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00 KB
  • 2021-06-03 发布

2020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蜀道难》知识讲解 新人教版必修3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蜀道难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  ‎ ‎2.感悟作者寓于诗中的思想感情;‎ ‎3.品味其飘逸豪放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性格豪放,感情奔放,形成了他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 李白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写作背景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 蜀道介绍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字词汇总 字音 鱼凫(fú) 猿猱(náo) 扪(mén)参(shēn)历井 膺(yīng) 巉(chán)岩 飞湍(tuān) 喧豗(huī)‎ 砯(pīng)崖 万壑(hè) 峥嵘(zhēngróng) 崔嵬(cuīwéi)‎ 吮(shǔn)血 咨嗟(zījiē)‎ 实词 ‎1.危乎高哉(形容词,译为“高”)‎ ‎ 2.不与秦塞通人烟(名词,山川险要的地方)‎ ‎ 3.可以横绝峨嵋巅(动词,可译为“横渡,横穿”)‎ ‎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动词,译为:“迂回,绕道”)‎ ‎ 5.锦城虽云乐(云:动词,说;乐:动词,可译为“享乐”)‎ ‎ 6.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钩通相连)‎ ‎ 7.连峰去天不盈尺(满)‎ ‎ 8.枯松倒挂倚绝壁(靠)‎ 虚词 ‎1.难于上青天(介词,译为“比”)‎ ‎  2.开国何茫然(多么)‎ 5‎ ‎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且)‎ ‎  4.但见悲鸟号古木(只)‎ ‎5.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为什么)‎ 通假字 ‎  所守或匪亲(匪,通“非”)‎ 词语活用 ‎ 1.猿猱欲度愁攀援 为……发愁,为动用法 ‎ 2.使人听此凋朱颜 使……凋谢,使动用法 ‎ 3.砯崖转石万壑雷 使……滚动,使动用法 ‎ 4.侧身西望长咨嗟 向西,名作状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这首诗以咏叹为基调,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而战祸之烈是由于蜀道高险给割据者创造了条件。因此,朝廷要警惕军事叛乱。‎ 把握重点 课文透视 噫吁嚱,危乎高哉!‎ ‎ “噫吁嚱”是蜀地方言,三个叹词用在一起表示莫大的惊讶。山太高了,一峰独峙,高耸入云,下面是滔滔的江水。‎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人站在高山面前,感觉到自己渺小,无能为力,只有叹服、恐慌。所以说,走蜀道比上天还难。‎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李白从远古写来,从茫茫的历史深处写来,从神秘写来,从不可揣测写来,从诡怪离奇中写来。‎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蜀地是独立的、神秘的,由于有高山和激流,与外界隔绝。‎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太白”是秦岭的最高峰;“鸟道”形容蜀道的狭窄,以夸张的手法将秦蜀之间不可逾越的特点表现出来,从侧面表现太白山的高峻。‎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让人感受到蜀地的神奇,雄峻。“地崩山摧”给蜀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写出了蜀地道路的险峻,山势的奇伟,地形的复杂,地域的神秘,历史的悠久。‎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第一句写出山势之高,“冲波逆折”写出江水急湍和水势的澎湃。‎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从动物的角度,写山势的险峻和高耸。‎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青泥岭道路艰难、盘旋、曲折,“九折”写出山势的奇险,幽深曲折。‎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寥寥几笔,把行人的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清晰生动的刻画出来。‎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巉岩”写岩石的高大突兀,崚崚嶒嶒,高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5‎ 让人有好像进入到大森林才看到的景象,写出树木的蓊郁高大。‎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给人的感觉是恐惧、惊悚。‎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又回到文章的主题。‎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写出山势,写出松树,写出奇险,渲染惊险的气象。‎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写出水势奔腾、咆哮,营造一种惊心动魄的氛围。‎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总结上文,以熟人的口吻、困惑不解询问,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一”和“万”的对比,凸显剑阁的雄险。‎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由自然之险,写到政治之危,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作者发出深情的呼唤,再三叮咛和规劝,饱含着一片深挚的友情。‎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第三次重复文章主旋律,通过感慨写出蜀地的雄浑,山势的奇险,呼应开头,意味深长。‎ 重点分析 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句先后出现了三次,并且贯穿全文。文章分别从以下角度来写蜀道之难:‎ 从历史的角度极言蜀道之难 ‎1.诗的开头通过写“不与秦塞通人烟”“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叙述蜀道的来历;‎ ‎2.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从开山时做出的重大牺牲的角度言开辟蜀道的艰难。‎ 从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文中写道:“六龙回日”“冲波逆折”“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 从行人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青泥河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从环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难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旅愁和蜀道上悲凉荒寂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 从风光奇险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从现实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化为狼与豺”“杀人如麻”。‎ 二.文章三次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含义:‎ 一叹蜀道之难——高(自古难行)‎ 难在隔绝(蜀道来历) 难在峻绝(蜀道高峻)‎ 二叹蜀道之难——险(自古可畏—劝阻)‎ 难在愁绝(景物凄清) 难在险绝(山水险恶)‎ 三叹蜀道之难——惨(战祸惨烈—告诫)‎ 难在危绝(剑阁险要) 难在惨绝(杀人惨景)‎ 5‎ 艺术特色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驰骋想象,运用神话的离奇境界,把自己热烈的感情倾注到所描写的对象之中,以惊世骇俗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 知识迁移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 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 ‎ 参考答案 ‎ ‎1.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了诗人迁谪之感、去国之情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2.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运用了通感(移觉)修辞手法,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拓展阅读 在西域读李白 ‎ 夏立君 ‎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 李白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 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 5‎ 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滕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飘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在他眼里,游侠此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即使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 ‎ 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成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 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 ‎ ‎(选自《散文》2003年第12期,有删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