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50 KB
  • 2021-05-31 发布

2020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规范答题与满分指导1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限时检测含解析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1.物理语言使用要规范 物理语言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象语言,对于它们的使用一定要规范。注意已知条件的大小写、及小角标,题目中没有的其它符号要有交待。‎ ‎2.用最基本、最常规的方法 在高考答题过程中能想出最简单的解题方法,用它来解题,的确很好,阅卷会“等价给分”,但评分细则肯定只对主要解题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给出详细给分标准,对于特别少见解答给分标准就不是很统一了。‎ ‎3.注重公式书写,简化文字说明 阅卷“只看公式,不看文字”。只给公式赋分,文字说明不赋分。对于不确定该写什么文字说明时,不写是最好的选择。‎ ‎4.要分步列式,尽量不列综合式 ‎(1)阅卷“分步给分”:每一个表达正确的方程式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2)阅卷“综合式找错”:即只要发现综合式中有一处错,全部过程都不能得分。‎ ‎5.重要步骤要标号,结果化简放在醒目位置 答案步骤要标号,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阅卷教师很容易看清解题思路,并且可以让答题显的很有条理,便于得分。另一个是结果最好要化简,把结果写为常见的形式,也便于能得到相应的分数。‎ ‎6.对于不会做的题目,要把与本题相关的公式都写上 阅卷“只看对的,不看错的”:只看评分标准中给定的公式来给分,其他的如果写多了或写错了,不给分也不扣分。‎ ‎7.即使第一问错了,也不要放弃第二问 阅卷“不重复扣分”:在同一道题目中,如果一个错误犯了两次,那么只按一次来扣分。(如:错误只在第一问。第二问的过程没错,结果的错误也仅仅是第一问造成的,则第二问一样可以得到满分。)‎ ‎8.不写数字运算过程,结果一定要准确 阅卷“只看物理公式和答案,不看数字运算过程”:只有公式和最后的答案是给分点。应用物理过程推导出的数学运算过程不赋分。‎ ‎ (20分)(全国卷Ⅱ)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 37°=)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3-19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 4‎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 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 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图1-3-19‎ ‎(1)在0~2 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 ‎(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 ‎[审题指导] ‎ ‎1.“读题”时直接获取信息 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_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_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思题”时可获取的隐含信息 ‎(1)0~2 s内,A、B均做匀加速运动 ‎(2)2 s以后,‎ ‎①A将继续做匀加速运动 ‎②B继续加速还是减速需要计算判断 ‎(1)0~2 s内,对A、B分别受力分析 计算A、B的加速度、末速度。‎ ‎(2)通过计算B物体的加速度a2′,确定2 s后B做减速运动 ‎(3)计算B在2 s至停止过程中的时间t2‎ ‎(4)比较石板B停止时,碎石堆A与石板B的位移,确定碎石堆A在石板B上的位置。‎ 规范解答 答题规则与技巧 4‎ ‎(1)在0~2 s时间内A的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37°-μ1N1=ma1①(2分)‎ N1=mgcos 37°②(1分)‎ 联立①②并代入已知条件得:‎ a1=3 m/s2③(1分)‎ 在0~2 s时间内B的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mgsin 37°-μ2N2+μ1N1=ma2④(2分)‎ N2=N1′+mgcos 37°⑤(1分)‎ 联立③④并代入已知条件得 a2=1 m/s2⑥(1分)‎ ‎(2)在t1=2 s时,设A和B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则v1=a1t1=6 m/s⑦(1分)‎ v2=a2t1=2 m/s⑧(1分)‎ t>t1时。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此时A与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同理可得 a1′=6 m/s2⑨(1分)‎ a2′=-2 m/s2⑩(1分)‎ B做减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2,B的速度减为零,则有 v2+a2′t2=0⑪(1分)‎ 联立⑧⑩⑪式得 t2=1 s⑫(1分)‎ 在t1+t2时间内,A相对于B运动的距离为 s=- ‎=12 m<27 m⑬(2分)‎ 此后B静止,A继续在B上滑动。设再经过时间t3‎ ‎1.规范受力示意图,有效帮助解题 分别对石堆A和石板B进行受力分析,严格画出其受力示意图,画图要求清晰、规范,这样有助于分析问题和规范列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规范列式,符合物理规律 解题所列的每一个公式都要有物理依据,符合物理规律,要与原始规律公式的具体形式一致,不要写移项变形的公式。如本题中①式、④式不得写成mgsin 37°-μ1N1-ma1=0,mgsin 37°-μ2N2-ma2=0。‎ ‎3.不同物理量需用不同符号,不可混淆 本题中t=2 s前后A、B的加速度不同,因此t=2 s后A、B的加速度用a1′和a2′表示,若仍用a1、a2表示t=2 s后A与B的加速度,则扣除⑨⑩⑪⑫⑬的6分。‎ ‎4.必要文字说明,解题思路清晰明了 本题物体A、B的运动过程分为三段:t=2 s前、t=2 s后至B速度减为零,B静止后A在B上的运动。解题中应说明分析的是哪个过程、运动状态如何,这样解题过程清晰明了。‎ 4‎ 后A离开B,则有 l-s=(v1+a1′t2)t3+a1′t⑭(2分)‎ 可得t3=1 s(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⑮(1分)‎ 设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为t总,有 t总=t1+t2+t3=4 s。⑯(1分)‎ ‎[答案] (1)3 m/s2 1 m/s2 (2)4 s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