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题二 辩证立意
[专题引语] 千古文章“意”为高,文以“意”胜,这是不争的事实。准确审题,做到文之
有“意”,写作算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是,立意深刻、新颖,是一切优秀作文的核心
条件。当然,想做到恐非易事。其实,只要我们静而思之,思维深入,做到辩证立意,达到
目标不是不可能。
(2017·浙江)题目见专题一“精审真题”部分。
满分佳作
借“有字之书”品人生
浙江一考生
人生必读书目中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而.我却.言人
生只.需“有字之书”。
特别注意画线句子中的三个词:而、却、只。这可不是寻常的转折词,背后包含着该考生的
勇气和质疑精神:不盲目顺从作家,不同于其他考生尽说“心灵之书”。
歌德曾有言:“有读书经验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东西,一只眼
睛看到纸背后的东西。”对待读书问题,先贤早有预见。“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早已刻
在“有字之书”的背后,只待有经验有智慧之人前去寻觅。
在我的理解之中,读三本大书的观点似乎显得刻意与褊狭。其余两本书早已融入“有字
之书”的骨血又为何要生生将其剥离以显示专业与高深?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关键理由。
“因为我读过书,油墨早已融入我的风骨。”“一身才气是一个人最好的修饰。”这
些隽永之句早已阐释了“有字之书”对人风骨的涵养与熏陶,又何需那看似高深实则无用的
“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两段两个反问句,作者的质疑精神尽现矣!
究其原因,作家似乎过分强调了“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而忽略了“有字之书”背
后的深刻意蕴。进一步讨论,则更是民族性格与社会环境“作祟”。中国人骨子里的精明让
我们忽略了“大智若愚”,更强迫症般地一定要将概念完全厘清。掩藏在各种“定义”“概
念”之下的其实是一种谬误,其以反理性、反逻辑、反秩序为特点,在美学中被称为“达达
主义”,在哲学中被称为“虚无主义”。而社会环境更是其有力帮凶。各类“心灵鸡汤”“成
功的十大秘诀”“一百个生活智慧”等层出不穷。盲目地屈从人们的喜爱而不加以辩证思考
的社会环境会将我们的国家带领到何处?
再探原因,原因有内有外。
有理论高度。
韩少功在《另一片天空》中写道:“我们的观光旅游不过是将电视媒体,他人口中的场
景来一次现场的印证与残渣式的咀嚼。”书莫不如此,人生的智慧早已镌刻于“有字”的经
典之中。何以要舍弃有价值的“有字之书”而去追求无形的荒谬的“无字之书”“心灵之
书”?
当然,我并非否认“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重要性。只是它早已融化在“有字之
书”中。那么为何还要舍弃我们易于亲近的文化母体,反而盲目追求他们咀嚼的残渣?
“当然”一词转得好,它意味着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否定,体现了“反者正之”“一分为二”
的辩证立意。
后三个反问句的使用,不只是质疑精神的体现,更形成了语言特色。内容与形式水乳交融。
范雨素的命运的确将她装订得极为拙劣,可是若非她幼时读“有字之书”的经历,她也
许早已沦为平庸中的一员。反观周有光先生,他对学问的孜孜以求也使得他一生有光。
事例支撑理由。
《乌合之众》中曾有言:“群众的意识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
淹没了。”当众人一味沉浸于“三本大书论”时,我们更应擦亮双眼,借“有字之书”品味
人生百态。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有字之书”绝非放在玻璃橱窗里供人观
赏的文物,而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命脉。,
点出了“有字之书”的本质。
亮点点评 对于这篇考场作文,阅卷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评语。这篇文章的亮点如下:
(1)独辟蹊径,别出心裁。面对材料中的“三本大书”,考生并不是一味地去同意作家的观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点,将三本大书并列而提,而是独辟蹊径,别出心裁,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那就是“人
