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0 KB
  • 2021-06-03 发布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孟子便对道德情感,尤其是恻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述。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由此看来,恻隐之心是纯然的善,是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的。。‎ 这意味着,儒家学者不会同意卢梭的认为同情心源自爱的观点。按儒家的观点,恻隐与自爱截然不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或源流的关系。恻隐固然也需要对自身感受的关切,因为恻隐之心是经由的痛苦而感知他人的痛苦,但用自爱却无法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从自己推及他人,同情他人的痛苦,更无法解释那种自我奉献的意愿和行为。‎ 那么,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概括地讲,可以这么说,但还需要做些具体分析。完整意义上的道德包括三种现象—一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对道德心理而言,恻隐之心无疑是其原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推动着其扩展和深化;对道德行为而言,恻隐只是一种最初的动力,且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动力;对于道德知识来说,恻隐则是形成它们的最原始也最微弱的动力,必须经过理性的中介才能起作用。恻隐之心是道德最初的涓涓细流,虽不汹涌澎湃,但却源源不断。人类历史上虽不乏以所谓“原则”“主义”扼制甚至消灭恻隐之心的企图,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在一个基本的底饯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恻隐之心绝对无误。“原则”“主义”可能会出错,会忘记生命的根本,而恻隐之心对待生命的基本状态却不会出错,它是人类道德乃至全部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连这一防线也守不住,如果人类连起码的恻隐之心也丧失殆尽,那就很难想象人类会成为什么样子。当然,从另一方面看,作为源头,恻隐之心还有必要发展,它不能满足和停留自身。它最主要的发展当然是和理性结合,使单纯个人主观的恻隐之心转向普遍客观的道德理性,使人治转向法治。‎ 在当今的社会,理性规则、道德义务都是必要的,但规则和义务并不是道德的全部,道德并不仅仅是规则和义务的普遍履行,我们还需要人与人人之间的一种深厚同情。它会让规则与义务不至于硬化干枯,会提醒我们道德与生命的深刻联系。道德也会与时俱进,只要人类还有恻隐之心,我们就可以对它的变化基本放心。‎ ‎(摘编自何怀宏《道德情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恻隐之心让我们同情他人的苦难并做出超越功利、舍己为人的道德行为。‎ B.儒家认为恻隐与自爱不同,两者虽都关注自身感受,但它们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 13 -‎ 河南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孟子便对道德情感,尤其是恻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述。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由此看来,恻隐之心是纯然的善,是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的。。‎ 这意味着,儒家学者不会同意卢梭的认为同情心源自爱的观点。按儒家的观点,恻隐与自爱截然不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或源流的关系。恻隐固然也需要对自身感受的关切,因为恻隐之心是经由的痛苦而感知他人的痛苦,但用自爱却无法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从自己推及他人,同情他人的痛苦,更无法解释那种自我奉献的意愿和行为。‎ 那么,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概括地讲,可以这么说,但还需要做些具体分析。完整意义上的道德包括三种现象—一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对道德心理而言,恻隐之心无疑是其原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推动着其扩展和深化;对道德行为而言,恻隐只是一种最初的动力,且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动力;对于道德知识来说,恻隐则是形成它们的最原始也最微弱的动力,必须经过理性的中介才能起作用。恻隐之心是道德最初的涓涓细流,虽不汹涌澎湃,但却源源不断。人类历史上虽不乏以所谓“原则”“主义”扼制甚至消灭恻隐之心的企图,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在一个基本的底饯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恻隐之心绝对无误。“原则”“主义”可能会出错,会忘记生命的根本,而恻隐之心对待生命的基本状态却不会出错,它是人类道德乃至全部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连这一防线也守不住,如果人类连起码的恻隐之心也丧失殆尽,那就很难想象人类会成为什么样子。