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1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
考情纵览
阅读素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
“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于古体诗。古体诗不拘对仗,押韵
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
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是格律要求非常严格的近体诗。常见的有“五律”“七
律”和“排律”三种。“五律”“七律”以八句完篇,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按照律诗写
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必须是对偶句。绝句本称“截句”,乃截取律诗一半而来。绝句每首
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3.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等。
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根据字数不同可分为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
90 字)、长调(91 字以上)。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相
等或大致相等,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或上片,第二
段叫后阕、下阕或下片、过片。
4.曲,又称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宋、金,兴盛于元,体式与
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
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掌握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一、标题切入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是诗歌内容形式等丰富信
息的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
情基调,有的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有的交代了诗歌的题材、体
裁。从标题切入,就是要把握住这些丰富信息。
二、细读正文
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这一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
基础的,在方法上有以下两点:
(一)懂得古诗的基本特点和章法结构
1.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古人云:作诗无他端,只“情”“景”二字。读诗、赏诗只要抓住了“情”“景”,就
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先写景,后抒情。对于近
体诗来说,绝句的一、二两句,律诗的一、二两联,词的上片是写景部分;绝句的三、四两
句(尤其是末句),律诗的三、四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片是抒情部分。而词,又特别强
调上下片之间的过渡(过片)。当然,也有少数诗作是先抒情后写景的。
2.章法结构(近体诗):起承转合
近体诗的写作思路一般为:起承转合。理解了这一特点,可以读懂诗的层次脉络、大体
内容,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试题。详见本专题“微点突破五”。
(二)细读,反复品读正文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古诗鉴赏。而其语言高度凝练、
概括、含蓄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
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
1.阅读步骤
(1)多读全诗。力求在三分钟左右至少读三遍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先对全诗
有个总体印象。
(2)找出诗中的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当然更重要的是融入情感的形象(意象),弄
清全诗写了什么。
(3)找出这些名词或前或后的动词、形容词(如惜、怨、悲、空、独等),弄清全诗的感
情基调。
2.抓住重点
(1)抓住意象。意象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
象。意象就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
(2)捕捉、咀嚼诗歌中主观色彩较浓的词语、句子。
①从传达诗歌情感、主旨的程度上看,关键词有显性与隐性之说。显性关键词是可以明
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
“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
“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
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这种语言叫“情语”,是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关注的。值得注意的
是这些“情语”有时藏在“景语”等其他语言之中。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
“独”就是情感语言,它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感;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
“独”“闲”就是情感语言,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
隐性关键词在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但也至关重要。描摹景、物、事、人
等要素的词语一般是隐性关键词,它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语言
叫景物语。另有一些典故语,需要通过挖掘典故的本义来探寻作者的用意;含有表达技巧的
语言(如拟人、比喻、双关、反语、借代等),需要还原基本义。还有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
词,如“但”“惟”“空”“又”等,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隐性关键词。弄清上述隐性词的
含义及其表达作用,如同拨开疑云迷雾,能让真相充分显露。
②每一首诗都有关键句,这些句子往往透露出作者的感情、感悟、观点态度等,读懂了
这些句子也就较容易理解诗词的主旨。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揭示了本诗的主旨。又如《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
曾相识”就表达了诗人的沦落天涯之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卒章显志,是古诗词常见的写法,古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
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三、挖掘暗示信息
诗歌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信息,如注释和题干等,这些信息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
解题的关键。
1.作者信息的暗示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
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
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这方面的信息有的古代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
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如:陶渊明淡泊名利、诗风恬淡,杜甫忧国忧民、诗风
沉郁,李白傲岸不群、诗风潇洒,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悲壮。
王维的多才多艺,能诗,又精通书画和音乐,决定了他的诗的风格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信奉佛教,决定了他后期对现实的漠不关心。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种思想既矛盾,又统
一地渗透到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决定他多次被贬仍能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2.注释的暗示
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有时介绍疑难词语、地名,那是在
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考生诗歌的思想主旨;有时介绍相关诗
句,那是在暗示考生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考生诗歌的思想情感或
写作风格。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注释的诗,肯定与诗人仕途失意、对
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
3.题干的暗示
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
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帮助你进一步读懂
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如 2017 年高考山东卷第 14 题(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
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题干中“生
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暗示答案的内容应是这两个字写的是什么景物,景物有哪些
特征。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1 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答案 BE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鉴赏评价)。B.“表现
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错,第三句重点表现考生们纪律性强,考风正,没有一点喧闹
嘈杂的声音。E.诗中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阅卷、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人,是谦逊之辞。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 分)
对应考点:
答:
对应考点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鉴赏评价)。
答案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2 分)②动中见静,
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2 分)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2 分)
解析 “第四句”明确了鉴赏对象,“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明确了鉴赏的角度。首
先明确该句写了什么。本诗第四句描绘了考生们答题的情况,考场上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
试题发下后,考生们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接着看有没有使用
什么表达技巧。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
食桑叶的声音,连写字的声音都能听得真切,可见考场之静。这是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最
后指出表达效果,描写了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能为国所用的喜悦
之情。
(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1 分)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答案 BD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鉴赏评价)。B.无中生
有,“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在诗中找不到依据;对“不敢自居第一”的
理由理解错误,由注释③可知,为避免被扣留,不敢自居第一。D.苏轼告诫苏辙“切莫以家
世傲人”,是担心弟弟的安危,并没有让他展示“谦恭的君子风度”。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请加以分析。(6 分)
对应考点:
答:
对应考点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鉴赏评价)。
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2 分)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
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4 分)
解析 题干中“首联”明确了鉴赏的范围,“什么样的性格”明确了鉴赏的角度。这首
诗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首联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写兄弟二人虽相隔千里,但“我”不会因兄弟出使远方而落泪,体现其豁达
的一面。
(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 分)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 分)
对应考点:
答:
对应考点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鉴赏评价)。
答案 第一问: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下游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3 分)
第二问: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3 分)
解析 题干中“诗的前四句”明确了鉴赏的范围,“描写了什么样的”表明了鉴赏的角
度,“景象”明确了鉴赏的对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暗示鉴赏要答出主旨。前四句中的
“回万里”“横溃”“崔嵬”“迅湍”等言江水之气势,描述了气势宏大的景象。自然景象
寓意大唐气象,其实颂扬的是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的气势。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 分)
对应考点:
答:
对应考点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鉴赏评价)。
答案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
(2 分)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失落。(3 分)
解析 题干中“任公子的典故”指出了鉴赏的对象,而诗中的注释,诠释了这一典故的
含义;“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了鉴赏的角度。从注释中知,作者以任公子自比,
觉得在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流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相关文档
-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一2021-06-032页
- (天津卷)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2021-06-038页
-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抓分天天练基2021-06-0318页
-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题型组2021-06-033页
-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标点符号专2021-06-034页
-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2021-06-0310页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教学案:第2编日2021-06-033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4文学2021-06-0329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1识记现代汉2021-06-0317页
-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考点2021-06-036页