神为出发点;西方的学问,以物质为出发点。救知识饥荒,在西方找材料;救精神饥荒,在东方找材料。”
——梁启超《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1923年1月13日)
材料二 1925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演讲中指出“我们现在要学欧洲,是要学中国没有的东西。中国没有的东西是科学,不是政治哲学。至于讲到政治哲学的真谛,欧洲人还要求之于中国”
——《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230~231页
(1)材料中梁启超与孙中山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与新文化运动有何异同?
(2)评析材料二中孙中山的观点。
(3)梁启超与孙中山的讲话代表了当时一种流行的观点,请指出造成这种观点产生的国际背景及其演化趋势。
参考答案:
(1) 同:都承认西方科学相对于中国的优势与价值
异:梁、孙认为中国自身的哲学与政治哲学优于西方,而新文化运动认为中国应学习西方民主
(2) 评分标准:(1)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①对中西科学的认识;②对中西政治哲学的认识;③分析其观点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④总体评价。
(2)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言之成理。
(3) 历史背景: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会议形成了新的国际体系。
发展趋势:这一国际体系仍旧是不平衡的,世界面临新的世界大战。
(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部署之一,是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某班学生进行了“学习历史·关注物价”的主题学习。
探究问题一:中国古代先贤处理物价波动的智慧。
春秋范蠡认为“夫粜(售粮的价格),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史记·货殖列传》
战国时期的李悝认为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 ——《汉书·食货志》上
(1)材料表明范蠡和李悝关于粮价的共识是什么?
探究问题二:北宋政府控制物价的办法。
(熙宁五年三月丙午)宋神宗诏曰:“天下商膺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即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辅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魏继忠(监市易务)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移民以遂,国用以足矣。” ——以上材料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2)材料反映了北宋的什么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什么作用?
探究问题三:物价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发生了这样的现象:白银首先流进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必然发生下述现象: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从事商业的人发了大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有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地主的地位削弱了。
——吴于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3)材料反映16—17世纪欧洲社会出现了什么历史现象?这种现象对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探究问题四:物价与社会稳定。
材料一 “银元之战”与“米棉之战”。
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动军警,查封了从事投机活动的证券交易大楼,逮捕法办了金银投机倒把首要分子,刹住了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这就是“银元之战”。
1949年11月25日,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集中抛售粮棉物资,把物价降了下来。半个月后,投机资本家再也没有能力操纵市场物价了,一场涨价风潮就此平息。这就是著名的"米棉之战”。
(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当一个阶级可以不受惩罚地使另一个阶级挨饿时,自由就是虚幻。当富人可以利用囤积垄断操纵其同胞的生死大权时,平等也是虚幻的。当反革命日益操纵物价而3/4的公民无力购买时,共和国同样是虚幻的。”——《现今法兰西灾难的缘由》(雅克·卢1793年)
材料三 (1793年国民公会)5月4日,颁布谷物最高限价法令,囤有粮食者必须限期向地方政府申报、并限价出售,违者罚款直至处死,以1792年1月至1793年5月1日的平均市价为“谷物最高限价”。这是法国大革命史上的第一次限价。群众运动风起云涌,限价运动再次进入高潮,9月11日,颁布了粮食、面粉、饲料的限价法令,实行全国统一价格。9月29日,颁布全面限价法令,盐、肥皂、烟草规定全国统一价格,燃料价格为1790年水平加二分之一,违者按嫌疑犯对待。——《限价运动与法国大革命进程》(《廊坊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5)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法国大革命期间限价的着眼点是什么?(4分)怎样评价这场限价运动?(6分)
(6)从上述控制物价的措施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3分)
