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1.50 KB
  • 2021-05-26 发布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后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记一记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知识体系 ‎1个前提条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 ‎2种误差——系统误差: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碰撞中其它力(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带来的影响 偶然误差:测量和读数时带来的误差 ‎ 辨一辨 ‎1.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2.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无需测质量.(×)‎ ‎3.利用气垫导轨测碰撞中的不变量导轨要调成水平.(√)‎ ‎4.利用等长悬线悬挂小球碰撞测量碰撞中的不变量,两小球大小可以不相等.(×)‎ 想一想 ‎1.碰撞中怎样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如何测质量和速度?数据如何处理?‎ 提示:实验中要保证是对心碰撞.用天平测质量,利用纸带以及光电门测速度,利用猜想验证的方法处理数据.‎ ‎2.使用气垫导轨应注意什么?‎ 提示:调整气垫导轨,确保导轨水平.‎ ‎3.利用单摆进行实验应注意什么?‎ 提示:两小球静止时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时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 思考感悟: ‎ ‎ ‎ ‎ ‎ ‎ ‎ 练一练 ‎1.采用案例一(使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首先应该做的是(  )‎ A.给气垫导轨通气 B.对光电计时器进行归零处理 C.把滑块放到导轨上 D.检验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是否能够挡光计时 解析:为保护气垫导轨,在一切实验步骤进行之前,首先应该给气垫导轨通气.‎ 答案:A ‎2.[2019·宁夏模拟]‎ - 11 -‎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仪器按要求安装好后开始实验,第一次不放被碰小球,第二次把被碰小球直接静止放在斜槽末端的水平部分,在白纸上记录重锤线位置和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依次为O,A,B,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A,B B.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C,B C.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将同时落地 D.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不会同时落地 解析:最远的C点一定是被碰小球的落点,碰后入射小球的速度将减小,因此A,B均错误;由于被碰小球是放在斜槽末端的,因此被碰小球飞出后入射小球才能从斜槽末端飞出,两小球不可能同时落地,C错,D对.‎ 答案:D ‎3.(多选)‎ 如图所示,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把两个等体积小球用线悬挂起来,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后它们相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挂两球的细绳长度要适当,且等长 B.由静止释放小球,以便较准确计算小球碰前速度 C.两小球必须都是弹性球,且质量相同 D.两小球碰后可以粘在一起共同运动 解析:两绳等长能保证两球正碰,以减小实验误差,选项A正确;计算碰撞前速度时用到了mgh=mv2,即初速度要求为0,选项B正确;本实验中对小球是否为弹性球无要求,选项C错误;两球正碰后,有多种运动情况,选项D正确.‎ 答案:ABD 要点一 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1.[2019·山西联考]某同学运用以下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碰撞实验来寻找碰撞前后的不变量: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纸带、表面光滑的长木板、带撞针的小车A、带橡皮泥的小车B、天平.‎ 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小车A的质量为mA=‎0.4 kg,小车B的质量为mB=‎‎0.2 kg B.更换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C.小车A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在车后固定纸带,把小车B放在长木板中间 D.把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在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连接电源 E.接通电源,并给小车A一定的初速度vA ‎(1)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中,比较理想的一条如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完成下表.‎ - 11 -‎ ‎(3)根据以上数据猜想碰撞前后不变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按照先安装,后实验,最后重复的顺序,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步骤为ADCEB.‎ ‎(2)碰撞前后均为匀速直线运动,由纸带上的点迹分布求出速度.碰后小车A、B合为一体,求出AB整体的共同速度.注意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通过计算得下表.‎ ‎(3)由表中数值可看出mv一行中数值相同,可猜想碰撞前后不变量的表达式为mAvA+mBvB=(mA+mB)v.‎ 答案:(1)ADCEB (2)见解析 ‎(3)mAvA+mBvB=(mA+mB)v ‎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A、B两球在碰撞中的不变量.该同学利用平抛运动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实验装置和具体做法如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并画出实验中A、B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竖直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 11 -‎ ‎(1)为了使两球碰撞为一维碰撞,所选两球的直径关系为:A球的直径________B球的直径(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为减小实验误差,在两球碰撞后使A球不反弹,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应为mA________mB(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________(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与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A球和B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D.