当然,从另一方面看,作为源头,恻隐之心还有必要发展,它不能满足和停留自身。它最主要的发展当然是和理性结合,使单纯个人主观的恻隐之心转向普遍客观的道德理性,使人治转向法治。‎ 在当今的社会,理性规则、道德义务都是必要的,但规则和义务并不是道德的全部,道德并不仅仅是规则和义务的普遍履行,我们还需要人与人人之间的一种深厚同情。它会让规则与义务不至于硬化干枯,会提醒我们道德与生命的深刻联系。道德也会与时俱进,只要人类还有恻隐之心,我们就可以对它的变化基本放心。‎ ‎(摘编自何怀宏《道德情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恻隐之心让我们同情他人的苦难并做出超越功利、舍己为人的道德行为。‎ B.儒家认为恻隐与自爱不同,两者虽都关注自身感受,但它们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 13 -‎ C.侧隐对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的推动作用呈逐渐减弱的趋势。‎ D.恻隐是人类抵御不道德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住它就守住了人之为人的底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证明恻隐是纯粹的善,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 B.阐述道德这一概念,是讨论“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这一问题的重要前提。‎ C.恻隐之心绝对无误是基于它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而言的,否则就不一定能成立。‎ D.文章主要按照提出论題、辨析概念、分析作用意义这一基本逻辑对恻隐之心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恻隐会推己及人,同情他人的痛苦,因此从人类生存的角度看,侧隐比自爱更重要。‎ B.仅有恻隐之心是不够的,如果它不能朝向道德理性发展,其意义就会打折扣。‎ C.如果社会的治理者只是从恻隐之心出发施政,那么这种治理方式只能算是人治。‎ D.只有保持恻隐之心,道德规范才会具有人性的温度,道德的演化才不会违背人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水底的微光 任紫钰 他试了试水,温的。‎ 一群孩子聚集在浅水区,水汽笼着他们,只能听见他们说笑的声音,像哗哗的流水。这个游泳馆有些年头儿了,暗沉的池水映着斑驳的墙壁,到处都雾蒙蒙的。来这里的多是周边在社会底层讨生活的工人,像他和他的工友们。这是个星期二,深水区空无一人,他对自己说:“很好,很完美。”此时在他的心里,游泳就是一种神圣的仪式,只有在无人之处,安静时分才显出意义。‎ 只几秒的时河,水便淹没了他,从脚趾到头顶。在润滑的温暖里,他想起了四面环山的故乡,想起了大海。现在,他北上打工,离海更远了。他只能偶尔来这池水里想象大海,想象自己抓住了海的一片衣角。‎ - 13 -‎ 他将头深埋进水里。水淹没了他的五官,阻断了他与世界那细若游丝的联系。拍拍耳廓,能听见孤独的声音。在这回声里,他不断下沉。终于,他的脊梁接触到池底,他的身体微微发颤。他竟然想起了社区的图书室。图书室不大,十几平方米的样子,里面逼仄地挤着几排书架。闲时,他总爱去那里看书,一看就是几个小时,阳光透过窗棂,照着空气中悠闲翻飞的尘埃,他竟觉得很美,美得如他的梦境。在那无数次出现的梦境里。他是一个手捧诗集的白衣少年。把他从梦境中惊醒的总是他那些粗鲁的工友、整日骂骂咧咧的食堂师傅、颐指气使的工头儿。就是在那间图书室里,他遇见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才翻上两页,他就觉得像腿上刚结痂的伤口瘙痒难耐。他边读边想,所谓的字字珠玑,说的就是这样的文字吧。读到一半,他用袖子遮住了满脸的泪水,在人们诧异的眼神中匆匆离开。他开始攒钱,两个月后,他买下了《人间失格》。他用干净的细白棉布把书包好,珍重地放好。‎ 过了几个月,工头儿开始拖欠工资。他和工友急了,追着讨要。又怕因此丢了饭碗。他和几个人商量,要告,联名书签了好几页,到了站街那天,却只剩了他。他挥舞着名单,想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他说:“你们一起来啊!这是我们应得的!”工友们纷纷别过脸去,不看他。他感到有口气憋在嗓子里,憋得他胸口闷疼。他跑出了工棚,陪着他的只有身后的风。‎ 他终归是无处可去。天黑了。他回到工棚。屋里人头攒动,地上一片狼藉。包书的细白棉布躺在地上,一片污浊。工头儿扭头看着他,半笑不笑地说:“还知道回来,能耐了啊?!”说着,他从一个工友手里拿过那本《人间失格》一撕两半,扔在地上。工头儿又环视工友们,吆喝着:“都愣着干嘛?”工友们互相看看,又看看他,看看工头儿。终于,有几个工友对他动手了。拳头落在他的背上,手掌推搡在他的臂上。说实话,并不重。可他,承受不了。他再次转身跑了,跑进了这个游泳池。‎ 水继续淹没着他。他的胸膛感受到了压力,他体验到了一种生命的快感。他的耳边想起了太宰治的话:“幸福感,就是沉入悲哀之河的河底的那些闪着微光的金砂。就是那种感觉吧,经历过悲伤的极限,心情不可思议地,朦胧地明亮起来。”‎ 他的胸腔撕裂般疼痛,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他口鼻全张,水一股脑灌下去,顺过气管刀枪一样呛入。他的身子开始抽搐,水恣意地从四面八方挤进毛孔……黑暗应该如约而至了。就在黑暗来临前的瞬间,他看到了水底的微光。在水底的微光中,他看见了工友们的脸孔,那些他再也不想见到的脸孔。他能感到工友们粗糙的手,一双一双锤在他的背上,按在他的胸前。说实话,这力道比在工棚打他的时候重多了。他甚至还听见他们透着痛惜的骂声:“这个闷憨书生,就知道他心里不痛快了会来这里,万没想到他会寻死!”“这个憨货要真见阎王了,我们这些人这辈子也别想安生了。”‎ 他努力睁开眼,透过工友们的肩膀,看到了浅水区的孩子们。那些孩子都惊讶地站立在水中,他们明亮的面孔犹如开在晨雾中的新鲜花朵。