参考答案:(1)认为物价关系国计民生,主张保持粮价的相对稳定。(2分)(2)北宋中期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兼并中小商贩。(2分)设市易务。(1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人囤积居奇现象,控制了市场物价,有利于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发展,(1分)也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1分)但是由于保守派反对,最后这些措施被废除。(1分)
(3)价格革命。(1分)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封建主势力衰落;加剧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4)实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2分)
特点:政治手段与经济手段并用控制物价。(或“银元之战”是用政治手段控制物价,“米棉之战”则是运用市场经济控制物价。)(2分)
说明:人民政府在政治上是坚强的,在经济上也是有能力的。(或中共既善于打天下,也善于建天下等)(2分)
(5)着眼点:解决群众的民生问题,巩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维护自由、平等。(4分)
评价:限价运动是雅各宾派在内忧外患的严重情况下被迫采取的措施。(2分)它暂时牺牲了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满足了群众的某些要求。(2分)限价政策的实施,使经济混乱的局面得以克服,社会秩序得以稳定,共和国危机得以解除。(2分)
(6)启示:政府要适时适当地干预市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政府可以通过政治手段和经济手段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控制物价应综合考虑各方利益,从大局出发;控制物价应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着眼点。(3分,答1点得2分,任答2点得满分)
(三)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09年全国文综二37题,2010、2011年广东考试说明中的例题。)
材料:
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国粹学》(1902年)
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
——邓实:《国学讲习记》(1905年)
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则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
——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
(1) 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
(2) 邓实认为“亚洲复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
(3) 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
评析:
(1)本题非常符合广东近年高考命题方向(关于方向问题请参看邹樱相关文章):
第一问:运用新材料(邓实观点),考查提取信息能力(邓实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考查考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考查比较能力,符合能力立意。一个问就包含了多种能力的考核。
第二问: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须与历史知识相结合(评析邓实的观点,必须放到历史中去,即材料中提供的1902、1905年);能力立意之评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亮出观点、史论结合的能力)。一份证据说一份话的历史意识(评析材料中所提供的观点)。
第三问:将史料置于其所产生的语境中了解它的确切含义(历史背景和作用);尊重历史的整体性、复杂性(整题的立意都与此有关,即在复杂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多元文化论与全盘西化论)。
(2)本题所蕴含观念
A.对比新文化运动的西学主张,邓实的思想属于完全的保守派。但是他却也看到了西方文化的发展脉络,理性——宗教神秘——
理性复兴。他认为在中国,古学应该获得复兴,而他所谓的古学即是诸子之学,他将周秦诸子比作希腊七贤,将汉武的罢黜百家后的儒学比作基督教神学,将近代的探索比作近代西方的启蒙和文艺复兴。邓实注重强调文化自有性,也就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视。这与西学派的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形成严重分析。但是邓实却又与现代新儒学的观点存在着分歧。新儒学创始者梁漱溟在新文化运动中,与西学自由化派的胡适,马克思主义化的陈独秀形成三方文化势头。梁漱溟的主张文化多元论,与西方的文化一元论形成对立。
B.文化多元论在世界思潮中的兴起,现代新儒学被世界文化所关注。而其中最为瞩目的当属新儒学中的“文化多元”和“东方文化调和说”。这是一种文化趋向,本题把保守派和西学派进行对比,这有利于给考生一个比较清晰的立场和思路。
(3)本题对教学的启示
A.问题的难度系数并不呈现出“由易到难”的规律,在本题中,第(1)问最难,因为读不懂材料,无法提炼并进行比较;第(2)小问较难且最为开放。相比之下,第(3)小问较易得分。应指导学生挑易的做,看读得懂的文段。
B.“评析”与“评价”的不同。从本题来看,“评析这一观点”包含着“他为什么这样认为”和“你如何评价”两层意思,评分标准中的四点正是依着“层层剥笋”步聚来解剖“评析”二字。
C.“评析”一问已涉及到历史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评析”类的问题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论点+史实+言之有理的分析”即可得分,一方面,这种评析能力是可以训练而得的,另一方面,在读懂材料的情况下,学生独立判断与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得到彰显,显得特别重要。同时,评析一问最易采取SOLO评分方式。
(4)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应试技能