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3)已知mA和mB,如图乙所示,E、F、J是实验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请你根据该同学实验中所选小球和实验的记录纸判断,A球没有碰撞B球时的落点是________点,A球与B球碰撞后A球的落点是________点.‎ 解析:(1)为了保证能够发生一维碰撞,则两球球心应该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故需要使两球的直径相等;为了使碰撞后不反弹,必须使mA>mB;‎ ‎(2)由于A、B球都从平台上做平抛运动,运动时间相同,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可以用位移的大小代替速度的大小,故需要测量的有:未放B球时,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A球与B球碰撞后,A球与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所以选项A、B正确;‎ ‎(3)A球没有碰撞B球时的落点是F,A球与B球碰撞后A球落点是E点.‎ 答案:(1)等于 大于 (2)AB (3)F E 要点二 创新设计实验 ‎3.“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 ‎(1)入射小球m1=‎15 g,原静止的被碰小球m2=‎10 g,由实验测得它们在碰撞前后的x t图象如图1,可知入射小球碰撞后的m1v1′是________kg·m/s,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1v1是________kg·m/s,被碰小球碰撞后的m2v2′是__________kg·m/s.由此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M、P、N分别为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___.‎ - 11 -‎ A.m1·=m1·+m2· B.m1·=m1·+m2· C.m1·=m1·+m2· D.m1·=m1·+m2· 解析:(1)由图1所示图象可知,碰撞前入射球的速度:v1== m/s=‎1 m/s,碰撞后,两球的速度:v1′=‎0.5 m/s,v2′=‎0.75 m/s,入射小球碰撞后的m1v1′=0.015×‎0.5 kg·m/s=0.007 ‎5 kg·m/s,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1v1=0.015×‎1 kg·m/s=‎0.015 kg·m/s,被碰小球碰撞后的m2v2′=0.01×‎0.75 kg·m/s=0.007 ‎5 kg·m/s,碰撞前系统质量与速度大小的乘积p=m1v1=‎0.015 kg·m/s,碰撞后系统质量与速度大小的乘积和p′=m1v1′+m2v2′=‎0.015 kg·m/s,p′=p,由此可知:碰撞中mv的和是守恒量.‎ ‎(2)要验证m1v0=m1v1+m2v2,因小球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根据两小球运动的时间相同,上式可转换为:m1v0t=m1v1t+m2v2t,故需验证m1=m1+m2.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答案:(1)0.007 5 0.015 0.007 5 碰撞中mv的矢量和是守恒量 (2)C ‎4.[2019·江苏天一中学期中]如图(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上系有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时,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的运动情况,如图(b)所示,电源频率为50 Hz,则碰撞前甲车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解析:碰撞前Δx=‎1.2 cm,碰撞后Δx′=‎0.8 cm,T=0.02 s,则v甲==‎0.6 m/s,碰撞后v′==‎0.4 m/s.‎ 答案:0.6 0.4‎ - 11 -‎ 基础达标 ‎ 1.(多选)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下列哪些因素可导致实验误差(  )‎ A.导轨安放不水平    ‎ B.滑块上挡光板倾斜 C.两滑块质量不相等 ‎ D.两滑块碰后连在一起 解析:导轨不水平将导致滑块速度受重力分力影响,从而产生实验误差;挡光板倾斜会导致挡光板宽度不等于挡光阶段滑块通过的位移;实验中并不要求两滑块的质量相等;两滑块碰后连在一起只意味着碰撞过程能量损失最大,并不影响碰撞中的守恒量.综上所述,答案为A、B.‎ 答案:AB ‎2.[2019·邯郸月考](多选)若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改变两车的质量 B.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碰撞后粘在一起 C.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 D.先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解析: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碰撞后两车能粘在一起共同运动,这种情况能得到能量损失很大的碰撞;应当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否则因运动距离较短,小车释放以后再打开电源不容易得到实验数据.故A、D错,B、C正确.‎ 答案:BC ‎3.(多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是(  )‎ A.A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可以不水平 B.A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要水平 C.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时,A球必须从同一高度下落 D.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时,A球必须从不同高度下落 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要保证一维对心碰撞,必须在碰撞时球心在同一高度;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必须保证过程的重复性,A球必须从同一高度下落.故选项B、C正确,A、D错误.‎ 答案:BC ‎4.(多选)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实验条件是(  )‎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球每一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D.碰撞的瞬间,入射球和被碰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 解析: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要求入射小球每次到槽口时,具有相同的速度,所以应从槽上同一位置滚下,但斜槽不需要光滑,A错误,C正确;由于碰撞前、后要求小球均做平抛运动,且抛物线在同一平面,B、D正确.只有满足实验所必需的条件,所做实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 11 -‎ 答案:BCD ‎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甲所示.‎ ‎(1)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一小木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获得的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A为运动的起点,各计数点间距分别记为AB、BC、CD和DE,用天平测得A、B两车的质量分别为mA、mB,则需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长木板下垫一小木片,目的是平衡摩擦力.‎ ‎(2)B到C的时间等于D到E的时间,所以 mA·=(mA+mB) 故mA·BC=(mA+mB)·DE 答案:(1)平衡摩擦力 ‎(2)mA·BC=(mA+mB)·DE ‎6.