生只需‘有字之书’”,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表现出考生独立思考的批判
精神和质疑精神。(2)善于挖掘,层层深入。作者认为“读三本大书”的观点显得刻意与褊
狭,因为其余两本书早已融入“有字之书”里了。然后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加以
分析,内部原因主要是“有字之书”对人的风骨的涵养与熏陶,外部原因主要是民族性格与
社会环境的“作祟”,两个方面逐一展开论证,层层深入,最后加以总结,说理较为透彻。
(3)文辞典雅,底蕴深厚。本文的语言非常典雅精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论述过程中,
不仅引用了歌德、海明威、韩少功等人的名言名句,而且引入哲学、美学等思想,使得文章
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显示出深厚的底蕴。
阅卷专家的评语足矣!可是,编者禁不住饶舌几句。今年作文题中有一句很关键的写作
要求之语: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评说”,意思是可以赞同,也可以质疑。可放眼望去,
那么多考卷,哪个不赞同?哪个敢言不?幸好有此文,让浙江考生的批判性思维不绝。从写
作技法上看,这位考生深谙“反弹琵琶”的立意之道。
文章的灵魂在于立意。元代陈绎曾说过:“戴师初先生曰:‘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
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
这段文字极其清楚地表明,写作不能满足于“陈言”“正语”,而必须继续开掘,以求“精
意”。因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一般人最容易想到的,难免平庸肤浅,流于“陈言”。再经
过分析思考,就有可能深入一步,达到“正语”。“正语”虽比“陈语”深入一层,但仍属
一般化的认识。因此,还不能停留在“正语”阶段,而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事物的内部规律,
直到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形成最精辟的见解,才能把文意确定下来。这三番步步深入思考,
都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都伴随着辩证立意这一思维方法。
一、大者小之,小者大之
所谓“大”,就是那些看似很宽泛的题目,如“时代与生活”;那些很宏大、重大的材
料,如 2016 年浙江卷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材料。所谓“小”,就是那些看起来很具
体很微小的题目,如“旧书”“窗”等;那些只提供一个小故事、小寓言、小场景的材料作
文。对这两类或“大”或“小”的作文题,立意方法是不同的。
1.大者小之,化大为小
对于“大”的作文标题、作文材料,如果只是在“大”的领域中论述“大”,容易导致
空话、套话,泛泛而谈,使文章程式化和空泛化。相反,如果选取小的角度、小的方面、小
的材料,缩小凝炼成内容具体充实、立意集中鲜明的文章,那么,文章写起来就会很顺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表意既集中又深刻。从“小”的角度入手,借助“具体”的事与物,从而实现自己对“大”
的思考,这就是常说的“大题小作”。我们常说的“一滴水中见太阳,半瓣花上说人情”,
“大题小作”就是靠具有典型意义的“一滴”“半瓣”之“小”来反映主题之“大”的。
例如 2012 年江苏卷的作文题目是“忧与爱”,一考生却从考场上一只在卷面上爬动的、
随时有死亡危险的小昆虫写起,表现对这只小生命的忧与爱,角度切入很巧妙。
那么,如何化大为小呢?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两种主要方法:
(1)设问追问法
就是一旦审好题,得出大致的中心后,要针对中心进行一番审思,多问几个为什么、怎
么样,并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范围。如针对 2016 年全国卷Ⅰ那幅漫画作文题,可以围
绕“奖与惩”进行设问追问:因何而奖惩?奖惩的标准是什么?奖惩的后果是什么?什么
人、什么事上的奖与惩?除了分数的“奖与惩”,还有哪些形式的“奖与惩”?这么一想,
写作的切入点和生发点就容易被锁定,立意、思路自然就有了。
(2)具体落实法
①将大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人或事上。如“文品与人品”,“文品”指哪篇作品的什么