A.学生对基本史实要非常清楚: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将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实际上史实又是分层的,第(1)问中“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学生很多不知道什么叫“认识”,反而会把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三提倡三反对”答上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进行历史概念的分层。
B.学生要有基本观念: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是有分歧的。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对于“史观”一词不要过于简单化和僵化,它的内涵里面包括不同的立场看问题等(如佛山二模38题),四大史观实际上是宏观上的概念,而深入下去有很多具体的观念,比如历史发展的“有渐无顿”的思想(即历史发展是渐进的),历史人物的思想是逐渐发展变化的(敖光绪教授今年在华泰的讲座里重点讲了这个),历史发展的两难(计划与市场的两难、福利与效率的两难等)
C.学生要有基本的阅读能力:读懂、猜懂材料的意思。这是一段半文半白的学术文论,实际上,由于读不懂材料,第(1)问的比较失分应该是非常严重的。
D.基本的答题模式规范:比较类的问题、评析类的问题、原因分析类的问题、作用影响类的问题,在本题体显得比较全面。
(四)
一、关于主题复习的几点看法
1.主题式复习的必要性:新课程标准要求(吸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增强历史洞察能力和历史使命感。多视角、多层次、多形式学习历史。);高考命题趋向要求;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
2.主题选择的原则:时代性——回应时代热点问题;综合性——紧跟高考命题趋势;基础性——立足教材知识点;思想性——有价值、有意义、发人深思。
3.注意时与量的安排:不能花时太长(三到四周左右),避免得不偿失;不要过于空泛,包罗万象(如:古今中外民主法制,这样的主题毫无意义);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点归类、罗列,应重视角分析;把握好广度与深度,问题设计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应重点关注哪些主题?
综合各地主题复习的资料,主题的来源一般分三类:一是学科知识体系专题(如古今中外工商业政策、古今中外国家行政制度等);二是回应时代热点问题的专题(如财富分配与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民生与社会保障问题等);三是高校专家教授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如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问题、社会转型问题等)。从历史教学角度看,三方面的问题都应重视,但如果从高考复习角度衡量,老师们更应关注后两方面的主题。去年两道主观题明显是回应时代热点问题和高校研究的课题。各地各校推出了很多有价值的主题,受益匪浅。这里我想就以下几个主题和大家交流讨论。
主题一:革命、改革与现代化的关系:
背景:北非革命、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中国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
视角:
①现代化为革命、改革创造条件
经济发展——社会关系变化——社会矛盾冲突
②革命、改革推动现代化进程
革命、改革——秩序重建、社会力量整合、经济资源的控制——促进现代化
③革命不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现代化有利于革命情势形成,但未必导致革命,趋向革命还是改革,取决于历史背景。
④革命可导致革命后社会现代化的困境,摆脱困境考验决策集团的智慧。
关联考点: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的欧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的中国。
考题示例:
1.英国对世界现代文明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文明”
——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1)“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英国开创的“新文明”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当拿破仑战争正在激烈进行时,英国“旧的政治体制与新的社会现实发生了冲突……经过长期的较量,最终,英国还是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了问题,完成了权力的重新分配。”
(2)结合史实分析“旧的政治体制与新的社会现实发生了冲突”的原因。英国为何能以和平的手段解决?
——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材料三:1945年,英国工党以“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大不列颠共同体”宣言赢得大选。工党执政后,就开始履行诺言,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和国有化措施。二战后,因为有“福利国家”,英国便成为基本消灭了贫穷而高度发达的国家,至此,经过几百年的努力,英国在社会平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党的施政措施产生的原因。有人认为,工党施政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材料四:“英国留给世界的遗产不仅是工业化、民主化、世界化、城市化——这些现代化的有形标志,而且还创造了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通向现代化的有效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最成熟的发展模式” ——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4)英国留给世界的遗产中,你认为最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是什么?