‎ ‎(选自《金山》2017年第4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的环境描写既再现了这个“有些年头儿”的游泳馆陈旧破败、水汽迷蒙的特点,也烘托了主人公沉重黯淡的心情。‎ B.读书读到满脸泪水、用干净的细白棉布包书、受了委屈选择轻生,这些情节都体现了小说主人公性格敏感脆弱的一面。‎ C.虽然工友打得“并不重”,但“他”还是“承受不了”,说明“他”无法忍受的不是工友们的打击和推搡,而是他们的出卖和背叛。‎ D.小说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第四段中梦境与惊醒后的情景形成对比,表现主人公人生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突出了其不幸遭遇。‎ ‎5.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 13 -‎ ‎6.请结合全文,分析小说标题“水底的微光”的丰富意蕴。(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4题。‎ 张嘉贞,本范阳旧姓。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长安中,御史张循宪使河东,事有未决,病之,问吏曰:“若颇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贞对。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后引拜监察御史。累迁兵部员外郎。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嘉贞为详处,不阅旬,廷无稽牒。进中书舍人。历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长史,政以严辨,吏下畏之。奏事京师,玄宗善其政,数慰劳。突厥九姓新内属,杂处太原北,嘉贞请置天兵军绥护其众,即以为天兵使。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遂得减死。天子以为忠,且许以相。及宋璟等罢,帝欲果用嘉贞,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居位三年,善傅奏,敏于裁遣。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秘书监姜晈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已而晈死。会广州都督裴伷先抵罪,帝问法如何,嘉贞复援晈比,张说曰:“不然,刑不上大夫,以近君也。士可杀不可辱。”帝然之。嘉贞退,不悦曰:“言太切。”俄拜工部尚书,为定州刺史,封河东侯。及行,帝赋诗,诏百官祖道上东门。久之,以疾丐还东都,诏医驰驿护视。卒,年六十四,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恭肃。嘉贞性简疏,虽贵,不立田园。有劝之者,答曰:“吾尝相国矣,未死,岂有饥寒忧?若以谴去,虽富田产,犹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节选自《新唐书·张嘉贞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B.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C.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D.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经,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唐宋科举考试科目有五经科。 ‎ - 13 -‎ ‎ B.河东,古代指山西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 C.京师,在古代一般有“国家的都城”“天子的军队”“朝廷”这三个义项,本文中指“国家的都城”。 D.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有“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嘉贞才能出众,受到官吏推荐。张循宪巡视河东时,因处理事务操劳过度而生病了,下属推荐张嘉贞帮助处理,后来张循宪就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 B.张嘉贞虑事长远,为诬告者开脱。为避免突厥族群内附而带来的隐患,他请求派兵保护当地百姓;为避免堵塞言路而成为隐患,他请求饶恕诬告者。 C.张嘉贞为相强躁,性格简单粗疏。为迎合权幸心意,他请求对姜晈施以廷杖;他对裴伷先也如此,遭到张说反对;他虽然职位尊贵,但不置买田宅。 D.张嘉贞深受器重,死后赠谥褒美。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劳;皇帝在他赴任时赋诗,后来他生病时还派太医护视,死后获得美好的谥号。‎ ‎10.下列各句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句式类型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复驾言兮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问征夫以前路 D.彼且奚适也 ‎ 1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13 -‎ ‎1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③ 穷且益坚 ④ 彼且奚适也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 ‎14.