样的“品”,“人品”指哪位作者的什么样的“品”,这样落实,立意自然容易出来,而且
易出新意。
②将泛指类的概念、指代性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人或事上。如 2017 年江苏卷作文题的
核心词是“车”,“车”是个类的概念,需要把它定格在哪一类哪种型号的车上。又如 2016
年上海卷作文题,要求就“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发表看
法。材料中有“人们”“他人”这类指代性的概念,就可以把“人们”“他人”落实到具体
的人,是邻里评价,还是单位里的评价,还是报刊上的评价,这样,就容易锁定具体的人与
事了。
2.小者大之,化小为大
针对“小”的标题或“小”的材料,当然可以就物谈物,就事论事,但最好是从小处落
笔,再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在大处显出立意。如“家是美好的”这个题目,恐怕许多考生
选取的“家”必是自我的“小家”,如能从自我的“小家”中走出来,放眼置身的环境,自
然会觉得无处不是“家”了,比如所在的班级、所在的宿舍、所在的学校、所在的社区、所
在的乡土,这样化小为大,立意就新颖多了。
化大为小也好,化小为大也好,其核心是切口小,开掘深,写出新意,写出深度。
二、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所谓“虚”,是指那些抽象性的命题,如“大道至简”;那些提供哲理名言等抽象概括
性材料的作文题,如江苏、浙江、上海卷近几年的作文题。所谓“实”,是指以具体的物象、
景象为题的作文,那些提供故事、时事新闻材料的作文,如 2016 年全国卷Ⅲ“小羽创业的
故事”作文题。针对两类不同的作文题,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立意方法: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1.化虚为实,抽象实作
例如 2016 年江苏卷作文是关于“说与不说”“长与短”“个性与创新”等抽象关系的
材料,一个考生把它变成了一个“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材料话题,就两者的关系谈“说与
不说”“长与短”,这样,看似抽象的材料就找到了实实在在的支点,这就叫“化虚为实”,
即把抽象的道理化为具体的材料。
2.化实为虚,具象虚升
对于“实”的题目或材料,可以揭示其比喻义、象征义,将具象升华为抽象的道理,使
立意得以深化。还是以“家是美好的”这一标题作文为例。“家”可以化小为大,也可以化
实为虚:在常人眼里,“家”是起居生活之所,在思想家眼里,它不但是起居之所,更是安
放心灵之所、理想之彼岸、崇高之境界等。所以,只有美的心灵家园达成了目标,崇高的境
界等才是美好的。某年全国课标卷作文题,所给材料叙述了一个船工顺手补船底漏洞而救活
了船主的孩子们的故事。有位考生由此展开联想,想到了“生命的漏洞”,写了项羽不补其
“漏洞”而失败的事例,达到了立意实题虚作的要求。
当然,无论是“实”题还是“虚”题,均可以虚实结合、虚实转化,使文章虚实相生、
纵横捭阖。如 2016 年山东卷作文题,材料讲的是带着行囊上路,发现其中有些东西很快用
到了,有的东西暂时用不上等。材料中的“行囊”就是一个可实可虚的东西,从实的方面说,
可指自有用度取舍的东西,可以谈比较务实有用的东西,如知识技能、处事技巧、健康体魄
等这些安身立命的根本;也可以务虚,或定位在人所具备的素质上,如“坚持不懈”“勤奋
努力”“把握细节”,或诉诸精神层面的追求,如“理想信仰”“诗意情怀”。先实后虚,
虚实结合地立意构思,不仅立意角度多了,而且可选择写的东西也多了,这样,写作思路自
然也明晰起来。
三、正者反之,反者正之
立意有正向、反向之说。所谓正向立意,即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
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我们立意一般都是正向的。所谓反向
立意,即以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反弹琵琶法)。如人说“近朱者赤”,
我说“近朱者未必赤”;人说“开卷有益”,我说“开卷未必有益”。使用反向立意法,不
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使文章独有新意。不过,此法不能滥用,需要立意正确,持之有
故。
如果能在大家都正向立意之际“反弹琵琶”,正者反之,则立出来的“意”自然新颖别
致,与众不同。如 2017 年浙江卷作文题要求对作家卢新华的三本大书说加以“评说”,众
多考生无不从之赞之,独有一位考生大胆质疑,说这种说法“似乎显得刻意与褊狭”,且持
之有故,能不为此人、此文叫好吗?