答案:(1)环境:政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确立(或君主立宪制)
经济——农业、工商业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自由平等观念广泛传播 (4分)
含义:资本主义工业文明(2分)
(2)原因: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要求提高政治地位。(4分)
因为:革命时期形成了以妥协方式协调矛盾的传统;代议制的民主机制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包容性。(4分)
(3)原因:大危机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影响;二战后恢复经济、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4分)
不同意。(2分)
理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强调经济上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政治上强调工人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工党的措施实质上反映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国有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4分)
(4)适时而变,和平渐进,是社会变革的最佳选择,这种方式最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4分)
2.“革命”可以说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主题,20世纪初的革命、20年代革命、40年代革命、60年代革命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革命成为20世纪上半期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途径,它是由中国传统社会“全面危机”、精英势力不断分裂、政府权威流失、地方权力分散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问题设计略)
主题二:启蒙与救亡的关系
背景: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价值观念体系的重建仍然需要强调启蒙的精神;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正日益成为世界各个地区普遍追求的社会理念。启蒙与救亡的关系也是争论激烈的一个学术问题。
视角:①启蒙是时代的呼唤,社会转型推动思想启蒙;而思想启蒙促进社会转型。
一种思想生出信仰,再由信仰成为力量——孙中山
②启蒙思想具有普世价值,各国民主化进程中都必然注重启蒙思想的作用。
③近代中国启蒙与救亡的关系,如何看待“救亡压倒启蒙”还是“救亡呼唤启蒙”还是“救亡与启蒙相辅相成”?
④启蒙在近代中西方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及其原因。
关联考点:启蒙思想在英、法、美三国的发展和运用;体现启蒙思想的重要文件;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传播与民主、救亡运动的关系。
考题示例: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最根本的精神是启发公民认识个人的自由权利不容剥夺,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予以保障”
(1)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制度建设的原则?请列举18世纪诞生的三个体现这些原则的重要法律文件。
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等;《独立宣言》《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
材料二:“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1840年至1945年的主题是救亡”
(2)“救亡”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这一时期“救亡”的方式和重大历史事件。
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推动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不断发展。
方式:改革: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革命: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2分﹚
(3)有学者认为: “五四”以后,启蒙和救亡是当时两大主题,但救亡压倒了启蒙,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而启蒙则被大家遗忘掉了。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提示:支持或反对都可以。
支持:五四后,革命高潮迭起、国共两党政治斗争、全民族的抗日等使救亡成为主旋律,而社会精英力量的分化使思想层面的启蒙逐渐消退。
反对:尽管救亡成为主旋律,但救亡也在呼唤启蒙,思想的启蒙在推动救亡方面仍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思想启蒙的一种表现。
主题三:关于“人权”问题
背景:教育部已批准在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广州大学三所高校分别设立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这是我国首次在高校设立国家级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
在高级中学,除了进行一般性的人权观念培育外,要在有关课程中,系统开展有关中国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教育和国际人权知识的教育。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
视角:
①人权状况的发展受到各国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
②人权问题虽有其国际性的一面,但主要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
③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权的概念及其内涵也在不断发展。
④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来说,最紧迫的人权问题仍然是生存权利和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权利。因此发展权应优先受到重视。
⑤反对任何国家利用人权问题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政治标准和发展模式
关联考点:
1.《大抗议书》:谴责君主对议会权力和人民自由的漠视和损害,抨击苛捐杂税,要求工商业自由,政府对议会负责。
2. 启蒙运动关于人权的理论。
3.《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以人权为旗号,号召反专制、反殖民压迫。
《人权宣言》:“对人权的无知、忘却或蔑视,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
4. 从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到罗斯福的“四大自由”
5.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确认,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
6.《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近代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探索。
7. 文革对人权的严重侵犯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权状况的不断改善。
主题四:关于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经济组织的作用(公司发展及作用)
背景:社会组织研究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央视二台播放《公司的力量》具有导向作用;
现阶段中国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任重道远。
视角: ①公司改写了人与人相处的秩序,国与国竞争的规则。
②公司是一种组织,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公司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③公司在不同的国家,它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引领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④公司影响国际秩序,公司推动全球化进程。
关联考点(仅供参考):
1.商业资本主义阶段垄断性商贸公司的建立(原因、作用)
2.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制形成推动小公司的大量兴起(原因,对经济思想与政策的影响)
3.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大公司的发展,垄断组织形成,现代大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4.工业化进程中的“进步之痛”(社会问题与改革)
5.危机时期公司的困境与政府的作为(罗斯福新政)
6.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7.跨国公司与全球化
8.近现代史上中国公司的命运(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历程)
待续的主题:
社会转型问题、民生与社会保障问题、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问题、民族主义与理性爱国问题。
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