把文中画线句及课内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午枕①‎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③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②吹箫:《列仙传》载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③欹(qī),倾斜、歪向一边。‎ ‎15.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首句“百年春梦”可以看出,诗人午后就枕,尽管睡眠时间不长,但梦中所历似已有百年。‎ B.首联第二句化用典故,感慨自已并没有神仙道术可长留梦境之中,侧面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 C.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野草自然生长、鸣鸠相乳相酬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午睡梦醒后的视听印象。‎ D.“田蹊埋没开新径”一句与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颇含理趣。‎ ‎1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12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表达对过去的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是“ , 。”‎ ‎2.《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 。”‎ - 13 -‎ ‎3.《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 。” ‎ ‎4.《逍遥游》中作者认为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是“ , 。”‎ ‎5.《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6. 《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2018年7月下旬,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        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    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B.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C.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D.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B.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C.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D.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 - 13 -‎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 B.远见卓识    大展拳脚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 C.高瞻远瞩    大展拳脚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 D.远见卓识    摩拳擦掌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袁枚《苔》‎ 青年时期是要做一点什么事情及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的一种时机。——曼色尔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李大钊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 我们青年人获得了历史性机遇,离不开国家提供的广阔舞台。——王硕威(国产航母总体副总设计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这些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3 -‎ 辉高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9分)‎ ‎1.(3分)C(A项说法绝对,从原文第一段和第二段看恻隐之心并不一定能让人产生舍己为人的道德行为;B项张冠李戴,这不是儒家的观点,而是作者依据儒家观点提出来的看法;D项“恻隐是人类抵御不道德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理解错误,原文的意思是说恻隐是一种最基本的人类情感,失去了恻隐就等于丧失了基本的人性。)‎ ‎2.(3分)A(孟子举例是为了证明人人皆有恻隐之心)‎ ‎3.(3分)A(无中生有,“恻隐比自爱更重要”不当。第二段比较了恻隐与自爱,但并未指出哪一个更重要,从文中也推断不出。)‎ ‎(二)(14分)‎ ‎4.(3分)B(“用干净的细白棉布包书”体现的不是小说主人公性格的敏感脆弱,而是对书的珍视。)‎ ‎5.(5分)①运用插叙手法,插入主人公读书、讨薪等内容,交代事件的起因、人物的遭际(使情节的发生发展更合理)。②现实与回忆交织,把主人公在泳池里真实的感受与对故乡、大海、社区图书馆的回忆巧妙融合(巧妙推进故事情节,有利于展现人物心理,突出人物形象)。