当然,也可以“反者正之”,在大家都纷纷批评、指责之际,你却正面肯定,也是很不
错的立意方向。如 2016 年全国卷Ⅰ作文,大多数考生都是对家长的做法持批评态度,而一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位考生却从家长的一奖一惩中看到了父母的真爱,不失为一种反向立意。
更多的时候是正反结合或转换论点辩证开掘。如能在正向思维之后,再以求异思维附之,
往往可以使我们对问题的阐述更深刻更全面一些。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正面阐述结束之后对前文的立意再深掘一层,即运用“发展的、
联系的、一分为二的观点”重新进行辩证审视。这样,既可避免通篇采用求异思维带来的偏
题风险,又可使说理更让人信服。在转入辩证开掘时,可适当运用兼顾两面的过渡语来引导,
如“当然……,并不意味着……”“诚然……,但是……”“……,同时又……”“是
的……,可……”“诚然,我们必须……,又不能失去……”“我们姑且承认……,但从另
一角度看……”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辩证开掘必须注意立意本身的合理性,它只是对局部范围的补充、
发挥,决不能为反求反,全部推翻原有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注意立意的方法或角度,写出文章的立意来。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增广贤文》说:“交友须胜己,似我不如无。”但也有人不以为然。
你认为交友“须胜己”吗?请据此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
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题可以从正反角度立意。可以肯定、赞扬“交友须胜己”;可以否定、批评,表明
“交友无须胜己”;也可以对此作辩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传统工艺中打造一面铜锣,往往需要经过千锤锻打,才能使其规格合格,厚薄均匀,形
状美观。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是定音,多由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掌锤,在锣面上不停地轻敲碎打,
耳听目察,寻找定音的部位,找准之后,只需一两锤,就使一面新锣臻于完美了。正如俗话
所说:“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题材料为叙事类或寓意类材料,亦实亦虚,可从虚实角度立意。材料的关键句是“千
锤打锣,一锤定音”,旨在强调“千锤”与“一锤”的关系。“千锤”重要,但“一锤定音”
是关键,从中可挖掘出许多“寓意”(虚意)来。如:
①从打造铜锣的角度立意:人生需要锤炼;千锤百炼方成器;锤炼才能成就高品位的人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要学会锻造自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才;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人生要注重积累,打好基础等。
②从老匠人定音的角度立意:关键时候的一步决定人的一生;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最后关头
的断然一击;走好关键的一步(最后一步);人生要学会超越自我;经验是宝贵的财富;生活
中需要权威;把握关键,找准位置;找准人生的目标(方向)等。
③从“千锤”与“一锤”的关系的角度立意:“千锤”重要,“一锤”是关键;量变与质变
(“千锤百炼”与“一锤定音”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先有量变,然后才有质变);没有“千
锤打锣”,哪来“一锤定音”;十年磨一剑,要注重基础,又要注重顶层设计;厚积才能薄
发;沉潜与爆发;日积月累,一朝成功等。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人生旅途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无家可归。但人性的可贵之处在于追求永恒的归宿,这种
归宿常常隐藏在人的灵魂深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是一则哲理性(虚)的材料,主要从虚实角度立意。
“我们有时会觉得无家可归”,写出了人生旅途中的精神困境,人生的旅途往往是一个漂泊
(流浪)奋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一个停靠的港湾,需要一个精神家园,“归家”就
成了必然诉求,即寻找“归宿”。这个“归宿”,可以是物质的、可感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价值的,即灵魂的归宿。“追求”是为了“归宿”所做的种种努力、奋斗、挣扎甚至牺牲等等。
“归宿”可以理解为家园、港湾、故乡、最初的出发点、原本的依靠、父母的臂膀、亲人的
牵挂、出发的原因动力等等。特别注意,与“前方”的目标、人生的向前努力的方向不一样,
这里是往后看,是蓦然回首,是回归。此“归宿”不一定能实现,也不一定要实现。有时候
不能实现往往更显其可贵与价值。因此人类成了“大地的异乡人”“永恒的异乡人”。“灵
魂深处”指向精神、内里、思想、情感、风骨等等。
如果抓住材料中的“离家——归家”关系立意,也可以化大为小,如写自己真实的“离家
——归家”经历,写自己追求理想的具体过程。
相关文档
- 专题12 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题)-2017年2021-06-0349页
-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600分冲刺始2021-06-037页
-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考点2021-06-0311页
- 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八语2021-06-0317页
-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二部分2021-06-0335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2021-06-0313页
-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综合01文言文阅读2021-06-033页
- 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021-06-0318页
-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试32021-06-036页
- 高考语文专题冲刺专题12_4古代诗歌2021-06-0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