用天平、气垫导轨(带光电计时器和两个滑块)探究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本实验可用自动照相机代替打点计时器(闪光频率为10 Hz),步骤方法如下:‎ ‎(1)用天平称出两滑块的质量.mA=‎0.10 kg,mB=‎0.20 kg,放在水平的气垫导轨上(导轨上标尺的最小分度为‎1 cm,滑块可看作质点);‎ ‎(2)碰撞前后连续三次闪光拍照得图中a、b、c所示的照片.‎ 请你根据图示数据探究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 解析:由图a、b看出 vA= m/s=‎0.6 m/s 则mAvA=0.10×‎0.6 kg·m/s=‎0.060 kg·m/s 从题图b、c看出滑块A与B靠近到发生碰撞需 t2= s=2.5×10-2 s 所以A与B碰后回到‎7.0 cm位置,历时(0.1-2.5×10-2) s=7.5×10-2 s 因此,求出vA′= m/s=-‎0.2 m/s vB′= m/s=‎0.4 m/s 所以碰撞后:mAvA′+mBvB′=‎0.060 kg·m/s 由以上计算可得:mAvA+mBvB=mAvA′+mBvB′.‎ - 11 -‎ 答案:碰撞前后mv矢量和保持不变 ‎7.‎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无摩擦的.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滑块A的左端至挡板C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滑块A,B分别到达挡板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得出关系式________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质量是mv的和.上式中算得的A,B两滑块的mv大小不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实验要测量滑块B的速度,由公式v=可知,应测出滑块B的位移和发生该位移所用的时间,而滑块B到达D端所用时间t2已知,故还需测出B的右端至挡板D的距离L2.‎ ‎(2)碰撞前两物体均静止,即mAvA+mBvB=0‎ 即mA=mB 误差原因:测量距离、时间、质量不准确,阻力、导轨不水平等造成误差.‎ 答案:(1)B的右端至挡板D的距离L2‎ ‎(2)mA=mB 测量距离、时间、质量不准确,阻力、气垫导轨不不平等造成误差 ‎8.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下面是某实验小组选用水平气垫导轨、光电门的测量装置来研究两个滑块碰撞过程中系统的不变量.实验仪器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 ‎(1)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并使光电计时器系统正常工作.‎ ‎(2)在滑块1上装上挡光片并测出其长度L.‎ ‎(3)在滑块2的碰撞端面粘上橡皮泥(或双面胶纸).‎ ‎(4)用天平测出滑块1和滑块2的质量m1、m2.‎ ‎(5)把滑块1和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上,让滑块2处于静止状态(v2=0),用滑块1以初速度v1与之碰撞(这时光电计时器系统自动计算时间),碰后两者粘在一起,分别记下滑块1的挡光片碰前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1和碰后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2.‎ ‎(6)先根据v=计算滑块1碰撞前的速度v1及碰后两者的共同速度v;再计算两滑块碰撞前后的质量与速度乘积,并比较两滑块碰撞前后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 实验数据:m1=‎0.324 kg,m2=‎0.181 kg,L=1.00×10-‎‎3 m - 11 -‎ 解析:先分清碰前与碰后的状态量,再代入数据计算.‎ 答案:见解析 能力达标 ‎9.‎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质量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mB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α,A球释放后摆动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相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线的夹角为β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α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落点.‎ ‎(1)图中x应是B球初始位置到________水平距离.‎ ‎(2)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应测得________等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mAvA=________;mAvA′=________;mBvB′=________.‎ 解析:小球A在碰撞前后摆动,满足机械能守恒.小球B在碰撞后做平抛运动,则x - 11 -‎ 应为B球的平均落点到初始位置的水平距离.要得到碰撞前后的mv,要测量mA、mB、α、β、l、h、x等,碰前对A,由机械能守恒得 mAgl(1-cosα)=mAv mAvA=mA.‎ 碰后对A,有mAgl(1-cosβ)=mAvA′2,‎ mAvA′=mA.‎ 碰后B做平抛运动,有x=vB′t,h=gt2,‎ mBvB′=mBx.‎ 答案:(1)B球平均落点 (2)mA、mB、α、β、l、h、x ‎(3)mA mA mBx ‎10.[2019·济南月考]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甲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甲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乙相碰并粘合成一体,而后两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甲后连着纸带,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 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并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段计算小车甲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甲和乙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BC”、“CD”或“DE”).‎ ‎(2)已测得小车甲的质量m甲=‎0.40 kg,小车乙的质量m乙=‎0.20 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m甲v甲+m乙v乙=____________ kg·m/s;碰后m甲v甲′+m乙v乙′=________ kg·m/s.‎ ‎(3)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解析:(1)观察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点迹均匀的阶段BC应为小车甲与乙碰前的阶段,CD段点迹不均匀,故CD应为碰撞阶段,甲、乙碰撞后一起匀速直线运动,打出间距均匀的点,故应选DE段计算碰后共同的速度.‎ ‎(2)v甲==‎1.05 m/s,v′==‎0.695 m/s m甲v甲+m乙v乙=‎0.420 kg·m/s 碰后m甲v甲′+m乙v乙′=(m甲+m乙)v′‎ ‎=0.60×‎0.695 kg·m/s=‎0.417 kg·m/s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两个小车的mv矢量和是相等的.‎ 答案:(1)BC DE (2)0.420 0.417‎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两个小车的mv矢量和是相等的.‎ - 11 -‎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