③时空集中,故事发生在“泳池”这一地点,“他”准备轻生到被工友救起这一时间段(情节紧凑)。④前后照应,如开头结尾都有对浅水区孩子们的描述,之前只能听见他们的说笑,后来看到了他们“明亮的面孔”。(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两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6.(6分)①水底的微光是指真实的光。“他”被救上岸时在濒临死亡的状态下感受到的光亮。②也指希望之光。“他”曾以为粗鲁软弱的工友背叛了自己,陷入到绝望的水底,但工友们的关爱和及时救助给轻生的“他”以希望。③指卑微人性中的善良之光。这些工友虽然临事怯懦、屈从权势、“助纣为虐”,却并非因为邪恶,而只是对现实的妥协,他们仍然怀着善良友爱之心。④还可指梦想之光。“他”虽然在社会底层讨生活,却仍酷爱读书,珍爱书籍,心存梦想。⑤指温暖之光。遥远大海边的故乡带给远离家乡、北上打工的“他”心灵的温暖。(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一)(19分)‎ ‎7.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要从整体把握语段,抓住人物对象,分析句子结构,注意断句常见的切入点。‎ 原文应为: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8.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京师”在文中指“朝廷”。‎ ‎9.考点说明: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因处理事务操劳过度而生病了”理解词语错误,文中指“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张循宪就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把握对象错误,文中是“武后延请任命张嘉贞为监察御史”。‎ - 13 -‎ 10. C A.B.D与例句皆为宾语前置句,C为状语后置句。‎ 11. B 12. D 13. D ①代词,它;②用在选择句中,表选择;③却;④将要 14. ‎(1)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的人,那他还凭借什么呢?(5分)‎ ‎(2)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不被准许。(5分)‎ ‎(3)第二年,(张嘉贞)入朝,有人诬告张嘉贞谋反,审查发现没有这事,唐玄宗下令要处死诬告者(想要将告发者治罪)。(5分)‎ 详细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明年、或、按,各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张嘉贞,本来是范阳旧姓。考中五经科,补任平乡尉,因事获罪丢掉官职。长安年间,御史张巡宪巡察河东,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询问官吏说:“你了解有德才兼备的门客吗?”官吏把张嘉贞推荐给他。张循宪叫来张嘉贞,拿那些经过长时间没有解决的事情询问,张嘉贞有条有理,分析无不透彻。张循宪大惊,又让他起草奏章,结果发现有很多内容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日,武则天认为张循宪有才能。张循宪回答说都是张嘉贞写的,还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张嘉贞。武则天延请任命张嘉贞为监察御史。张嘉贞多次升职担任兵部员外郎。当时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放满桌案,兵部的郎官不能决断,张嘉贞帮他审阅处理,不到十天,朝廷就没有了有待核查的文书。张嘉贞晋升为中书舍人。他还历任梁州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他治政严肃,是非分明,官吏都敬畏他。情况上奏到朝廷,唐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问犒劳。突厥的多个姓氏族群刚刚归附唐朝,混杂共处在太原北部,张嘉贞便上表请求朝廷派驻军队安抚保护那里的百姓,(唐玄宗)于是任命(张嘉贞)为天兵军大使。第二年,(张嘉贞)入朝,有人诬告张嘉贞谋反,审查发现没有结果,唐玄宗想要将告发者处死。张嘉贞(为那人)辩解说:“国家的重要军队都在边境,现在告发的人一有不对的地方就将他治罪,臣下恐怕会阻塞言路,而且会成为以后的隐患。”于是(诬告者)得以免除死刑。皇帝因此认为(张嘉贞)忠诚,于是许诺(将来授任他)做宰相。等到宋璟罢相后,唐玄宗果断地(把他)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迁做了中书令。在中书令的官位上满三年,擅长奏对,对于裁断处理一类的事情非常机敏。但他脾气急躁,论者遗憾他气量不够宽大。秘书监姜晈获罪,张嘉贞迎合皇帝身边权幸之人的心意,请求唐玄宗施以廷杖,致使姜晈不久死掉。恰逢广州都督裴伷先也因罪下狱,皇帝询问张嘉贞依法如何处置,张嘉贞又援引姜晈的案子,(请求施以廷杖)张说反对道:“不应这样,刑罚不施加在大夫身上,因为那是国君的近臣。士人可以杀死但不能侮辱。”皇帝认为张说的意见正确。张嘉贞退下朝堂,很不高兴地说:“你话说得太直切了。”不久被授予工部尚书的官职,担任定州刺史,被封为河东侯。等到(他)出发的时候,皇帝写了一首诗,下诏朝廷百官在上东门(为他送行)。后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为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张嘉贞性格简单粗疏,虽然职位尊贵,但不置买田宅。有人规劝他,他回答说:“我曾担任相国,不到死亡,哪里会有饥寒这种忧虑?如果因皇帝斥责去职,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田产,也不能拥有了。近些年有些士大夫着意扩充田宅,(死后)这些东西是没有出息的子孙放纵不检的生活费用罢了,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二)(11分)‎ ‎15.(3分)B(B项应是直接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侧面表现了对现实的失望。)‎ ‎16.(6分)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首句“百年春梦去悠悠”既是写实,又喻指自己致力一生的变法惨遭废除,如梦消散,内心无比痛苦、惋惜。/尾句“眼看兴废使人愁”‎ - 13 -‎ 则直抒胸臆,新法废,旧法兴,令人愁闷。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颔联和颈联描绘了野草有荣有枯,朱门坍塌、画楼崛起,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这是万事万物必须要遵循的规律。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尾句“欲把一杯无伴侣”,写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寂之情。(每答出一点给2分,要求每条理解至少有一处具体诗句分析。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12分)‎ ‎(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6)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考点说明: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E级。‎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注意前后句的暗示与限制,前面的句子中“跨越时空”暗示应该先讲时间——“承接古今”,再说空间——“连接中外”;可排除A、C,后面的两句中先说“古丝绸之路”后说“时代潮流”这暗示应该是“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可排除D,故选B。‎ ‎19.考点说明: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E级。‎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例句有两种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二是不合逻辑,前面的“五年来”是过去完成时,后面的表述是正在进行时,而画线句子“将使……”是将来时,时态矛盾。A项结构混乱,前面句子没结束,缺谓语和宾语,后面又是一个句子;且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B项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D项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 ‎20.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成语的意义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E级。‎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二者都是有远见的意思,但侧重点和用法有差别。高瞻远瞩侧重强调看问题的高度,常作状语和定语;远见卓识侧重看问题的深度,常作主语、宾语。故选“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形容做事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大展拳脚: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摩拳擦掌将来时,侧重事前振奋状态;大展拳脚进行时,侧重事中发挥才智,比较语境,故选“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事物刚刚显露出初步的规模或形式,还未定型。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根据使用对象,故选“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春雨之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地涌现出来。常作状语、宾语。褒义词。星罗棋布: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散布着。形容数量多,分布广。常作谓语、定语。中性词。根据语境含义,侧重好的,故选“雨后春笋”。‎ 四、写作(60分)‎ ‎21. 参照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 13 -‎ 参考立意:(1)青年要珍惜大好时光,为祖国富强而奋斗;(2)青年要懂得舍弃身外之物,努力提升自己,方能成就自我;(3)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要拥有良好的心态,有理想,有追求;(4)青年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习得本领,勇于担当,民族复兴才能早日实现;(5)青年肩负时代使命,要担当起时代责任;(6)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大舞台,只有将自己融入民族发展大计中,个人才能成功。‎ ‎ ‎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